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陈列表达方式探究
——以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主题陈列《客家人》为例

2023-07-05陈飞龙

客家文博 2023年2期
关键词:客家人陈列展品

陈飞龙

截止至2021年国家文物局的全国博物馆名录统计中,全国共有6183家登记在册的博物馆,据统计,其中以民俗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有251家,占比为4%左右。除此之外,在各省市的综合博物馆中,也大多包含有民俗方面的展陈内容。可见,民俗文化类别的展览在博物馆各类陈列展览中占有一定比例。虽然这类型的展览为数不少,但由于各地民俗文化的差异以及展览所传达的主旨、表达方式和手段的不同等,每个民俗陈列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本文就以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升级改造后的主题陈列《客家人》为例,分析其在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及文本表达、形式表达、空间表达等方面所作的尝试和突破,以期对同类型的民俗文化陈列在内容策划及设计布展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研究客家历史文化和客家民俗文化为宗旨的综合性博物馆,2020年12月被评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自2008年开馆以来,就致力于打造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在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探索成长发展之路,逐步成为世界客都梅州的文化地标和客家文化的重要宣传窗口。2019年6月,筹备了近三年的升级改造主题陈列《客家人》正式对外开放,再次刷新了人们对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的认识,深化了观众对客家民系的情感认同。

《客家人》陈列位于主馆客家博物馆内,展陈面积为3722平方米,展线为630米。整个陈列以“大客家”的视野和博物馆的视角,充分吸收客家学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大量客家文化元素和客家历史、民俗文物,集中展示汉民族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民系丰富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一、相关研究成果在民俗陈列中的转化

王春法在《什么样的展览是好展览——关于博物馆展览的几点思考》中提到“展览应该有其独特的学术性”,同时引用吴洪亮的说法“展览实际上是一个梳理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些观点都表明,在展览策划阶段,展览内容必须要有相关学术成果的支撑,并用博物馆陈列的方式将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成陈列语言。笔者认为,这个过程需要涉及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要选取哪些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展览的学术支撑;二是如何将学术成果转化成陈列语言,即采用何种展示方式和手段;三是在转化为陈列内容后如何将相关内容进行整体串连和融合。

具体到《客家人》陈列,其学术支撑主要基于客家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如客家学方面是运用以罗香林为代表的关于客家源流、客家迁徙、客家界定等的研究论述;民俗学方面是运用该学科对信仰民俗、技艺民俗、人生礼俗等民俗事象的研究论述;人类学方面则是运用其对于族群产生、演变、发展,出土文物与人类文明的辩证关系等的研究论述。

有了以上的研究成果作为学术支撑,就关系到如何转化为陈列语言以及各部分之间如何融合贯通的问题了。笔者认为,学术成果将分别通过文本表达、形式表达、空间表达等方式进行转化,下文将作具体地论述。

二、民俗陈列的文本表达

所谓民俗文化陈列,是指通过民俗文物将历史和现实的民俗文化展示出来,从而反映某一地区人民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使观众得以认识自我和风俗习俗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激发人们热爱乡土、祖国和本民族(民系)文化的热情。《客家人》主题陈列就是以汉民族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作为展示主题,通过各类民俗事象诠释客家历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世今生,使观众得以了解“客家”这个民系的独特民俗和文化。

据郭文钠《民俗陈列的发展历程及模式新探讨》所述,“民俗陈列方式基本呈现出三种模式:版块式、串联式和并列式”。按照这三种模式的定义和特点,《客家人》主题陈列应属于串连式,是通过某一线索将整个民俗陈列内容串联起来的线式陈列模式。整个陈列分为“源流篇、人文篇、客魂篇”,各篇章既相对独立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连起客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客家外在的民俗事象及内在的精神内核,从地缘、血缘和文化的联系来展示遍布海内外的客家人,以史叙事、以事串人。

《客家人》陈列从多个维度深入梳理和挖掘客家历史文化,揭示海内外客家人的历史和文脉传承。源流篇以探寻客家发展足迹的角度,展示客家民系的发展经历了肇始中原、开基赣闽、成熟南粤、遍布华夏、迁居海外几个阶段,揭示了客家先民秦汉以来从中原迁居赣闽粤地区形成客家后,宋元以后经多次迁徙后,在各地定居发展,成为遍布海内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上亿的世界性大客家民系的发展历程。人文篇则以品鉴客家文化韵味的方式,展示客家特色民居、民俗风情、英才翘楚、客家风范等,揭示海内外客家特色文化的主要特征和独特魅力。客魂篇从扬厉文化精神的角度,展示客家人的敬祖重谱、古韵方言、儒家传统、尚武报国、客家精神等,揭示海内外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和独特个性。该展陈让受众从整体上感受到全球视野下的“大客家”理念,清晰领会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的承续关系,是世界客家历史和文化的展示窗口。

