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中微写作教学的探索

2023-07-14王明清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6期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素养

王明清

微写作是契合当下教学理念和网络环境的写作教学方法,和大作文相比,灵活丰富的微写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基于人本理念和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对微写作进行深入研究,以明确开展微写作的意义,通过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一、微写作的概念及其意义

微写作指的是引导学生基于一个主题、某个灵感、某个方面,运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的作文形式。微写作重在一个“微”字,其没有宏大的主题,没有过多的段落,侧重于对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培训。和大作文相比,微写作简短的即兴的写作形式,有利写作练习的开展,对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促进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作文比较抵触,一方面是语言基础差,一方面是思维跳跃,不能围绕一个中心写作,常常跑题。微写作以其短小直接的优势,更容易为学生接受,更加契合小学生的写作思维和生活阅历,对于培养学生的作文练习习惯,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常常采用大作文的教学策略,规定主题和字数,刻意拔高教学目标,导致学生不能适应。大作文字数多,段落多,对学生的写作基础和结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大作文占用语文课堂时间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多,小学生专注力不佳,坐不住,思维打不开,很难写出让教师满意的文章也就不难理解了。一些教师尽管认同微写作的教学价值,但是因为在教学方法上依然沿用大作文的教学手段,灌输思维严重,写什么以及怎么写都是自己说了算,学生没有自由写作的权利,导致微写作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依然感受不到写作的快乐。

三、微写作的运用方法

1.基于教材内容开展微写作

课本上的阅读篇目,是开展微写作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中的文章是编写人员精选出来的,主题健康,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资源。教师要重视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写作练习资源,在仿写和改写等环节中渗透微写作的理念和方法,促進学生读写素养的提高。比如在阅读《白鹭》时,教师可以结合“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这一段,让学生仿写,可以选择各种对象,如家里的小猫小狗等,还有动物园和海洋馆里看到的动物。有的学生写小狗:在清早泛着露珠的草地上,一只可爱的小狗跑啊跳啊,整个草地成了一幅欢乐的图画。有的学生写了大熊猫:看,在竹林里,一只大熊猫正在贪婪地吃竹子,整个竹林成了一幅黑白绿相间的图画。图画的大小好像是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为大熊猫设计的乐园。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引导下展开了对动物的描写,写作有依据,描写有对象,语言有标准,既解决了无话可说的问题,也通过范文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升。

2.注重对学生语言审美素养的提升

微写作微小,所以更容易引导学生专注于字词语句的学习,因为微写作消解了大作文的篇章架构,一二百字的文章通常只有一个段落即可完成,这对于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通过微写作,提升学生的语言品味,助力学生写出语言优美的文章。比如同样是描写秋天,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学生听:秋天,这如诗如画的时节,好似古琴的低回,好似晨钟的悠扬。置身于秋叶中,如同把自己交给大地,在秋风袅袅中,获得美的享受,获得人生的富足。这篇微写作作品,用语讲究,画面感十足,充满韵味和韵律,达到了情景交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效果。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笔写一写秋天,教师进行指导。比如,有的学生这样写秋天:秋天来了,走在街上有点冷。满街的叶子,被风刮起来,但是飞不远,遇到了清洁工,都会被扫进垃圾箱。我不要做垃圾箱里的叶子,我要做一片飞翔的叶子。这样写想象力丰富,但是语言有些直白。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修改:秋天来了,丝丝凉意侵袭,秋叶装饰了整个街巷。调皮的风,鼓动着飞翔的叶子,但是会被清洁工拦住,在垃圾箱里完成一生的旅行。我要飞得更高,做一片飞翔的叶子。运用修辞,语言就增添了美感,可读性更强。

3.加强写作技能的训练

写作需要技能,微写作也不例外。和长作文相比,微写作在技能训练上有其特殊性,因为段落少,所以教师可以集中于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开头为例,可以开门见山,可以引用名言,可以设置悬念,可以回忆联想,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开头方法掌握写作技能。比如同样是描写春天,开门见山式可以这样写:我最喜欢春天,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引用名言式可以这样写:一年之计在于春。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春景;桃花依旧笑春风,是春思……设置悬念式可以这样写:谁把大地设计成一个诗情画意的王国?回忆联想式可以这样写:小时候最喜欢春天,植树、拔草、玩泥巴,美好的童年里,都少不了春的赞歌。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微写作练习中的问题,从难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通过微写作,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加强互动交流

