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江明清海防遗存的调查与研究

2023-07-05陈浩天

客家文博 2023年2期
关键词:炮台碉楼海防

陈浩天

阳江1位于广东省西部南海之滨,西连高、雷、廉、琼,东接珠江出海口西侧,自古以来属航道海区,为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往南洋商船往来必经之地。阳江海防是广东海防体系下的重要一环,是连接广东西路海防、中路海防的战略要冲,然而阳江海防遗存以及相关史料都保存较少。

广东省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开展了广东明清海防遗存的专项调查,获取了不少海防遗存相关资料。2014年-2018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下简称海丝馆)联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组成调查队,断断续续对阳江海洋文化遗产进行调查2,其中也包括海防遗存,主要包括3个城址和2个炮台等遗存。2020年,海丝馆对海陵戙船澳炮台进行了考古调查3,清理出炮台旧址4,发现了大门、房址、道路等遗迹,采集建筑材料(砖瓦)、陶瓷器、铜器、铁器等各类文物共计358件,炮台形制得以显现,为研究阳江古代海防建设以及广东海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文主要以阳江海防遗存的考古调查为基础,同时结合文献记载,对阳江明清海防遗存进行相关研究,以期全面探讨阳江明清海防体系,挖掘阳江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资源。

一、阳江明清海防遗存

阳江明代海防遗存主要有所城、寨城等,清代海防遗存主要有所城、寨城、炮台、碉楼、烽堠(也称烟墩、烽火台)等。

(一)海朗所城遗址

1.文献记载

据《明史》《读史方舆纪要》《(民国)阳江志》等记载,海朗守御千户所城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都指挥花茂建立,因在海朗山下,故名,亦名镇海山,隶属广海卫,城垣周长580丈,高1丈4尺,万历四年(1576年)将城垣增高三尺,设门楼四。万历三十年(1602年),海防同知徐璘建敌楼6座。崇祯二年(1629年)在城上设海朗炮台。清乾隆初城废。

2.遗址现状

海朗所城遗址位于阳江市阳东区大沟镇海头村委会新屋村东北方镇海山上。城址为依山势修筑于山的东、南麓,遗址城墙呈不规则形状,为夯土墙,总长约3207米,占地面积约233972平方米。现存四周城墙遗迹,东面城墙至水巧村村边,城墙保存较为完整,为夯土墙,底宽约8米,高3-5米不等。南面城墙建于新屋村北约300米水田边,残高约2.5米,局部残留有花岗石砌墙基。东、南两面城外有宽约10米护城河。北面及西面城墙沿山顶脊而建。遗址内有大量红、青砖和瓦砾堆积,散落有灰质粗陶及青花瓷碎片。城旁镇海山(明代称海朗山)巅有“镇”“海”“山”三字石刻,分别刻于三块大花岗岩石上,三字高均2米左右,楷体,阴刻,为明代署守御千户所镇守此地时镌刻(图2)。

图1 海朗所城遗址城垣遗迹

图2 “镇”“海”“山”石刻

(二)双鱼所城遗址

1.文献记载

据《(道光)广东通志》记载,双鱼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双鱼守御千户所驻地,在清代为水师阳江镇标右营千总驻扎所,城垣周长480丈,厚1丈,高1丈8尺,门楼四,康熙十年、乾隆四年先后修葺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崇祯二年置铳台,并筑小城,设兵戍守”6。双鱼所城于雍正间(1723-1735年)被裁撤所官,改设为县丞署,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废置。

2.遗址现状

双鱼所城遗址位于阳江市阳西县上洋镇双鱼城村委会双鱼城村,城址位于龙高山脉棉花岭南麓,在上洋镇东南方3公里处。城址内现为村庄,西北面为坡头村,南面为双鱼村。城址沿台地地势建造,城垣原为土墙包砖,文革时期被拆除。城垣呈椭圆形,城墙西垣等几部分及西门遗迹保存较好,残高有2米左右,城址内现存有古井,城垣外围建有壕沟。西垣护城壕外有平地,根据口碑调查为当时所城之演武场(校场)。城内民居随处见拆自双鱼城城垣的青色城砖,有大、小多种规格,被用作屋墙或院墙等墙砖,其中一些城砖上有模印的“双鱼城砖”铭文。(图3)(图4)

