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2023-06-29朱思慧

音乐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作风格舒伯特艺术歌曲

〔关键词〕艺术歌曲;舒伯特;创作风格;特征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被誉为十九世纪欧洲最优秀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体裁类型多样。在这些作品中最突出的就是歌曲创作,数量众多。他生平共创作了600 余首艺术歌曲,是第一个运用浪漫主义色彩音乐语言的人。他创作的艺术歌曲将词曲有机结合,韵律优美简洁,调性改变极其丰富,富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舒伯特作曲风格的产生背景

(一)客观因素

弗朗兹·舒伯特出生于1797 年,出生地是奥地利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已成为欧洲的音乐中心。他幼年时期就接触到古典音乐,也熟悉了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11 岁时就展示出完美的歌声,直接被维也纳皇家学院唱诗班招录,之后他还前往帝国皇家学院学习。在这里,他有机会接触到杰出音乐家的作品,包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创作的乐曲,也包括巴赫的宗教作品以及合唱艺术等。上述经历对他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诗潮同样也影响着他。他的音乐作品主要展示出当时普通民众的音乐生活,而且他还特别注重发挥钢琴的艺术表现力,开启了运用音乐描绘人物内心的时代。与他同时代的贝多芬、罗西尼是音乐中的典型代表,事业如日中天。但是从今天来看,舒伯特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好似一朵朵极具诗意的淡雅花朵,开放在贝多芬交响乐与罗西尼歌剧两座大山之间,可以说,他的出现标志着音乐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他创作的作品,旋律优美抒情,和声色彩极其丰富饱满,钢琴伴奏别具一格,诗歌与音乐也有机融为一体,从而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不落俗套、具有独创性的特征。

(二)主观因素

舒伯特性格拘谨,话不多,有着一种宁静平和的气质。他待人真诚善良,因此也获得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他的一生穷困潦倒,疾病在身,经常需要友人接济。但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创作出大量感人至深、流传后世的经典佳品,其中有不少佳作是在自己缺少钢琴、甚至连五线谱纸都没有的条件下创作的。

他的作品体现出浪漫主义初期作曲人的思想与风格的变化,表达出他希望光明与幸福的夙愿,同时,也让听众发现那个时代给他带来的痛苦与矛盾。德意志解放战争从1813 年开始,到1825 年结束,战争下的维也纳人也希望能够过上舒适、温馨的生活。当时的维也纳一片歌舞升平,但流行音乐却非常平庸。资产阶级大革命已逝去多年,倡导理性的时代已不复存在。此时的舒伯特不愿随波逐流,沦为庸俗,他自己虽然没有贝多芬的雄浑及气魄,他的内心也孤独寂寞,但却仍坚持寻找自己的音乐理想。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一)用音乐诠释诗歌

他在创作歌词的过程中大多参考了当时文学家的诗歌作品,以歌德、席勒、海涅等诗人的作品居多,他充分研究诗歌的内涵,采用音乐语言来表达诗歌的意境,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他使用了歌德的诗歌72 首、席勒的诗歌46 首、米勒的诗歌44 首,通过音乐的方式来展示诗歌的意境,将诗歌与音乐有机融为一体。

他所作的艺术歌曲不仅类型丰富,而且内容多元,大多是他对自然景物与社会生活的感悟,如《寂静的大海》《菩提树》向人们展示了生活美好的一面,《年轻的修女》《圣母颂》《思乡》等作品则富有宗教色彩。总而言之,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也呈现出时代的社会本质。他的作品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生动地刻画出当时一个贫穷、正直、渴望光明的普通知识分子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有快乐与悲伤,有希望与失望,有对现实生活的苦闷,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幻想。简而言之,这些作品中都涉及到不少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容,极具思想性,并非停留在展示个人的不同感受,而是可以真实地呈现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真实感受。

