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乡村景观走进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023-06-28赵格棉

幸福 2023年8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赵格棉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对自身的居住环境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居民们需要便利的交通、医疗条件,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这种需求对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目前,为了更好地展现整个城市的人文风貌,设计师们开始将乡村景观元素引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

一、乡村景观概述

由于农业在整个生产系统中占据较大比例,农业风光是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合理运用大自然产生的另一风貌。它如同天气、光照、植被等大自然有机元素那样,在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中都可以较好地体现其功能。田园风景把人的物质劳动和大自然融合,构成了一种优美的农村氛围,是一幅十分优美的风景画。而由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城乡差异也愈来愈小,而城乡结合部的存在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在城市绿化规划的设计上,增加乡村景观也可以使城市呈现出地域特色。我国面积大,各区域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也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农村景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整合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农村景观也存在着诸多人文因素。这是因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很独特。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城市居民喜欢在闲暇时间居住在农村。乡村景观的独特性和美丽也能给城市居民带来新的感受。

二、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的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村景观表现出自然和谐之美,能更好地保护生态文明,因此与现代景观相结合的规划设计除了满足农村景观的审美需求外,也符合现阶段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更好地突出环境设计、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将农村景观纳入景观规划设计,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系数,加深城市居民对农村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区域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作用

1.提升美观度,增强美学价值

基本美学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乡村景观不仅能突出自然的审美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的审美意义。例如,农村房屋的建造离自然很近,有一定的自由度。城市建筑虽然没有标准的统一,但整体结构非常简单,与农村生产生活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平静、快乐的情感世界。农民从事生产,不仅对自然有敬畏之心,而且有改造自然的能力。现实的生产过程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过程,其审美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2.强化园林设计,丰富园林内涵

和谐自然的农村景观不仅能充分体现生态环境独特的审美特征,而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浓郁的乡土民俗人文色彩是农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由于长期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逐渐疏远人与人的关系。在这种趋势下,人们会越来越感到空虚,与自然的密切接触可以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简单关系中理解情感关系的本质,这也是城市人想要接近自然的出发点。在风景园林工程规划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农村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地建立不同状态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农民对自然的简单感受,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此外,还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加强休闲活动中的联系。

3.带动经济发展,完善城市生态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有效利用农村景观,继承环保理念,进行景观设计,形成高质量的规划方案,为城市的良好發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给市民带来良好的生活体验。在现代园林规划中融入乡村景观是人们重视生态发展,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体现。既要在城市发展中体现农村风情,又要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景观良性循环的稳定。在风景园林的影响下,乡村景观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自然生产资料的粗放型格局。农村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业,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在经济利益导向下,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四、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策略

1.融入历史文化,深化风景园林规划

富有人文意义的农村风光蕴含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和人文意义。身为风景园林规划的设计者,当试图把乡村风光融入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之中时,也要有弘扬农村历史人文的开发心态,从基本的乡村民俗与文化开始,进一步认识乡村风光的形成与背景。这样能够真实凝聚农村人文科学,使之深深纳入园林规划体系。如此,在保护乡村风光自然生态的同时,又能够在园林规划中发挥乡村风光的历史人文意义,彰显园林规划设计的人文情感,给与景观真实的开发动力。深刻理解农村历史文化景观,抓住农村历史人文的核心和特点,进而把历史人文思考和情感融入景观建设,深化景点建设总体规划设计的人文价值。设计者能够在乡间感受农村生活,与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科学亲密接触,根据自身的建筑设计经历做出适当的规划设计。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以农舍形态为基础的农村园林绿化设计尤其受欢迎。规划设计可以抓住这一特征,融入现有农村自然景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凸显中国历史人文建设。

2.体验独特风景园林,感受地道田园风光

对居住在都市中的居民而言,感受真正的乡村文化,从事真实的农业生产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知道他们吃的水果和蔬菜是怎样长出来的,完全不知道农村工作的基本知识。所以,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该针对现代市民的现实需求,在与农业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同时,合理地发展农村试验区,让市民在天然的农业风光中释放身心,在真实的农村作业中感受独特的农业劳动和景观。这不但能够充实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够弘扬农村文明,让城市居民有一定的乡村归属感。通过类比,设计师还可创设水果采摘园区,使游人亲自感受该区域的丰收喜悦,进而在优质环境中增强人与自然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够让游人进行必要的运动,促进部分市民对农产品的认识,让新时代的农村文明绽放光彩。

