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星辉斑斓,品诗歌之美

2023-07-10袁德冰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25期
关键词:风铃老马余光中

袁德冰

片段精选

片段1: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节选自艾青《我爱这土地》)

赏析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当时正是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时,国难当头,祖国饱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与欺凌。“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新奇的假设开头,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不禁产生疑问:鸟本该在树林里尽情歌唱,享受山林之乐,它与土地有着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通过一只鸟来表达对土地的热爱?“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不禁让我们想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是用生命在歌唱。下面四行是鸟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诗人写作时却在这四个事物前都加上了修饰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满目疮痍的国土的写照;“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就像郁积在国民心中的满腔悲愤;“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就像在日寇凌侮下激起的人民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恨;“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则预示着自由胜利的曙光必将降临这片我们所热爱着的土地。因为即便一只鸟都能感受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何况“一腔热血为国酬”的亿万同胞?

这首诗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祖国最深挚、最感人的爱的告白,这份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

片段2: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自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节选片段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意象,营造出感人至深的优美意境。诗人选取具有四月鲜明特点的意象:新鲜的嫩芽、花、燕,使读者犹如沐浴在大好春光之中,字里行间涌动着炽热的爱和美好的祝福。

技法指津

1.理解诗歌意象

“意”是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是实际存在的客观事物,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就是“意象”。现代诗人在旧意象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赋予了新的内涵,以传达新的时代精神。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现代诗的意象:首先,可以借助题目理解诗歌意象。如余光中的《乡愁》,从题目便可知这首诗的主旨便是乡愁——对故国、故乡、故园的思念。有了对主旨的理解,再理解“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时,也就很容易感受到那份沉重、浑厚、哀伤、苦闷的乡愁。其次,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意象。如艾青的《一棵树》写于1940年春天,当时全面抗战已经进行了两年多,这场战争使我们民族的灵魂经受了磨炼。诗人艾青正是觉察到了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有了对时代背景的了解,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诗中“树”的意象内涵:一棵棵彼此孤离着的树,实际上在看不见的深处,他们的根须却纠缠在一起,这不正是我们一个个团结起来的中国人吗?

2.感受诗歌意境

“意境”就是借助诗歌中的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意蕴和境界。在诗歌中,诗人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整合各种意象,将自己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境界。如何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这就需要我们将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和画面进行联想和想象。如《刈禾女之歌》中,“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通过诗人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田野里,风吹麦浪一片金黄,勤劳的刈禾女卖力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哼着小曲,自己辛苦了许久的这片田野,终于在今天迎来丰收的时刻。通过联想和想象,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对刈禾女、对劳动者、对劳动发自肺腑的赞颂。

3.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是语言最美的沉淀,它用最简洁、最含蓄的语言传递最深情的境界。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来品味诗歌的语言,首选的是动词和形容词。如臧克家在《老马》中写道:“总得叫大车装个够,他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他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他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飄来一道鞭影,他抬头望望前面。”我们在品味语言时可以从关键动词、形容词入手。“扣”写出了背上的货物对它的伤害之深,以及它身上的负担之重;“深深地”“垂下”可以感受到老马对这苦难的现实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写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咽”则表现了老马对自己命运深深的无奈。短短八行诗,便将一个负重受压、苦痛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断挣扎前行的老马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而这命运悲苦的老马又何尝不是旧中国受尽奴役的千千万万个农民的象征呢?

技巧延伸

风 铃

◎余光中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选自《余光中诗集》)

●借鉴

这首诗以“风铃”为载体,抒发了游子对故人的牵挂,表达了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塔檐上悬挂着的风铃”象征诗人的心。“所有的风都改道,铃都摘掉,塔都推倒”是作者的铮铮誓言,抒写了自己对祖国刻骨镂心、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牛刀小试

祈 祷

◎闻一多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请告诉我戈壁的沉默,

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

泰山的石霤还滴着忍耐,

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

是孔子吊唁死麟的伤悲?

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选自《死水》)

●训练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想从“抱紧的记忆”里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又唯恐惊扰了五千年记忆的静谧与庄严,所以提醒“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B.“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表现了诗人对离奇传说的质疑,凸显出诗人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

C.对于“谁是中国人”这样一个无需回答的问题,闻一多偏偏要顽固追问,可见,他所谓的“中国人”并非一般的“国籍”概念。

D.本诗赞美的同时有迷惘,诗人另一首《死水》把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诅咒中蕴含希望,两者炽烈的爱国情感是相通的。

猜你喜欢

风铃老马余光中
寻李白(节选)
老马
摇曳的风铃
风铃
老马的三个愿望
老马与老贾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吹闹心中的风铃
寻找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