语文课堂是互动交流的课堂,切忌呆板和沉闷。听说读写四项不分家,它们互相影响,互不独立,没有互动交流,就不可能构建完善的语文学习环境,微写作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要重视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鼓励学生在微写作教学中交流和辩论,促进学生语言修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个小品(沈腾和马丽的《扶不扶》),让其他学生现看现写。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看了这个小品,我认为碰到这样假摔的人就应该不扶,何况这个老太太本来就想讹人一笔钱,存心不良,我由此想到了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我认为老太太虽然是假摔,但是出于做人的道德,还是应该扶一把,如果我们都视而不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个社会就更加冷漠了。何况老太太最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本来就不是坏人。两位学生的观点是相左的,教师让大家围绕两位同学的微写作作品进行辩论,摆事实,讲道理,看看谁说得好,写得好,让交流成为推动微写作教学的引擎。很多小学生的写作思维打不开,半天不动笔。交流互动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观点碰撞,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5.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微写作

不同学生的作文兴趣、语言基础不同,在微写作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照顾到不同的学生,对于喜欢写作而且语言基础不错的学生,要鼓励学生进行微写作练习,注重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在写作目标上有一定的提升;对于兴趣不浓的学生,要充分发挥微写作教学的优势,通过即兴趣味化的写作教学策略,拉近学生和作文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素养进行提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开展微写作教学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写一写老师的外貌,看看谁写得最有趣,最形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其透过外貌描写,对老师的心理进行刻画。学生写完,教师安排互阅互评活动,让优等生评价后进生的作文,提出不足和改进意见,让后进生说一说优等生的作文好在哪里,通过自主交流,促进学生达成共识,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请看王同学的作文:

我的老师穿着朴素,但是干净整洁,没有一丝不协调的地方,尤其那副闪光的金丝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谁见了都会猜到这是一位老师……

再看张同学的作文:

此时此刻,粉笔灰簌簌地落在老师的身上和脸上,但是她没有时间打扫,而是继续专注讲课。我真想把老师身上的粉笔灰掸去,但我此时只能认真听讲,才不会辜负她的付出。老师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人,她们整天想的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没有时间想想自己有多累,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楷模。

两位学生的作文高下立判,王同學的作文主要外貌描写,没有心理刻画。张同学对老师的描写就更加深入和形象,抓住粉笔灰这一典型事物,对老师甘于付出的敬业精神进行了刻画。学生通过交流和切磋,可以达到互相学习和激励的目的。

6.丰富微写作形式

微写作在形式上较为丰富,事实上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写作、日记写作、小论文写作等,都可以通过微写作概念的融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提升。以请假条为例,有的学生写出来的请假条要么过于简单(我因有事,所以请假半天,请批准),要么过于烦琐(老师你好,我的妈妈今天生病了,昨天我的妈妈还好好的,今天就病了,我感到非常难过。我想跟您请半天假照顾妈妈,我会好好照顾妈妈,让她尽快好起来,相信您一定会批准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进行指导。类似于请假条和日记等形式,其本身就文字少,这和微写作的特点不谋而合,教师要把微写作训练目标和这些形式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7.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写作和阅读的关系最紧密,学生的阅读量上去了,阅读质量上去了,就能在语言品味和写作技能上占有优势。微写作相比于长作文,更能反映学生的阅读基础,因为如何在一幅篇幅短小的文章里写出情理兼有的优美文字,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对学生确实是考验。微写作不因其小就没有训练价值,反而因为其小,更需要学生精选语言,精巧构思,精耕细作,进而写出有水平的文章。

8.加强课外微写作训练和指导

微写作既要有课堂上的组织,也需要重视课外生活,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捕捉灵感,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入手,借助微写作开展语言训练。比如在放学路上,有的学生看到一只流浪猫,就可以以此为题进行微写作:我想把它抱回家,但是又担心妈妈不喜欢,我该怎么办?它太可怜了,不知是谁遗弃了它。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对了,我听说附近有一家流浪动物收容站,想去问问,希望能够为小猫找到一个好家。朴实的语言体现了小学生独特的心理活动,衬托出学生爱好动物的善心和爱心,尽管简短,但是读来令人感动。除了生活的激发,在课外阅读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写出新角度、新感受。

四、微写作教学反省

微写作教学的价值十分突出,但是随着小学生学龄的增长,教师必须做好微写作和长写作(大作文)的衔接,仅仅注重微写作忽视长写作,会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学生的篇章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教师要逐渐从微写作过渡到长作文,本着从易到难的作文教学原则,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事实上,随着作文教学的不断推进,学生不满足于微写作带来的乐趣,对大作文充满了挑战的欲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诉求,把微写作和长作文统一起来,以微写作为契机,让写作最终回归正途。此外,微写作和碎片化写作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微写作更加强调的是内容和语言,碎片化写作更加强调的是空间和场景,教师不能把微写作等同于碎片化写作,要基于二者的共同之处,构建互相促进的教学环境,达到以碎片化写作推动微写作目的。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作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