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数字化,谱写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新篇章

2023-07-19张莉王镭静

文化产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办刊学术期刊学术

张莉?王镭静

高校学术期刊是汇聚学界新成果,见证学科新发展,展现学术新力量的优质平台。高校学术期刊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术期刊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紧密服务于党和国家以及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社要提高自身出版能力,提升编辑策划和把关能力,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能力,实现融合创新发展。

高校学术期刊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汇聚学界新成果,见证学科新发展,展现学术新力量的优质平台,也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2021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是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高校学术期刊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加强党对办刊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规划,踔厉奋发、攻坚克难,深入探索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路径,不断开创办刊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

高校学术期刊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认真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独特作用,提高学术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加快提升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传播力和影响力;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党建理论和实践研究基地等平臺合作,共同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向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党建学术论文。如《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加强与校内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学术资源,与四川省廉政教育基地、学校纪委合作开设“天府廉政论坛”,争取到了党建方面的多篇获奖论文作为其优质稿源,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提高出版能力

提升高校学术期刊学术引领能力,紧密服务党和国家以及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

高校学术期刊要紧密服务党和国家以及高校建设的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突出优势领域,做精专业内容,办好特色专栏,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要整合并用好高校内各种资源,紧紧围绕高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集中展示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高水平成果,特别是依托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各级各类研究中心、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有效地收集校内外优质稿件,以此推动期刊集群建设和优势学科高水平期刊平台建设,同时共同探索并构建重大项目、成果和平台的校内培育机制,坚持文理交融理念,前瞻布局交叉领域,支持学科交叉研究,从而激励学术创新。例如,成都理工大学发挥其地学方面的优势,主办的《矿物岩石》期刊根据学校与成都市天府永兴实验室的工作,开设了三期新栏目“干热岩与地热能”,以报道该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最新成果;《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推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建所65周年专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与数字胡焕庸线研究院合作开设“美丽中国中脊带”栏目,还特约专家为“信息保护与数据产权”“文学地理学” 等特色专栏组稿,积极推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提高了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高校学术期刊的重要支撑。《陕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利用学校在统计学、光学、陶瓷材料、旅游地理、能源化工等方面的学科特色,以及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陕西省特色产业等区域特色资源,在办刊过程中立足多元学科,瞄准优势,以学科和区域特色助力期刊形成自身的特点。《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以“出精品、创名牌”为目标,重点突出机电特色,坚持理论性、原创性和实效性,成为先进制造、新能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的学术交流高地以及高校学术期刊中的佼佼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学校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相互支撑,充分融入学校发展新格局,面向“两高一疆,一河一城”重大学科问题,开设专栏,组建学术团队,搭建学术平台,汇聚学术成果,同时紧跟热点推出特色专刊,围绕我国城乡建设,先后以“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高效利用”“钢结构”和“新型材料及新型结构”为主题组织专刊征稿,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期刊特色,提高期刊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探索学科发展与期刊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平衡,建立学科与期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依托优势专业科研平台,依靠国家矿山救援技术西安研究中心、煤火灾害防治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A类学科和科研平台,围绕前沿热点,积极做好主题出版,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煤的自然发火机理等,凸显其学科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刊特色。

加强编委会建设,提升编辑策划和把关能力

高校学术期刊应坚持将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作为选稿用稿的标准,提高编辑策划水平,不断丰富期刊的内容和形式,聚焦前沿领域,活跃学术氛围。加强编委会建设要邀请业界有影响力的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学校领导担任编委,设立特色栏目,特邀名家前来主持,依靠编委会的力量提高约稿质量,吸引优秀稿源,进一步扩大高校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委会共有57人,其中两院院士11位,占比达19.3%,9位编委入选2021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6位高被引学者近5年在该刊上发文22篇。此外,编委会还积极参与投、审稿工作,并采用推荐、邀请等方式,组建了一支精干的青年编委队伍,充分利用高校的校友,同时积极挖掘校外资源,明确青年编委在投送高质量稿件、组织专题、审稿、期刊宣传等方面的责任,并对其贡献度进行考核,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激发青年编委的积极性,优化了编委会的结构,通过大数据检索、专家推荐、作者推荐等方式,组建了近万人的审稿专家库。再如,成都理工大学独家主办的学术期刊Ore and Energy Resource Geology,特别聘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Franco Pirajno教授担任主编,并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担任编委,组建了高水平、专业化、国际化的编委会,提高了学校和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提升出版服务能力

