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 SWOT 分析的云霄县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策略

2023-07-21龚铮鸣曾嵋清胡延福

台湾农业探索 2023年2期
关键词:分析

龚铮鸣 曾嵋清 胡延福

摘 要: 【目的/意义】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使农业产业具备信息化、规模化、高科技化和高效益化的新型农业发展载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其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为促进漳州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稳中向好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 SWOT 分析法对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明晰示范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并据此提炼发展策略。【结果/结论】基于 SWOT 分析,提出:发挥当地资源禀赋,积极争取政府扶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升空间布局科学性;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注重推广宣传,打造特色品牌;强化运营模式,增强服务职能;促进三产融合,共创“三新”等建议,为保持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长效稳定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关键词: 现代农业示范区;佳洲岛;云霄县;SWOT 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 5617 (2023) 02 0058 06

2016 年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 2020 年)》通知,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不能拖后腿。”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推进,全国各地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目前对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 3 类,即园区发展定位及规划建设、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发展定位及规划建设。发展定位及规划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必由之路,为示范区的发展道路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系有助于顺利的实施规划建设。张云彬等[1] 从农业园区功能体系分析的视角出发,提出生态、生产、游憩和生产服务这四大农业园区基本功能。曾磊等[2]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提出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现代农业展示成果的舞台,其建设规划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必须加强多学科的通力合作,确定其规划理念、重点和内容。朱绪荣等[3] 以海口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为例,针对示范区规划的总体方案设计梳理众多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张秋玲等[4] 结合城乡统筹规划的方向去探索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规模模式。二是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蒋和平等[5] 分析和总结了粮食生产带动型、金融服务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工商资本带动型、集体经济推动型 5 种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黄学群等[6] 以天津现代农业园区为例,提出其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企业+园区+基地+农户”“合作社+园区+农 户”“科研单位+园区+农户”三种。江晶[7] 结合五大运行机制的分析框架提炼总结了 6 种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三是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现代农业园区整个发展过程的把控,用以保证科技园区的建设水平和质量。褚保金等[8] 从园区产品、科技环境、政策环境、园区科技、园区经营和农业经济等 6 个方面,设计了一套农业科技示范园评价检测指标体系。杜宇能等[9] 从农业生产、产出、经营、社会和生态等 5 五个现代化水平测试角度,构建了有 23个具体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罗慧等[10] 结合示范园区在建设、经营和效益 3 个方面应具备的能力角度设计现代农业示范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孙田野[11] 从农业信息化的方向着手研究,提出信息技术在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指明要加强农业新技术和园区信息化的建设、示范和推广。高云等[12] 使用 DIO方法实证研究,得出示范区发展水平显著高于非示范区。曾常林等[13] 探究农业示范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发现农业示范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聚集效应提高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蔡文春等[14] 从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提出示范区农业纵向三产融合,空间上与中小城镇、美丽乡村横向联动。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闽南沿海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分析的研究较为匮乏,并且漳州市存在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需求的问题,农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质的运营模式亟待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得到展现。云霄县佳洲岛作为漳州国家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不断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上探索以农业为主导、休闲旅游业为辅的产业多元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佳洲岛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培育智慧农业、民宿旅游、文化体验等新业态,力求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实现了企业获利、农民增收、政府满意的多赢社会效果,但仍存在品牌培育、农业工作者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紧俏等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对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为其深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1  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1.1  示范區基本情况

佳洲岛位于云霄县东厦镇境内漳江入海口,全岛面积 12 km2,共有佳洲、洲渡 2 个行政村和 6 个自然村,居住人口 2234 户 7951 人,是漳江下游南北溪河流汇合处平原岛屿,也是福建最大的陆岛平原。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漳州国家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区,总面积5.1 km2,农户2234 户、7951 人,耕地466.67 hm2,土地流转面积 330 多 hm2,土地流转率达 75%。近几年,佳洲岛产业园区来粮食播种面积均稳定在 200 hm2左右,粮食总产量约 1500 t。示范区蔬菜种植面积约400 hm2(含复种面积),每亩(667 m2)产量达 1850~1900 kg,总产量 11200 t;水果种植面积约 133.33 hm2(含复种面积),产量约 1200 t。果蔬主要品种有西红柿、甜椒、黄瓜、辣椒、花椰菜、西兰花、绿芦笋、水果串柿等。2016 年以来,示范区已建成钢架蔬菜大棚 240 hm2,建设规模位居漳州市首位。其中,核心区的智能温室大棚 0.667 hm2,连栋温室大棚 20 hm2;另有蔬菜绿色食品 GAP 认证 5 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4 个,绿色食品认证 3 个。