图4 “双鱼城砖”铭文城砖

(三)北津寨城遗址

1.文献记载

据《(民国)阳江志》记载,北津城最初为许恩杀海寇郑大汉归义后所筑。后明万历四年(1576年)于此置水寨,十四年(1586年)筑城,周220丈,设门三楼。北津水寨建于北津山西麓,筑有炮台,以控扼出入港口之航路,依港设寨。明清时多次修复,于康熙十八年填设后山炮台、子城。港埠分为东、西两处,独石耸立其中。乾隆年间(1736-1795年)于二港间沙洲立石为导航标,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在石上建塔(独石塔)。

2.遗址现状

北津寨城遗址位于阳江市阳东区雅韶镇西南北津村。城原依山修筑,位于漠阳江、那龙河等水系出海口。城址破坏严重,现仅存一段城垣遗迹。寨遗址遗址现为北津港码头,北津港对面沙洲有独石塔。独石塔平面为圆形,石块加灰沙土夯筑实心塔,底径5米,通高11米,可作为航标塔(图5)。塔身有“独占文明”四个题字,现已模糊。

图5 北津独石塔

(四)戙船澳炮台旧址

1.文献记载

据《(民国)阳江志》,炮台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由阳江知县康羲伯建。咸丰九年(1859年)因炮台荒芜,总兵潘庆于旧炮台附近增筑新炮台。《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以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均记录现炮台为新炮台,应为误判。经考古调查,现存炮台为戙船澳旧炮台,咸丰九年(1859年)所建新炮台已不存。《广东海防会览》记载了戙船澳炮台大炮总数八门,二千斤、一千斤各二门,五百斤四门。

2.遗址现状

戙船澳炮台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西南侧闸坡镇北环社区炮台山山顶,坐东南向西北。海丝馆于2020年-2021年对海陵戙船澳炮台进行了考古调查,布设探沟,清理出炮台旧址,炮台形制得以显现。调查结束后,对炮台进行了数字化信息采集,为将来的考古研究、宣传展示、数据存档等提供数字化支撑。

戙船澳炮台基址高出海面约30米,营盘平面呈长方形,长30.2-34.5米(加高台共长52.5米),宽30.2米,占地面积1338平方米,围墙厚2.2-3.2米,围墙内立面残高0.8-3.5米,外立面残高约1.5-4.6米,以灰沙(三合土)砌筑石块建造,外墙西北段和东北段坍塌严重。炮台设一出入口,宽约1.9米。架设大炮的高台与营盘相连,呈半椭圆形,其上曾建现代通讯塔基座,破坏严重。考古调查发现了大门,房址2处(共13间),道路2段等遗迹,出土有陶瓷器、建筑材料(砖瓦)、铁器、铜器、玻璃器等各种材质文物共358件,其中瓷器有青花瓷碗、盘、杯,以及青瓷罐、勺子、棋子等;陶器有盆、炉、盒、钵等;铜器主要以铜钱为主,还有铜子弹头以及铜烟枪头。(图6、7)

图7 戙船澳炮台采集遗物

戙船澳炮台的形制完全符合清代前期炮台特征,且该炮台设于山顶,最晚铜钱为咸丰通宝,相互印证其为旧炮台,而非新炮台(新炮台已不存)。营盘房址F1内出土的1枚“景盛通宝”说明阳江在清前期与越南存在着贸易往来。炮台清理发现的流水口、房址、道路等遗迹现象说明炮台存在指挥居住设施(营房、演武厅等)、后勤保障设施(伙房、火药库、子弹库及排水设施等)和交通运输设施(道路等)多个设施。

(五)大澳观音山碉楼旧址

1.文献记载

据《(光绪)新宁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由总督爱新觉罗·长麟于大澳观音山建石碉楼一座,兵房六间,碉楼内炮位四;另在碉楼外建炮台一座(今已荒废),炮位三。此即观音山碉楼与炮台,民国时荒废。

