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立华:向上而行,践行更美好的教育

2023-07-25牟姝玲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育书香师生

牟姝玲

4年,1200多天,20多本读书笔记,这一个个数字下饱含着一个普通教师不平凡的坚持,这份坚持来自于热爱和使命的驱使。办公桌、床头、书房,王立华的手及之处皆是书,勤阅读、善阅读、细阅读,她把阅读的胚芽种在骨子里,埋进血脉中。以阅读为基,王立华坚持每日写《校长手记》,风雨无阻,这本手记记录着她的教育发现、教育思考,见证了她的一路成长,而这些“教育精华”也被分享于学校微信公众号,让每一个学生、家长、老师都能看见。

王立华

山东省莒南县第一小学党委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普法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山东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百名沂蒙榜样,临沂市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先进个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临沂人物等荣誉。

阅读熏陶学生的成长底色,家庭为学生成长勾画轮廓,教师则为教育注入内核,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王立华深知这不是仅靠她一人便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群人的共同协作。为此她团结学校教师,联动学生家长,用行动践行更美好的教育。

阅读领航,最是书香能致远

走进山东省莒南县第一小学(以下简称“莒南一小”),目光触及的是一个悦读的“新”天地,圖书设施新,阅读环境馨,学校师生欣,耳畔回荡的是琅琅的读书声,扑面而来的是弥漫在校园里沁人心脾的书香。担任校长以来,打造一所书香校园是王立华一直以来的坚持和追求,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最好的自己”的理念,经过她多年的探索实践,莒南一小的书香样貌逐渐清晰。

打造书香校园,必须有相应的硬件作为支撑。如何勾勒这所书香校园的外部轮廓?王立华用“一角一吧一区一室”为学校师生打造了一方阅读的净土。一角即读书角,在每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都设有一处独具匠心的图书角,一本本图书整齐排列静候与每一个爱书之人的相遇;一吧即楼层书吧,教学楼的每个楼层都设有温馨的书吧,书架上摆放着生机盎然的绿萝,长长的垂蔓间满列着和年级对应的经典图书;一区即阅读区,紫藤阅读长廊、图书漂流驿站、超星校园阅读系统,“线上+线下”双线联合齐发力,全方位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一室则是图书室,海量图书,师生可随时自主借阅,亦可手捧卷册席地而坐。

营造阅读氛围,创新活动是重点。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王立华创新探索阅读活动的多样形式,为书香校园晕染底色。每年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王立华都会组织学校师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大型读书节活动,通过分层级、创新化的读书活动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每次活动主题不一,形式丰富多彩。

今年学校以“共读 共享 共成长”为主题开启了第九届读书节活动,王立华联合当地的新华书店特别邀请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进校园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并为学生们解读西游记,“小书迷”对话“大作家”,他们共同分享阅读感悟,一起探讨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书墨香韵拉近心的距离。“书迷见面会”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也给学生的成长生涯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除“名家进校园”外,王立华还在之前的读书节活动中为学生的成长随笔《小荷清声》开展“一个人的售书会”,和师生、家长在莒南县融媒体中心开启“书香润万家”读书直播,与孩子们一起设计书签,制作思维导图,参加成果展演等等,用行动让读书惠及更多的孩子。

涵养阅读气息,师生悦读是关键。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人”是最重要的,学生爱阅读,教师常阅读,书香校园的灵魂才得以“炼”成。“好的阅读需要好的课程引领。”王立华表示。激趣学生阅读,王立华采取了“长短课结合”的模式,每天40分钟的长课加上25分钟的短课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中阅读,提高阅读专注度,提升阅读的质量。

书香致远,阅读领航。在王立华的带领下,莒南一小先后被评为莒南县首届书香校园、临沂市第二届全民阅读示范单位、山东省中小学生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凝“新”聚力,青蓝携手共生长

阅读是教育之基,教师则是教育“活的灵魂”。王立华不仅在建设书香校园上不遗余力,在赋能教师成长上也毫不含糊。俯下身与老师们交流,以互相学习的心态引领教师走向专业,她常被青年教师誉为“成长的铺路者”。

