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说文解字》对古代衣食住行的探究

2023-07-12贾慧灵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本义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国内首部较为完整的辞书,保留了篆文、古音、古训等,并对汉字的辨形、释义、注音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是古代汉语、古文字学的重要材料,在中国的字典史和语言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共分衣食住行四大部分,采用传统的训诂学和文字学的方法,对衣食住行的典型收字进行剖析,并对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衣”类字

(一)具有鲜明的社会等级特征

“衮”是帝王的吉服,是绣着龙的祭服,“榆”是古代画有雉尾的王后的祭服。“裋褕”是古代童仆所穿的粗布短衣,“祓”是古代少数民族服饰,“卒”是一种古代奴隶的服饰,上面有标识,以示区别。《诗经·国风·郑风·缁衣》:“缁”,是一件黑色的长袍,朝服。“褚,卒也。从衣,者声。一曰制衣。”“褚”是古代对士兵的一种叫法。“言衣赤褚。音赭。从衣”,意指古代士兵的服饰都是赤色。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服饰的纹饰、样式等能分别体现出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等。

(二)直接体现出衣服材质和颜色

《说文解字》:衣而无里,谓之襌,是单衣的意思,经常被误写为“禅”。“襦,短衣也。”“襦”本意是指短衣、短袄,单襦近乎衫。“袍”,从衣包声。一种长衣,是我国古老的服装款式之一。“袢”,无色也。从衣半声,是一件夏天穿的白色内衣。“褐”指粗布衣服。“裘”就是一件皮大衣。可以看出,不同材质、颜色的服装,有着不同的称呼。从本质上讲,服装的色彩和材料都是古代社会阶层的一种体现。此处选取的文字在字面意义上是指衣服的材质,某种意义上也是古代社会不同阶层的标识。

(三)直接表现出衣服的状貌

“衫”,从衣从彡,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褶”,古代的一种便服,本义指衣服折叠而形成的印痕。“袁”,长衣貌,指衣衫的长型。“襞”指衣服上打的褶子,“褊”指衣衫窄小,这些代表“衣状”的词语,在近代汉语中早已绝迹。

二、“食”类字

(一)祭祀文化

《说文解字》:“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的上部,左侧为牲畜,右侧为手掌,主要是对祖先和天地的报答,也就是奉上供品。三个字“餟”“馈”“?”,都是对上天的祭拜。“小餟”,从食,是一种小型的祭祀活动。

“养”字虽然有“供养”的意思,但是从“食”的意思上看,主要指“具珍馐以供养尊者”。在旧时,民间有大量的祭祀和饮食礼仪,所以,《说文解字》“食”部词中,最多的就是用来表达饮食习俗的文字。例如“炙”,炮肉也,指最原始的用火烤的烹肉方法;“朝食”即一天中第一顿饭,早餐。古代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民族都是三餐制,古称“三食”。

(二)礼仪文化

在《说文解字》中,“食”类字将特定的食品分成两大类,即固态、液态,然后又分成若干小类,“食”的主要成分是米粥,固体是五谷类,如“饴”是用米、麦芽熬制的糖浆。旧时人们认为,饮食与健康是息息相关的,粥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在《说文解字》中,《说文解字》粥字条云:粥,会意字。从米,从二弓。粥是很好的食物,可以在饥饿的时候节省粮食,也可以让人吃饱喝足。

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里,酒是待客和祭祀时的必备之物。酒礼源远流长,自从出现了礼,酒就与礼相融相生在了一起。《说文解字》中有许多与酒有关的礼仪,例如“饗”,乡人饮酒也。“酬”,主人向客人敬酒。

(三)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在中國传统文化中也表现在饮食上,主要体现在烹调与食品的形态上。例如“熟”指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中国古代祭祀烹制的肉类有四种不同的熟度。肉要煮得恰到好处,生熟程度有四等:“腥”是全生,“烟”是半生半熟,“糜”是过熟,熟而不过称为“饪”。在祭祀时,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在烹调食物以供人食用时,则需生、熟适宜,亦即“饪”。中国的饮食文化追求味觉享受与营养健康的统一,“失饪不食”显现出中国古代饮食文明的极大进步。又如“饕餮,贪也”,从此处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用表示贪食的文字给人们以警示:要吃得很好,但又不能吃得太多。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管子·内业》曰:“凡食之道大充(指过于饱),伤而形不臧;大摄(过于饥饿),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这告诫人们,既不要吃太饱,也不要饿着。