1.2  示范区规划建设取得成效

1.2.1  完成功能分区建设 佳洲岛内现有涉农经营主体 18 家,其中上市企业 1 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4 家,市级以上合作社 3 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 2 家。2016 年以来,佳洲岛先后被列入省级农民创业园、省级智慧农业园、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创建核心区。2018 年佳洲岛作为云霄县“农业十大观园”建设项目之一,计划投资 6 亿元,已完成投资 2.5 亿元,主要建设六大区域:一是欢乐综合服务区,以佳洲岛为主入口片区,不断增强游客集散、餐饮等综合服务功能;二是现代农业产业区,以现有设施大棚基地为核心,进行产业升级,加快建成产学研、农科教集成核心片区;三是农耕文化体验区,以开漳文化里的农耕文化为核心,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打造以农耕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区;四是艺术景观产业区,打造靓丽的云霄县门户区域,通过多彩田园,多彩村庄建设,在美化入口的同时带动新产业发展;五是林果生态产业区,主要依托洲渡村 20 多 hm2 成片荔枝山林,打造以果林休闲、水果生产为核心的产业区;六是滨江休闲度假区,充分利用湿地公园、滨江路等优势,打造集休闲商业、生态度假为一体的区域。1.2.2    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2017 年,福建省云霄县东厦镇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生态观光、智慧田园”等功能定位进行规划建设。园区内先行完成了玻璃温室智慧农业建设:一是完成玻璃溫室生产环境监控系统建设。通过布设于玻璃温室大棚内的大量传感节点,农业生产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实时收集环境温度、湿 度 、 光 照 、 气 体 浓 度 以 及 土 壤 水 分 、 电 导 率(EC 值)、酸碱度(pH 值)等信息,并加以调控。二是完成了两个监管平台建设。通过平台建设,形成“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借助农产品可追溯平台以及二维码技术透明展示农产品档案信息,为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建立良好口碑,打造高端农业品牌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持。园区以工业理念为指引,与数字农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致力于科企联姻,先后建立了“闽南设施蔬菜联合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协作创新平台,通过使用新生产要素如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效益显著增长 [15] ,整体建设水平日益提升,建设成效日益显现。

2  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SWOT 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地理条件得天独厚 佳洲岛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位于国家级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西侧,是福建最大的陆岛平原,属闽南“金三角”所辖范围。当地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 21.2℃。由于是入海口处的平原土壤,得益于水流交汇平缓流过使土壤有机物沉淀,成土田质为近代河流冲积物及海积物,发育为乌泥田,部分为灰泥田,土壤肥力高,有机质含量丰富,pH 值为 6.5~7.0。

2.1.2 产业经营模式日益完善 佳洲岛在推进园区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新的体制和机制为动力,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注重投资效益分析,选准投资方向,以较小的成本耗费获取较大的效益[16],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通过村一级组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中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在这样的产业经营模式下,其按照“五统一”进行生产,统一规划、连片设施种植,统一投入农业生产要素,统一标准化农产品种植,统一运输仓储,统一拓展市场,基地作为公司建立的品种创新试验和标准化制定的试验田,得到标准化的育种后向合作社和农户推行复制新型的优质品种。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助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民”的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联合体,促进园区发展,农民增收。

2.1.3 技术资源禀赋丰裕 佳洲岛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科企联姻合作,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先后建立了“闽南设施蔬菜联合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协作创新平台。得益于“互联网+”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数字农业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可以全方位深入“耕、种、管、收”的过程中。

生产基地的“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示范推广业作为促进全县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依托省级蔬菜产业园、省级智慧农业、省级农创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现已建成高标准核心示范基地 20 hm2,其中玻璃温室 0.33 hm2、温控大棚 9.67 hm2、连栋大棚 10 hm2。公司引领了物联网应用技术、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基质栽培技术(包括气雾、水培模式)等先进技术应用。

佳洲岛在优沃的土壤条件以及完备的智慧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安全优先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主要种植品种包括云霄柳叶白梗蕹菜、釜山 88 小番茄、思贝德番茄、鲁卡斯(35-191)Rootska 彩椒、苏菲二号甜椒等。每年示范推广农业“五新”技术 10多项,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位率达 100%,公司已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有 19 项,其中实用新型 15 个,发明专利 3 个、通过认定的蔬菜新品种 1 个。优质的品种种植不仅提供了不同环境优劣下的合理种植选择,同时保障了农产品精品的产出效率,打造了良好的绿色品牌口碑和品质。

