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互动·深融合·深加工
——例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深度学习

2023-07-01□倪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垃圾深度语言

□倪 勤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20-2030》明确提出:在信息环境下,通过技术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构建以深度学习策略为理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实施手段的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英语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碎片化、表层化、标签化等问题,无法发挥学科的教学功能和育人价值。融合深度学习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英语课堂突出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该学习过程是一个多维主体深度互动、语言思维深度融合、心脑参与深度加工的过程,能够避免碎片化、表层化、标签化等问题。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能够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

一、深互动:促进多维互动,催生多样生成

深度学习离不开深度互动。互动即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多维度的互动,催生多样的课堂生成。

(一)创设多维度、多层次的互动样态

浅层的课堂互动主要有两个主体:台上的教师和台下的全体学生。要实现深度的课堂互动,至少还要增加三个主体:学生个体、学生小组以及多媒体。

多个互动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实现信息多向流动的基础。教师、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全体学生、多媒体之间存在着多种互动形式,呈现出网格化的特点。

在《新维度英语》第五册Unit 4 Make a List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一段听力内容选择两个同学的早餐食谱(如图1)。教师先让各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将其输到智能学习设备中。之后,教师运用互动题板的统计技术,展示各组的学习成果。接着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个小组进行汇报,运用同屏技术展示该小组选择的过程。最后挑选全班错误率最高的部分,让学生再次听音,有重点地关注录音内容。

图1

在通常的听力校对环节,教师往往直接呈现答案,学生缺乏探索的机会,因此参与度不高。在上述课例中,学生人人交流,组组互动,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精神。运用互动题板和同屏技术,教师可以看到每个组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通过同屏技术展示自己的选择。最后,教师通过互动题板的全员展示功能,发现共性问题,精准完成纠错任务。教师、全体学生、学生个体、学生小组以及多媒体完成了五维互动,实现了听力教学的深互动。

(二)设计明确的互动话题和开放的互动任务

课堂的深度互动要围绕一个明确的话题进行。互动话题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涵盖重难点问题,又要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激发学生互动的欲望。此外,课堂的深度互动还要围绕一个具体的任务展开。互动任务要有一定的包容性和发散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任务的途径和策略,预设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任务中,学生深度交流,不断突破自我。

《新维度英语》第五册Unit 4 Make a List 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是对健康与不健康的食物进行分类。在学生完成词汇的初步认读后,教师要求他们运用语言“I think...is healthy,because...”开展小组讨论并利用学习软件拖动食物图片,完成图2中的匹配任务。学生呈现了多样化的讨论结果,图3 为其中一组的讨论结果。

图2

图3

本课的话题是健康的食物,课堂任务是通过学习、讨论,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健康食物清单。健康食物有着共同的特征,但由于认知经验不同,学生对健康食物的看法也不同,因此呈现出了多个健康食物清单。在技术层面,为了呈现学生基于不同理解和选择后产生的结果,教师利用编程技术,设计了小组自主拖动食物图片的环节。学生先在组内展开交流,而后在全班进行交流,逐渐明晰健康食物的含义。

二、深融合:融合语言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要有深度融合。此处的深度融合是指基于技术支持的语言与思维的深度融合,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改变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尝试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思维过程,用思维提升语言能力。

(一)利用真实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研究表明,真实的语言情境能更好地将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融合起来。课堂上,教师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联想;利用人机互动技术呈现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语言和思维的深度融合。

《新维度英语》第五册Unit 5 Put Them into the Bins 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学会将9 种垃圾放入正确的垃圾桶,并用英语进行恰当的描述。第一个环节,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置任务,引导学生寻找教室里的垃圾。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点到某种垃圾时,眼前会呈现相应的词卡,还会听到单词的发音,可以据此进行自学。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能还原生活中的垃圾,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和已有经验。接着,教师运用幻灯片的热区功能,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人机互动。学生搜寻垃圾,在平板电脑上点击找到的垃圾,电脑同时呈现垃圾的图片,播放相应单词的读音。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开展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互动题板、互动桌面等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思维水平。