高校学术期刊应提高投审稿和出版内容的时效性,优化出版流程,为有重大创新点的高质量论文和编委、知名专家的原创、独有、前沿成果开通快速审稿发稿的绿色通道。例如,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的《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期刊聚焦学术热点,发挥高校和专业期刊优势,在汤加火山爆发后,第一时间向专家特约相关方面的论文,并通过绿色通道加急发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前沿性。高校学术期刊还应注重为作者提供高水准的专业审稿意见,通过编辑评论、会议推介、新媒体推送等手段提升优秀论文的传播效果。高校学术期刊还要加大对一流学术会议的支持力度,注重培养青年作者,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方式,为高校师生提供论文选题、写作、发表等方面的辅导和服务工作,不断扩大作者群和读者群,为优秀学术人才的成长提供支持,逐步形成高水平学术思想的策源地。例如,《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加强与全国地质学会青年委员会的合作交流,专设了“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优秀论文”栏目,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优质平台,进一步提高了高校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对接学术资源,做好同行交流,营造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

高校学术期刊应加强与专家学者和学术组织的联系互动,充分发挥其在学术交流中的纽带作用。高校学术期刊应加强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相关评价机构的联系,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办刊目标与实现路径。同时,高校学术期刊应对接学术资源,做好与同行、相关学会、科研单位的联络工作,以便更好地约稿,了解业界动态,争取外部资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承办或组织学术期刊的论坛、会议等,邀请业内大咖到学校讲学。此外,还要加强对国内外一流期刊办刊规律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拜访一些学术期刊或杂志社,学习借鉴其先进做法,鼓励编辑积极加入学术期刊学会、期刊编辑学会以及全国的一些相关学会、协会,提高编辑的素养。搭建校内外期刊合作平台及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与其他学术期刊的合作与交流,共享学术资源和专家资源,组织校内外专家定期开展“期刊发展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发挥期刊整体实力;积极参与全国、全球学术治理活动,深化与国内、国际同行的合作,提高市场开拓与竞争能力,提升办刊水平。

追求卓越,创新发展

加快融合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

高校学术期刊应加快数字出版的进程,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出版服务,促进线上优质出版内容的供给与传播,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快传统出版的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逐步实现选题策划、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高校学术期刊应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推动数字技术在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加速内容供给的智能化进程,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字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逐步适应智能化发展方向,进行内容精准加工和快速分发,推动学术成果的大众普及和应用转化。高校学术期刊通过不断丰富出版产品和服务内容,推动融合发展向纵深迈进,构建传统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的格局,呈现出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知识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整合校内外学术期刊资源,逐步建立期刊公共服务及数字化网络平台

高校学术期刊应加快建设自主品牌学术出版与传播平台。目前,高校学术期刊在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起步晚、投入少、数字出版人才短缺、以小作坊模式运作为主的问题,此外,赢利能力不足、集约化程度低、单打独斗、资源分散、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刚刚起步、对国际热点关注度较低等问题都制约着期刊的运营。因此,高校学术期刊公共服务及数字化网络平台必须在充实和更新各栏目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学术资源,利用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打造先进的投审稿系统、专业期刊网络管理系统和参考文献校对系统等,逐步实现精准推送、文献检索、学术画像、科研分析、学术社交等多种复合功能,打造国际化、智能化的数字出版平台。同时,平台应以高校学术期刊网站为依托,为各期刊编辑提供宣传、交流借鉴、信息共享、数据查询等数字化服务。高校学术期刊应不断降低成本、优化质量、确定印务、规范管理,逐步提高高校学术期刊在设计、排版、印制、宣传、发行等方面的业务水平。

优化内部发展环境,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及创新性的编辑队伍,筑牢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基础

加强规范化建设

高校学术期刊应进一步加强在期刊质量管理、稿件审核、期刊办刊经费使用、期刊创收、部门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责、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同时加强对日常工作及常态化工作管理机制的研究,探寻规律,逐步实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应落实职责,大力推进创新项目与重点项目,努力提高整体办刊质量、水平,力争取得新的显著成效。

进一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及创新性的编辑队伍

目前,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还存在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工作泛而不精的问题。部分高校学术期刊由于人手不足等原因,编辑往往还要承担选题策划、稿件组织、编审校验、与美编沟通协调等工作,以至于没有时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因此,吸纳具有良好科研背景和高水平英文交流能力的职业编辑人才,吸纳高水平的学术传播与出版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另外,还应做好现有编辑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马克思主義理论素养和专业思维能力;完善学术期刊负责人的岗位培训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业务研修,加强编辑业务交流与培训;适时出台相关的政策及措施,探索编研结合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将优秀学者专家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吸引科学家参与高校学术期刊编委和稿件评审工作,在科研评价中认可和鼓励此类贡献,为提高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川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与新经济研究中心项目:成渝地区文创产业融资问题研究(编号:CYCX2022YB07)。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办刊学术期刊学术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术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