2.2 劣势分析

2.2.1 休闲农业与实体农业融合度不高 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休闲农业观光功能模块与实体农业契合度不高,没有正确认识到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要作为次级主体融入实体农业中。过度强调了休闲农业本身的布局和建设,没有在实体农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造成部分优质土地的浪费,并且作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功能模块而言,不具备过硬的优势,服务内容同质性高,无法形成足够吸引游客的旅游观光的强项目。

2.2.2 人才缺乏,农事人员技能素养偏低 农业科技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点,但是目前示范区在人才总量上仍然十分紧俏,劳动人口结构偏老龄化。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不论是专业的现代化务农工作者,抑或是與市场或者互联网对接的营销人才、数字媒体人才等等各方面的骨干仍然较为缺乏。

佳洲岛目前的农事工作者年龄段普遍偏老龄化,留在农村务农的多为老年人,且文化水平较低,大多处在小学初中的水平,这就导致工作过程中存在拖沓办事效率的情况,加大了运营的成本,降低了农业效益。

2.2.3 品牌宣传不足 佳洲岛在出产农产品时,致力于品牌的打造,拥有精品的果蔬产出,但是产品的知名度仍然不足,品牌运营和宣传更是市场准入的通行证,代表着更高的效益和收益。如赣南的脐橙、平和的蜜柚等在进行了成功的品牌宣传和运营,获得了足够多的知名度,使得在强项领域内使人耳目一新。佳洲岛的番茄、彩椒等农特产品虽然都拥有优良的品质,但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运营和宣传力度也远远跟不上,因而没法进入更长远的大城市市场。

2.3 机遇分析

2.3.1 良好的政策环境 云霄县为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2018 年云霄县委、县政府印发了《云霄县农业大观园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按照“优化一产、深化二产、强化三产”要求,大力推动农业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田园研学等“农业+”和“生态+”模式,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2020 年云霄县委、县政府印发了《云霄县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 2022 年)》,强调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2021 年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2.3.2 需求转变的市场驱动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消费品质的需求日益升高,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开始从追求数量满足转向质量的需求,并且更加的追求对农村绿色生活带来的体验感。人们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增大,促使农产品转型升级,不再像以往一味地将价格摆在第一位,而是将高品质的果蔬和良好的体验感放在更高的位置。于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优质果蔬和精品农家乐旅游体验应运而生,不断走近人们的生活中。市场的需求升级可以为现代农业带来更多的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

2.3.3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农业

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的强大推力,也是数字乡村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当地依托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园区带来更稳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更精确的全局管理水平和更有利的创新发展水平;使之可以高效精准的切入到数字乡村发展中去,同时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占领现代农业科技的制高点。

2.4  威胁分析

2.4.1 市场竞争激烈 从外部环境看,农业和农村发展受市场约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17]。各地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争先发展,不同的地方向市场输送着同样的农产品。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虽然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其他地方农产品同样可以“走进来”。本身果蔬行业增长较为缓慢,对市场份额的竞争就更加激烈,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致相同,顾客对产品的挑剔和比价也导致农产品商家不得不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来进行竞争。

2.4.2  农产品成本增加 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结构转型,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稳定、优良以及农产品在供求过程中产生的市场竞争,导致供给方需要投入更多的原料及人工成本持续稳定标准化生产,其次为了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同时亟待从价格、品质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升级。一方面,现代农业对机械化的依赖程度不断升高,机械化设施的燃料费和技术人工费用也逐渐增加,如降低机械化的利用,又需要增加雇佣劳动力的成本;化肥等必需品的价格也逐年上涨。另一方面,为了保障果蔬运送到客户手上的精品率,运输和仓储的物流费用也不断提高。总而言之,种植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销售成本等在内的总成本因为需求侧的转型升级不断升高。

3 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策略建议

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要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就要从其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选择制定出发扬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的战略决策,以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期发展机制(表 1)。

3.1 发挥当地资源禀赋,积极争取政府扶持佳洲岛企业合作社应加强对名优特色农作物品种的培植,增加优良农作物的供应,并通过当地优渥的自然资源禀赋展现出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优势,以此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加大支持投入力度,以改变因水资源不足而带来的农业生产短板问题,把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摆在首要地位,特别要加强投入对农田水利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的配套建设,修建水库以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以缓解农村用水问题。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引进、推广的融资保障,对较高风险的地方特色农业项目也要做好资金保障。

