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泄密者,“美国最危险的人”

2023-07-12陈佳莉

环球人物 2023年13期
关键词:尼克松五角大楼伯格

陈佳莉

埃尔斯伯格复印并整理的部分文件。

1973年4月12日,埃尔斯伯格在洛杉矶作证后接受媒体采访。

1969年底的一个晚上,丹尼尔·埃尔斯伯格手提装满绝密文件的公文包,步履匆匆通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兰德公司的哨岗。接下来几个星期,他分多次带出去一包又一包的文件,并一页一页地做了复印。

大概一年半以后,这份长达47卷、7000页的影印资料,一字不差地出现在《紐约时报》上。

举世震惊。

这份文件披露了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关于越南战争的谎言,一时间反战浪潮风起云涌,美国不得不提前结束越南战争,同时也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下台“埋下了一颗种子”。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

泄密案主角埃尔斯伯格改变了美国历史,也将自己推向了被告席,一度面临115年监禁。虽然最终他被免于起诉,后半生却一直被当局视为“美国最危险的人”,难以再有作为。但同时他也像一盏灯塔,为斯诺登、曼宁、阿桑奇等后来者指明了方向。2023年6月16日,埃尔斯伯格因罹患胰腺癌去世,结束了他追求正义和真相的一生。

为越战真相震惊

埃尔斯伯格的故事在2009年上映的纪录片《美国最危险的人: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和“五角大楼文件”》中有所描述。这部电影在美国西海岸的首映地,恰好距离位于圣莫尼卡市的兰德公司总部只有几个街区。兰德公司是泄密案发生时埃尔斯伯格的雇主。他派学生拿着传单去邀请前同事们观看影片,但老相识们都没有出现。该片最终获得2010年奥斯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在邻居和同学眼中,出生于1931年的埃尔斯伯格从小内向,但很有天赋,尤其擅长数学和钢琴,记忆力超群。悲剧深深笼罩着他的少年时期。1946年,埃尔斯伯格的父亲开车时打瞌睡,造成车祸,导致他母亲和妹妹去世。

1962年,埃尔斯伯格从哈佛大学毕业,其博士论文为《风险、不确定性和决策》。他在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埃尔斯伯格悖论”,这被视为决策论和行为经济学领域的里程碑,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毕业后,埃尔斯伯格先在兰德公司任战略分析师,后来他又进入美国防部工作。越战期间,他被派到美国驻南越西贡大使馆,实地评估越战形势。但不久之后,他就因患肝炎回国。

1971年,埃尔斯伯格对媒体发表讲话。

越南战场上的美军。

1967年年末,埃尔斯伯格回到兰德公司,负责撰写一份由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委托的绝密报告。一年多后,这份包括3000多页分析、4000多页原始档案的《美国对越南1945—1968年间决策历史》完成。这就是改变埃尔斯伯格一生的文件,史称“五角大楼文件”。

真相令埃尔斯伯格深感震惊。文件揭示了上届政府高官如何为了政绩一步步将美国拉向战争,揭示了越战导致100万越南人和5.5万名美国士兵丧生的事实,还揭示了继任的尼克松政府是如何继续欺骗美国公众、掩盖战争真相。

作为一名曾在前线出生入死的越战亲历者,埃尔斯伯格深知战争的残酷。他认为将内幕公之于众,是让美国撤出越战的最快方式。

1969年,埃尔斯伯格蚂蚁搬家似地把“五角大楼文件”一点点地搬出来,又利用周末一页页地复印。那时埃尔斯伯格离婚了,周末是他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不得已时只能带着孩子去复印。他让13岁的儿子帮忙操作当时还是稀罕物的复印机,有一次还带上了3岁的女儿。女儿会帮忙把纸上大大的字剪掉,儿子瞥了一眼发现,需要剪掉的是“绝密”两个字。由于担心复印的文件被人盗走,埃尔斯伯格还另外复印了几份,藏在朋友那里,以防万一。

媒体接力报道

证据拿到手后,埃尔斯伯格开始同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接触,试图说服他们在国会公布这些文件,迫使总统下决心结束战争。然而,他的努力四处碰壁,没有人愿意冒着牺牲仕途的风险去谏言。迫不得已,他想到了媒体。

埃尔斯伯格将“五角大楼文件”交给了《纽约时报》。1971年6月13日是星期日,《纽约时报》选择这天开始连载“五角大楼文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算好星期日是政府官员比较懒散的一天,行动会比平常慢半拍。

果然,连载两天后,白宫没有动静。等到第三天发稿前,司法部长的电话打到了《纽约时报》编辑部,要求停止刊发,并收回已经发出的报纸。这个要求被报社果断拒绝。

一场美国政府和媒体间的“斗法”拉开帷幕。

美国政府以间谍罪为名,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发出临时限制令,在案件审理期间禁止刊登这份绝密文件。此时《华盛顿邮报》拿起接力棒,继续报道,却也被告上了法庭。

两家报纸与司法部在法庭对抗的同时,埃尔斯伯格再度出手,将文件转发给了其他媒体。很快,《波士顿环球报》推出了第一篇连载报道,司法部又把《波士顿环球报》也告到法庭。可传票还没送到,《芝加哥太阳时报》的报道也见报了,之后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及其他十几家报纸,都加入了发表“五角大楼文件”的行列。

这场媒体前赴后继的接力报道,成为美国新闻史上难得一见的场面。法庭最终的判决结果是:美国政府败诉。法院判定报纸有权公布历史记录,不管它有没有“绝密”字样。判决依据可能是辩护律师的那句话——“‘五角大楼文件被列为绝密是政治的理由,不是国家安全的理由。文件的披露只对政府不利,但不属于泄露军事秘密”。