2.遗址现状

观音山碉楼位于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委会大澳村村南观音山(又称澳咀山)上。观音山碉楼面向大澳港湾,无门,只有一个只能供出入的圆形洞口,现洞已毁,屋顶倒塌,只存四壁。炮台现存一间一进,总面宽5米,进深5米,高6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墙体以灰沙泥砌筑石块建造,剖面呈梯形,厚度0.6-1米,其上开有供瞭望的小窗口及枪眼。2008年被“黑格比”台风毁坏其正面和左角。碉楼保存现状一般,杂草树木丛生,四周石墙虽不完整但是轮廓清晰,石墙有松动,墙体有倒塌风险。

(六)大澳虎山炮台旧址

1.文献记载

据《(光绪)新宁县志》,虎山炮台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民国)阳江志》称大澳港南、北各建有一座碉楼,原属新宁县,嘉庆十六年(1811年)划归阳江镇左营管辖,北碉楼即虎山炮台。

2.遗址现状

大澳虎山炮台位于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委会虎山西南面山脚。虎山炮台用于防范海盗以及倭寇,坐东北向西南,坐落于海边乱石墩上,扼守大澳港湾。炮台轮廓清晰,形状呈椭圆形,直径约为22.9米,占地面积262.21平方米,墙体以灰沙(三合土)砌筑石块建造,墙内立面高约2.2米,外立面高约4.3米,墙厚0.9米,四个炮口(炮位)。炮台周边杂草树木丛生,保存较差,西边部分墙体2008年被“黑格比”台风毁坏,有坍塌风险。(图8)

图8 大澳虎山炮台

图9 独山烽火台遗址

图10 莲流山烽火台遗址

(七)独山烽火台遗址

1.文献记载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独山烽火台始建于清代。

2.遗址现状

独山烽火台位于阳江市阳东区雅韶镇津浦村委会下海屋村独山山顶,南濒南海。独山烽火台轮廓明显,但结构模糊,圆台形,围墙为三合土夯筑,已长满杂草及树木。底部直径8.8米,高2米,占地面积38.72平方米。

(八)莲流山烽火台遗址

1.文献记载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莲流山烽火台始建于清代。

2.遗址现状

莲流山烽火台遗址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雅韶镇八二村委会石塘村莲流山(本地叫烟楼山)山顶,南濒南海。莲流山烽火台轮廓明显,但结构模糊,圆台形,围墙为三合土夯筑,已长满杂草及树木。现存2.5米高土堆,底部直径13米,占地面积133平方米。

二、明代广东海防体系下的阳江海防

广东为沿海大省,明清时海岸线长达五千余公里7。阳江明代海防主要为防倭寇、海盗的劫掠。倭患在明代长期存在,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朱元璋曾试图用外交手段解决倭患未果,也是他后来下令海禁的原因之一。明代广东海防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明代前期,海防体系的建立;第二个阶段为明代中后期,重整海防,设立六大水寨。

(一)前期:建立海防体系

卫、所是明代军队基层组织,在各地陆防以及海防都设立。明代在沿海构筑起涵盖卫所、巡检司和烽堠预警的海防体系。这些海防设施,分布在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东起潮州府、西至雷州府、廉州府,同时囊括海南的沿海地带,明代广东沿海卫有8个,海防守御千户所28个。沿海卫所军队巡视沿海陆地以及海面,巡检司在内陆关口盘查防备倭寇以及海盗,构筑起海上以及陆岸两道防线。

广东海防体系东、中、西三路分哨,阳江属于“西路”,是承接高、雷、廉、琼和广东中路海防的战略要冲,倭患同海盗都是海防的重点。明代阳江属肇庆府,内陆阳江县城设阳江守御千户所,又在沿海东西分别设立了海朗、双鱼二所,成犄角之势拱卫阳江。三所共旗兵942名,每所各设有备倭官一名,每年汛期带本所旗兵出海巡视戙船澳等沿海重地。海陵岛位置险要,明清时期倭寇、海盗多次劫掠海陵,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在海陵设巡检司。

阳江沿海险要之处还建有烽堠报警“如贼势将登犯某处地方,日则举烟,夜则举火”8。不同时期不同文献记载的烽堠略有差异,初刻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郑若曾等著《筹海图编》卷三将阳江沿海烽堠辑录在广州府下,结合卷一广东沿海山沙图广东五(图11),可知阳江沿海共有黄村、谭村、赤水、蛤浦、北津、丹章、那贡、南洋、安民、处儒10处烽堠。《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阳江沿海烽堠设施,阳江所有白沙、北津、南乐、那贡、南津、黄村6处,海朗所有那苏、平山、三丫、北环、澚仔、东稔6处,双魚所有石门,将军帽,白沙,施村4处9。不过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阳江沿海已经不见明代烽堠,仅有合山镇烟墩烽火台遗址(据口碑调查为明代烽堠),距海过远,为内陆烽堠,本文未将其列为海防遗存。

