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

2023-06-30张彦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火车班级音乐

张彦

我们常说要学会走路再学会奔跑,在低年级学段的教唱中需要先解决学生的识谱以及音准节奏问题,以此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唱训练,才能提高教唱的效率。教学中太过于关注课堂流程的完整性,没有找准学生出错的实质原因,只是一味地重复演唱,这是毫无教学效率的。针对实际情况,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是重中之重。

一、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学科专业能力

【案例一】我观摩过一节教研课《森林狂想曲》,在这节欣赏课中的唱谱环节,教师因为紧张一直无法正确弹奏出乐句随后便采用了降调的紧急处理方式。首先降调处理的方法会使学生脱离乐曲的真实性;其次因为钢琴弹奏乐句不熟练导致了歌曲前后的连贯性与美感遭到了破坏。尽管最后学生跟随音乐唱回了原调,但由于降调的首应效应,学生对音乐要素特点的感受已经大打折扣。

【解决途径】音乐教师需要具备钢琴与声乐这两项最基本的学科专业能力,如果学科专业能力薄弱,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就会明显降低教学的有效性。1.专家说过纵使千言万语的描述也无法代替音乐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钢琴伴奏是够调动学生歌唱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情绪的要素之一。每首歌曲都有独特的风格与韵味,所以钢琴伴奏应当根据歌曲风格的需求进行编配。如果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薄弱在编配伴奏时不考虑歌曲类型只用最简单的伴奏,那么便无法传递歌曲真实的情感,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影响。2.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中还有声乐这一项重要能力。笔者在大学本科时曾听到一种论调,认为小学阶段音乐老师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声乐技巧,因为小学歌曲难度实在太低。但任教之后尤其是担任合唱团老师之后我发现小学老师必须具备一定基础的声乐演唱能力且每天要不断练习保持自己的水平。因为对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每节课都需要花费时间去训练发声方法与位置,在歌曲教学时还需要纠正咬字归韵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示范,如果教师的声乐技能水平欠缺,示范不到位,如何保证学生声乐演唱的效率性呢。

二、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学科教学能力

【案例二】观摩一节公开课《火车开了》令我印象深刻。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任教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教学能力有关的启示。以下是这节课教学设计:

导入:伴随《火车开了》伴奏,学生有序进入教室。教师介绍匈牙利并提出问题要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匈牙利,由此引出火车开动的节奏声势律动,并让学生发挥想象火车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填入节奏读一读。XX  XX  /  XX  XX  /  XX  X  /  X—//咔嚓……火车  开  啦-轰隆……火车  开  啦-

新课教授:①初听部分:第一个问题“我的火车发出了什么声音”;②再次聆听:第二个问题“这首歌分成了几个乐句”?③教唱歌曲并解决重难点;④采用师生对唱演唱方式让学生掌握熟悉歌曲;⑤采用三种演唱方式增添音乐学习乐趣,体验感受音乐要素。第一种演唱方式是在长音处加上圆滑线使乐句唱得连贯,在短音處加入跳音记号唱出跳跃感。第二种演唱方式是模拟火车进入隧道的情景,加入渐强与渐弱的演唱。第三种演唱方式是加入二声部WU哼鸣的演唱。最后完整采用三种演唱方式演唱歌曲。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学习律动,最后在歌曲之中做着火车律动离开教室。

【解决途径】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各类方式慢慢积累。观摩优质课就是方法之一。这节课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本人也曾上过这节课。对比之后,觉得自己的上课效率着实有些低。两相比较之下,我寻找除了以下的实施途径。

1.设计承上启下的问题课堂。问题是一节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好的问题能够确保课堂进展与效率。在这一节课中,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是“听,什么交通工具发出来什么声音。”初次聆听的问题是“我的火车发出了什么声音”再次聆听的问题是:“听一听火车一共带来几个乐句”。这三个问题前后呼应,兼顾到情景创设与教学重点,不仅增加了学生聆听时的兴趣而且明确教学目标每一个问题问完之后都可以高效引出下一个问题。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的目的,这样的提问是否能够符合教学目标或是重难点,是否符合学情。其次要注意各环节的提问要有梯度建设,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具有深度,还要兼顾到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把握学情的细微区别。学情把握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音乐老师所教的班级较多,且一周每个班级只有两节课。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到各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但是具体到每个班级中的每个人是十分困难的。在这节优质课结束之后,我向任教老师咨询时了解到这个班级其实就是她一手带上来的,所以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提问都有了充足的预想。由此可见,光有好的问题课堂效率还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有对问题后的学生回答更加充足的准备,以此保证后续课堂的有效进行。毕竟问题虽然是死的,但是学生的回答却是充满奇思妙想的。只有多多接触每个学生,才能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做出充分的回答预设,运用教学机智化解随时可能出现的千奇百怪的答案,保证课堂的效率。

3.掌控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实际需求为师生准备编撰的书本材料,范围包括了教师参考用书,课本以及各类讲授提纲。教师课堂知识的教授基本就是围绕教材实现的,但也不能一味依赖教材教学。教材只是辅助教学的客观工具,教学时还是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具体学情与时代背景进行教学,做到对教材有取有舍。这节《火车开了》是苏教二年级上册中的歌曲。在教参中并没有要求以多种方式演绎歌曲的要求,但是任教老师根据学情需求,加入了连贯跳跃的对比,渐强渐弱的对比,以及二声部的演唱。前二者能够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体会不同音乐要素的特点,而且学习到相关音乐记号的书写。第三种演唱方式更加凸显出老师是有着一套完整的学段教学体系理念,二年级的歌曲中会偶尔出现轮唱的演唱方式,这其实是为了三年级的多声部演唱做准备。在这首歌曲中教师通过加入最为简单哼鸣作为二声部,提前让学生接受多声部概念并且训练,不仅再次巩固歌曲而且为后续三年级的多声部教学打下基础。