图1 序厅

图2 清客家彩绘雕蝠纹木建筑梁架

图3 清咸丰十一年(1861)龙纹红底金字漆木圣旨匾

图4 湖广填四川场景

图5 客家斗门场景

三、民俗陈列的形式表达

民俗陈列在进行展陈形式的表达时,要紧密结合展陈的主题和内容,分别通过民俗展品的选取和组合,表现民俗风情的辅助手段如场景、模型、多媒体等进行展示。作为民俗陈列,不管采用何种形式进行表达,最关键的是要根据所表达的民俗主题选取最具民俗特色的物品和呈现方式,让观众置身其中就能明确感受到民俗特色及陈列中所传递出来的民俗信息。具体到《客家人》陈列,其采用的陈列形式如下:

(一)主体展品

《客家人》主题陈列共选取了300多件实物展品,根据所展示的内容分布在相应的版块中,例如:

源流篇分为迁徙足迹、发展历程两个单元,重点梳理客家人的来源和发展脉落,展出了晋代以来客家地区的代表性瓷器、客家族谱、契约、族谱木刻板及印刷工具等文物展品。

人文篇从客家民居、民俗风情、英才翘楚、客家风范四个单元体现客家的特色和特点,展出了屏风、楹联、匾额、梁架、客家名人书画以及各类客家民俗文物等展品。

客魂篇分为客家传统、客家情怀两个单元,从精神层面进一步提炼出客家人的思想信仰和人文精神,展出了官轿、圣旨匾、客家研究著作、客家新娘服饰等展品。

(二)辅助手段

相比起许多大型博物馆或大型展览,《客家人》主题陈列中的实物展品并不算丰富,因此在展示方式和手段上,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弥补:

一是借助场景,根据内容设置了客家夯土墙、湖广填四川移民场景、客家婚房、客家私塾场景、客家斗门场景等,这些反映客家族群文化的场景,将因为展品缺乏而腾出的大空间进行了合理的条块分割,同时起到了将抽象内容生动化、具像化的效果。

二是借助非遗项目,如客家擂茶、广东汉剧、麒麟舞、提线木偶等,这些非遗项目因其本身的动态性,能让观众在沉浸体验的同时,忽略了对展品本身的关注,也是观众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和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是合理利用好大体量展品,如龙骨水车、屏风、建筑构件、风车等,使展品与半场景、场景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四是加强辅助展品的使用,展览融入了泥塑、模型等艺术表现手法,制作了客家围龙屋泥塑以及赣南土堡、福建土楼、八卦型楼、五凤楼等建筑模型,分别置于客家民居部分进行展示。在人文篇展区借助旧家具、硅胶人、仿真模具、木偶等分别复原了客家婚庆、客家美食、客家擂茶、广东汉剧、提线木偶等场景,并配合查询触控屏全面展示客家民俗文化。人文篇中的英才翘楚和客魂篇中的客家传统部分,则通过仿铜雕塑、场景复原等形式体现了客家地区崇文重教及人才辈出的特点。

五是适当引入新技术。在《客家人》陈列里,新技术的使用让陈列形式变得更为多样、有趣:观众通过佩戴VR眼镜和观看透明显示屏,可以360度全方位地体验客家祭祖仪式;通过AR技术让观众对客家五次大迁徙的历史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同时还制作了沉浸感强的《客家人》虚拟展览,观众仅需通过手机、电脑和网络,就能足不出户、身临其境地参观展览。

四、民俗陈列的空间表达

民俗陈列的空间表达同样需要紧密结合民俗主题,并尽可能地利用建筑本身的特色及空间区划、参观流线等打造出民俗陈列所要表达的地方特色、人文特色,为观众营造融入其中的参观氛围。

《客家人》陈列所在的展馆客家博物馆,其建筑本身吸收了客家围龙屋的整体设计、建筑外观和建筑构件等理念及元素。在《客家人》展览的空间设计中,重点考虑如何让展览内容能够与整个建筑更加和谐地融为一体。整体空间布局结合实际建筑条件、人体工学及观众参观流线考虑,顺应建筑流线形态设置展墙结构,进行区块式展区切分。同时,展区在空间设计上采用了较为传统的陈列方式,以贴边的展柜和展台为主要的区域进行展示,这样能够预留出足够大的行进空间,避免因人流过大出现拥堵情况。展厅入门以客家迁徙、开拓、定居的发展历程为蓝本设置环形浮雕序厅,中部间以“客家人”陈列的标题墙,从标题墙两边皆可进入展厅。另外,无论是客家斗门场景、客家婚嫁场景还是客家祭祀场景,均利用展厅原有的空间布局进行半场景设计,并确保每个场景都有相对独立的展示空间,同时预留出可供观众或远眺或近前的空间距离,为观众观展的同时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五、结语

依托《客家人》主题陈列,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至佳,经历着不断完善的发展成熟时期,创造了地方性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虽然民俗陈列的表达方式并非一尘不变、千人一面,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客家人》陈列总结出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让人们在以后的相关实践中有所获益并进一步延伸拓展,将中国丰富的民俗文化以更加丰富多元的表达方式呈现给广大观众,为传播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助力添彩。

猜你喜欢

客家人陈列展品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展品被盗了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CCMT2016展品预览(1)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