图11 广东沿海山沙图广东五(采自《筹海图编》卷一)14

明代海禁也是一种海防政策之一,不过是消极的海防政策,洪武年间开始,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海禁政策禁止出海,只是短暂的在明初打击倭寇和海盗有效,长此以往对以海为生的沿海居民和商人都打击很大,致使其无法维持生计,因海禁失去经济支柱的沿海居民和商人不得不进行走私贸易,而走私滋养了海盗,而且有部分沿海居民和商人被逼得走向劫掠,转而为寇,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海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在,甚至很多时候导致海盗更为猖獗。

明初阳江沿海建立卫所,实行巡海制度,海防取得过积极的防御作用,随着明朝政局的稳定,战事逐渐平息,沿海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比较平静。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阳江双鱼所属西路高州的神电卫,海朗所属中路广州府的广海卫,阳江所属中路肇庆卫,阳江三个所城分属三个卫,无法做统一调度,存在管理分散、兵力缺失等众多问题,也致使了这几个所城多次被倭寇和海盗攻陷。

(二)中后期:设立六大水寨,重整海防

明中期以后,卫所疏于管理,防务懈怠,大量士兵逃亡,沿海卫所兵力锐减,导致倭患以及海盗更加猖獗。为重整海防,两广总督吴桂芳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请设六大水寨10,与卫所军队共同防卫沿海,弥补沿海卫所兵力不足的情况。六大水寨之间,有在连界处进行会哨的巡洋会哨章程,也有烽堠警备,也有联合防御“小贼则一寨任之,大贼则分东南西三寨合任之,再大则通东西六寨共任之”11。

万历四年(1576年),裁乌兔寨,在阳江设北津水寨为六大水寨之一。六大水寨的驻地、信地、分哨、会哨地点及所取结报等都有明确规定,北津寨的驻地为海陵澳,信地从三洲山到吴川赤水港,设置了上下川、海陵等分哨。北津水寨建立后,巡船出海陵岛,西至电白与白鸽门寨兵船会哨,东至三洲、上下川与南头寨兵船会哨。北津寨是广东海防的重要据点,弥补了北津海防之缺,重新确立了阳江地区的海防体系。

六大水寨的设立,效果明显。六大水寨设立之前,广东海防兵员主要为世袭的卫所旗军,另外临时有招募水军,海防由备倭总督专领,由海道副使检察,分哨简单且不合理;六大水寨设立之后,广东海防兵员主要为地方招募的水军,卫所旗军只作为辅助,募兵人数大量增加,且为职业兵,战斗力增强,军队指挥由专职参将、把总等负责,水寨会哨进行了明确规定。

中后期,阳江沿海还增设了营堡和炮台等军事工程措施,如阳江县志中记载北津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建炮台,双鱼、海朗皆于崇祯二年(1629年)修建炮台。