互动桌面(Active-table)是指能够满足6 人同时在线触摸完成任务的大号平板,可以有效支持学生开展合作研讨活动。学生针对喜爱的话题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在线搜索、交流探讨,最后达成共识。除了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合作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为各组设置不同的任务,利用信息差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新维度英语》第五册Unit 4 Make a List 第三课时中,学生找到了三种不健康的食物:ice cream、cola、French fries。为什么这些食物是不健康的?教师发布了任务,让学生三人一组,从阅读材料中找到答案,并运用“I think...is unhealthy,because...”进行回答。课堂上,教师运用互动桌面,帮助学生完成人机交互,实现自由匹配,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呈现学习结果。

本课中,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材料,寻找描述食物与健康关系的关键词句。其中大部分指向不健康食物对人体的危害,但也包括一些干扰项,比如“make you smart”“make you strong”等。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运用核心句型“I think...is unhealthy,because...”组织语言,最终呈现出了丰富的成果,有的小组甚至突破了阅读材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技术层面,教师运用互动桌面,帮助学生实现小组人机交互。互动桌面可以实现6 人同时操作的需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拖动词块,陈述自己的观点。在合作呈现结果前,组员合并同类观点,讨论不同观点,最终完成小组任务。在小组展示时,教师呈现小组桌面,让学生进行组际互动,各组间开始新一轮的观点碰撞。

三、深加工:促进信息加工,优化学习态势

深度学习要有深度加工。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提出:深度学习是一种整体学习的状态,是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既是一个大脑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又是一个情感、意志、兴趣等全面参与的过程。因此,要实现课堂学习的深加工,教师必须设计需要学生借助学习支架和思维工具,全身心参与并进行立体加工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要开展及时的评价,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检测,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调整教学方式,以此形成教与学的循环,使学习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一)立体加工,优化语言学习方式

课堂中的立体加工包括语言学习粗加工、细加工、再加工三个环节。其中,粗加工指的是在主动探究中习得语言,细加工指的是在表达观点时内化语言,再加工指的是在变式情境中运用语言。

《新维度英语》第五册Unit 5 Put Them into the Bins第二课时中,学生要完成垃圾分类的任务。每个组运用本课的核心语言和垃圾分类的知识进行合作。学生运用“I think we should put the...into the...bin.”在组内交流想法,在观点的碰撞中完成任务。本课运用编程技术,各组自主“捡”垃圾、“扔”垃圾,在学习端完成课堂任务。

Step 1:粗加工——通过“捡”垃圾任务,主动观察,习得语言。

Step 2:细加工——通过“扔”垃圾任务,运用核心句型,内化语言。

Step 3:再加工——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任务,交流分类原因,运用语言。

从粗加工到再加工,从习得语言到运用语言,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学习。为了让学生主动开展深度学习,教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捡”垃圾的环节,运用编程技术设计了“扔”垃圾的环节,运用同屏技术实现了组间交流的可视化。在技术支持下,英语课堂语言学习的立体加工得以实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二)关注学情,促使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为了减少和规避假性学习、浅表学习和重复学习,教师需对学情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难点、学习成效等:课前做学情调查,课中做学情观察,课尾做学情搜集,课后做长期跟踪记录,促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课前做学情调查。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考查与本课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内容的题目,平台自动统计正确率、典型错题及名单。课前测试有助于教师把握整体学情,使课堂教学更有重点。

课中做学情观察。教师运用录播教室的人脸识别技术,量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即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状态。

课尾做学情搜集。教师根据本课的核心内容设计测试题目。小学英语课堂的测试题目以描述、表达观点等语音测试为主,平台进行精准的语音分析并提供反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做长期跟踪记录。教师从英语分项等级评价的几个维度出发,将课前测、课尾测和平时作业结合起来,从视听理解、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综合实践等维度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记录。

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技术融合的手段能够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使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地发展。

猜你喜欢

垃圾深度语言
垃圾去哪了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语言是刀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倒垃圾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