3.保护原始乡村景观,提升景观乡村味道

村落景观,本来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演变历程中形成的历史价值内涵。如果在乡村风景的设计方案中忽略历史因素本身,就不能有效地加以应用。应针对农村自然景观本身的特性,掌握农村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方式,运用鲜明的景观色调、复杂灵活的渗透方法,潜意识地渗透到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在景观规划建设活动中,应当关注农村自然景观的内涵,适当融入传统人文要素,使得农村自然景观表现出鲜明的历史人文意义。因此,要把想农村景观的部分内容整合到城市景观中,就要通过景观借用模型,把农村景观中的部分场景内容直接运用到城市景观中。

4.发挥生态、经济效益,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实现环境、经济效益和谐结合,也是城市农业景观规划建设一体化的主要内涵。但目前,中国许多城市都实行了开放式管理。由于把风景园林的所有住宅区分摊给其他区域,可能带来费用损失和时间上的空间占用,所以,若能统筹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合理利用城市居民住宅环境,积极引导农村居民进入农业景区的经营,以充分发挥城市导游功能,进一步改善景观服务设施,并充分进行定居地和景观服务的结合,便可实了改善城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城市园林的建设也带有鲜明的社区服务特点,能够向居民提供改善城市人居条件的服务,从而提高城市环境价值。同时,通过创造景观人文的氛围,丰富城市景观服务设施,让城市景观产生最大效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员要确定农村景观设计项目,贯彻生态理念,注重农村景观与景观的协调建设,发挥农业产业优势,促进景观效益的提高,促进景观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基础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而人类生存则是维持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柱。因此,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农村生产服务项目,采集水果缴纳一定的价格,观众能够直接得到农村生活的直接感受与享受。此外,针对现场状况,适当开展其他服务,改造群众自行采摘的果树,能够获得一定的服务效益。

5.借鉴自然元素,营造浓厚乡村氛围

目前,许多城市园林景觀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期人主体的修复和改造,因此也留下了较强的人工氛围。人工景观虽然在结构上有规律地统一,但与以往的生态景观相比,缺乏必要的特征,存在着很多精心设计的改造。一些园林过分追求外部景观美学,大量精心雕琢的建筑堆积,造成群众审美疲劳,失去原有的特色和审美。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现有农村自然景观的调整和保护,注意树木、花草、河流、山石等自然景观与园林人工建筑的互补性。为了促进自然景观的生长和发展,必须为自然植物的生长确保足够的空间,有关主体也必须充分尊重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避免人为因素给园林植物的外观和结构带来过度的变化。总之,建筑园林建设应注意引入农村自然要素。

6.与时代的特点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中农村景观的整合不可复制,必须与时俱进。否则,风景园林规划就是落后的设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上海外滩湿地公园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梯田,而是根据风景园林所在地点的特征进行规划设计。具体来说,由于该风景园林地处黄浦江岸边,经历了农业经济的兴衰,设计者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现场精神,延续了现场环境,并融入了乡村景观中的梯田元素。对梯田设计的应用,不仅是对梯田景观的模拟,也是对场地防洪要求的解决,同时在净水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生态、人文理念。因此,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纳入农村人文景观应考虑时代特征,综合分析景观实际情况,使农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相互支持、融合、互补。

7.完善园林管理体系,科学规划打造优美乡村景观

风景园林管理工作始终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心所在,尤其是在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因为没有健全的景点管理制度,危害景点发展的例子层出不穷。所以,从农村风景管理工作的视角来看,设计人员应该和有关管理部门联合建立一个合理、健全的农村风景管理制度,以帮助农村风景有序运行。这样不但能够在科学规范中创建出优美的农村风景,同时能够使农村景点和风景园林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有关主管部门要对景点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素养开展培养与考察,让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景点管理工作,让农村风景在专家学者与当地人的双向访谈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另外,从景区管理体系的角度考虑,有关主管部门和设计人员也应该充分考虑农村景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管理体系,将景观设计理念融入到科学的农村景观规划中。唯有做好景区管理工作,方可创建出美丽的山水乡村风光,保证乡村景观的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景观在景观规划和设计中,能够丰富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涵。以景观建设形式进行创新,提高景观规划和设计水平,是新时代风景园林建设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将乡村风光融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同时,必须继承和发展乡村历史文化,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设计师必须监测农村景观的特征和优势,广泛收集文化内涵,遵循相关设计原则,提取相关设计元素,整合有用资源,充分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乡村元素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仅改善了城市地区的生活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幸福感。

(作者单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环境、教育与发展学院 )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