三、“住”类字

(一)建筑类型和居住习惯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天然的岩洞就成了人类起居的第一选择。《说文解字》中的“家”字也反映了这种早期的居住现象:家,居也。从宀。《说文解字》解释“厂”为“山石之厓岩,人可居,象形”,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对“广”作的解释也与房屋有关。后来,人们渐渐从天然的洞穴过渡到了人造洞穴,例如“窨”,就是地下室、地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起居的地方逐渐趋向于地面房屋,并形成了由土木混合而成的房屋结构。如“宋”,从木,表示房屋周围有树木。“京”,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也就是用泥土砌成的高台。

(二)风水意识与文化意识

早在半坡时期,人们就有了一种原始的风水观念,房子的布置也是依方位而定的,灶台、寝室等都有固定的地点,这种观念在汉字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隅”为角之义,一屋四角,故有“四隅”之称。每一间屋子的四个角落都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分别是西南的叫“奥”,东北的叫“宧”,东南的叫“窔”,西北的叫“屋漏”。萧墙,是古代国君宫室大门内(一说是大门外)面对大门的门屏,又称“塞门”“屏”,和后代民居大门的照壁有点相似。“萧”在《说文解字》中指的是艾蒿。《诗经·国风·王风·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三)社会等级制度

古时候,贵族院子的大门是两扇的,所以叫作“门”,而卧室的门是单的,所以叫作“户”。院子内里是天井,中庭东西向有一道墙,将天井分成两个部分,南边是外院,北边是内院,内院称庭或中庭,庭前有门,称“闺”。先秦时期的宫门,通常都是三个门户,在中央有一个入口,两侧的房屋叫作“塾”。《尔雅·释宫》谓门侧之堂为塾。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道德秩序在传统的庭院中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的关系则是社会关系中主从地位的表现。

“室”是指“宀”与“至”的结合体,是房子、家,是给主人睡觉的地方。“堂”和“室”的最大差别是:堂的本义是殿堂,高于一般房屋,主要是指公共活动场所,而后者属于私人空间,结构封闭,又很私密。由此可见,古代先民在修建房屋时,对公共与私人的空间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

“房”是由“户”“方”构成的,“户”是房子的一部分,古代的“方”和“旁”是同音。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写道:“凡堂之内,中为正堂,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

古代的嫡妻,也就是原配夫人,住在“室”里,直妻被称为“正室”,也被称为“正房”,因此,嫡妻也被称为“正房”。庶妇,也就是嫡母以外的妻子,住在“房”的旁边,所以,庶出的妻子被称为“偏房”“侧室”“偏室”。

四、“行”类字

(一)出行方式

1.行走类

《说文解字》:“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走作为独体字使用时,意为小跑。其字形采用“夭、止”会意,表示小跑时人必须收腹弯腰屈背。

“迀,进也。从辵,干声。”意为前进,向前走。

“遴,行难也。”此处意为难以行走。

“追,逐也。”“逐,追也。”采用互训的方式,其意义大致相同,都为追赶。

“遄,往来数也。”意为往返快速多次。《尔雅·释诂下》:“遄,疾也。”又“遄,速也。”

《说文解字》对“迟”的解释为“徐行也。从辵、犀声”。徐即慢,徐行即慢慢走,迟的本义即为慢慢行走。现今通常将“迟”解作不按时,因其慢慢走,故未能按时到达,也可看出其本义。

“逦”,表示与行走有关,丽声。而“逦,行逦逦也。逦逦,萦纡貌”。萦纡,盘旋弯曲,回旋曲折,形容“逦”的状态,与“辵”合意,即曲折地行走。

“延,长行也。”其本义为长远出行,引申则有延长义。

《说文解字》中有:“跳,蹶也。从足、兆声。一曰跃也。”“蹶,僵也。从足,厥声。一曰跳也。”蹶,有跌倒义,也有跳起之义,故跳是跳起之义,指身体在双腿突然发力的情况下,向上或向前离开原位。也有跃过之义。

