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3+N”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2023-07-28李小霞程功舜

大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班级

李小霞 程功舜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以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高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存在诸如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单一、组织机制不健全及班级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缺乏等问题。本文从三个渠道——班级课堂、班级文化及班级活动和N个班级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班级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探讨,意在加强高校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爱国情怀。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3+N”班级课程;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班级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6-0118-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加强爱国主义作过重要论述,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要充分利用班級的教育作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大学生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在全力以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执行力,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排在第一位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爱国影响着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未来的接班人,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需要,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路径。

(二)班级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根据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实行班级授课制,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2]。自此,班级授课成为学校开展教育、组织教学的重要形式。

班级是大学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在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发挥班级的教育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可以通过班级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班级参观活动、实践活动等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通过班级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班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坚定班级同学的爱国信念,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从而全面厚植爱国情怀。

(三)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高校班级由班主任、辅导员、若干名学科专业教师与一群相同专业、年龄相仿的学生共同组成,整个高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班级活动实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班级文化等向班级数十名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班级教学、班级活动、班级文化中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从而使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班级有利于高效地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提高爱国教育的覆盖面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率。

二、新时代大学生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一)高校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单一

高校班级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班级中,同学们既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与其他同学相互学习。尤其是高校班级,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较为完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既通过班级学习相关知识,又是文化传播的主导者。当前,高校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班级思政类课程进行,实践类的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相对不足,利用网络进行爱国主义的路径还不成熟,较难在专业课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而主要通过思政类理论教学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相对单一。

(二)大学生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组织机制不健全

一是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对高校来说,每一个专业都有其培养计划,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专业文化方面的要求上,对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甚少,致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计划性。除思想政治课外,固定的大学班级缺乏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些大学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只是完成任务式的、被动的教育。这种短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很难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

二是大学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有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是指结合“四史”教育与新时代国家面临的发展现实,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的、有效的素材,应充分利用其进行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使教育常态化。当前,应避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化、表面化、盲目化。零散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有一定效果,但很难对学生产生长久深远的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的不足,难以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难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爱国精神的需求,因此,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

三是高校班级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不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不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对大学班级来说,应结合班级专业及学习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否则,即使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很丰富,也可能属于低效的教学和实践活动。

(三)班级网络平台爱国主义教育缺乏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我们在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互联网是当今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高校班级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班级沟通平台及时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当前班级沟通平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班级沟通平台(如班级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只是班级同学自行交流的平台,主要用于班级通知、班级同学聊天、班级学习资源分享等,较少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爱国主义资源分享。在班级沟通平台上,爱国主义教育这片“净土”还未被开发与利用,高校班级网络平台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班级网络沟通平台, 加强爱国主义宣传,加强爱国主义资源分享,让学生在班级平台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丰富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渠道。

三、“3+N”高校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分析

(一)利用班级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是高校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根据教育部《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的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班级课堂,从专业培养计划入手,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班级课程,包括专业课、选修课、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劳动教育课等,做到专业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统一,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同时,通过班级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对学生进行常规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做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当然班级课堂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高校应重视教师的培养与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教师创新教育方式,结合国情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历史人物、时代楷模、生活中感人故事等鲜活素材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4],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爱国主义课堂教育中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总之,发挥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班级课堂对班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化、常规化,并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

(二)通过班级文化渗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班级文化在班级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不只具有教育功能,还具有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在开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

一是发挥班级“硬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由此可知,空间“硬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应充分发挥空间资源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发挥“硬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墙壁上的字画和历史人物画像都是班级“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张贴饱含爱国情怀的字画和革命历史人物画像来培养班级学生的爱国情怀及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人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固定教室的班级可以通过班级黑板报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此外,还可以通过班級中的“四史”相关书籍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培养爱国情怀。实践证明,班级空间环境中的爱国主义宣传素材,能让班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从而树立爱国意识。

二是利用班级“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班级“软文化”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主要包括班服、班歌、班级口号、班风以及班级制度等,对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班风是班级“软文化”建设的主体部分,也是整个文化环境建设的重点和核心部分,班级教师和同学通过具有爱国情怀的班风来加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班服、班歌以及班级口号也是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具有爱国情怀的班服、班歌、班级口号,让班级同学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以及新中国成立与发展的艰辛,让学生自发产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5]。高校班级应以班级制度的方式于每学年定期召开两次以上以爱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爱国主义相关主题班会来加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

(三)借助班级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班级活动是班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大学班级自主教育的重要形式,班主任和辅导员应积极指导班级活动,充分利用班级活动提高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班级活动可以分为校内班级活动和校外班级活动。

校内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班级团日活动、班级男生节(女生节)活动等,班主任和辅导员应通过高校班级活动加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动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议题。第一议题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观看爱国主义视频,可以是同学进行爱国主义学习心得分享,可以是全班齐唱爱国主题歌曲等,通过校内班级活动加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

校外班级活动主要包括班级参观活动、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等,高校班级要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通过班级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对,形成双方人员互通、资源共享、活动共谋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此外,还应打造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体系,注重实践育人,通过开展 “红色之旅”“红色征程”等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6],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当今世界的形势格局、中国面临的挑战,让学生了解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在担当使命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怀。

(四)利用班级多个网络平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信息网络时代,学生知识的来源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只有教师、课本和课堂,学生更多地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交流思想。高校班级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的知识获取途径,加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7]。

班级网络平台主要包括班级微信、班级公众号、班级QQ、班级微博等,高校班级应建立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网络模式,整体规划班级网络平台建设,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班委、班级党员以及全体同学手中的多媒体和自媒体作用,在班级网络平台中定期或不定期推送爱国主义教育的音频、视频以及文字资料,实现协调配合、信息联动,扩大爱国主义思想的覆盖面、影响力。用好高校班级网络传播平台,创新性地开展网络爱国主义宣传,对其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创新,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在事例、人物及故事中得以展现,在全体教师和同学的努力下共同进行[8],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总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祖国发展壮大的要求,是国家和平统一的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要求,高校应重视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班级课堂、班级文化、班级活动以及多个班级网络平台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和平发展、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 参 考 文 献 ]

[1] 赵长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社会篇[M] .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3.

[2]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 . 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33.

[3] 杨涛. “灌输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论析[J] . 大学教育科学,2021(2):120-126.

[4] 李治勇,王建波. 讲好抗疫故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J] . 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20(12):14-16.

[5] 贾洋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实现路径分析[J]. 文化纵横,2021(3):185-186.

[6] 张华.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2-25.

[7] 刘光林. 互联网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策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2020(12):6-7.

[8] 林于良. 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和对策[J]. 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21(1):29-31.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班级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班级“四小怪”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不称心的新班级
爱国主义教育
班级被扣分后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