“青蓝工程”,是王立华特别实施的青年教师培养之路。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为新入校的教师配备专业师傅,在理想信念和教学业务上给予青年教师引领,在生活上给予新教师帮助,让新教师能够快速调整工作状态,适应新环境。《三载年华》便是师傅和徒弟三年培养期的成长记录,里面有他们的听课、备课、上课、说课等笔记,见证了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成长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好教师。自“青蓝工程”开展以来,多对青蓝师徒已经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在学校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选树典型代表,发挥示范引领,让学校教师有学习的标杆。以月度量化成绩,关注多个维度和特色发展,每月王立华会组织评选一名月度教师,并借助学校周一升旗仪式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在教师群体中营造争当月度教师的良好氛围。一年结束,王立华还会在全校范围内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通过表彰一年来在学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来影响、带动全体教师,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让整个学校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读书富脑工程”是王立华提出的又一促进教师成长的创新举措。阅读是修己与育人的双重所需,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为鼓励和督促学校教师阅读,王立华在每学期开学时便会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让教师根据放假前自制的阅读书单,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2019年寒假,王立华还创造性地制作了一本特别的阅读书册,里面是她整理的国家颁布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且每一个文件的后面她都留了一页空白以便于老师们记录自己的思考。“我希望莒南一小的老师们,不仅仅只埋头苦干,而要明白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动态,把握时代脉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王立华表示。

全面促进教师成长,王立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除“青蓝工程”、选树典型代表、“读书富脑工程”外,她还邀请专家进校园与教师零距离交流,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在“阳光”的指引下无畏前行。

协同育人,共绘教育“同心圆”

“家校绘彩霞,托起小太阳,五心养成教育,六年影响一生……”这是一首由王立华及学校教师共同创作的新父母学校校歌《为爱成长》,歌词简洁明快,旋律朗朗上口,寄托着王立华对家校协同育人的美好期待,也展现学校“健康、尚善、志学”的育人理念。如何看待家校协同育人?“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合力作用的结果。”王立华表示。

秉承“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探索协同育人的新模式,近年来,王立华带领学校不断拓宽育人渠道,让协同育人从同质化走向个性化、多元化,实现协同育人的深度需求,落实学校和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专门共育组织,让家长委员会和新父母学校成为沟通学校、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家长委员会办公室的设立,为家长提供了参与孩子校园生活的机会,在订学生奶、选校服、陪午餐、研学实践等活动中都能看见学生家长的身影,他们随时走进学校,真正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当中。2019年,在加入新教育实验后,王立华又筹备成立了新父母学校,为新生家长也做好“幼小衔接”。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王立华说道。培养一支具有强大学习力的学习型家长队伍,与学校共情、共学、共行是王立华一直以来的行动目标。依托新父母学校,王立华为新生家长构建了专门的课程体系,帮助父母做懂教育的家长,尊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组织家长开学第一课,王立华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开学典礼、开笔启蒙、军训观礼等活动,让家长与学校进行亲密的接触,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认同学校的教育,为新生入学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进专家共育课程,助力教师成长,协同家校共育人。王立华在外出学习期间,遇到合适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她便利用休息的时间发起邀请,让专家学者进校,聚焦学校家庭,为家长们解答教育难题,引导家长换位思考、以身作则,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专家无法专项指导学校家庭教育,王立华便带头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并组织培养了一支本土的家庭教育讲师队伍,充分发挥讲师优势,围绕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定期开展典型案例教学。

平台搭建也是促进家校沟通高效通畅的重要举措之一。王立华带领学校教师积极开通学校畅通电话、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钉钉群等渠道,让家长能够通过网络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況。公众号还开创了“校长手记”“家校共育”等十余个专题栏目,每天清晨准时更新,多方面展现学校办学特色、师生和家长风采,让家长了解、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公众号开设至今已推送稿件2万条,关注浏览800万人次。

建设专门共育组织,开发系列共育课程,搭建多层沟通平台,整合多样共育资源,探索多维共育评价,王立华用实际行动打通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后一米。

猜你喜欢

共育书香师生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