总统的疯狂报复

媒体初战告捷,但泄密者埃尔斯伯格仍面临巨大风险。1971年6月28日,报道首次发表15天后,埃尔斯伯格公开投案自首。他早就知道自己肯定会暴露,逃不过被起诉的命运,也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很快,埃尔斯伯格被美国政府控以间谍罪、盗窃罪和串谋罪等12项重罪,面临115年的监禁。戏剧性的是,正是时任总统尼克松一系列疯狂的报复行动,一定程度上让埃尔斯伯格幸免于难。

在自传《秘密》里,埃尔斯伯格披露了尼克松如何不择手段将他的名声搞臭。一盘有关尼克松要求“整治”埃尔斯伯格的录音带内容曝光。

录音里,尼克松说:“让我们将这个狗杂种投进监狱。”

时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说:“我们已经抓住他了。”

尼克松说:“不要担心对他的审判……我们要用新闻媒体审判他,用媒体将他整死……明白吗?”

基辛格和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齐声道:“明白。”

1982年6月22日,埃尔斯伯格被捕。

埃尔斯伯格和阿桑奇(左)合影。

最后他們商定,准备在媒体上将埃尔斯伯格抹黑成一个“靠女人养的花花公子”。

为达目的,他们窃听了埃尔斯伯格的电话,试图证明他泄密是为了获得名利。同时他们还非法闯入并搜查埃尔斯伯格的精神医生的办公室,试图找到能证明埃尔斯伯格存在精神问题的证据,以消除公众对他的关注和信任。尼克松甚至还安排了打手,计划打断埃尔斯伯格的双腿。

1973年审判期间,负责案件的法官被买通,一度让埃尔斯伯格几乎要在狱中度过余生。该名法官“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职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针对埃尔斯伯格的报复行为被曝光,成为尼克松从被弹劾到辞职过程中的致命一击。经过这样的闹剧,该案很多证据被“污染”了,法官迫于压力不得不取消对埃尔斯伯格的审讯,并将他无罪释放。

人们对埃尔斯伯格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变化。当初埃尔斯伯格刚披露“五角大楼文件”时,政府内外许多人都指责他是“叛国者”,并怀疑他从事间谍活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埃尔斯伯格是一个非凡勇敢的人,一个甘冒丧失个人自由风险揭露真相的英雄。

 为“同命相连”者摇旗呐喊

在泄密案发生后的50多年里,埃尔斯伯格一直是坚决的反战斗士。他发表演讲,在媒体上露面,并经常参加抗议活动,也曾因此被捕。正因为这些行动,“美国最危险的人”的称号一直伴随着他。

他的“危险”程度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因为“五角大楼文件”并不是他当年复印的唯一文件。

2021年5月,《纽约时报》报道了埃尔斯伯格披露的另一份机密文件。这份撰写于1966年的美军研究报告显示,在1958年8月23日炮击金门战役开始后,美国军方高层曾考虑过对中国大陆进行“核打击”。

这已经不是中国第一次遭遇美国的核威胁了。在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成功爆炸前,美国曾多次叫嚣对中国实施核打击。但这份文件揭露了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事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美国都在让核战浩劫近在咫尺。

埃尔斯伯格在《末日机器》一书中披露,这份更为隐秘的文件当年在保存过程中意外丢失,被埋藏于一处工地充当地基填埋物,导致他一直难以将其曝光。过去几十年中,丢失文件中的相当一部分已被解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证明他所掌握的内容。

埃尔斯伯格之后,一个又一个“泄密者”相继出现。

2013年,斯诺登发现了能证明美国政府实施大规模监控行动的机密文件。正当他纠结是否该将文件公之于众时,关于埃尔斯伯格的纪录片给了他启发和勇气。在斯诺登将文件曝光引发巨大舆论风暴之后,埃尔斯伯格是第一批站出来支持他的人。2015年,埃尔斯伯格前去莫斯科看望流亡中的斯诺登,两人成为好友。

此后,美国陆军原情报分析员曼宁和“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因揭露美国的暗黑勾当而被指控违反《间谍法》。埃尔斯伯格从未停止过为这些与他“同命相怜”的人们摇旗呐喊。

2018年,埃尔斯伯格接受英国《卫报》采访。记者问:“泄密让你付出了不少代价,它值得吗?”

埃尔斯伯格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值得!斯诺登为了曝光棱镜门不得不流亡海外,这值得吗?曼宁为了曝光机密而坐牢七年半,这值得吗?在我看来,值得。我觉得他们也认同我的看法,他们做的都是对的。”

今年3月,92岁的埃尔斯伯格公布了自己患胰腺癌的消息。他表示,自己已无法做手术,也不打算做化疗,会接受临终关怀。

“我身体上没有承受任何痛苦。”当时,埃尔斯伯格这样写道,“心脏病专家已经允许我放弃过去6年来的无盐饮食习惯,这极大地改善了我的生活:(我现在)可以吃我最喜欢的食物,并享受这种乐趣!”

身体已经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但遗憾还是在他心中滋生。他说:“我将离开的这个世界,正处于非常糟糕的境况之中……这并不是我梦想在2023年看到的世界。”

猜你喜欢

尼克松五角大楼伯格
我的爸爸叫焦尼
“我”来了
五角大楼审计“不合格”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25美分欠款
蒋介石气得骂了娘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尼克松曾担心来华要磕头
尼克松的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