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舞蹈海阳秧歌探析

2023-07-13马沛童

大观 2023年5期

马沛童

摘 要:秧歌舞蹈起源于古代人民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是汉族典型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如今,秧歌已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秧歌种类丰富多样,在汉族的民间舞蹈形态中,历来有着“北歌南灯”的说法,其中“北歌”指的是北方的秧歌。基于此,从海阳秧歌的历史起源、主要特点、舞蹈特征、服饰与道具特征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海阳秧歌;舞蹈动律;《翠狐》

一、海阳秧歌的历史起源

海阳秧歌起源于凤城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与胶州秧歌、鼓子秧歌并称“山东三大秧歌”。海阳秧歌拥有悠久的历史,最初有关它的记载在明朝的初期阶段,后出现在清朝时期《莱阳县志》的记载当中。经历漫长的演变和不断的发展之后,海阳秧歌逐渐向大众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了解这一民间舞蹈,并受到大众的喜爱。2006年,海阳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暖场演出中,海阳秧歌的表演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古代,海阳秧歌通常在举行重要的仪式或庆祝盛大的节日时表演,具有仪式的象征性,体现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因此,当地有一句谚语是“没有秧歌不叫年”。海阳秧歌还结合了宋代乐舞的表演形式,主要由舞队、乐队和执事三个部分组成。

二、海阳秧歌的主要特点

(一)体现“大”秧歌

海阳秧歌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海阳大秧歌”。在表演规模、队形调度、角色种类等方面,海阳秧歌都呈现出“大”的特点。

海阳秧歌作为一种集体性的表演活动,表演场地宽敞平坦,舞队规模庞大。场地大小根据表演中队形流动、动作幅度、人员数量等变化进行设定,通常在几百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之间,参演人员与观演人员人数众多。表演队伍一般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执事”部分,排在最前面,由三眼铳、彩旗、香盘、大锣等组成;其次是“乐队”部分,主要使用大锣、大鼓、堂锣等乐器,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加强了听觉效果,从而烘托出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最后是“舞队”部分,表演者主要是通过舞蹈肢体动作来扮演多种角色,突出各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其中包含了集体舞、双人舞、单人舞等。不同年龄段的人均可参与表演,所有参演人数加起来可达到上百人。海阳秧歌按照指定的程式步骤进行表演,展现出丰富的内容,表达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喜悦之情。

在海阳秧歌的表演中,表演队形调度“大”的特点体现在队形、阵式的丰富变化上。在表演中,常见的队形变化如“二龙吐须”:表演者站成两列,从区域后方调度到前方,并向两边流动扩散,呈现出两条龙须的形状。此外,还有“龙摆尾”“八卦斗”“众星捧月”等队形变化,这些队形变化在开场中就能“耍小场”“跑阵势”,作为各个角色表演的连接环节,使整个表演队伍按照一定的方向围绕场地流动,从而加强了视觉体验的效果。

在海阳秧歌的表演中,角色的种类丰富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领舞“乐大夫”,其通常由当地具有极高地位、表演能力强的人员扮演。作为整个表演团队的主心骨,“乐大夫”负责指挥、点报节目、致祝词等环节,并起到活跃表演氛围的作用;“花鼓”通常由身体强壮、动作灵巧敏捷的年轻男性扮演,协助“乐大夫”开展表演活动,主要在开场时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敲锣打鼓,为整场表演增添气势;“翠花”和“王大娘”通常由中年女性扮演,作为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的代表,分别与“货郎”和“箍漏匠”相互配合表演,展现出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自由。这些角色的塑造使表演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带来了娱乐效果。

(二)表演形式

海阳秧歌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分别是“大架子秧歌”和“小架子秧歌”。“大架子秧歌”主要活动于海阳的东部、南部地区。在戏曲和民间武术的形式、文化熏陶下,大架子秧歌的肢体动作着重于塑造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渲染整体表演的氛围。其动作的变化幅度较为明显,动作力量较强,舞队丰富。这使得观演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表演者每一个个体的动作表现上。

“小架子秧歌”则主要活动于海阳的西部、北部地区,使用唢呐、笛、笙等乐器以及一些打击乐器作为伴奏,展现出复杂、变化的流动队形,它很少使用舞蹈动作,主要是跑阵势,通常被称为“跑秧歌”。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变化幅度较小,突出队形和空间调度,需要观众从整体的视角来观看表演,强调表演的整体效果。

