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园代表美好,我们必须呵护

2023-07-22陶瑾

现代苏州 2023年11期
关键词:植树桂花市民

陶瑾

我们去逛公园的时候,经常可见身穿“马甲”的青年或年长者,一手提着塑料袋,一手拿着夹子,清理垃圾;公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讲座和志愿服务;公园职工进行树木修剪、养护和补绿,或者为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苏州正在从“园林城市”迈向“公园城市”,“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公园苏州”款款走来。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公园也要像呵护孩子一样,不是建好了就完事了,而是要“養”好、维系好、发展好。

志愿服务广,把公园当成“第二个家”

苏州人爱桂花,就专门在古城东南角护城河边造了一座“桂花公园”。每年入秋,处处桂花香的桂花公园,格外受市民游客喜欢。

桂花公园于1998年开放至今,公园游览面积逐步扩大,休闲功能日益加强,据统计一年入园的人数有200多万。公园整体布局精妙,富于变化,广场众多。“目前桂花公园分成十大板块,包括1.5公里健身步道、门球联动、器械锻炼、儿童乐园、舞台广场、民俗共享、少年逐梦、票友集会、国粹传承等。人们来桂花公园练舞、抖空竹、玩门球、练武术、舞狮子、票友唱曲等。”苏州市桂花公园管理处书记、主任储永生介绍。

储永生说,开放公园本身就为市民所服务,让市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公园的核心职责所在。而志愿服务工作也从桂花公园开园初就融入其中,依据广大市民的需求,来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据悉,桂花公园的志愿服务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分成几大板块:党政机关的志愿服务日,在特定时间段开展,内容包括法律咨询、政策法规宣传等;配合街道、社区开展公益服务;社会各个团体前来举办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大学生志愿者来公园捡垃圾、保护绿地等,目前还与苏大体育系对接,将为市民运动、健身提供更专业、全面的指导。另外,有关专家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现场问诊等;在绿化养护、植物配置、病虫害防治方面,公园工作人员凭借其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市民进行讲解与服务,经常开展讲座,比如指导居民如何在庭院、阳台养花,并赠送桂花花苗。另外党员职工在学雷锋日等特殊日子开展志愿服务;市民主动成为志愿者。苏州市民的文明素养程度高,前两年桂花公园有20个保安、18个保洁员,现在有4个保安、9个保洁员。从这串数据可发现,入园人数在增加,服务人员却在减少,说明市民的文明素质在提高。园内的运动场地,平常多由居民负责清理、打扫、维护,不少市民不仅带走自己的垃圾,还帮忙把他人的垃圾一起清理,他们把公园当成“第二个家”来珍惜。

每周三、六、日,苏相律师事务所来桂花公园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最多一天接待近70人。而市民咨询最多的是婚姻、遗产分配、赡养老人、拆迁、邻里纠纷等问题。接下来,他们也会在公园广场举办多场普法宣传。

公园入口处右手边,是公园的服务中心。里面有母婴室、轮椅、党员志愿岗,每天有工作人员轮班值岗,党员志愿者可为市民提供服务。比如,小孩在公园内走丢了,除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调监控、帮忙找寻外,热心市民也会一起帮忙找,或干脆在公园入口处等待,确保孩子不离开公园。

2021年,桂花公园开展过“花艺惠民”赠苗活动,送出140余盆桂花、月季盆栽。虽然当天下着小雨,却没影响市民朋友们想要美化家园的愿望。赠苗活动开始后,大家有序领取盆景和一份家庭盆栽养护指南。现场还有桂花公园绿化专业技术人员为大家提供家庭绿植养护等专业咨询。

苏州本身是园林城市,如今身边的口袋公园、开放公园越来越多,公园与城市也密不可分了。开放公园内,仍然有众多市民前来活动休闲、闲庭信步,文明之光处处闪现。桂花公园东边,古运河与公园紧密相拥,当游船驶过,只见层层水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台阶。东南处有一条坡道,沿着坡道就能登上城墙,游览古城门了。

植树护绿,趣味寻宝,“闻听”花香鸟语

在桐泾路与解放路交界处东北角的桐泾公园,占地约21万平方米,是姑苏区最大的开放公园,也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整个公园以一条环形双向车道为主干道,沿主干道分为入口区、儿童游乐区、中心景区、盲人植物园、流水景区、停机坪等功能区,采用悬浮水幕、曲折河道、浮雕景墙、乡土树种、螺旋灯塔等造园元素构成公园景观。

在桐泾公园入口处,有一个非常醒目的志愿者服务站,这里可以免费提供轮椅、针线包、红十字药箱、视觉障碍及听觉障碍服务,以及市民求助与咨询服务。对于腿脚不便者,可借用轮椅,或请志愿者帮忙推行。对于聋哑人,可以提供纸质形式的沟通。对于游客在园内擦伤碰伤,可到服务站请工作人员帮忙消毒处理。

