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渔融合 多元发展

2023-07-19海洋与渔业罗茵

海洋与渔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阳江市阳江网箱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罗茵

阳江海洋牧场

在 广东省阳江市深水网箱产业园区,几百个网箱分布其中,布局整齐。到收成时间,这里就像一个“蓝色粮仓”,每天都有人从这里运走养殖网箱里的优质成品鱼,发往全国各地及出口海外。

阳江地处广东中间地带,紧邻湛茂都市圈和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面积全省第二,海岸线长度全省第四,在发展海洋牧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近海到远海,从近岸到离岸,从传统养殖到海洋牧场,阳江立足天然的资源优势,将“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纳入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工作,突破台风影响,发展深远海养殖,打造海洋牧场与风电融合新模板,以科技引领打造“蓝色粮仓”,全力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建设。

打造全国最大“风渔”海洋牧场

阳江全市海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位于全省第二;海岛数量123个,排名全省第三;海岸线长度466.8公里,排名全省第四;海岸线上还有数不清的岛屿,海陵岛十里银滩、大角湾、东平珍珠湾、沙扒月亮湾、白沙湾……阳江人,靠海吃海,每年的开渔节,阳江渔港千帆竞发,浩浩荡荡前往渔场。那是一场盛事,也是在积极接受大海的神奇馈赠。厌倦城市的人,随时都能享受阳江漫无边际的大海,在绵延不断的沙滩上得到休憩。

阳江海洋牧场适宜区面积达3800平方公里,依托资源禀赋,阳江建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占全省数量20%,在地级市中数量最多;总面积684.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5%。

随着海上风电技术升级,阳江的海上风电从近海到深海、远海方向不断深入发展。“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是阳江的重要探索,以风电融合养殖区搭配产业园、渔业基地及配套体系,意图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适用于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海上粮仓+蓝色能源”“风渔一体化”多元融合发展新模式。

迎风而动,耕渔未来。目前,阳江正在建设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冷链物流发展区和风渔结合示范区。全国最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97平方公里)、最大县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落户阳江阳西,通过打造全国最大的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打造“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示范。

已投入使用深水网箱逾800口

2022年,阳江海水养殖产量78.51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66%,产量多来自深远海养殖。目前,阳江已建成青洲岛、大树岛和大镬岛三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投入使用的网箱820多口,主要为金鲳鱼和少量石斑鱼、军曹鱼,其中阳西县青洲岛和大树岛基地有网箱620多口,阳东区大镬岛基地有网箱200口,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卵形鲳鲹(金鲳鱼),每立方水体产量为12.5~13.5公斤。

2020年5月,阳江市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获批建设,阳江市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主导产业为深海网箱养殖,园区总面积231.05万亩,范围涵盖共四区一县16个镇(街道)及所属海域,获批海域使用权面积达820.467公顷。

产业园致力建成完备的现代深海网箱养殖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与生产体系,经过长期发展,目前产业园初步形成了包括苗种孵化、深海网箱养殖、饲料加工、水产品深加工、冷冻仓储、保鲜运输、水产品贸易市场等全产业链。

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共18个,目前已全部开工,计划投资总计20000万元。其中,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是产业园的牵头实施单位,已新建成63口深海网箱,在水温适宜时将继续安装23口网箱,其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主要是养殖深海金鲳鱼,每年投苗一次,大概在清明前后至端午前。”

作为阳江市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参与实施主体,阳西县金源海洋生物科研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海水鱼与亲鱼培育、种苗繁育、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大型水产科技生产企业,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可实现全年采卵和苗种供应,年产鱼苗量近520亿尾,满足未来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对鱼苗的需求。

下一步,阳江将建设青洲岛、双山岛、海陵岛以及南鹏岛4个现代化海洋牧场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区,规划建设面积155平方公里,五年养殖规模达到55.8万吨规模。计划5年内在南鹏岛和青洲岛等适宜海域建设重力式深水网箱700个,其中近期在10~20米等深线范围的53平方公里海域建设重力式网箱150个,中远期向20米以深海域(主要以风电场海域为主)拓展,建设网箱550个。

提升养殖网箱抗台风性能

台风,是所有阳江人都不会陌生的一个词。因此,养殖网箱的抗台风力度是阳江渔业人非常看重的性能,它与装备发展、科学选址、规范工程及运营模式、以及品种的抗台风能力都有关系。

阳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阳江海洋牧场建设的方向是创新,突破台风自然灾害影响,在海工加装备上进行发展。”从统筹海洋牧场发展与安全的角度,将发展海上大型防护基础设施、基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现代化深远海养殖新模式。

