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燎:疑似人型生物

2023-07-23采访撰文杨灿

艺术品鉴 2023年10期
关键词:艺术家创作艺术

采访、撰文=杨灿

“疑似人型生物”是李燎为自己的微博资料编辑的个人信息,

正如他向来被艺术界所看到的那样,

在自己设定的多种游戏规则中,以不同角色的游戏者心态来体验人类作为自然与社会中普通一环时,

如何不断切换,并进行多种主动或被动的反应与思考。

做一个艺术家和做一个人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艺术教育成功影响大众的一句话,它出自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艺术对现实的审美体系》,而后被毛泽东同志在1942 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作为重要文艺理论观点提出。生活中的原型与现场经验造就了艺术家的创作,使其迸发灵感,回应现实。在李燎的最新展览《老婆去创业了》中,策展人沈宸再次将这则金句作为策展前言的开头。

李燎作为当下国内艺术家中将“行为”转变为创作方式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为人熟知的大部分创作都围绕真实生活的实践与矛盾展开。比如2013 年的行为项目《艺术是真空》源于回应与思考女友的父亲(如今已经是艺术家的岳父)在面对李燎与女儿的婚姻问题时,对艺术创作者的身份和工作、生活的质疑,真实事件的发展和变化伴随艺术项目的持续呈现。在《艺术是真空2》里,故事发展到李燎已经与当时的女友结婚并孕育一个女儿,他教女儿将父母称呼为“艺术”,所有女性角色是“真空”,所有吃的东西都叫做“是”。此后,不到2 岁的女儿对世界说出的第一句话正是三年前岳父在与他争吵时说出的——“艺术是真空”。2019 年,李燎在《艺术是真空 3》完成后宣告整个项目结束,这成为了他进行时间最长的项目。尽管故事的结尾是一个计划完整的“恶作剧”,他尝试用权利和名望介入与岳父的关系,但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岳父与他已经和解,也似乎在此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叙事,以及李燎真正想要探讨的问题——“艺术究竟能改变什么?”《圆博园有蛇》记录了李燎某次在深圳的园博园散步时看到的一条被环卫工人打死的蛇,这件作品的意义在于艺术家认为自己的母亲告诫他“圆博园有蛇,不要去!”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固执和迷信。正因如此,原本怕蛇的他开始莫名地期待是否真的会在这个被母亲认为阴气重的公园看到蛇,从而更加频繁地去园博园散步,直到终于看到被自己认为的某种“谣言”真实发生,于是他记录下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恐惧、怀疑和期待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退到世界之窗》从艺术家本人真实的的居住地深圳鸿新花园出发,以自拍的方式直白荒诞地记录自己倒退着走了大约9 个地铁站的路程,直到深圳的著名景点世界之窗,以还原人处于城市中的状态。

看过他作品的观众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创作出这样作品的艺术家究竟是怎样的人?

也许在李燎看来,做一个艺术家就是做一个人。他在生活里同样浪漫、飘渺、无厘头,关注世界的矛盾和现实,无论是男女之间的情感轶事抑或普遍社会存在的群体阶级问题等,他的表达虽然幽默,但似乎并不轻快。

李燎是天性敏感却异常坚韧的人,《每天八件事》记录了李燎2016-2021 年每天做过的8 件事,起因是他听到妻子老板讲的成功学方法——“只要每天做八件事,就能成功”,比如健身、学英语、带孩子或其他日常和工作琐事。2021 年8 月底,妻子辞职,项目结束。没有人知道每天做八件事是不是真的可以成功,但可以真正坚持几年每天做八件事并记录下来的人大概屈指可数,这是一个无聊的坚持。但或许,李燎的作品之所以有趣,正是因为这种无聊,他将“时间”融入了项目本身,成为了创作的媒介,日复一日带来的变化和成果在《做更好的人》这个项目中发酵出更深刻的意味。该项目的策展人崔灿灿在总结李燎这样新一代艺术家的工作方法时解释道:“艺术不是去改变艺术,而是去改变人。什么是人的定义,人的存在,创造人的可能,做更好的人。”