根据表演形式,海阳秧歌也可以分为大场子和小场子。大场子是群舞的形式,整体呈现出热闹欢快、锣鼓喧天的大场面,富有感染力,令人震撼。而小场子是以双人舞、单人舞的形式出现,比如“货郎与翠花”和“箍漏匠与王大娘”,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配合的動作,突出各个人物的独特个性,并展现生活中的场景,富有乐趣和浓烈的生活气息。

三、海阳秧歌的舞蹈特征

(一)舞蹈动作方面

在海阳秧歌的舞蹈动作中,常常可以看到扭腰、抖肩、挥臂、颤步等动作。其中,比较突出的动作特点是“跑”与“扭”。在身体的上半身中,强调了扭腰的动作,主要是用腰部的核心位置发力,在保持身体直立、稳定的情况下,使腰向左、右方向横拧或者旋转,并以腰部为轴进行八字画圆,而肩往腰部运动的反向方向横拧,从而突出“三道弯”的体态特征,这一动作也被人们称为“麻花腰”。在脚下的动作中,强调对于步伐的运用,如碾步、追步、踏步等。常见的步伐有“三步一隔”,即每一次走完三步时,就需要踏一步。还有以脚趾尖先着地,后脚跟再落地的方式完成跳步,每跳一步就扭一下……每一种步伐都具有规律性和节奏感。

通过上身和脚下的动作,形成了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拧、探、拦、波浪式等。拧主要体现腰部、胯部、肩部的拧动动作;探是在拧的基础上,整个身体具有向前倾斜的动势,脚下依然稳定、不移动,重心从中间转移到前面,此时面部需要与身体配合,用腮的位置向前探出;拦强调了动作的延伸感,尤其是在横向方向上,当上身在横移时,脚下步伐变化,但整体身体的动势依旧是在横向的水平面上;波浪式通常是在身体斜拧的姿势下,动势还是在横向方向,并用手臂配合道具扇子呈现“小五花”。由于海阳市地理位置位于沿海地区,因此,在做出波浪式的动作时,舞者身体动作幅度较大,呈现出波浪一般层层递进的效果,从而增强整体的画面感。

(二)舞蹈动律方面

在海阳秧歌中,三个突出的舞蹈动律为:提沉动律、一惊一乍动律、拧摆动律。提沉动律主要依靠呼吸,通过肩部上下耸动、膝部屈伸、头部晃动的动作特征,并结合富有弹性的颤动步伐,表现出一种生活劳作的状态。海阳秧歌中,这一舞蹈动律常常用来表现当地年轻强壮的男性用肩部挑着重物,翻山越岭,跨越海阳地势陡峭的山坡,如“箍漏匠”“货郎”等典型的男性角色。一惊一乍动律主要展现动作的灵活性,所以常常在不经意间做出转身、翻身、旋转、闪腰等动作,同时动作变化迅速,幅度大,有力量和速度,展现了海阳秧歌中妩媚、泼辣的“王大娘”等人物形象特征。这一动律十分富有戏剧性,能够给观演者带来一惊一乍、紧张的感觉。拧摆动律是在身体重心稳定的情况下,以腰部为轴心,向左右两边进行摆动,同时保持身体胯部位置不动。这种动律常出现在海阳秧歌中双人舞蹈部分,以及快板和慢板的节奏里面。

四、海阳秧歌的服饰与道具特征

在海阳秧歌中,舞者的服饰颜色大多是鲜艳亮丽的,体现出角色的独特个性。作为整场表演的指挥者,“乐大夫”身穿暖色系的黄色或白色的服装,与其他角色的艳丽服装相比较,更加突出其地位、权力。“乐大夫”通常头戴毡帽,下巴挂白满髯,手持白色拂尘和红色令旗,腰间系亮红色的腰带,展现“乐大夫”英明神武的形象特征。

“花鼓”作为表演中的鼓手,通常身着深色系服装,头戴亮丽颜色的绒球,手持鼓和鼓槌,鼓是亮红色的,并在鼓槌上系红绿色的丝巾。鼓手的动作幅度较大,节奏感强,表现出“花鼓”充满活力、有力量的形象。“翠花”作为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服装主要由两种色系组成:玫粉色和翠绿色。“翠花”手持扇子和手绢,头饰是花朵的形状,舞蹈动作优美、轻盈,表现出当地女性俏丽、活泼的形象特征。

