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时而作:当下书法创作与展览的新动向

2023-07-17李力犁李逸峰

中国书法 2023年2期
关键词:主题性时代性

李力犁 李逸峰

摘 要:本文从当下主题展览中书法内容、形式与展览策划三方面进行分析,对当下书法创作与展览的新动向进行总结,认为近年书法展览中创作内容逐渐从指定转向自撰,作品形式从以大幅式为主转向多种形式相结合,展览效果也从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转向细细品读。据此,当代书家应该更重视书法所蕴含的文化性、实用性和教育性,书法展览也应该逐步走向整体化。

关键词:书法创作 展览转向 主题性 时代性

匈牙利艺术史学家豪泽尔认为『艺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也并非是简单的两相影响的关系。互动指的是对立双方互相推动,相互之间既无冲突又不协调。』[1]书法作为艺术形式之一,受不同时代背景的影响,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如梁巘所总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2]书法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时代对书法也有不同的要求。从东晋南朝之尺牍,到唐宋之碑版刻帖,以及明清时的大幅挂轴,主要展示手段的变迁对书法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书法必须为时而作,其形式、内容都需要与时代相结合。于当代而言,展览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展示及品评方式,书法展览不仅是书法创作的推动力,是书法创作的指向标,同时是书法创作的展示窗口与欣赏平台。书法展览中不断变迁的作品形式与书写内容应是一个时代对于书法要求的体现,也是这一时代书法之于时合时而作:当下书法创作与展览的新动向论 坛李力犁 李逸峰摘 要:本文从当下主题展览中书法内容、形式与展览策划三方面进行分析,对当下书法创作与展览的新动向进行总结,认为近年书法展览中创作内容逐渐从指定转向自撰,作品形式从以大幅式为主转向多種形式相结合,展览效果也从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转向细细品读。据此,当代书家应该更重视书法所蕴含的文化性、实用性和教育性,书法展览也应该逐步走向整体化。

关键词:书法创作 展览转向 主题性 时代性代所必须背负的责任的体现。

首先,近年来展览对于创作内容要求的变化,实际上是除了强化书法的艺术性之外不断赋予其文化性的过程。二〇二〇年之前的展览,尤其是主题性展览对于征稿作品内容的要求多为古诗文,或是组委会直接指定内容,虽也在征稿启事中标注提倡自撰诗文,但并没有硬性要求。但书法不应该仅是传统文本的载体,抄录经典文本固然是必要的,但若仅能如此就弱化了书法所蕴含的文化性与原创性。最近两年的大型主题展览对于参展作品要求,从指定内容,包括书写内容从经典中选择,到要求书写者亲自撰写内容,并且内容需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需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要能够体现人民群众的劳动与生活场景,要能够传递当下需要大众学习的时代精神,这是现今书法展厅需要承担的时代价值。目前来看,很长一段时间中,书法艺术属性的提升实际上是以剔除书法文化属性为代价的[3],由于呈现的作品比较平面,为了能在众多作品中具有竞争力,书法家逐步从满足自我的审美需求转变为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也间接导致了书法家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了人文修养。[4]

但主题性展览对于作品文本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倾向于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这就对书法创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书法创作者们不再只是书法技艺的掌握者,更应是书法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书家们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而不是单纯地提高技法水平,中国书协称之为『浸入式感受、体验式书协、主题性创作』,这是当下时代赋予书家们的使命,也是书法在当下所扮演中华文化、中国精神载体角色的要求。

其次,要重视展览中的欣赏环节。美术作品具有六种意义:对原作者之意义、对委托者之意义、对收藏者之意义、对该社会之意义、对其他文化的意义、对今日之意义、对不同阶层的意义、对自己的意义。[5]

展览作为展示艺术品的平台,包含了艺术创作、中介、欣赏这一完整的艺术链条。随着时代对书法要求的变化,展览中的书法作品重心逐渐从作品之于原作者的意义,转向作品之于该社会的意义、对今日之意义,也就是作品重心逐渐从创作转向欣赏,从创作者转向欣赏者。单霁翔先生认为面向大众的展览具有全民性,应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以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使命。[6]

在策划主题性展览与书写展厅作品时,书法的教育作用逐渐被重视起来,主题性展览既是展示艺术家们艺术高度的平台,也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场合。例如二〇二一年『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法大展』(以下简称『伟业展』)的创作内容主要是根据党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进行撰文创作的,有向观众普及党史、坚定信仰、增强自信的目的。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单纯地展示书法的艺术性是不可取的。或者说,在主题展览中,书法也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不仅要考虑到创作者在创作的个性与艺术性,也要考虑到展览受众是广大群众,不能默认展览中的书法只是作为艺术形式,展示创作者的技法高度,更应该在创作过程中平衡书法的艺术性与识读性,书法的审美功能应与教育功能并重。这就对书法作品的形式也提出了要求,选择作品的书体、风格时都应该考虑到展厅书法的教育功能,采取何种形式进行创作成为了创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近年的许多大型展览中,使用相对容易识读的书体和倾向于中正平和的书风进行创作是较为实用的书法形式,观众能够较为迅速地明了展览主题与书写内容。不仅是创作书体需要考虑到受众,什么风格的作品符合主题性展览的要求,作品呈现出何种气质才能体现展览的主题性与时代性,也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艺术品的风格面貌,应该与其所处的环境是匹配的。冯宝麟认为,二〇二二年『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以下简称『征程展』)展出的作品大多具有雍容典雅、清新秀美的风格特征,在筛选篆刻作品时,通常选用古典平和的作品,要求含蓄内敛,不能过于张扬。[7]

