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汉漆器中的制器尚象与风格流变

2023-07-23撰文王陆健

艺术品鉴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秦汉漆器

撰文=王陆健

秦人奋六世余烈,凭借强大军事实力兴起于关陇之间,相继在并吞齐鲁吴越之地过程中渐使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学者论及秦代文化则多认为其更为显著之处是对于楚地文化的承继,漆器研究常以楚地漆器为重。秦人漆器因地理位置关系,难以保存,从而忽略了对其差异性研究。仅就秦人漆器而言,制器尚象多有政权建构意图,装饰图画上承商周传统,中融楚蜀之风,下起两汉风格,形成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本页漆木方鉴 战国中晚期(距今约2310 年)九连墩2 号墓出土,仿铜冰(温)食器,通高34,口长49.2,口宽47.2,底长29,底宽27.4cm湖北省博物馆藏

一、秦汉漆业与制器尚象

“漆器”因“木器髹者”而得名,明确记载可见《汉书·贡禹传》《地理志》等古籍文献之中。有研究者认为“漆器”之名,一直要到魏晋以后才有此称。考古发现较早的漆器应为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外表涂抹薄层朱红的木胎漆碗,至今仍微有光泽。漆器虽然早有,但真正形成影响当在秦汉之时,秦都咸阳专设有官营漆器工厂。漆树作为制造漆器主要材料来源,为原产中国的悠久树种,发布广泛。横亘陕西地域的秦岭常年雨量丰沛,气候温暖、潮湿,自古至今就盛产漆树,是漆树广布的核心生长地域,并开凿有人工运河“漆渠”进行运输。《长安志》引《括地志》载:“漆渠,胡亥筑阿房宫开此渠,运南山之漆”。

本页西汉 彩绘变形凤鸟纹漆盂1986 年江陵毛家园1 号墓出土 高8.3、口径25.2cm 湖北省博物馆藏

秦国人对于制漆工艺并不陌生,官工、私人多有制漆者。官工主要负责皇室、官署及军队需求,私人制漆则主要满足民间使用。秦人漆器生产会应四时而变,有春纪的计划,夏纪的生产,秋纪的学习,冬纪的考核。秦汉漆器见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细分为日用品、礼器、乐器、棺椁、兵器、车船、房屋建筑等,代有传承发展。漆器制作器型、彩绘纹饰,作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意识形态等综合体现,对其研究需要区别以待。秦汉漆器在器物类型、制作工艺、装饰纹样、艺术风格等虽然也融合有荆楚、巴蜀等诸侯列国漆器的文化因素,但也与楚人信巫鬼,重淫祀而做漆器不同。秦汉漆器生产与管理者有官营、民营两部,抑或兼而有之,其铭文款式、手工业管理模式、漆器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等也反映秦汉时期固有“物勒其名,以考其诚”的匠心精神与质量管控制度。秦汉制漆有“素工、髹工、画工、上工、黄涂工、铜耳黄涂工、清工、造工、供工、漆工等”工序,均要求铭刻负责人名于器物之上。据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所编《吕氏春秋·孟冬纪》记述,秦人也用物勒工名之法严格执行漆器“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理”的管控制度,即便是“陈祭器”也要“按度程”,防止“淫巧”而无功的设计。

关于秦汉髹漆工艺的只言片语虽多见著录《周礼·考工记》《韩非子》《墨子》等诸子文集与零星出土秦汉简牍之中,而这其中不乏多有亡佚者,难窥整体样貌。时至今日,当以明代人黄成的《髹饰录》为仅存的一部专著,今人王世襄先生更是对其详加整理,成为漆艺研究扛鼎之作。而对秦汉漆器的研究无奈多依靠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入手。但是,目前考古发现的秦汉漆器实物多集中于长江中游地区,秦汉国都故地的出土实物较少,其图像多见壁画之中,且漆器工艺、使用等情况散见不同文献记述之中。因此,前人对其研究往往偏执一端,能够从地域文化、物史结合角度出发,对于秦汉漆器工艺承传与文献进行跨维度建构的研究较为少见。秦人与漆器的渊源早在西周已有,其崛起之秦地就有大量漆树种植,多有漆器出土。

本页上图:秦 彩绘云凤纹漆圆奁 1977 年云梦睡虎地34 号墓出土 高6.7cm、盖径22.2cm、底径21.3cm 湖北省博物馆藏

秦汉漆器一般外涂黑色漆,内饰朱漆,也兼有黄色等,体现其色彩观念。而漆器光洁特性甚至要被帝王用来作为涂抹城墙,作为城池防御的有效手段。《史记·滑稽列传·优旃》记载:“(秦)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此事虽被优旃以漆城没有荫室条件而劝阻,仍可见当时的漆器生产原料的充裕以及人们对于漆器光洁特质的认同,可证秦人不以漆显宫廷之丽的朴素务实作风。而秦人宫殿用漆状况缺乏文献描述,但汉代朝堂、贵胄宅居重髹饰却记载明确。西汉漆器的油彩罩色,更是漆器华美绚烂,可显示宫廷建筑装饰的华丽。汉代人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载:“今富者井干增梁,雕文槛楯,垩(巾夔)壁饰。”《后汉书·宦者列传》曰:“起立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堂阁相望,饰以绮丽丹漆之属。”显然,能够如此大规模使用漆器者非富即贵,漆器也不同于平常“重道轻器”之物,涉及礼乐、图画、建筑、书法等内容,可上市出售。

