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直播的创新特性解析

2023-07-10刘福泉卢肖寒

传媒 2023年11期
关键词:场域受众内容

刘福泉 卢肖寒

所谓慢直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设备对新闻事件或实景进行全过程记录,真实呈现事件始末的一种直播形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直播,慢直播没有主播、镜头调度、后期剪辑等,是不进行任何添加和干预的“原生态”直播。就内容来讲,慢直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媒体跨界合作的监控直播,如央视网与四川大熊猫基地合作的“ipanda 熊猫频道”;另一类是媒体专题制作的策划直播,如挪威电视台系列慢直播。细化来讲,慢直播还可分为新闻类、景观类、科普类、生活类等类型,如2021年8月21日央视频推出的“考古慢直播|聚焦洛阳西汉古墓发掘清理现场”就属于科普类慢直播。慢直播作为全新媒介形态,将全新场景纳入生活场域,进而赋予传播客体新的身份、话语和行为,最终形成广泛意义上的创新扩散。以创新扩散理论来讲,慢直播依据自身创新特性,在技术与文化的全面赋能下不断衍变,正在深层引领思维和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内容创新:构建“直播+”生态系统

直播属于最基本的报道方式,但随着全媒体时代的融合发展,数字电视及移动媒体的崛起,使得直播在技术创新中得到了进一步延展。从电视直播到网络直播,再到移动直播,随着垂直下沉的深入,正在形成极具开放性的“直播+”内容生态系统。慢直播能够呈现出同一时刻不同生活场域内的真实情境,因为其能够打破物质媒介的情境界限,让受众通过信息终端随时进入慢直播建构的具体情境中,这就决定了慢直播具有无限的时空延展性,由此推动了其内容创新特性。

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内容创新及传播是需要经过时间沉淀,通过特定渠道传播给特定受众群体的过程。慢直播的内容创新显然符合这一流程机制,也是经过时间沉淀,持续与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等进行区分,最终形成独立的范式框架。从“看看新闻”的网络慢直播试水到央视频火神山、雷神山慢直播,从“火车火车哪里开”慢直播,到新疆喀什红海胡杨林、江苏大丰荷兰花海等景色慢直播,甚至是超级月亮、日环食等天文现象的慢直播,直播内容日益丰富,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以“上帝视角”观察同一时间内其他时空场域发生的事情,真正体验了“地球村”。

在慢直播的开放场域内,受众掌握了绝对的传播主动权,可以对场景内容进行解码、再编码和再传播,进而实现内容的二次创新与传播。如在火神山、雷神山的新闻慢直播中,受众对场景中的各类建筑机械进行创意命名,形成了内容的二次解读,在真实场景和想象空间交织中实现了内容的衍生创新。经过时间沉淀后,慢直播内容渗透于文化、公益、旅游等诸多领域,场景化直播为受众带来了更有价值的思考与沉淀,并在创新扩散中释放了更多效能,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

二、过程创新:全景监督和情绪宣泄的扩散驱动

慢直播是无主播、无剪辑、无干扰的原生态直播方式,具有实时化、场景化、超时长化的特点,相比于其他网络直播来讲,其直播画面较为单一,视觉冲击性不强。但慢直播有着独特的创新过程,尤其是“共景监狱”下的监督机制和虚拟世界的情绪宣泄,使其成为具有较高需求度和接纳度的媒介形态。

1.全景监狱下的监督机制。福柯将现代社会视为“全景敞视监狱”,认为公共生活空间是一个巨大的监控系统,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虚拟空间中,监视无处不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所有人都处于“全景敞视建筑”内。全媒体时代,受众信息传播的话语性增强,传播主客体的身份界限被全面消解,极大地降低了政府的舆论主导力,并由此形成了“共景监狱”理论,不同于全景监狱理论中受众主体性的遮掩,该理论强调受众的信息主导权。显然,慢直播就是典型的“共景监狱”机制,所有受众都能够以“上帝视角”对慢直播场景内的事物进行凝视观察甚至控制,由此获取了“审判权”。可以说,慢直播为受众创造了一个能够深度参与的凝视场域,成为重要的线上监督渠道,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受众的一致意见成为有力舆论,就能够借助慢直播进行全面监督,也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观点,最终满足受众围观式参政的诉求。

2.虚拟世界的情绪宣泄渠道。因现实社会代偿机制的缺位,人们情绪宣泄的渠道有限,特别是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时代语境下,慢直播就成为重要的心理代偿平台。慢直播全面消解了不同受众群体之间的身份界限,使得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受众共同成为“局内人”,共享由慢直播情境而形成的群体认同,在社交式陪伴中充分满足受众情感需求,成为其被社会广泛接纳的重要依托。因此,在火神山、雷神山的慢直播中,让广大受众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极大地增强了受众安全感,释放了巨大的正能量,同时成为舒缓紧张情绪的重要渠道。

慢直播的创新过程无疑是成功的,是为人们所需求的,也是被广泛接纳的,其在创新扩散中形成了独特的监督与代偿功能机制,是其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三、技术创新:共同在场的深层沉浸体验

传统意义上的直播都有着特定诉求,如新闻直播追求时效性,强调第一时间将核心信息传达给受众,网络直播则具有解释说明或获取利益等目的,典型的有带货直播。但慢直播则完全不同,原生态叙事结构决定了其内容的绝对真实,通过镜头记录告诉受众正在发生什么,这就使慢直播具有较强的在场感。特别是在5G、VR等技术加持下,慢直播的在场感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并为受众提供了深层的沉浸式体验。

隨着5G时代的到来,慢直播正在实现高速度、低功耗、高流畅、大连接,为其动态呈现、深层沉浸、全面交互等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根本性的技术支持,这也是慢直播“直播+”内容生态系统的核心驱动。如“珠峰十二时辰”系列慢直播,5G技术和4K高清技术让受众可以真实感受穆朗玛峰24小时的变化,而VR技术则使受众身临其境,消除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隔阂,为受众带来了极具冲击性的沉浸体验,这也为景点慢直播的快速发展夯实了基础。2020年8月,人民网与浙视频合作,首次推出“西湖水下世界”慢直播,借助机器人、5G技术等,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西湖,让受众体验了水下畅游西湖的别样快感。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5G+4K/8K+AI”的技术架构正在成为慢直播的标配,也是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新突破、新方向。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电信利用云网融合优势,借助5G+光纤双千兆网络确保“疫情24小时”慢直播的高清流畅,同时利用VR镜头将慢直播中的物理场域和受众虚拟场域进行对接,真正消除了物理空间的隔阂,通过移动终端让亿万受众实现了共同在场,让受众身临其境般地进入线上宏大叙事的场域空间,以深层沉浸的姿态全面观察事件发展及细节。可以说,技术赋能下的慢直播,还有很大的创新扩散空间,这也是慢直播的基本特性。如何深化技术与直播的融合,进一步拓展慢直播的场域边界,为受众提供优质体验,也是未来慢直播发展的重要方向。

客观来讲,当前慢直播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见于独特新闻事件和场景中,但其创新扩散过程无疑是成功的。就内容而言,其“直播+”生态系统极大地拓展了内容范围,为媒体融合转型创造了更多可能;而就技术而言,慢直播在保留网络直播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直播形态,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核心驱动。因此,在未来慢直播发展中,需要从内容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加强创新实践,不断拓展创新扩散的边界范围,以充分释放慢直播的传播效能,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场域受众内容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