“踽”,疏行貌,指慢步行走。《诗经》曰:“独行踽踽。”踽义为独行无亲的样子。

2.道路类

《说文解字》中的“道”,指所行道也。本义是供行走的道路。段注:所行道也。《毛传》: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申为道理。亦为引道。道,指的是人行走所踩踏的事物,并非行走的动作,字义为道路。其又可引申为道理,也可理解为在思想上的道路。而“路,道也”,可见二者本义相同,均指道路。

根据《说文解字》对“行”的解释:“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义为人们在小路上行走或奔跑。而它的甲骨文字形类似今日人们所说的“十字路口”,故其本义是道路。

“术,邑中道也。”徐锴有言:“邑中道而术,大道之派也。”可见,“术”泛指街道、道路。但“术”是“道”分岔出来的路,比大道窄。

“街,四通道也,从行,圭声。”本意指四路相通的大道,今天城市中四通八达的道路可以经商的区段,被人们称作街。

“径,步道也。”“径”的本义是指“步行小路”。徐锴曰:“道不容车,故曰步道。”段玉裁在 《说文解字》中说:“郑曰,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此云步道,谓人及牛马可步行而不容车也。”径,是只能容人和牛马行走的小道。在此,段玉裁也注释了道、路、径三者的区别在于宽度,其中径只容纳人及牛马通行,道可容纳两辆车并行,路则容纳三辆车并行。

而“畛,井田间陌也。”“畛”即田地间的小路。

3.出行工具类

根据《说文解字》,“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从其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出古时车的大致面貌。“骈,驾二马也”,意即“两马齐趋”。“骖,驾三马也”,即为“三马并驾”。“驷,马一乘也。”郑司农云,“四匹为乘”。故此处可理解为“四马并进”。又如“泭,编木以渡也。从水付声”,早期的木筏并非是木头制成,而是人们用竹木与芦苇藤草等编制而成。而“俞,空中木为舟也”指将独根树干割开、挖空制成的小舟。

(二)出行文化

古时候用于出行的车可分为大车和小车。“小车”指的是马车,主要供贵族出行和作战用。汉朝时,马匹多用于打仗,汉武帝曾三度征伐,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十余万精锐骑兵。人们的马匹都被军队征用,而平时用来拉车的马也就越来越少了。后来又有了牛车,也就是“大车”,它的载重能力很强,主要用来运送货物。在崇尚马车的朝代,乘牛车是一件很卑贱的事情。贵族死后,随葬品都是用马车来运送的。汉代乘马车礼仪繁缛,要受许多条规的限制。汉朝初期,刚刚经历过战争,导致马匹减少,只能用牛去代替马,所以后来汉朝更多是使用牛车。古代的马车有不同的等级。《王度记》有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商朝经西周至春秋,兵车是最主要的军事装备。通常有三人立于战车上,周边围有步兵。

古代陆地运输以车为主,水上以船为主,但并非一开始就有稳定的船型,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中国古代,船的种类很多,其中,草船是用芦苇、藤草等材料制作成的,但较难经受住海上狂风暴雨的侵袭。竹筏是用木棍和竹棍做成的,在水里阻力很小,是我国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后来,先祖在木筏的基础上发明了独木舟,船身是一个整体,由一截木头开凿而成。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五、结语

通过对《说文解字》中衣、食、住、行类字的探究,可以看出,这些文字并非简单的文字,它们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反映出当时社会鲜明的阶层关系,也体现出古时候“衣食住行”的文化特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古代汉语(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李景生.汉字与上古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王贵元.汉字与历史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丁娅兰.从《说文解字·衣部》看古代服饰的“礼”文化[J].西安社会科学,2009,27(02):62-63+74.

[7]魏晓艳.《说文·食部》与古代饮食文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09):72-74.

(作者简介:贾慧灵,女,硕士研究生,汉口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 王玲)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本义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淑女班”军训有违大学军训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