抗台风是养殖区建设的重要议题,这一切离不开装备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对于深水网箱抗风浪能力弱、易绞网的问题,可以通过应用推广新型锚定技术提升深水网箱抗台能力;对于防台应急期间,无法按时投喂饲料问题,需要发展应用推广无人船、智能投喂等设备,保障台风期饲料投喂;对于重力式网箱机动性差,避台能力差的问题,需要应用推广带动力装置的桁架式养殖设施,机动性避台。

目前,阳江取得重力式深水网箱抵抗台风和恶劣海况技术突破,阳江大镬岛深水网箱依托对网箱的深度控制、材料创新等,实现抗浪能力(5M)、可抗强12~14级台风,可以承受零下50℃的温度,使用寿命在15~20年等技术突破。

未来,阳江将继续疏近用远,推动近海养殖向深远海转移,对传统鱼排进行升级改造,引导发展搭配自动投喂功能的重力式深水网箱,计划5年内在适宜海域建设6个桁架类大型智能养殖装备,并以桁架类大型养殖设备标准箱联动重力式深水网箱,组团式发展,构建岸海联动、深远海规模化养殖产业集群。

打造全国最大的海水种苗生产基地

作为全省7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之一,阳江市将贯彻落实有关文件要求,全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今年6月12日,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刘棕会率队到阳西县调研现代化海洋牧场工作,指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刘棕会表示,要注重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开发,突出龙头带动作用,有序推进种业培育、养殖装备制造、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各环节,强链补链;要加大力度促进水产种业创新,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要强化要素保障;要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增强海洋牧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良种在促进水产品增产提质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是水产养殖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而种业是阳江引以为傲的优势,阳江市海水鱼苗年产量超15亿尾,海水鱼苗总量占全省的70%,全国的40%,创建了石斑鱼省级良种场1个;全市从事海水种苗(鱼苗、虾苗、贝苗)孵化生产的农户1000多户,孵化场(点)500多个;2011年,成立了全省首家由56家水产苗种繁育和养殖企业组成的阳江市海水种业创新发展协会,大力推动产业集约化、基地化发展。

借着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机遇,阳西在近岸推进海水种苗产业发展,打造全国最大的海水种苗生产基地,以种业为特色,养殖业为主导,配套产业为基础,竭力打造从海洋到餐桌的“海水种苗、海洋牧场、预制菜、绿色食品”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近期,阳江市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部门联系,开展海洋牧场的品种选育技术攻关,建设南海特色海洋牧场鱼类遗传育种中心,在沙扒、东平、闸坡等地创建现代化海洋牧场特色种业强县(镇)3个,调动一切资源要素打造阳西海水种业示范区、先行区,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业体系,推进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达到年生产海水鱼苗种25亿尾以上的目标。

计划创建现代海洋牧场产业园

在产业基础上,阳江目前已经有闸坡、东平、沙扒、溪头、对岸、河北、江城七大核心渔港和海陵岛-阳西渔港经济区、阳东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两大渔港经济区。海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多,大规模海产品加工企业存在闸坡渔港、福冈工业园、阳西绿色食品产业园内,更有广东顺欣等一大批海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还有即将建成的阳江体量最大、业态最全,集加工、贸易、冷链一体的漠阳农批综合交易中心。为补齐短板,完善养殖业和相关配套产业,阳江结合渔港升级改造,建设冷藏加工一体化的冷链集配中心4个,形成35万吨的水产品冷藏存储能力;构建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布局三个渔港精深加工区(东平、海陵、阳西),建设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水产品预制菜、精深加工产品,提升经济价值。

阳江计划创建现代海洋牧场产业园3个,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水产品交易中心5个,提升冷藏能力10万吨,以完善海洋牧场产业配套保障体系,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冷链物流仓储保障基地,建设海洋牧场陆基产业配套产业园,构建饲料加工、药物制造、仓储物流、岸基港口码头、养殖装备制造维修等一体化的陆基保障体系。目前,阳江市海陵区正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闸坡产业园,该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海产品及干货交易、深加工及精深加工、冷藏及物流运输、渔货堆场、后勤补给、渔港特色餐饮以及渔民避险中心等于一体的海洋渔业生产多元化基地。

另外,阳江市政府让银信部门充分发挥政银保担基企“六位一体”的联动驱动机制,凝聚集成“金融活水”效应,用活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产业基金、期货、保险等金融支持,为推进海洋牧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当下,阳江市正制定现代海洋牧场规划,力促海洋产业规划与其他规划融合发展。目前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共20个,预计融资需求106.3亿元。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阳江扬帆逐浪,推进“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构建种苗、养殖、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等完整的深蓝渔业产业链,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广袤海洋之上的“蓝色粮仓”。

猜你喜欢

阳江市阳江网箱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阳江开放大学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陈 飞 鸿 (阳江市)
怎样避免网箱养鱼患“营养不良”症
阳江市环保工业园电镀厂房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