三、清代广东海防体系下的阳江海防

由于反清势力以及沿海海盗在东南沿海的活跃,清康熙初年以前广东的禁海和迁界政策更甚于明代,严重影响了沿海居民的生计,原有的海防设施如卫、所城等也多被废弃。康熙八年,展复海界之后,清政府重建海防体系,因应火炮的发展,着重建设沿海炮台,炮台成为了清代海防的第一防线。康熙初年阳江新建的炮台有石觉炮台、北额炮台、丰头炮台。此外,始建于明代的北津炮台、海朗炮台、双鱼炮台在康熙年间也在重修后继续作为海防设施。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两广总督杨琳题请在海口要隘改筑炮台116座,后又添设炮台17座,开启了清代广东海防炮台建设的第一波高潮,戙船澳炮台便是这波高潮中新建的41座炮台之一,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由阳江知县康羲伯建,其余均为重修的旧炮台,如阳江的石觉炮台、北津炮台、北额旧炮台都是在这波高潮中维修的。经过这波建设,广东沿海炮台防御周密。清代前期康熙年间海防的主要任务是平定海疆,对付反清势力以及海盗,所以修建的炮台主要集中在广东东路和中路。阳江虽为西路防御,在康熙年间修建或者重修的炮台数量也不少,戙船澳炮台大炮总数八门,在清代前期属大型炮台,加上出土有清乾隆款景德镇窑青花瓷器,可见戙船澳炮台在清代前期海防体系中规格较高,也凸显了阳江在西路防御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戙船澳炮台的考古发现以及海丝馆对清代前期广东沿海炮台的调查,结合文献“於临海山梁,据三面之险…上设大炮数位,建造营房,官兵防守”12,我们可以发现清代前期广东沿海炮台有以下共同特征:①选址于三面临海的山上,视野广阔;②城堡式炮台,大炮设于面海方向的无剁墙高台(长方形或圆形)上,露天安炮,炮台部分与营盘部分联结;③营盘形状依地势,多作长方形,只开一门;④营盘内建有指挥居住设施(营房、演武厅等)、后勤保障设施(伙房、火药库、子弹库及排水设施等)和交通运输设施(道路等)多个设施;⑤墙体基本为石材砌筑以及三合土夯筑,也有部分为纯夯土炮台。

除了炮台之外,清代前期在沿海还建有所城、烽堠、碉楼等海防设施。所城、寨城是在明代海防城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过很快就遭废置,现均不存。烽堠仅存莲流山、独山烽火台2处遗址。碉楼是阳江有别于广东沿海其他地方的海防措施,碉楼于海边便具有了海防功能。大澳是广东西路的海防重点,是新宁、上下川等航海西去必经之路,也是外来船只航行省城、香港必经之路,乾隆五十九年在大澳先后设有碉楼于大澳南北两岸,现存有大澳观音山碉楼、虎山炮台,保存一般,但是仍旧保存有清时的形制。清代前期还复设了海陵巡检司,以及沿袭了明代的会哨制度,会哨制度体现了广东东、中、西三路海防的战略部署。在清代前期炮台、巡检司、巡海会哨制度的体系下,海防初有成效,大部分时间海面平。

嘉庆年间,海盗猖獗,由此广东沿海要地开始了第二波兴建炮台的高潮,这一时期的炮台主要集中在中路,东路和西路也有炮台新建,阳江建有北额新炮台。广东沿海嘉庆年间修建的炮台仅有长沙炮台和崖门炮台保存完好,从这两处炮台,可知这一时期炮台明显与清代前期康熙年间修建的类似城堡的炮台不同,是在围墙上有炮洞的炮台13。嘉庆十五年(1810年),海防部署调整,成立阳江镇标,阳江成为西路防御的重心。

道光咸丰年间,经历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两次鸦片战争,海防设施如炮台等不少遭废置,戙船澳旧炮台便是这一时期荒废的。这一时期海防主要是为防范外国船只,所以主要是注重中路海防,也兴建了不少炮台,特别是珠江口的虎门。阳江这一时期地位已不多重要,仅在咸丰九年因戙船澳旧炮台荒废增筑新炮台(可惜现已不存,也无法知道其形制)。

晚清(同光宣时期),广东海防起初为复建旧式炮台,后改为修建西式炮台,引进洋炮。不过由于海军经费以及兵力部署等原因,西式炮台建设主要集中在虎门以及潮州,其他地方海防还是依靠之前建的旧式炮台。阳江在这一时期海防地位有所提升,商贾繁盛,但是海盗猖獗,于同治六年(1867年)阳江县升为直隶州,宣统元年(1909年)设大澳局以资防守。据光绪十五年张之洞撰《广东海图说》,阳江的炮台有海陵炮台(即闸坡新炮台)、石觉炮台、北津炮台、北额炮台。《(民国)阳江志》也有同样的记载,阳江共有石觉炮台、北津炮台、北额炮台、北额新炮台、闸坡新炮台5座炮台在宣统以前都有官兵驻守,说明一直到宣统年间都在继续使用,不过都为之前建的旧式炮台。

此外,据《(民国)阳江志》记载,清代阳江海防还有建望楼、港内叠石、筑垛墙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防御效果,不过这些海防设施现均不存。