随着时代发展,书法展览中的作品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近年来主题性展览并没有一味地青睐大幅式作品,而是逐步摸索如何使大幅式作品和小幅式作品在展厅中相互应和,如何使小幅式作品也能在展厅中拥有一席之地。『伟业展』的国博展厅中,展览作品主体基本上依然是大幅式作品,与之前的展览一样,相对注重书法作品在展厅中强烈的视觉效果,但一部分大幅式作品的右侧会同时展出一幅尺幅约为30c m*15c m的小楷作品,作为左边大幅式作品内容背景的补充。这是主题性展览探索小幅式作品展厅效果与功用的做法。在二〇二二年『征程展』中,小幅式作品受到重视,大量的小幅式书法和大幅式作品共同出现在展厅中,作为展览的主体部分。使用小楷、小行书、小草等书体的作品在以往的展览中,需要将多张小尺幅拼接或组合成至少六尺的挂轴作品,才觉得便于展出,但在『征程展』中,大量展出单张小尺幅作品,展出形式也从挂轴为主,转变为展台为主,观众更能清晰地阅读、欣赏精细的书法作品,并且以期达到展厅中不同尺幅作品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的观赏效果。

最后,当下主题性书法展览对于综合性的要求更高了,并不是单纯地将展厅作为展出书法作品的空间,而是作为传递书法文化的整体场域。在展览过程中,展厅中的细节更精致,对装裱技术与展厅陈设有细致的设计与要求,将展厅与作品共同作为艺术欣赏的一部分。

展厅外的服务也更完备,策展方可以尝试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开设线上展厅,让不能亲临展览的观众能够最大程度的感受展厅氛围,欣赏书法作品。展览结束后,相较于以往采用的A3-A4大小铜版纸印刷制作的展览作品集,出现了更加袖珍、便携的小尺寸作品集,是作品集出版形式的新尝试。展出形式与展厅布置的转变,展览外及展览后越加完备的服务与后续产出都是由于时代对于书法展览的要求在变化。现代展览需要『全息式展现书法篆刻艺术,注重展览设计,运用现代展示手段,充分调动受众审美感官,引發审美联想,获得审美体验』。[8]

书法作品中所需要体现的内容与精神,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所需要传播的内涵,都在要求展览必须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呈现,合时而作,合时而展,这是随时代变化必须做出的主动调整。

总体来说,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要凸显书法的艺术性特征,另一方面又要强化书法艺术所具有的文化性内涵,书法展览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合理呈现。书法家试图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寻求艺术创造的突破,但也不能忘记书法作为文字载体,其中所蕴含的实际功用与文化内涵。书法不能脱离时代,而且要服务于时代。书家们在创作时不应该默认作品受众也是『圈内人』,而应该注意书法的普及性,要明确书法艺术应该植根于群众,并且最终是面向群众,走向群众,近期主题性展览倡导『沉浸』『体验』,就是要与生活紧密结合,与时代时刻同频。与此同时,书法展览形式的整体性与文化性也应该得到重视,展厅作为书法作品的陈列场所,也是书法文化的传播场域,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展出形式应为展览主题服务,展览主题则为时代精神服务,展厅不应只是作品的罗列,也不应只是对技法水平的肯定,如何引导创作者创作出文墨兼善的作品,如何使观众更好地品读书法、接受书法,如何使书法文化在展厅中得到更好体现,是策展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释:

[1]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 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7.

[2]梁巘.评书帖[A].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75.

[3]李宁.展厅时代:当前书法展览的困境与走向[J].中国书法,2020(08):129-133.

[4]李晨. 刍议当代书法展览模式[ J ] . 中国书法,2018(07):205-206.

[5]王秀雄.美术作品的意义与内涵的解释原理探释[A].博物馆学研讨会—博物馆的呈现与文化[C].台北:历史博物馆,2008:16.

[6] 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J].东南文化,2010(06):9-16.

[7]征程展:参展书家说[N].书法报,2022-8-24(33).

[8]李逸峰.书法篆刻展览的文化之思与审美之维[J].书法,2016(05):34-37.本文为2021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书法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1JZD044

作者单位:李力犁,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李逸峰,郑州大学书法学院

本文责编:朱中原

猜你喜欢

主题性时代性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时代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诗词的时代性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个案成果展示的指导研究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浅谈主题课程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