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认知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2023-07-12张洁梁春利蔡巧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元认知达标率依从性

张洁 梁春利 蔡巧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450000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疾病,该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具有病程长、发病率高、控制难等特点,随病情发展可继发其他心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患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高血压发病机制与肥胖、遗传、生活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办法,经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及科学疾病管理方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但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记忆力低下、认知水平不高、自我约束差等问题,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不高〔4-5〕。有关研究表明,自我管理能力会直接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不利于患者预后〔6〕。因此临床需加强有效护理措施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至关重要。有关研究表明,科学健康指导措施能显著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管理,提升患者治疗效果〔7〕。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元认知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④具备正常沟通能力及理解能力;⑤配合治疗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药物过敏者;②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③临床资料不齐全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1例。对照组男38例,女33例;年龄61~85岁,平均(74.57±7.34)岁;病程1~10年,平均(7.25±2.33)年;高血压分级:Ⅰ期21例,Ⅱ期32例,Ⅲ期18例;是否服药:是35例,否36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1例,高中以上30例。实验组男39例,女32例;年龄62~86岁,平均(75.15±7.26)岁;病程1~11年,平均(7.16±2.31)年;高血压分级:Ⅰ期22例,Ⅱ期32例,Ⅲ期17例;是否服药:是34例,否37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1例,高中以上3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主要包含高血压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用药事宜、健康饮食及生活指导等,嘱咐患者自行学习,责任护士以口头宣教形式对手册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并为患者提供咨询热线,便于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每月以电话形式随访调查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落实情况,对患者不足之处予以纠正指导。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元认知策略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建立护理小组 由心血管科主治医师、主管护师、护士长各1名,以及责任护士4名组成元认知策略干预小组,各组员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良好沟通能力。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包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疾病史、药敏史、疾病治疗态度、疾病认知、联系方式等,同时搜寻相关数据库,研读先进元认知策略的相关文献,结合现有资源、临床经验、个人档案等,围绕认知、计划、监控及评价等元认知理论框架,以会议讨论形式制定元认知策略干预计划,元认知策略干预计划包含静态策略知识、动态策略使用2个方面,其中静态策略知识为知识策略,动态策略使用过程包含计划、监控、评价3个阶段。

1.2.2实施元认知策略干预方案 将元认知策略干预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初始阶段(第1个月)、强化阶段(第2~3个月),具体干预策略如下:(1)初始阶段干预:①知识策略。责任护士将患者邀请至慢性病管理室,提前摆放鲜花、播放音乐,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沟通环境,以一对一形式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讲解坚持高血压自我管理重要性,共同讨论分析当前存在自我管理行为和认知方面的问题,并以视频、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患者意识到自身不足,激发患者自我改变意愿,1次,20~30 min/次。②计划策略。依据患者认知及行为相关影响因素,与患者共同建立自我管理目标及自我管理行为指引表,包含服药管理、饮食管理、血压监测、运动管理、作息管理、情绪管理等行为要点。③监控策略。为患者发放自我管理监控日记本,嘱咐患者详细记录日常行为,引导患者参照自我管理行为指引表对自身行为进行自纠、反思、总结,自我调整自身不良认知及行为,养成良好自我管理习惯;鼓励患者家属协助监督患者落实各项自我管理措施,并对患者不良行为做好详细记录,每周按时反馈至责任护士。④评价策略。指导患者严格按照血压监测流程,采用欧姆龙家用血压器测量血压水平,并引导患者对自我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1次/d;于第1个月底,责任护士采用电话提醒患者按时入院进行指标检查,如血压水平、血糖、血脂、BMI值、合并基础疾病等,同时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等,依据评估结果确定当前患者自我管理中存在问题。(2)强化阶段:①知识及计划策略。依据患者初始阶段自我管理存在的错误认知及不良行为,并采用多媒体、图片形式对患者进行强化教育,详细介绍高血压治疗相关知识,重点讲解患者薄弱环节知识点,引导患者纠正自身错误认知,分析影响自我管理效果相关因素,并与患者共同调整自我管理目标及计划;②监控策略。加大监控力度,对自我管理行为落实不到位者,由责任护士进行全程跟踪监督,采用微信群设置用药、锻炼、用餐、作息等提醒任务公告,并嘱咐患者每落实一项任务后立即点击群任务完成,责任护士详细记录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落实情况,对未落实者通过电话督促患者按时完成,促使患者养成良好自我管理习惯。③评价策略,于第2个月、3个月末分别进行效果评价,通过鼓励患者自我评价、检查日记本、一对一沟通等形式了解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及时总结当前护理问题,调整自我管理干预策略,不断纠正患者不良认知,逐步优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并形成固有良好习惯。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管理能力,参照周胃雯等〔8〕设计的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该问卷包含疾病管理(14个)、认知症状(7个)、日常生活行为(12个),共33个条目,各条目均为1~5分分别表示从不-总是,总分值为33~165分,分值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越高。 ②治疗依从性,采用高血压行为依从性量表(CHP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该量表包含意向(4个)、态度(3个)、责任(2个)、生活方式(3个)、吸烟饮酒(2个)、药物治疗(1个)维度,各条目均为1~4分,得分越高代表依从性越差。③血压水平达标率:调查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血压控制达标标准:血压的收缩压降至<130 mmHg,舒张压降至<80 mmHg,达标率=达标例数/总例数×100%,达标率越高代表血压控制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实施元认知策略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施元认知策略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比较

实施元认知策略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血压达标率84.51%(60/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1%(4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9,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无法根治性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该疾病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颈部僵直、头发麻、胸闷等症状,随病情发展会殃及其他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0〕。目前高血压治疗分为药物及非药物两种,其中非药物主要侧重于患者疾病管理,故患者治疗依从性凸显重要〔11〕。数据报道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普遍偏低,服药依从达标率仅约为30%,60%患者会常忘记服药,10%患者因药物毒副作用中途停药,不利于控制血压水平〔12〕。如何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对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首次提出元认知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的过程〔13〕。目前元认知策略已广泛应用于健康教育领域中,是指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石,采用一系列指导、监控策略,旨在督促患者坚持学习,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有关研究表明,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教学中,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14〕。

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元认知策略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血压达标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①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老年患者理解、记忆能力均有所下降,且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通常会脱离院内医护人员指导,导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不高〔15〕。本研究将元认知策略干预贯穿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通过认知策略可让患者准确认知不足,引导患者产生自我改变意识;同时通过与患者共同建立自我管理目标及计划,为患者提供一对一健康指导服务,并实施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价策略等,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田坤学者研究表明,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科学合理健康指导,并与患者制定自我管理目标与计划,能显著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与本研究结果相符〔16〕。②应对方式方面,治疗依从性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相关性,自我管理能力越高会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通过制定目标与计划、自我监控、他人监控、自我评价等系列措施,能显著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治疗及生活,从而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③血压控制达标率方面,有关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主要与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治疗态度等因素息息相关〔17〕。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初始元认知策略、强化元认知策略,严格按照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及评价策略进行循环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维持患者血压平衡,从而显著提升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

综上所述,元认知策略与常规护理比较有明显优势,该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具有重要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元认知达标率依从性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