清代的海防设施以炮台要塞为重点,前期维护了沿海地区社会稳定。不过由于“防海不如防陆”的错误海防观念,致使尽管清晚期有努力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结果也是徒劳。

四、余论

通过阳江明清海防遗存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阳江海防设施以及海防体系的不断完善。明代海防主要为卫所、巡检司和烽堠预警的海防体系,加上中期后设立六大水寨,重整海防;清代在明代海防设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炮台要塞建设。明清海防都存在共性,海防的松紧是随着倭寇、海盗以及夷人的侵扰而变动的,有侵扰就有海防的重整,然后在海域平静后,水师又松懈,海防松弛,倭寇和盗寇又猖獗起来,形成了一个死循环。究其原因,明清政府没有深究造成海盗活动以及外夷入侵的根源,采取的海防措施只是短浅的为了一时海防的宁静,没有实质性的变革。

阳江明清时期的所城遗址、寨城遗址、烽堠遗址、碉楼和炮台旧址等海防遗存是我国古代海防的重要工事建筑,是明清时阳江在抵御倭寇、防范海盗以及打击西方侵略者方面的努力,是十分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然而,整个阳江明清海防遗存的保存状况不大乐观。双鱼所城、海朗所城、北津寨城等海防遗迹均为遗址,基本构造已不存,明代阳江沿海的烽堠均不存,清代遗留下来的沿海烽堠也仅有2座,且保存不佳。保存较好的遗存仅剩海陵戙船澳炮台以及大澳炮台、大澳碉楼,然而大澳碉楼以及大澳炮台均深受台风影响,且都已杂草树木丛生,墙石松动,有倒塌风险,迄需保护利用起来。

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利用兼顾,应当将海防遗存的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炮台、碉楼等海防遗存可以作为本地文化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海陵戙船澳炮台是粤西唯一一座完整保留有清代前期修建时形制的炮台,经过考古调查,炮台的面貌基本已经展现出来,现在在进行墙体加固等工作。保护完成之后,可以考虑建立炮台遗址公园,作为独特的古代军事遗存旅游,文化气息浓厚,加入到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可以丰富景区的旅游类别和旅游资源,同大角湾、海丝馆以及正在建设的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动起来,进一步打造“海上丝路旅游区”,实现海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注释:

1.阳春离海较远,不能因为海上来犯之敌一直打到内陆地区,而将内陆的城防以及战场遗址等纳为海防遗存.故本文所指阳江为明清时阳江县所辖地域。

2.海丝馆馆级课题“阳江海洋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

3.海丝馆申请的广东省2020年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粤西考古工作站阳江炮台山遗址调查勘探及测绘”

4.关于遗存定名,文物基本形态尚存,布局、构造大体可辨的称旧址,文物地面以上构造基本不存,布局难以辨别的称遗址,参见邓炳权《广东明清海防遗存认定及相关准则研究》,引自广东省文物局《广东明清海防遗存调查与研究》,2014年,12页.

5.(清)阮元修,陈昌齐等纂.建置略三·肇庆府--广东通志(同治三年重刊)卷一百二十七[M],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中华民国二十三年.

6.(清)顾祖禹.广东二·肇庆府--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一[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4657-4658.

7.明清时期,廉州府(今广西沿海多地)为广东“十府一州”之一,故海岸线长达五千余公里.

8.应槚,刘尧诲.事例·苍梧总督军门志卷二十二[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印中心,1991.

9.(清)顾炎武著,黄坤等点校.天下郡国利病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217.

10.六大水寨分别为柘林、碣石、南头、白鸽门、乌兔、白沙港。

11.应槚,刘尧诲.奏议•苍梧总督军门志卷二十五[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印中心,1991.

12.(清)卢坤,邓廷桢主编,王宏斌等点校.广东海防汇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831.

13.黄利平.清代广东沿海炮台分期研究[J].广州文博,2012(00):172-178.

14.本文未作说明的图片均来源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课题“阳江海洋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以及“阳江炮台山遗址调查勘探及测绘项目”.

猜你喜欢

炮台碉楼海防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广州大黄滘炮台考论
GHOSTS OF GUANLAN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炮台,战争与和平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
虎门长洲要塞佚名炮台考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