本页上图:每天八件事,2016-2021

下图:展览现场图

依然热爱 劳动光荣

深入现实的工作场景记录并思考是李燎已经持续了10 年的工作方式。

3 月4 日,李燎的最新展览《老婆去创业了》在深圳坪山美术馆展出。《老婆去创业了》作为一个展览主题过于直白,但当我们将展览内容置于深圳这座设计与创业之城和一对非传统夫妇关系的家庭中,我们或许可以寻求到答案。李燎的妻子本是深圳一家服饰公司的设计总监,两年前就曾在个人的社交平台宣称自己的理想是让上班族穿上好而不贵的衣服,让世界存在可循环的设计。当然,创业的念头也并非一时兴起。在去年3 月,李燎终于支持妻子开始了她的创业生活。但作为在一线城市生存的人,创业的压力与风险需要全家共同应对,李燎用“愚蠢”形容自己面对这种状况时的选择——送外卖,虽然他并不真正需要送外卖获取生活的主要收入,但还是以赚到25751.01 元(李燎每个月需支付的家庭房贷)的时间为这个项目的期限。就此,“外卖员”的职业身份在李燎身上持续了6 个月。作为“大龄艺术青年”,李燎因不从事生产工作、无稳定收入,习惯性地接受着“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关系,当面对生活的恐慌,他用创作和实践去思考中年传统男性正在探索的当代生存境遇。开幕前期,艺术家的妻子杨隽转发了美术馆的开幕预热视频并发文称“艺术家都是穷鬼”,并配了一个吃瓜的玩味表情,仿佛官方的吐槽艺术家的真实状态。

展览一层的现场地面被铺上沥青、地砖、盲道等,以还原城市中常见的各种路面,电动车、外卖箱、外卖员的衣服和头盔等也以原始的状态被放置在展厅。跟随展览视角,我们观察到一个外卖员的工作日常:在高峰期的人流里不停穿行、不停说“借过”、边骑着电动车边哼唱一首歌、关注外卖系统中的路线与骑手排行榜……这些日常是大多数人平时不会好奇,甚至不屑于去了解的,但在城市中,这样流动的劳动者几乎与每个人相关。当我们在展览中经过,策展人和艺术家似乎也有意提示,我们就置身于这个人来人往不断穿行着的路边。

本页展览开幕现场

劳动者是李燎持续关注和思考的话题,回顾2012 年的作品《消费》,他也用同样的方式亲自去富士康打工做一名流水线工人,将现成物(如工牌、工服、劳动合同以及用45 天的工资买来的iPad mini)作为展出作品,以提问和探讨社会中“劳动”与“消费”的议题。10 年过去了,对比这两次实践时李燎说:“时间长度的大大拉长和劳动强度的加大都对体验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切实生活进去,形成的压力和反馈都需要时间长度来达成,户外的困苦和欢愉也和车间里的恒温恒湿不同。”而他依然热爱深入劳动的创作方式,并试图告诉我们:劳动光荣。他不认为艺术可以改变现实,但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宽泛但权力。的确,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但我们能做的是呈现,让敏感的人们发现问题,引发一系列的现实“效应”。在不同的时间深入不同劳动者的生活现场,伴随社会和个人经验的发展,他认为普遍的问题是阶级生活以一种假象的陷阱在引诱人们生活生产,形成的阶层标签是壁垒的同时也是欲望的门槛。这个看法也是在逐渐清晰的过程中。

展览中让人感到温存和感动的最后一件作品是一面庞大的挂满衣服的墙,观众需要仰望这面墙以感受这份视觉冲击,它展示了艺术家的妻子杨隽创业以来的所有产品,共108 件,回应展览的主题和开端——老婆去创业了。