走进公园后,右手边有一个盲人植物园,占地12200平方米。这是一个“可触、可感、可听”的植物园,共种植上百种花卉植物。记者看到,为方便盲人游客出入植物园,园地内设有多项无障碍设施,凹凸有致的路面为盲人游客设置,道路两旁设有围栏,保证盲人游客的安全游览。同时,花草树木前还设有植物信息碑,碑上用盲文纂刻植物介绍,并配有一套语音辅助系统,一触摸,便有相应的语音服务为盲人介绍植物知识。“植物种类多得数不过来,很多都是以前不了解的品种,也有不少植物气味很特别,像我们眼睛看不见嗅觉就特别灵敏,走累了园内还有很多休闲座椅,夏天来这里感觉非常惬意。”盲人顾老伯在老伴的陪同下前来游园。

“每年,桐泾公园会举办很多线上线下的公益志愿活动。作为江苏省‘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公园已开展三年的义务植树活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拓宽了‘植树护绿的内涵,使义务植树常态化、公民尽责多样化。”桐泾公园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参与者通过网络捐赠、在线认养等方式,即可履行植树义务。有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开展了更多宣传活动。原来的单位组织,变为市民自主报名、自愿参与。原来的固定点种树,变为选择不同形式尽责植树义务。原本简单的“种一棵树”,拓展为全领域、全时段参与生态建设。

去年11月,公园开展“趣味寻宝·发现自然之美”活动。在趣味定向赛中,每组家庭通过“寻树地图”上的标识,在公园内找到指定的植物,并拍照打卡。小朋友们还将自己对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心愿写在卡片上,加深了爱护自然的情感。

美丽的公园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去年,苏科大的学生志愿者相约来到桐泾公园开展志愿服务。他们会对园内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并且为了维护干净整洁的游园环境,参与到捡拾垃圾的工作中,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出一份力。人来人往的公園难免遗留下一些人造垃圾,同学们热心捡拾垃圾,担负起环境小卫士的职责。

投身科普宣教,让湿地公园走近你

到同里,很多人不忘去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一游。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吴江区同里镇东北部,东与周庄为邻,西与同里相连。公园北含澄湖、南接白蚬湖、内有季家荡,是以天然湖泊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由多种湿地类型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公园总面积972.18公顷,湿地面积830.33公顷,湿地覆盖率高达85.41%。这些年,公园一直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创新模式,以“宣教科普+生态旅游”为特色开展各类自然研学教育,成为苏州市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科普宣教阵地。

沈越作为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宣教活动部副经理,也是2022年度吴江区“十佳志愿者”。她从事宣教活动8年,2019年加入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志愿服务队。从2015年起至今,她组织开展的公益讲解活动、线上公益科普活动200余场,组织开展科普宣教活动达1000多场,受益人群达10万余人。2022年沈越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吴江鲈乡社区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的“社区花园课堂”,参与了10多场活动,超过200组亲子家庭参与。

2015年,她参加LNT无痕山林培训,获得LNT初级讲师证书。2016年作为第一批参加WWF环境教育讲师培训的学员,获得优秀学员证书。此后连续5年完成“WWF注册环境教育讲师”资格认证,并带领团队完成注册讲师认证,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因此被WWF授予2020—2022年度自然学校证书。此外,沈越还是“2020年度典赞·科普苏州”年度科普人物、吴江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宣讲员,曾代表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参与首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志愿创新项目大赛斩获金奖。

作为志愿者,她在给予的同时也收获了奉献的快乐,在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公益活动中,沈越思想上也日趋成熟。由于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她的视野开阔,知识面宽泛,工作成绩显著。她说:“志愿者不是一个简单称号,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个人身处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为人生添彩了。”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恢复。目前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植物302种,其中包括野生莼菜、银杏、水杉、粗梗水蕨等多种重点保护植物和濒危植物。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众多候鸟到来。截止到2023年1月底,公园记录在册的鸟类种数达到230种,其中包括青头潜鸭、黄嘴白鹭、卷羽鹈鹕等31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种。另外还发现了两栖爬行类动物14种、哺乳动物11种、鱼类29种。快来“水上森林”寻找这些小可爱吧。

编者有话

公园的文明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需要一座怎样的公园城市?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答案,可是追求“诗与远方”的心愿却是一致的。若是公园管理不善,配套不注意细节,设施损坏后又不能及时修复,就无法满足市民通达、方便的需求。当然,城市公园也要构筑共建共享的协同治理格局,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为公园“出力”。苏州的开放公园内,越来越多志愿者元素显现。感恩、致敬每一位志愿者。

猜你喜欢

植树桂花市民
桂花
植树
植树真快乐
做桂花糕
植树鸟的来信
桂花蒸
打桂花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