3.2  深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升空间布局科学性农业示范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发展的均衡协调是保证乡村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途。这就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模块、功能和空间的平衡。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影响着乡村基础设施本身以及乡村各个方面功能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延续性。不应出现如供水供电不足、交通不便利等问题。所以应当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前期便要做出合理且针对性强的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蓝图,以便应对未来示范区发展遇到的各种困难局面,建立起现代农业发展抗风险的长效机制。

3.3  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要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致力打造人才队伍。一方面借助政策引导让各方面人才“走进来”,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使每个乡都有科技服务的队伍,每个村都有产业技术的指导人员,依托科学技术培训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种植技术,并且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持,吸引年轻骨干返乡创业参与到农业事业建设的队伍中来,优化农业生产人员结构,让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汇集打破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壁垒。另一方面,需要利用培训带动原本技术较为薄弱的人员,让每一户都有先进的新农人;要有效的利用省市县乡村五级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户日常管理水平,增强农户的内生动力。人才队伍的集结,为实现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4 注重推广宣传,打造特色品牌

国家农业农村部致力打造全国各地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各地的农产品存在差异化的特质,不同的地域培育出各具地方特质的优良果蔬农产品,而农产品生产也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所具备的特质造就的优质果蔬,通过引进网络媒体方面的人才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手段做到高质量高宣传度的推广,可以提高知名度,从而达到提高销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同时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以通过多参加国家级或者省级的农业展销会和博览会,以及政府积极承办农产品的展销活动,扩大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3.5  强化运营模式,增强服务职能

农业服务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农业服务业发展除了自身软、硬件水平的提升,还有赖于规范化的服务体系的支持[18]。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依靠日渐成熟的产业经营模式可以依据良种服务、农资服务、农技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流通服务、休闲服务、农业保险金融服务等八大方面内容,精准对标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最新态势,做到农业服务业涵盖农村各行业乃至广大农户日常生活,联系多种公司机构与当地农民群众,组织内不同的部门对接相应的业务内容,做到“专事专人做”,克服市场风险威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进一步发展以多成分、多形态、多功能、纵横交错、互相配合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服务业系统,将农业服务团队培养成全能型、高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强人才型队伍。

3.6 促进三产融合,共创“三新”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路径中,三产融合的发展理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佳洲岛具有完整的三产产业链,但存在休闲农业与实体融合度不高的情况,可以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技术结合休闲农业功能模块,在以此基础上开发的新业态与实体农业生产要素相融合,探索休闲农业与实体农业相互促进的新商业模式,而非以往相互独立的状况。 “三新”发展路径创造了更多农民增收与产业兴旺的可能性,可以有效规避与弥补因农产品市场竞争激励而带来的收入风险,为佳洲岛现代农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张云彬,蒋五一,曹中良,等. 基于功能系统分析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法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6):778 782.

[2]曾磊,邢慧斌.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 兼论其旅游功能的拓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17 20619.

[3]朱绪荣,李靖,付海英. 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6):223 231.

[4]张秋玲,鲁少尉.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现代循环高效农业示范区为例[J].农业经济,2014(8):6 8.

[5]蒋和平,王爽.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163 169.

[6]黄学群,李瑾,宋建辉,巩前文.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6):79 84.

[7]江晶.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8]褚保金,游小建.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1999(3):24 27.

[9]杜宇能,潘驰宇,宋淑芳. 中国分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评价 基于各省份农业统计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8(3):79 89.

[10]罗慧,傅建祥. 现代农业示范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青岛市店埠胡萝卜种植园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6):1059 1066.

[11]孙田野.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12]高云,詹慧龙,赵跃龙,等.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显著性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2):103 113.

[13]曾常林,梅奕欣.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劳动力:政策拉动下的就业增长[J]. 财经论丛,2022(1):15 24.

[14]蔡文春,楊德刚. 基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的县域产城融合发展路径 以四川省苍溪县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3):328 331,339.

[15]李周,蔡昉,金和辉,等. 论我国农业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化[J]. 经济研究,1990(6):39 50.

[16]陶武先.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 中国农村经济,2004(3):4 12,33.

[17]董晓霞,许世卫,李哲敏,等.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中国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传导 以西红柿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11(2):22 32,51.

[18]张红军,胡月英. 农业与农业服务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5):96 103.

猜你喜欢

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