APP下载

及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守护老年人健康
——专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吕洋

2023-07-28刘尚昕王淑君

保健医苑 2023年7期
关键词:记忆力阿尔茨海默认知障碍

◎文/刘尚昕 王淑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数量快速增加。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60 岁及以上人群中有1507 万例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 万例,预计到2050 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超过3000 万人。当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面临着认知程度低、就诊率低、接受治疗比例更低的“三低”境况。为提高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认知,近期本刊编辑部专访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吕洋,请她为大众普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知识,指导大众树立正确诊疗观念,加强预防,远离阿尔茨海默病的伤害。

【专家简介】

吕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老年痴呆防治协会会长、重庆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长期从事老年神经与心理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系统衰老、老年综合评估及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擅长老年记忆障碍、痴呆、抑郁、谵妄、睡眠障碍、癫痫、帕金森病等老年综合征的诊治管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5 项;主编和参编著作、教材15 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30 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期刊收录论文43 篇,参与编写指南共识11 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 项,2021 年入选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医学领域)名单。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病程有4期7个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患者就诊时通常以渐进性记忆减退、视空间技能损害、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等全面性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人格和精神行为改变,严重影响工作、社交、生活等各个方面。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过程,有症状出现时平均病程8~10 年,有些长达20 年,可分为4期7 个阶段:

无症状期此期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没有任何减退,但脑内神经元的代谢及脑电活动可能已经在发生变化,将来可能会向功能衰退的方向发展。这个阶段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法发现,现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望通过生物标记物的方法检测脑脊液中某些蛋白的异常表达来诊断。

主观记忆下降期此期老年人会自我感觉记忆力和其他思维能力有所下降,但认知功能测评检查正常,也不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

轻度认知障碍期此期老年人觉得自己记忆力和其他思维能力有所下降,认知功能测评检查会发现有损害,但不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

痴呆期此期老年人有记忆力和其他认知能力下降,认知功能测评发现有认知损害,而且影响到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此期又可以分为轻、中、重度和终末阶段。①轻度:最明显的症状是记忆力的减退,出现购物、理财等使用复杂工具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够维持。②中度:又称为混乱阶段,此时除了记忆力及认知能力更严重的减退之外,常合并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及被害妄想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出现不同程度减退,是照顾最为困难的阶段。③重度:认知功能全面严重退化,精神行为症状明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丧失,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减退,照顾负担也非常严重。④终末阶段:又称为最末阶段,此时老年人各项生活功能已几乎完全退化,只能终日卧床,口中只能发出咕噜声,生活完全依赖家属或照料者。

警惕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

吕洋教授提到,阿尔茨海默病在早期有以下信号,大家应加以警惕:

1.记忆力减退影响到生活或工作。

2.计划事情或解决问题出现困难。

3.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

4.失去时间感及方向感。

5.抽象性的思考有困难,出现妄想、幻觉。

6.语言表达或书写出现困难。

7.错放熟悉物品,且失去回头寻找的能力。

8.判断能力变差或减弱。

9.失去原动力,变得被动。

10.不明原因的情绪化和个性的改变。

吕洋教授还补充说,以下8 个问题如果有2 个及以上回答“是”,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记忆障碍专病门诊就诊:①判断力是否出现了障碍?②是否缺乏兴趣爱好,不爱活动?③是否会不断重复同一件事或同一句话?④学习使用新东西时,是否会有困难?⑤是否记不清当前的月份或年份?⑥处理复杂的个人事务是否存在困难?⑦是否会忘记与某人的约定?⑧日常记忆和思考能力是否改变?

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诊早治

吕洋教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全世界尚未征服的疾病之一,治疗难度比癌症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可以频频看到治愈的癌症患者,但是从来没有见到治愈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也给科学家、医生带来巨大挑战。虽然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治愈的方法,但老年人经过综合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特别是对处在病程早期的老年人,甚至可以通过治疗恢复部分功能。即使是处在病程晚期的老年人,也可以通过综合管理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延缓疾病进展。目前有效的抗痴呆药物包括两大类,一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二是兴奋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为美金刚。医生会根据患病老年人的情况,选择一种或者两种药物进行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导向疗法、运动疗法、音乐疗法、光照疗法、饮食疗法、芳香疗法等,可以改善认知和精神行为症状。因此,发现老年人有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应该尽早就诊,规范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0招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吕洋教授指出,迎战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在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基因等和可控因素,如运动锻炼、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血管因素、精神压力、社会参与等。通过调节可控因素,我们可以减少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在此,吕洋教授为大众推荐了10 种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

1.大汗淋漓。规律而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降低发生认知功能衰退的风险,推荐每周150 分钟中等强度或75 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2.坚持学习。在生命的任何阶段接受教育都有助于降低发生认知能力衰退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通过不断学习,也就是不断地给大脑一定刺激,有助于预防痴呆,也认证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科学道理。

3.远离吸烟。吸烟会增加发生认知功能衰退的风险。吸烟的时间越长、量越大,对记忆的影响就更明显。

4.关注心脏。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同时会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照顾好您的心脏,您的大脑也会随之健康。

5.保护头部。脑外伤会增加发生认知障碍和痴呆的风险。乘车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可能出现身体碰撞的运动(如拳击)或骑自行车时应戴上头盔,防止摔倒造成脑损伤。

6.健康饮食。健康均衡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认知障碍的风险,一般认为低脂肪饮食并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健康。其中,地中海饮食得到推荐,其特点包括:以富含植物性食物、食品加工程度低、食用橄榄油、白肉为主,少红肉,少奶酪。

7.睡眠充足。失眠是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应及时寻找睡眠障碍的病因,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8.关注心理。如果患有抑郁、焦虑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治疗。特别是老年期抑郁,是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

9.广泛社交。保持社交活动有助于脑健康,鼓励老年人参与健康且有意义的社交活动,做一个积极的社区活动参与者。

10.挑战自我。挑战和活跃自己的思维对认知功能是有益的,如设计一套家具、完成一个拼图游戏、参加艺术活动、玩桥牌游戏等。这些思维活动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对认知健康都是很有好处的。

吕洋教授在此提醒大家,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很多中老年朋友因为记忆力下降要求通过服药来预防痴呆,但目前仍未发现有药物可以提前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建议大家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好长期预防,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认知能力,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猜你喜欢

记忆力阿尔茨海默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你的记忆力好吗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非凡的记忆力等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