二、秦汉漆器之美与流变

从目前的漆艺传承发展和研究现状看,学界在研究先秦至汉代漆器艺术特征时,基本认同其楚风影响。而在具体研究秦汉漆器时,则偏重于从丧葬观念与生活习俗角度进行讨论,对于秦汉漆器工艺与文献间的综合性、关联性研究较少,忽视了秦汉漆器的使用群体与身份差异。特别是从社会心理、皇权建构等方面对漆器类型、制作工艺、装饰纹样、艺术风格等研究有待加强。事实上,《考工记》中有三处用漆记载,分别为髹车用漆、髹弓用漆、祭祀礼器用漆,都是祀与戎的国家大事。秦汉社会正处“大统”政治思想与“为民”意识变革转型期,秦汉漆器尽礼致美,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国理念与实力。例如漆器营造本身就是考量诸国征战实力重要内容,开支巨大。《孙子兵法》说:“驰车前乘,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价之奉,日费千金。”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春秋是秦人彩绘木雕漆猪斫木为胎,髹黑漆以为地,周身以圆环纹饰及数道流畅弧线组成云气纹环绕,简括而富有动感,体现秦人制漆简中显繁、以少胜多、动而不乱的工艺之美。

下图: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 年)彩绘云鸟纹漆圆盘木、漆 高6.3cm,直径26cm 湖北荆州高台 M28N24-1 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本页战国 彩绘漆棺 1986 年湖北荆门包山M2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秦汉漆器在秦人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对于实证秦汉政治体系的构成、经济结构变化以及不同区域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上文所述秦公一号墓随葬的彩绘木雕漆猪应是一件敛具,是秦人希望将财富延续转移到另一世界的象征。1975 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竹简《秦律十八种》中《工律》就有对漆的管理记载,足见漆器手工业发达之盛。《史记·货殖列传》载:“木器髹者千枚”,当时漆器制作数量甚至可与木器两者可以等同而论,可见普及广阔。而据考古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秦汉漆器实物多在湖南、湖北等战国楚国旧地出土,应与北方地域气候干燥,长期半湿半干埋藏条件不利漆器保存,木质易糟朽等有关。事实上,秦汉时期的漆器流通广泛,成为加强华夏大一统之初的纽带。例如礼乐、车部件中的舆、轮等的装饰,相形之下要比仅作为饮具使用的漆器出土数量要多,工艺制作更为繁复。

秦汉漆器作为秦汉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物质遗存,是以视觉感官、使用感受呈现的方式彰显炫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憧憬未来的载体。而这种视觉、触觉感官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给人以真切可触摸的质感,形成固有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趋同。秦汉时期的漆器一改早先的雕刻工艺,而以流畅单线纹饰彩绘为主调,应与秦汉建筑壁画、礼仪厚葬的勃兴有关,从而也奠定了中国绘画强调用线的基调。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述,汉时“王公主贵人皆樟棺朱漆,画云气。公特进樟棺黑漆。”秦汉早期的软毛笔制作较为粗糙,这就迫使图画者要在具体行笔转动中,更为注重线条质量,以期得到最为满意的图画笔迹。秦汉艺术一显著特征就是炫耀,这在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砖与画像石等中以车马出行、百戏宴乐等题材最为多见。漆有助于炫耀车马出行时的威仪之势。《后汉书》曰:“漆车,藩蔽,秆棋,雀饰。”注:物之黑者曰漆黑,漆车就是黑车之意。秦汉漆器使用广泛,既与日常起居生活关系密切,又与礼制、建筑等相关联,而隐藏制器尚象背后的曲折表意与意图就是漆器图画工艺象征。

综而论之,秦汉漆器作为“大统”与“为民”观念及时代转型下的人工造物,显示了“功致为上”、权力建构与华美绚烂的造物理念。汉承秦制,对于蜀、楚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改造,显现了秦汉漆器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艺术特征,无疑也加强了中原王朝的统一联系。对于秦汉漆器的探本溯源其漆器技艺,注重秦汉漆技艺与当今社会文化、地域资源等的融合发展,也可揭示秦岭历史自然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启迪秦汉漆器发展的现代转型。

猜你喜欢

秦汉漆器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漆器收藏三问
平遥推光漆器色彩文化的分析
漆器匠人坂本雅彦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
秦汉甘泉宫的演变
秦汉宫苑的“海池”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