作者非常注重诗歌的内容,特别是诗歌的意境,在创作歌曲的时候也特别注重对诗歌内容以及意境的营造,关注诗词的意蕴与内心体会,因此,他在诗歌的基础上创作出艺术歌曲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以《菩提树》这部作品为例,A 段采用极具诗意的大调旋律,表现出宁静与抒情的氛围,B 段歌词又将听众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之中。他并未选择古典乐派常规的转调方法,而是运用了同主音小调,采用悲伤、忧郁、暗淡的音调旋律,配合钢琴伴奏将歌词中人物的悲伤与失望完美表现出来,音乐与歌词完美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很有感染力的音乐形象。舒伯特的藝术歌曲将文学、诗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他的艺术歌曲主要是将文学与音乐二者间的关系加以发展。在《小夜曲》的创作中,舒伯特交替运用了大、小调式,在此基础上分解了钢琴六弦琴式,并加入了弦织体,形成了整首歌安逸抒情的感情基调,充分表现出深情浪漫的气氛。

(二)刻画细腻的内心

就浪漫主义音乐而言,其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心理描写,而舒伯特的歌曲也凸显出这一特征。他的作品中心理描写大多都会融入幻想的色彩,换而言之,“多情、善感、深思”正是他独特的心理气质,他所创作的歌曲不仅带着古典的清新、纯朴,也包括运用浪漫手法的和声运用以及抒情的自我表现。因此,歌曲内容丰富,既有大自然的气息、纯朴的民间特色,也有丰富的幻想与炙热的情感,将作品境界提升至最佳的水平。舒伯特初期的音乐作品大多是亲切、质朴的基调,同时,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独特阴郁和压抑色彩渗透进去。

从艺术层面来看,他创作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在音乐表现领域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如《魔王》《纺车旁的玛格丽特》。这两个作品均是在歌德诗歌基础上谱写而成的,而且也是作者开始创作浪漫主义音乐的标志与代表作。之后,他又陆续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包括《鳟鱼》《死神与少女》《野玫瑰》等。这些作品极具感染力,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歌曲强大的魅力,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而1818 年之后,舒伯特遭遇了很多不幸,给他的人生蒙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虽然是第一代自由艺术家,但是他也只能在维也纳过着贫困的生活,靠写作与出版作品赚钱。而出版商的盘剥、低贱的社会地位与爱情方面的不幸遭遇,让舒伯特更加孤独苦闷,不过他却并未意志消沉,舒伯特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爱情的幻想,并从艺术之美中寻求内心的解脱,其中,就包括对光明的热爱与憧憬,这些正体现出舒伯特这位艺术大师的特有风格。他后期的作品在思想与情感方面的表达更加深刻,阴郁伤感的色彩也更浓,情感体验也更丰富,风格表现上更加成熟。从《春天的信念》《小夜曲》《爱的使者》等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舒伯特对光明与美好的渴望,而他人生中最后一年创作的《地神》与《幻影》等作品,则是他从内心发出的痛苦呻吟与叹息。

(三)钢琴伴奏地位提高

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还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从整体上设计歌曲的旋律与伴奏。他认为钢琴伴奏与人声歌唱的地位同等重要,而不再是过往歌曲中简单的陪衬。大部分古典乐派音乐家容易受创作规则的制约,习惯把钢琴伴奏视为和声的辅助,重视规整的形式。舒伯特则重视展现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将多变的伴奏与简洁的旋律融合起来,共同表现出作品的抒情性与戏剧性的特点。舒伯特长期致力于利用钢琴发出歌唱的声音,把歌词、旋律、伴奏三者完美结合起来,营造出完美融洽的艺术境界。他创新性地运用钢琴伴奏织体的手法,给人物内心刻画配置了一个层次多样的相互衬托,让诗词与音乐形成了一个展示外景的效果,从而使歌曲的艺术价值得到大幅提升。代表作有《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作品描绘了一名陷入初恋的纯洁少女形象,她一边纺线一边歌唱,抒发着焦躁不安的内心情绪。舒伯特将流畅的六连音音型融入钢琴伴奏部分,传神地描绘出纺车不停转动的场景,并细腻刻画出女孩思念恋人时心中的不安与焦急;歌曲的声乐部分有明显的抒情性,充分表达出少女对纯真与美好的期盼。

