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3-07-18司蕊刘海霞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5期
关键词:创新性马克思主义

司蕊 刘海霞

摘  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以及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出的科学理念。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文章通过大量文献比较分析并结合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概括整理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内容,总结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创新性内容,加深了人们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认识,对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A8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5-0181-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该理念提出后,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主要是从科学内涵、理论基础、提出背景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开展,对它的创新性及其现实启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所要探讨的正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如何科学继承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又有哪些新的发展,以及对人们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奠基石。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表述。

(一)人类依靠自然界而存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有的,先有自然界,而后才有的人类,人类无法离开自然界而单独的存在,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他明确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1]这就是说,马克思直接从客观现实出发,强调自然界的重要性,指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地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地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1]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是立足于上一历史阶段的发展成果之上,不断利用自然的各种资源才得以繁衍生息,自然也因为人类的不断改造而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人与自然是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体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诉求就是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他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这是恩格斯围绕人与自然关系对人类的警示。这表明,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可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定不会缺席,告诫我们一定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自然,要有长远的眼光,时刻牢记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二、习近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借鉴吸收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充分肯定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赞同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渔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3]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借用马克思的话再次强调了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揭示了人对自然应有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4]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领导干部要十分重视环境问题,一定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做出损害甚至破坏自然的事情,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伤害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5]再次强调了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在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时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有序开发,坚决不浪费、过度消耗自然资源。

(三)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生态思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借鉴吸收了儒家、道家、佛家等众多流派的生态思想,这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中都有所提升。“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不入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4]这些古人提出的生态思想,到现在仍然适用,而且我们现在面临的生态资源情况比古人面临的要严峻得多,更需要时刻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过度开发,这样才能使自然资源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内容十分丰富,虽然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表述,但主要是围绕着讲述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对自然应有的态度,以及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等角度进行阐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行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础上,还借鉴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结合中国和世界的实际,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有一定的发展。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为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提供了深厚文化底蕴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传承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天人合一,同生存,共命运”的客观规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管子的话,“两千多年前,管子就提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3]告诫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使自然更好的为人所利用,为我们创造更多价值。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一次引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5]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名言。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以战国时期建设的都江堰为例,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5]这一成功案例,更加证明了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这一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主客体同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为指导,坚持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方法,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活生生的生命系统,提出了人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严格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自然资源呈现出日渐衰竭的趋势,人与自然的关系亟待解决。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他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4]为治理生态问题提供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以我们在使用自然资源和修复环境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也超越了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二元对立的世界观,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主客体统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新境界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中国和世界的实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和具体可行的中国方案,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新境界,使理论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樹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6]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进而构建起更加系统、科学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习近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其中,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对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人类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没有一个人、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实施生态保护和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启示。

(一)全方位多领域实施生态保护

第一,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并非轻易就能完成,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和环节,同时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

第二,倡导生态文明新理念。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好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5]只有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去,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制度。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仅仅靠舆论宣传来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教育远远不够,因为它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还需要更加完备的生态保护制度加以保障。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人们应该在充分了解生态环境现状的前提下,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备生态保障制度,以严密的制度体系促进环境保护得到更好的落实。

(二)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推进

第一,确保好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经济动力。保护生态环境并非不要经济发展,离开经济发展盲目的追求生态保护也是不现实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的稳步发展。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就是要秉持新发展理念,摒弃以前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寻找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开发和利用好生态资源。工业革命以来,在利益驱使下,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愈加疯狂,但是生态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人们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改变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同时努力开展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

第三,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发展经济要以保护好自然环境为前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只有生态资源持续发展,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生产发展提供物质能量,才能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样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为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后盾,有力的环境保护只有在有序的经济发展下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实现。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第一,在国内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首先要让领导干部和企业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要以他们为引领,让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和方法,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才能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长期存在的问题,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贡献。

第二,在国际上要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生态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不可避免的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面对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责任也有能力与世界人民一起参与到生态治理中来,为生态保护提供中国智慧和力量,共同守护美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4] 习近平.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 习近平.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创新性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