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信息化教学实践探析 ?

2023-07-05王震

幸福 2023年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小学生

王震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依托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优化,打造更具时代特色、符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新课堂。所谓信息化教学,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优质的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内容、优化教学,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课堂的构建提供参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信息化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

信息化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海量的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教学;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立体化;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课程教学环节设置更趋科学合理,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体会,使课程教学更高效、高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信息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从繁重的课前备课、课堂上的教学设计、课后的作业评价等教学环节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丰富认知、提升能力、发展素养,有效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信息化教学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学生可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为师生、生生间的适时互动交流提供了便利,释放了课堂活力,提高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效,提升了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了小学生的法治观。

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提高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启发性和实践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互联网教学,能便捷地搜索到生动形象的图画、动漫或者有启发意义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这些图画、动漫和视频,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能让学生将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与课本结合起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启发性。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能将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和自己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再結合课本知识,有效将课本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都习惯于严格依据教材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由于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学生很难充分融入课程学习中,而且部分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存在趣味性不足的问题,这些都会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导致学生缺乏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时借助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信息化教学现状

课程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小学信息化建设硬件全覆盖,各种教学资源非常充足,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小学信息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实践表明,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信息化教学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与深化,阻碍这一进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不足,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教学中技术指导与支持力度跟不上,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为了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工具,教师需要长时间参加学习培训,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教师产生排斥心理或畏难情绪等。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致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授课,使信息化课堂成为摆设,既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又阻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信息化水平是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够

学校课程信息化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它包括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信息教学的组织实践能力、教学成果信息化评价能力等多方面,尽管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具体到每个人的信息化能力差距很大,很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足以应对日常信息化教学要求,对信息技术软件应用、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等不熟悉,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设计能力更是空谈。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够,严重阻碍了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强化师资信息化培训,健全教师信息化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信息化教学的关键。

学生的配合度不强

小学生思维活跃,生性爱动,但自控力和持续力不足。面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但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信息化教学虽然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新颖性,但小学生的注意力依然难以长时间持续。因此,教师通过信息化平台发布的一些学习任务、评价测试、线上讨论话题等,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信息化教学得不到学生的紧密配合,教学效果不佳。不断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信息化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信息化合理开展的重要保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信息化教学实践

信息化教学增强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即独立地认知事物、分析事物,并形成独立的见解,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不武断和盲从,敢于挑战权威。具有思维独立性的学生不会满足已有的结果和观点,他们更愿意从自己的认知思维出发,重新审视事物和问题,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和分析,得出富有个人特点的思维见解。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认知才富有创新性和建设性,才能打开新的思维视野,呈现事物的多元性特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例如,在“为了中队的荣誉”讨论环节,教师可引出讨论话题,让学生自由发言,结合自己曾经做过的捍卫集体荣誉的“先进事迹”,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讨论主题是:“有学生为避免学校检查扣分,把自己班级卫生区的垃圾踢到别的班级了,这种行为是否正确?”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做是不妥的,对这样的行为产生怀疑;另一学生站起来发言:“我非常支持这种行为,如果不把垃圾移除,那么他的班级就会受到扣分处罚,这样,全班的集体努力就付诸东流了,拿不到流动红旗了。因此,这样做是非常明智的、正确的。”学生的思路非常清晰,表达也很流畅,颇有几分迷惑性,有的同学听了后也点头附和。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引出第二个讨论话题:“这样做是否能彻底解决问题?这样做会导致别的班级扣分,如果所有班级的同学都这样做,那么,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几分钟,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教室多媒体观看视频《我们的集体》,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认知,这样,经过自主思考—引导启发—再次自由讨论,最终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维护虚假荣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要从自身做起,为班级争取真正的荣誉。

本节讨论课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认知,再借助多媒体播放教育视频,使学生茅塞顿开,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看似简单的多媒体视频短片,却起到了点睛之笔的功效,对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拓展小学生的思维空间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事物的思维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小學教师不仅担负着释疑解惑的基本教学责任,更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开阔的思维能够使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认知更全面和多元,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能够整体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个人判断,有利于小学生未来持续健康成长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关于“做事不马虎”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深切感知由于马虎而造成的严重的后果,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将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编辑成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在课堂上呈现。例如,新疆一家印刷厂为某食品公司印制食品袋,价值20多万元,由于马虎将“乌鲁木齐”印成了“鸟鲁木齐”,结果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仅是“差一点”。生活中有许多“差一点”的情况发生,只要我们将这一点补齐了,事情结果就会十分完美,但总有一些人由于马虎而造成不可预想的结果发生。

又如,有一位建筑商承建了一座办公楼的建筑施工,在材料预算环节,计算需用沙子的吨数时,由于计算马虎,将1600吨写成了160吨。后来在材料调配过程中,有一位经验丰富且细心的一线建筑工人发现了端倪,才及时更正了这个低级错误。教师反问:“大家想想,原本需要1600吨的沙子,现在却只用160吨沙子来建造高楼,能建成吗?质量能保证吗?”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由于马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学生踊跃发言,在大量真实事例的启发下,学生深刻明白了马虎所带来的严重危害,促使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直观形象的感官刺激可以增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信息化教学可以将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轻松融入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自由呈现海量的教学素材,启迪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突破了课堂的空间局限,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探究问题本质,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是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索欲,教师应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过程,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对于营造趣味性、创新性课堂氛围提供了条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建设祖国需要知识”相关内容时,由于小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认知过于笼统,且在实际生活中对知识应用的感知也非常模糊,因此,“知识”一词对小学生来说很抽象,无法切实体验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将各种有关知识应用的事例制作成动画、课件、视频等图文形式直观呈现出来,让学生直接通过视觉感知科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给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改变。像中国空间站里的蔬菜种植实验,中国的“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着陆并对月球进行长期探测,计算机在工业制造、尖端科技方面的应用,新冠疫苗的研制,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的构建,无人驾驶汽车等等,这些先进的科技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知识不仅在改变着生产和生活,更是在创造世界。通过这种直观的科技展示,不仅帮助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基本理解,更是唤醒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学生内心埋下学好本领建设祖国的种子,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是建立在广泛认知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性思维模式,具有独特性和开放性。信息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信息化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学生心中建立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火墙。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各种违法违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无孔不入,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不断侵袭着小学生的思想认知。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立足工作实际,创设信息化课堂,将教学内容与互联网技术科学整合,发挥“互联网+学校+家庭”教育模式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让小学生的日常活动始终处于三方的保护之下。同时,教师还要通过互联网与多媒体的融合构建富有趣味性、创新性的信息化课堂,丰富学生对安全的认知,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例如,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教师可先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各种途径了解毒品是什么及其危害性,然后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带到课堂上,进行班级集体讨论交流,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毒品预警意识。同时,教师可将整理的国家严格禁毒的规定,严厉打击制毒、贩毒、吸毒的手段和戒毒所吸毒者的痛苦经历等相关宣传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室播放,让学生直观感知毒品的严重危害,了解国家禁毒的基本法规,起到较好的警示效果,让学生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与时俱进,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高效的信息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效,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小学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我是小学生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