舒伯特借助钢琴来反映与补充诗歌中可以感受但无法讲出的话,从而刻画出歌曲的艺术形象。如在《魔王》这首叙事歌曲中,通过钢琴伴奏八度三连音表现出不断涌来急促的马蹄声,营造出紧张恐惧、隆隆作响的氛围;利用左手不断的伴奏音型描绘出呼呼吹过的寒风,形成了一个阴暗、令人神经紧绷的故事画面。在这一歌曲作品中,钢琴伴奏营造出神秘而恐慌的氛围,加上对故事情节的描述与辅助歌词,淋漓尽致地刻画出魔王、父亲、儿子、叙述者的人物形象。

可以说,在他的全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钢琴的前奏、间奏、尾奏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内心情绪与情景的关键手法。

(四)调性和声的应用

纵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除了有优美的旋律、精致的钢琴伴奏,还存在丰富多变的调性与和声。舒伯特喜欢利用音区、调性、和声方面的色彩变化来勾勒音乐形象以及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听众可以感受到调性的新颖多变、转调的大胆性以及曲意的丰富多变、各种鲜明的对比元素等,这些正是舒伯特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表现手法。

海顿、贝多芬都是舒伯特崇拜的对象,他们曾全面深入地学习了关于和声方面的知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但也常常局限于所学的和声理论,创作中拘泥于古典音乐的形式。而舒伯特并未全面学习过和声理论,因此,他未受到和声理论的束缚,而是结合音乐创作所需构建了独特的和声体系。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变换调式调性随处可见,构成了多元的和声色彩,也形成了多变的音型织体。这些正是属于舒伯特独有的浪漫主义创作色彩与和声特点。歌者在演唱舒伯特的作品时必须用心感受,并注意充分把握和声色彩的变换,才能将歌曲中多变的音乐情绪把握准确。以《小夜曲》为例,在情绪转换上,他选择了同主音大小调d 到D 的转调方式,从暗淡逐渐变得明朗,实现了对歌曲情感的转变,充分展示出情绪与色彩的变换对比,进而营造出男子情感方面的波动,并形成浪漫变化的氛围,形象地描绘出热恋中青年恋人羞涩而复杂的心理。分析歌曲结束句的和声配置,歌声保持在主音D 的时候,钢琴部分的旋律由升F 到还原F,然后到E,构成一个半音下行,下面的和声从D 大调主和弦降低三级音,直接转入d 小调主和弦,随后歌曲旋律又迅速变成D 大调降六级音,最后结束时采用D 大调三级音。这些和声设计与配置是多么的巧妙,加上对调性色彩的有效利用,可以生成一个新颖而又浪漫的音乐氛围,让人们感受到青年恋人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對未来幸福的渴望。作者巧妙地运用调性色彩的转变以及特性和声,在歌曲中表达出细腻的思想情感以及人物内心情绪的变换。

结语

综上所述,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有着丰富、细腻、精练而深刻的音乐语言,他将优美的旋律与富有文采的诗歌融入到歌曲之中,营造出美妙的音乐世界。随着音乐声的响起,人们能从中体会到歌曲中角色内心世界与情感的起伏变化,同时,也能从音乐中感受到早已丢失的那份纯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温情。

参考文献

①杨和平:《简论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浪漫主义精神》,《歌唱艺术》,2017年,第11期。

②李晓莹:《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性探究》,《黄河之声》,2022年,第3期。

③林萃:《浅谈舒伯特即兴曲的音乐特征》,《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1期。

④杜娟:《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大众文艺》,2014年,第18期。

⑤周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风格探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18期。

⑥蒋快安:《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点研究》,《音乐创作》,2016年,第7期。

⑦吴巧云:《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评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⑧林东波:《舒曼与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异同及传承关系》,《音乐创作》,2014年,第9期。

作者简介

朱思慧,和田师范专科学校音乐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艺术。

责任编辑 任丽姝

猜你喜欢

创作风格舒伯特艺术歌曲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法国艺术歌曲演唱的语言特征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