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少先队工作社会化发展的意蕴

2023-07-06吴云清

少先队活动 2023年6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少先队社会化

吴云清

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是教育广大少年儿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环境中,接受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规范、劳动技能、生活经验和各种文化风尚,使他们获得社会承认,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续奋斗的合格人才。但是,这种认同与接受不仅仅是—个社会适应的问题,而且要积极地体验和自觉地融入社会,并服务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伴随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的社会化需要,少先队员理想目标和实践手段,更趨于合理,从而达到信仰、情感和行为的动态推进。

一、突出政治社会化的工作定力

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成长的政治组织,始终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全面坚持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掌舵领航,以精准的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的政治根基。因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筚路蓝缕创造出一个个永垂青史的历史伟业,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格局。所以,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由自然人发展为政治人、社会人过程中,引导他们把握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习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观念和政治规范,坚定政治信仰,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形成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人格。由于政治启蒙阶段的社会角色同成人有很大区别,因而少先队教育一定要特别讲究适切的目标与方法,以期获得成效。

1.注重从少年儿童的需要出发

善于启发少年儿童多同他人和社会接触,在实践中能经历、接触一些先进人物、红色历史和有意义的素材,逐步了解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感悟党的希望和要求。在提高政治认知能力基础上,不断增强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践行。

2.注重站在时代的视角讲政治

立足新时代,履行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固本正源,勇立潮头。学习政治榜样,崇尚英雄模范,在社会教育实时化中,先入为主,模仿为主,提升少先队员的政治判断力和政治责任心。与时俱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3.注重细化少先队政治教育手段

校内外少先队组织需要用少年儿童听得懂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将政治大道理融进一个个社会实践,将党、团、队的组织要求融进每个队员的行为中,将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归属变为队员们的切实行动。

二、推动社会规范的内化进程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年轻一代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具有传播社会文化、价值观塑造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功能;必然通过学习社会技能、实践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角色,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一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在广泛开展的少先队活动中,每个队员都不会游离于社会之外,需要了解现实生活,体察民情与国情,认同和服从我国各种社会规范,并将这些规范变为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少先队员实现崇高理想和养成好思想好品德的动因。

1.要加强社会规范的认同感

少先队校内、校外组织引导队员主动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规范、道德规范和各项生活规范的要求,通过多种途径掌握社会主义各项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要领,认识社会文化优质元素的作用,懂得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少先队员从中获得对社会规范更多的内心体验与感受,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在社会化工作的运行中自愿产生对规范的遵从和行为的遵守。

2.要加强社会规范的转化

少先队校内、校外组织努力使少先队员将社会规范变为个人的内在需要,提高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驱动行为的正确选择,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积极行动。通过社会化工作,团结和帮助队员形成少先队所期望的良好行为。这种内化过程依托于优质的社会环境,以及组织行为的定向性和内控性,从而促使队员严格遵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及要求,共享社会服务的本领和劳动技能。只有将党和人民的客体需要转化为每个队员的主体行为,将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有机结合,才能不断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道德,逐步培养国家建设的栋梁。

因此,行为规范的社会化是社会化的核心目标,也是少先队员形成核心素养、健全人格的关键。今后应受到高度重视,并加以坚定实行。

三、促进融入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是依据社会发展要求,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交互作用,不断提高社会化功能水平的。主动融入社会,深度融合社会,必然成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变革。

1.深入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

新时代,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展现出历史性的飞跃和驾驭世界变局中强烈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我国发展具有的战略性有利条件,充分表明我国社会战略性发展大势。这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也是少先队社会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队员识大局、明大体,以只争朝夕的勇气、大道必行的底气,融入中国改革发展进程,有所作为,勇挑重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行稳致远。

2.努力发展队员外化社会的增效水平

少先队教育是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进行的,在社会成员的相互作用、相互激励中实现的。这种磨砺只有通过每个成员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动地外化于社会,融进急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中,使不同群体之间更加团结、更加和谐,才能相互增效。因而,社会化工作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内在潜能,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以关心祖国的具体行动,凸显报国之志;以积极参加“学党史强信念、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的主题实践活动,彰显对党忠诚与热爱的情感;以不怕困难敢做敢当的行为,尽显每个队员的才能和才华。服务社会的行动会在个人行为的新变化中,为社会所接受、所赞扬,继而释放出更多的社会能量。这种融入是积极地将多种亲社会行为聚集在一起,成为激励少先队员在社会中成长不断增加的内生动力。

四、开辟社会化服务的公共渠道

鉴于少先队工作社会化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整个工作部署和措施,呈现广阔的布局及多样化发展趋势。

1.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一致的工作平台

面对生活目标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法治社会化、经济社会化和科技社会化方方面面的要求,少先队要在组织上统筹安排,加强街道(乡镇)、社区(村)和青少年宫少工委的统一领导,同质、同步、同向开展社会化教育,不断优化少先队发展环境。协调多种教育力量,发挥其共有的塑造功能、陶冶功能、管理功能、保护功能和相互督促功能,形成教育系统的正向合力。

2.拓展更多的校外服务组织和活动阵地

少先队组织应以社会实践教育为中心,加强少先队在校外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伴同社会服务渠道的拓展,个人承担的社会义务与日俱增,提高服务质量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广大的少年儿童在各种活动项目中锤炼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加珍视服务社会的价值,学会服务、学会正确地处理一些社会问题,从而将个人服务社会的行动置于更加广泛的评价阵列,在校外实践活动的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采用多侧面、多形式、多样态的活动路径

少先队工作社会化必然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健全多渠道、多维度的价值表现形式成为应有之义。包括大、中、小队不同层次的社会活动,挖掘本土化社会活动项目的创新举措,调动各种教育队伍力量,少工委校外实践基地、营地的开发,网络视听、多媒体等载体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好声音”“红领巾研学”“假日小队”等活动形式,以及少先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熏陶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合理应用,这些因素会对少先队社会化产生鲜活的效应。因此,多样化的组合是少先队工作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是培育美好理想与行为的逻辑使然,是让每个队员经受社会实践锻炼、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必经阶段。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育人过程中,发挥出愈来愈大的牵引和保证作用。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少先队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少先队员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