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構築學術交流平台彈指之間閱讀澳門探索新版“澳門虛擬圖書館”

2023-07-17嵐子

澳门月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學術讀者電子

嵐子

在網絡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的時代下,電子閱讀資源愈來愈豐富,讀者在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下,能飽覽海量書籍和資訊。為推動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系統呈現澳門學術發展動態、促進城市閱讀氛圍,澳門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澳門虛擬圖書館”,成為本澳首個網上閱讀平台,為各地讀者提供免費、便捷的澳門圖書網上閱覽服務。澳基會善用網絡時代的傳播契機,一方面持續優化“澳門虛擬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另一方面推出“澳門記憶”文史網,分別在學術研究與人文普及兩方面,共同助力“澳門學”發展。筆者試從本地閱讀風氣及文獻電子化兩方面(分上下篇,本文為上篇),探討澳基會如何透過電子資源平台推動和強化澳門的學術根基。

疫後電子閱讀增

資訊科技的發展是電子閱讀普及的催化劑,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於2022年開展的第20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成年受訪者透過電子渠道閱讀的比率按年增長0.5%,選擇線上閱讀/手機或電子產品閱讀方式的受訪者佔47.2%,稍高於實體閱讀習慣的受訪者(45.5%),可見全國電子閱讀的需求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澳門居民的閱讀習慣於疫情前後亦出現明顯變化,2020年澳門公共圖書館的“全民網上閱讀平臺”錄得超過160萬點擊次數,較2019年增加超過3成,與此同時,根據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的統計,本澳高等院校現有的“澳門文獻港服務平台”線上資料庫,2019年全年使用率為700萬人次,由2020年起每年呈上升趨勢,2022年錄得超過1千萬人次使用。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理事長王國強表示,因應學科需要,大專生使用電子資源的風氣漸見鼎盛,而疫情期間非高等學校改以網上授課、圖書館閉館等因素,培養了中學生閱讀電子資源的習慣。

1999年,澳基會意識到互聯網的普及應用,能為推動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提供良好契機,前瞻地為從事澳門研究工作和關注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的人士,建設了首個網上閱讀平台─澳門虛擬圖書館,匯集澳門教育、歷史、經濟、政制、法律等多個領域的經典文獻和學術成果,將澳門研究資源向全球讀者開放。當時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亦有就平台的文獻電子化工作提供意見,王國強回想2000年代,本地電子書技術並不普及,初期平台上的電子書還沒有OCR技術(光學字元辨識),閱覽的書籍為圖像檔,讀者在澳門虛擬圖書館瀏覽的檔案不能進行文字檢索,後來持續改良優化,為各地讀者提供更便捷的網上閱覽體驗。

電子閱讀平台雖比實體書節省了儲存空間及前線人力資源,但平台界面設計、檢索功能的構建,文獻檔案電子化技術等,需要不斷與時並進。為配合網絡時代的閱讀習慣,澳門虛擬圖書館經過多次改版優化功能,於2022年3月正式以新版登場,並使用www.macaudata.mo作為永久網址,功能全面提升,使用大數據整合出版成果、學者機構與學術動態,構建澳門學的信息、學術交流研究中心。

典藏持續增加

館藏數量、獨特館藏、資源開放程度等因素影響著圖書館的吸引力,澳門虛擬圖書館作為“澳門學”的雲端平台,典藏大量的澳門出版資源,以及與澳門研究相關的圖書、期刊、論文,改版後,“書刊文庫”版塊中,圖書量由910冊增至1155冊,期刊量亦增至888冊,更整合了各學科的經典文獻與最新成果,同時提供全文閱讀及深度檢索功能。王國強表示,新版平台將本地學術出版進行分類,除了澳基會品牌的“系列叢書”外,“期刊”和“論文”欄目令人耳目一新,他稱,“澳門學術雜誌或期刊的存放較零散,一般圖書館難以統一查找全部期數,樂見澳門虛擬圖書館能完整地呈現具代表性的澳門圖書期刊,亦讓讀者掌握最完整的本地雜誌和出版資源。”

緊貼學術動態

澳門虛擬圖書館致力於學術傳播、助力澳門研究領域發展,同時緊貼社會脈搏,組織不同主題的多元化網上書展,按主題整合相關的書籍及論文,其中“專題特展”版塊,早前推出的“澳門語言學的豐碑——程祥徽教授紀念書展”以及“繁榮基石——紀念澳門基本法頒佈30周年”網上書展引起讀者不少共鳴。王國強表示,“相關網上書展的社會觸角敏銳,只要善用這個品牌加以利用,以專業、前瞻的資訊觸動人心,相信可持續提升澳門虛擬圖書的影響力。”另一版塊“學術動態”也是不容錯過,網羅本地人文社科界最新活動及出版成果,王國強稱,一般市民難以掌握民間學術活動最新資訊,此處就能一目了然,建議未來增加預告功能,提升大眾的關注度。

操作具人性化

各類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電子閱讀可模仿傳統紙本閱讀的方式,並同時擁有處理電子文本的各項功能。新版澳門虛擬圖書館同時提供全文閱讀及深度檢索功能,讀者透過“館藏全文”能以關鍵字檢索電子書全書內容,了解整篇文章的重點和方向,“全站搜尋”功能更可同步交叉檢索全館所有版塊的資料,王國強表示,檢索功能是圖書館的核心元素,關聯性檢索能力愈強,仔細程度愈高,對系統的技術要求就愈高,例如同屬澳基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的關聯性檢索十分出色,值得參考。

王國強又稱,新版澳門虛擬圖書館的界面設計簡潔,貼近現代視覺感官,操作更具人性化,例如配備“自適應頁面”功能,適用於不同電子產品屏幕尺寸的閱讀需求。

鼓勵全民閱讀

“鼓勵閱讀風氣不是單一平台或部門的工作,需要整體教育政策的長期和持續推進。”王國強認為,要按不同年齡族群需求推陳出新,設計針對性的閱讀宣傳策略,才可延續和強化閱讀氛圍。澳門虛擬圖書館持續推進線上閱讀平台的高質量發展,便利市民查閱檢索與澳門相關的學術資源,鼓勵大眾進行線上閱讀,現時平台活躍用户群年齡集中在25至44歲,頭十位瀏覽量最高的文庫類型涉及社會科學類期刊、法律叢書系列及語言文學,平台最熱門搜尋的頭三位關鍵字為“澳門學”、“澳門研究”及“澳門基本法”,王國強認為,澳基會一直投入資源推動學術及出版,線上平台提供了最基礎、最具代表性的澳門研究書目,已成為有意搜尋澳門學術資源人士的慣性選擇,建議未來可更多關注和鼓勵讀者反饋,例如獎勵一些傑出書評或使用程度最高的讀者等,吸引更多市民認識和使用澳門虛擬圖書館。

猜你喜欢

學術讀者電子
读者反馈卡
謝桃坊先生學術成就概論
我與瑞士漢學家傅漢思博士二十年的學術交遊
篳路藍縷 學林馨香——淺談金維諾先生的學術貢獻和教育思想
白一平、沙加爾《上古漢語:構擬新論》若干例證商榷*——兼談對西方學術評價的反思
读者反馈
电子F1
读者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