三、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提高音乐兴趣

【案例三】在“双减”时代下音乐加入中考,意味着在音乐理论与音乐演唱作为考试内容的同时还要减轻学生的校内外课业负担,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之中就掌握这些考试内容。所以本人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会花费10-15分钟左右时间带领学生练习吐字发音,练耳视唱等演唱基本功。并在教唱环节讲授歌曲中出现的乐理知识。在课堂最后再进行乐理知识总结。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整体歌唱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带着气息去歌唱,一些同学还能够尝试运用假声演唱高音。但是伴随着这样的训练变多变长,我发现曾经在音乐课上爱笑爱唱的孩子们反而开始上课走神,还有些会互相讲话,课堂上回答問题的积极性也减弱了,一时间让我陷入对自己的怀疑中,明明他们的声音唱得越发好听,音乐识谱歌唱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唱歌应该更高兴积极才对,为何现在上课的积极性和对音乐的兴趣反而变弱了呢?这个问题一直到我观摩过上文所述的优质课《火车开了》后经过反思才逐渐得到答案。

【解决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的教育而是培养人的教育。学生的音乐技能素养训练固然是课堂效率的基础保证,但若是只强调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令学生失去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这样的音乐课岂不是更加毫无意义。认识到这一错误之后我及时调整课堂设计,在原有的技能训练中加入情景设计,让学生在比赛游戏等情境中练习。在乐理知识的讲授中,多用有趣的比喻进行讲解,同时运用身体律动让学生掌握节奏练习。这些改变不仅增加了课堂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音乐技能。

1.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提起学生兴趣的基础。因为只有吸引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如愿实施教学设计。上文所述的课堂训练,我所任教的每一个班级都在进行,由结果就可以看出效率越高的班级,其学生纪律,课堂秩序就一定越好。所以为了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我们在面对纪律较差的班级时,一定要从第一节课就开始抓起直至学生养成良好纪律习惯。具体到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上课铃响起时要求学生在我进入教室前就要开始有意识收拾课桌,停止讲话,准备排队。其次在排队以及上下楼梯去往教室的过程中,我会开始给学生计时,每发现有吵闹的声音就加罚5秒计时,在到达教室后记录在表格上,让每一个班级的同学都能清晰看到自己班级所用时间,以此产生正向积极的比赛效应。然后在上课过程中书本必须放在腿上或者凳肚子中,老师没有要求翻书时不可以拿出来,否则这节课就不允许看书。坐姿要端正,不允许有跷腿等不良坐姿。想发言必须举手。最后在下课时,依然采用计时比赛的方式排队。在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之后,学生上课下课的排队秩序,课堂纪律都有了较大的进步。针对个别依然如故的学生,我则是令其上课坐到老师身边,但是对班级同学却美其名曰“纪律101团”,只要连续三周课堂表现令我满意就可以顺利“毕业”回到自己的座位,但如果回去之后依旧不遵守纪律就需要“回团重造”。随着我所任教的年级越来越高,学生的心理也越来越成熟。所以采用这种娱乐化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其自尊,削弱其逆反心理,并让其接受老师的教导。创设课堂展示平台纪律得到保障之后,一定要通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只有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动力,产生学习的正循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一般的展示手段可能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作用,所以我还是采用的比赛形式去创设展示平台。

2.乐理方面

在学期中和期末我都会开展以组为单位的知识竞赛,规则如下:每一组轮流选择一位同学回答乐理知识,答对加分,答错不加分。回答过的同学不可以再回答。最后获胜的一组可以得到小奖品。音乐技能上分为器乐合奏游戏与班级歌唱展示两种。其中器乐演奏要以歌曲为中心,若是歌曲中可以加入乐器,则在学生能够完整正确演唱之后加入单件乐器独奏练习,并请同学上台演奏,台下的同学用肢体律动模仿。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器乐演奏的基础,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慢慢积累他们的节奏感与演奏经验,调动起学生演奏歌唱的积极性。因为上台运用乐器演奏的人首先要能够唱好歌曲。其次每四个单元则采用一首歌曲伴奏,进行器乐的合奏游戏,以增添学生乐趣。歌曲演唱展示则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周选择唱的最好的班级进行录音,然后展示给别的班级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唱好歌曲,争取将自己的声音展示给别的班级。

3.因班而异设计不同的起点

在教学中,各个班级的具体学情都有所不同,在实际教学时还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实践理念,因班而异设计不同的起点。纪律较好的班级,通常效率高,班风好。不过新教学方式的耐用性也就低,这些班级的学生往往适应新事物的速度也快,所以就需要更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歌唱训练中,我就先后采用过三种情景创设进行不同的位置的发声训练。班级纪律较差的班级则需要优先进行与纪律有关的训练。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论何种课堂实践方式都应该以学生为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做到以兴趣爱好为导向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在《双减》政策的新时代之下,美育育人已经随着时代发展愈发受到重视。音乐作为美育中的重要学科理应担负起这项任务,所以小学音乐教师更应提高课堂有效性,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多种途径,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满足新时代育人需求。

猜你喜欢

火车班级音乐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音乐
班级被扣分后
音乐
越来越快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