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辅助支气管热成形术在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2023-07-24王璐璐史保中孟晓峰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3期
关键词:平滑肌高压氧成形术

王璐璐,史保中,孟晓峰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介导引发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且易反复发作而形成重症支气管哮喘,该类型的患者经过大剂量激素吸入及口服治疗后,病情仍得不到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死亡风险[1-2]。目前尚不能完全根治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支气管炎症,气道阻塞、采取扩张支气管、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抗炎症等[3-4]。目前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研究进展缓慢,因此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呼吸内科医师的重点研究方向。支气管热成形术在目前多国临床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中逐步开展,能早发现药物治疗的敏感性,且延缓患者的肺功能持续降低,安全性也得到认可[5-6]。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过程中气道分泌物增加,官腔狭窄,因此可出现机体缺氧及酸中毒症状,高压氧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水平,还能够提高患者的代谢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7]。因此,本研究探讨高压氧辅助支气管热成形术在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0 年10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收治的86 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每组各43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9 例;年龄36~73 岁,平均年龄(45.66±2.65)岁;高压氧组男23 例,女20 例;年龄32~75 岁,平均年龄(44.58±7.55)岁。两组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8]的诊断标准;均有重度哮喘伴反复咳嗽,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超过30次/min;伴大汗、焦虑不安;支气管舒张试验(+)者;未出现严重昏迷的患者。排除标准:近2 个月内发生呼吸道感染者;由肺部器质性病变、病毒感染等引起的哮喘者;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休克;合并进行性呼吸性酸中毒;行麻醉或支气管镜检查会增加风险的人群;进行操作前不能停止应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无法配合或中途退出者;对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补液、平喘、镇咳、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患者全身静脉麻醉后,经口腔喉罩插入支气管镜到达肺叶(按照右肺下叶—左肺下叶—双肺上叶的顺序,分3次进行,每次间隔3周)的支气管远端,伸出加热导管并接触患者气道壁后进行射频治疗,持续10 s,然后向近端移动5 mm 进行下一次烧灼,注意不要重复,直至支气管镜下可见的支气管(直径3~10 mm)均完成烧灼。高压氧组患者在每个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治疗过程中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为0.20 MPa,升压20 min 后待氧舱内压力稳定后按照纯氧30 min—空气10 min—纯氧30 min 的顺序吸入,氧流量为4 L/min,1次/d,1个疗程为7次,连续治疗1个疗程进行疗效评估。

1.3 观察指标

(1)评估疗效:显效为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肺部鸣喘音基本消失;有效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肺部鸣喘音减少;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肺部鸣喘音加重恶化。(2)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两组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次日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 Coulter 公司))测定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3)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FEV1、pH、FEF75%、PaO2、PaCO2、SaO2。(4)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500 r/min的转速离心处理10 min后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IL-17水平。(5)统计记录患者出院后1个月复发患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高压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4+/CD8+、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升高,且高压氧组高于对照组,CD8+降低,且高压氧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s)

组别高压氧组(n=4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n=4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CD3+(%)CD4+(%)CD8+(%)CD4+/CD8+55.47±4.22 63.57±3.42 9.779<0.05 35.56±5.26 48.46±4.74 11.947<0.05 25.22±4.34 20.68±0.76 6.757<0.05 1.41±0.36 2.26±0.29 12.263<0.05 54.42±4.28 60.98±4.29 7.099<0.05 35.49±8.24 43.86±3.24 6.199<0.05 25.25±5.36 22.73±4.72 2.314 0.023 1.41±0.35 1.89±0.28 7.022<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pH、FEF75%、PaO2、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pH、PaO2、SaO2均升高,FEF75%、PaCO2均降低,且高压氧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s)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高压氧组(n=4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n=4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组别高压氧组(n=4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n=4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FEV1(L)FEF75%(L/s)pH 1.08±0.39 2.59±0.32 19.628<0.05 2.36±0.35 1.25±0.21 17.833<0.05 7.16±0.21 7.44±0.19 6.483 0.023 1.06±0.42 2.43±0.38 15.861<0.05 PaO2(mmHg)2.33±0.41 1.55±0.32 9.834<0.05 PaCO2(mmHg)7.14±0.16 7.25±0.11 3.715<0.05 SaO2(%)56.25±5.45 83.56±5.52 23.086<0.05 69.52±5.12 36.45±6.28 26.763<0.05 75.13±4.62 85.13±3.69 11.090<0.05 55.96±6.12 75.23±6.15 14.564<0.05 68.45±5.12 46.52±4.18 21.757<0.05 74.16±5.56 82.46±3.59 8.224<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情况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8、IL-17 水平均降低,且高压氧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情况(±s)ng/L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情况(±s)ng/L

组别高压氧组(n=4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n=4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IL-8 IL-17 236.56±34.12 125.46±23.15 17.669<0.05 325.46±23.15 129.46±25.15 37.600<0.05 226.45±35.84 169.45±21.42 8.952<0.05 339.45±31.52 185.46±21.36 26.520<0.05

2.5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出院后1个月内,对照组哮喘发作1次、2次及>2次的患者分别为5 例、3 例、2 例,总发生率为23.26%(10/43);高压氧组哮喘发作1 次、2 次及>2 次的患者分别为2 例、2 例、1 例,总发生率为11.63%(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数据统计显示,全球范围内因支气管哮喘而受累的人群约有3亿,在中国约1千万以上的人群患有支气管哮喘,而其中仍有5%~10%的患者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不到有效缓解,疾病发展为重症支气管哮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差,也因此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9]。

研究显示,气道平滑肌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中存在过度增生的现象,主要与气道炎症长期刺激支气管平滑肌,导致其数量和体积增加有关,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因此减少气道平滑肌成为临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一个新的方向[10]。我国于2014 年批准支气管热成形术在临床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支气管热成形术有利于电磁转换技术,使支气管平滑肌组织中带电离子发生振荡后产热,促进细胞内蛋白变性,正常的细胞膜溶解,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凝固性变性坏死,有效去除增厚、重塑的支气管平滑肌组织,同时其他细胞的病理损伤也均为短暂性的,也并未出现支气管平滑肌再生和瘢痕现象[11]。

支气管哮喘极易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期,气道内分泌物质显著增多,气道管腔狭窄,呼吸道通气阻塞,引起机体的缺氧,并出现酸中毒等症状。高压氧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已有应用,可发挥松弛平滑肌,舒张支气管的效果。高压氧可提高哮喘患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增强机体免疫;通过促进血糖升高,激活腺苷环化酶,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生成更多的环磷酸腺苷,此外患者肾上腺器官的供血、供氧状态因为机体氧含量升高而得到提升,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可与药物联合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提升药物治疗效果[12]。本研究中,高压氧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高压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另外,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pH、PaO2、SaO2水平均升高,FEF75%、PaCO2水平均降低,且高压氧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高压氧辅助支气管热成形术在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恢复。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病理学特点是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其可由各种非炎性因素刺激患者体内的单核细胞,从而促使炎性细胞大量分泌,诱导T淋巴细胞向Th2 方向转化,进而导致Th1/Th2 失衡,加重炎症反应,诱导呼吸衰竭的发生[1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L-8、IL-17 水平均降低,且高压氧组低于对照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损,气道呈高反应性,影响患者肺功能,并导致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而高压氧能够增强吞噬细胞杀菌能力,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增长、繁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14-15]。出院后1个月内,高压氧组哮喘发作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性,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高压氧辅助支气管热成形术在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加速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肺功能和免疫细胞功能,且复发率低。

猜你喜欢

平滑肌高压氧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