而在海阳秧歌的舞蹈作品中,道具主要是扇子和手绢,其主要目的是作为情感的延续,表达舞蹈主题以及人物内心的情感,起到借物抒情、传情达意的作用,同时进一步丰富舞蹈表演形式,增强舞蹈动作的延伸感,并且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单人舞作品常常会通过扇子和手绢等道具,将生活化动作转变成舞蹈动作,以比较夸张的形式描述人物内心情感。比如:用扇子遮挡住面部的动作,来表现内心害羞的样子;用手绢轻轻挡住嘴部,来掩饰谈笑时的偷笑,以及表现内心的兴奋、激动之情;用扇子慢悠悠地扇风,来表现内心放松、舒适、自由自在、愉快之情;用扇子快速地扇風,来掩饰内心急躁、不知所措、慌张的情绪。而在双人舞中,扇子成为人物之间交流的媒介,扇子的相互碰触,意味着手与手之间的接触。因此,扇子之间的互动,可以给观演者展现更加清晰的人物关系。

五、海阳秧歌的舞蹈作品分析

舞蹈作品《翠狐》展现了海阳秧歌的舞蹈风格特征,其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创作背景,结合海阳秧歌的主要动作特点,运用白色长绸扇子和红色丝巾等道具,生动塑造了一只灵巧、娇羞、妩媚的小狐仙形象。作品中运用了拧、探、拦、波浪式等舞蹈动作,并通过小碎步、追步、踏步、后退步、花帮步等步伐来展现翠狐角色的性格与形象特征。

在舞蹈的开头片段,舞者以小碎步的方式从舞台的后方区域慢慢地走出,同时丝巾和扇子的扇穗也随之飘逸起来。这个舞蹈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狐仙的灵巧,与其正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的剧情相匹配。配合着带有古怪声音的音乐,以及暗光的照射,舞台营造出烟雾缭绕的氛围效果,仿佛让观演者置身于仙境之中。之后,舞者位于舞台的中央区域,双膝弯曲,右脚支撑在地面上,左脚轻轻抬起。舞者右手持扇柄,使扇穗自然垂下,左手持丝巾。同时,身体拧转,重心降低,俯身至90度的位置,并向前微微探出。这种舞蹈姿势呈现出海阳秧歌“三道弯”的形态特征,模仿出狐狸在静态时的动作表现。在快板中,舞者通过缠头扇、翻身、原地旋转、大闪腰等海阳秧歌中的大幅度动作,将整部舞蹈作品推向高潮。舞者展现了小狐仙活泼可爱的一面,刻画出它内心的喜悦之情。进入高潮后,音乐节奏渐渐变慢。舞者主要通过脚下的步伐,结合海阳秧歌中的扭、拧、摆的动作特点,展现小狐仙妩媚的姿态。

同时在作品中,舞者采用捏扇的方式,将道具扇子和丝巾叠合在一起,遮盖住面部下方区域,突出了眼神动作,以此展现出小狐仙娇羞的形象特征。此外,舞者还将丝巾放在胯后,随着舞蹈动作而摆动,假作狐狸红色的尾巴,这一动作突出了海阳秧歌中拧摆动律的特征。

六、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海阳秧歌这一传统舞蹈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从偏向原生态的传统舞蹈表演动作逐渐向符合新时代特征的舞蹈表演动作转变,形成了完整、规范的舞蹈表演体系。海阳秧歌借助多种传播途径方式,如宣传片、舞蹈类节目等进行宣传和推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海阳秧歌根据自身的风格特征,与其他舞蹈元素进行融合创新,提升了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如今,舞蹈海阳秧歌也逐渐进入学校教学课堂,这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协调与控制能力、表现力、腰部的力量等,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海阳秧歌的过程中,认识其中蕴含的独特情感和文化内涵,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时,海阳秧歌也以健身操、广场舞等多种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很好地实现了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平.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源流考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1):12-16.

[2]张蔚.秧歌文化的形态呈现:海阳秧歌的民间形式与舞台风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3):69-75.

[3]刘桂丽.海阳秧歌元素的提炼与应用[J].艺术教育,2012(9):107-109.

[4]刘双杨.论舞蹈表演中作品角色的性格塑造[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1.

[5]唐子琳.“非遗”保护视野下海阳秧歌的传承与保护[J].戏剧之家,2023(5):115-117.

[6]刘星彤.山东海阳秧歌的舞蹈特征[J].北方音乐,2014(11):11,15.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