纵使李燎的创作中,“老婆”这一角色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从《艺术是真空》到《老婆去创业了》,观众在跟随他的创作脉络观看时,好像是追了个当代连续剧,从卷入与未婚妻的家人争吵中,到和妻子平淡日常中的共同生活。但在这场最新的展览中,这对夫妇用各自的才华创造价值、实现劳动,并互相支持与成就,就像是一场质朴又漫长的告白。

本页左图:李燎的外卖电动车

中图:李燎的外卖员衣服

右图:李燎的外卖箱和衣服

对页杨隽,108 件衣服,现场图

更有趣的是,这次展览的展册上,我们看到了天真活泼的作品插画伴随着作品信息和艺术家自述,这些插画出自李燎夫妇的孩子——李天牛之手。谈及这些展览中被捕捉到的温情和浪漫,我们不免好奇婚姻和生活如何影响李燎的创作思考,他回应说:“应该反过来讲,艺术在我的生活和婚姻中充当了某种解决方案的作用,多数时候是生活出现了事情和问题,我用艺术去解决,又无效又有效,有效的是感情会更深。”

当行为成为当代艺术家的工作方法

行为艺术至今在我国大部分民众眼里仍常被误解和忽视,很多观众对艺术品的认知还停留在绘画作品、雕塑或工艺品中。在面对类似李燎这类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时,看到实体物品或影像记录等作为艺术展出时难免发出疑问,这也算艺术吗?艺术家都是疯子?

本页上图:展册

下图:展览海报

而实际上,当2010 年的李燎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5 年后,即将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时也遇到了同样的自我怀疑,他甚至也不确定自己的作品是否可以称之为“艺术”,战战兢兢地尝试给行业内的人展示自己的第一件行为作品,出乎意料的得到了认可。随后,李燎便开始了自己作为艺术家,一系列身体力行的行为创作生涯,他的一部分作品是在个体情绪下随机产生而来,一部分作品是带着目的性耐心等待得来的结果。正因为摆脱传统艺术媒介的束缚,情感的输出对李燎而言似乎比写作和刻画更信手拈来。

行为艺术是观念的传递,不以取悦观众为目的。因此,创作行为艺术的艺术家不需要表现画面的优美或表演的技巧,艺术作品本就可庄严可诙谐,它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向我们揭示自己的生活状态,也有助于引导我们更正确、理智地理解世界。

在我们试图理性地阐释行为艺术是什么时,艺术的边界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明确,李燎认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探索什么是艺术。他往往将自己行为表演的环境选择在社会公共场域,如步行街、工厂、地铁、写字楼……用一系列微小荒诞的行为,回避主观的批判和引导,仅仅反映和展现社会规则下的普遍认知。他创作脉络下极为多样的社会视角和独特的生活阅历,刺激艺术家本人在不同状态下的思考和反省,同时轻易影响观看者的体验,自觉走入李燎设定的观念和趣味。

本页组图:李燎《右腿,树脂,玻璃钢》2022 年

在摸索个人创作与表达的十多年间,行为艺术创作者的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具体的困难,他解释说:“有些是拍摄的,有些是方案构思的,一般解决不了就换个方法。这些年的工作方法更倾向于行动大于认知,动起来比想得多要好。”《老婆去创业了》是李燎的第一次美术馆个展,距离第一次机构个展也正好过去了10 年,李燎说,他对现在的自己挺满意。

恋人出轨、经济危机、家庭矛盾……诸如此类许多真实的、难堪的问题常常被大众看作“隐私”,但当艺术家主动揭开这些真实,观众的任何反应都是李燎作为艺术家所期待的。艺术家的行为在现实中的发生意味着艺术作品与真实事件同时在世界上客观存在,作品将直接提取出时代的本来状态,将日常事件介入艺术创作,正是如今时代艺术理念转换的最好方式。李燎不认为艺术可以改变什么,只是当生活中的随处可见的荒诞被提取出来呈现和讨论时,找到以艺术的名义干预生活的乐趣。

猜你喜欢

艺术家创作艺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