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2023-07-17何泽新

农村经营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党群农村基层基层

何泽新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坚持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多措并举建强农村基层组织、锻造农村基层治理铁军、完善农村基本保障,努力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堡垒,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建强雁阵队伍 锤炼乡村治理“主力军”

武进区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出台农村基层干部专业化体系建设“1+5”系列文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农村基层治理队伍。

抓牢善治头雁。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镇共管”,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开展“头雁论坛”“书记擂台”等主题活动,打造“善治讲坛”,解读治理举措,分享善治经验,浓厚了干事氛围。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机制,将优秀村支书离任生活补助扩面至社区书记,2022 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收入达14.6 万元,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

打造善治队伍。区、镇、村三级联动推进“青蓝工程”,全面实施“定制村干”“戎装兴村”“特岗兴村”等工程,按照“80 后”正职、“85 后”副职、“90 后”“两委”干部的队伍结构,动态储备100名优秀年轻干部;系统实施“8090”计划,动员村(社区)干部参加,当前148 名村(社区)干部通过专业课程提高学历、提升能力,基层干部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9.6%。建强用好阳湖村干部实训基地和党建“头雁”学院,实体化运作基层治理的理论、培训、实践“三大中心”,根据基层工作要求和治理难点堵点,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知识、集体经济、矛盾化解等领域的专业培训,较好提升了农村基层干部专业化能力水平。

凝聚善治合力。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挂牌成立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新成立外卖送餐、道路货运、网络主播、网约车、数字经济、快递物流等6 个行业党委,推动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南夏墅街道组建“南蜂轻骑”,队伍由来自9 家新业态企业的350 多名外卖员、快递小哥构成,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巡查和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充分发挥其走街串巷的优势,协助社区网格开展治理工作,延伸基层治理的触手,切实将治理对象变为治理力量。同时,南夏墅街道积极整合工会、团工委、派出所、网格中心等资源,建设龙城服务驿站,挂牌设立户外劳动者驿站,搭建“南新Service”服务矩阵,为驿站注入红色先锋工程、橙色暖心工程、金色奉献工程、绿色和谐工程、青色成长工程、蓝色平安工程、紫色智慧工程等丰富内涵,全面服务保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优化服务供给 锻造乡村治理“红堡垒”

武进区坚持人民至上,把服务群众、造福人民作为农村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服务供给,满足农民群众所需所盼。

深化阵地赋能。构建“武进红印”认证体系,“十里红延”“青洋红途”等“两带三圈”规划初步落地成型,334 个存量阵地纳入编码管理,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超千万元,西太湖党群服务中心、水韵蒲岸环线等23 个重点扶持项目建成投用。实施党群阵地“五亮五优工程”,紧扣“15分钟服务圈”布局,提档升级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5 个,为群众打造政策咨询、协商议事、解决矛盾等一站式全周期菜单化服务。洛阳镇马鞍村充分发挥党群阵地功能,以“五治融合·玉马金鞍”品牌为牵引,积极搭建“村党总支部+村党支部+党员责任区”的网格服务组织架构,推出党建、廉政、法治、孝道、文娱5 个分阵地和1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1+5+1”服务矩阵,采取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方式,建立服务精准供给机制,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党组织。率先在全区实施文明积分存折制,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奖补,在潜移默化中以“文明分”引领“文明风”,实现乡村治理与培育文明新风同频共振。

提供优质服务。实施基层党建“比邻工程”,创新“五体联动”治理体系,全面推行“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以全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发展深度融合、有机统一,涌现出一批基层治理亮点工程。湟里镇葛庄村充分发挥“威风锣鼓队”传统特色,融入治制元素,打造“击鼓议事”援法议事品牌,组建“击鼓队”,搭建“击鼓议事”村民说事平台,开设法润民生微信群,让村民遇事找法触手可及,成为化解邻里纠纷、解决村民矛盾的有效途径。每当村里需要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时,“议事鼓”便会击响,村民代表集聚一堂、建言献策,让村民真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常态化落实“到进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双联双服务”等行动,围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领域,走访群众27 万户近130 万人,解决问题800 多件。

加大资金保障。研究制定农村生态补偿、经济一般村收入补差等多项配套政策,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是对村集体实施农村生态补偿。每年安排全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留区部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用于农村生态保护补偿,区财政每年下拨农村生态补偿资金3000 万元,有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二是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进行奖补。立足本地实际,创新工作机制,抓住关键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并荣获“全国一事一议规范管理县”称号。2022 年一事一议项目实施93 个,区级以上财政奖补资金达到1556 万元。三是对经济一般村进行收入补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提高村级基本运转、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的补贴标准,区财政每年安排360 万元预算,根据农村生态保护考核和社会事业建设情况,重点对年稳定收入低于120万元的村实行兜底政策。

猜你喜欢

党群农村基层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基层在线
党群工作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群宣传工作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党群工作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