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智美教育”,赋能学校创新发展

2023-06-28杨志强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10期
关键词:鹤壁市课件信息化

杨志强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近年来,借助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东风,全国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们前进学校,借助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着力打造‘智美教育,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优化整合,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变革教育教学方式,赋能学校教育创新发展。”鹤壁市淇县前进小学校长朱晋广如是说。

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

建设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校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学校管理团队总负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导处、各教研组全面协同。

建立会议、交流反馈制度。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资源开发小组、学校各信息化建设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及时交流和反馈信息化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本校信息技术建设工作检查,形成检查报告;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交流,形成交流成果和经验推广方案,做好年度总结。

确保资金保障。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经费,用于支付信息化项目在实施管理、系统功能改进和数据维护、部门信息化技能培训等方面产生的费用,确保信息化经费投入制度化。

做好团队建设。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全程质量监控,教师每次工作都用积分量化,再用软件记录,形成大数据。通过数据收集、分析,评估教师各项能力,学校可据此看到每位教师特长,合理安排工作,教师可依据自身优势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通过积分奖扣,培养教师行为习惯,实现数据量化考核,与评先争优、职称评定挂钩;学校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每年定期组织教师信息素养相关比赛,激发教师参与培训和学习的热情。

搭建智慧教学环境

现代化教学器材、信息化技术和网络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鹤壁市淇县前进学校在完善已有混合式教学环境基础上,尝试搭建智慧教学环境。

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学校网络环境;加大班级设备投入,为更换交互智慧黑板教学创造条件;加强网络教室建设,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教学。如今,学校42个教学班均配备教学智慧黑板一体机和多媒体展台,另有7个多功能录播教室、1个实验室、1个信息技术教室,实现教学环境全覆盖,网络资源全覆盖,还能实现人机互动。学校为137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137台,另有办公用台式电脑6套,多媒体互动教室配备有互动录播主机6套,专用彩色电视机6套,录播摄像机6套,微机教室配备有台式电脑49台。

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学校依托“鹤壁市智慧教育平台”建立校本资源库;通过购买、收集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师研修资源建设;不断充实、维护学科教学资源库,保证每学期有新教育教学资源入库,为信息化应用推进提供支持。学校要求教师及时上传自己制作的课件,经审核整理后,将优质课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教师课件上传率不得低于本学科总课时的80%,纳入教师年终考核。学校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定期组织评比活动。

管理信息化方面,学校大力推进校园安防网、校园电视网、校园广播网等多网融合建设项目,整合利用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平台,逐步实现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信息化过程管理,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数字化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办公管理、教师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食堂管理等智能化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

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从信息化维度分析教师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学情分析方面,教师主要靠检查作业、课堂观察、提问学生、学业测试等方式进行学情分析,很少利用调查软件前测;教学设计方面,约88%的教师会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教学资源,运用EN5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所有教师都能使用PPT课件,75%以上的教师能根据模板制作演示文稿;学法指导方面,75%以上的教师能利用视频、动画等手段创设课堂情境,约43%的教师会制作微课,少数人能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随堂检测;学业评价方面,约40%的教师会利用教学App进行学业评价,但未对学生成绩进行可视化分析,缺乏发展性过程评价。

以教师知识需求为中心,学校列出培训菜单,安排拥有不同信息技能的一线教师授课,营造开放、自由、平等的教学空间,以教学相长、互补互促的学习模式,实现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借助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目前学校约95%的教师会运用EN5等制作课件并辅助教学,88%以上教师会运用剪辑师等软件进行微课制作,所有教师会运用钉钉、CCtalk等软件进行网络课程直播,约90%的教师会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教学评价。学校共培养信息化教学运用骨干教师50名,其中校级30名、县级20名。教师更新了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间关系的认识,理解了整合内涵,从思想上达成共识,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提高了自身信息化素养。

变革教育教学方式

学校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优化整合,更新了教师信息化教育理念,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尤其是学校以101教育PPT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抓手,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模式。从学校语数英三个教研组的教学创新做法来看,可見一斑。

语文教研组教师备课时,可在101教育PPT资源库搜索适用课件,大大减轻了教师课件应用压力,裁剪合适视频添加到课件里,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教学时,利用计时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有效识记所学内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利用放大镜功能让学生针对性识记和理解生字部首及字理结构,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101教育PPT制作微课操作简便,信息丰富有趣,加深学生认知,教学评价功能可随时随地通过动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令学生惊奇和兴奋。

数学教研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更充分地发挥了教学主导作用。如借助微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通过问卷星收集、分析学生预习情况,分析共性问题,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利用微信群等进行师生互动,使学生的自主预习得到较好引导。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方式逐渐信息化,如利用网络搜索查阅图片、动画资料等,再将资源下载应用到教学中;利用网络交互功能进行小组协作学习。

英语教研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新了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等环节。听、读训练环节,在PPT中插入示范读音,学生跟读模仿,训练更地道的发音;利用101教育PPT放大镜或聚光灯功能,突出某个新单词或句型,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说的训练环节,通过插入视频、图片、声音等方式,营造贴近生活的语言交际环境,如在对话中插入swf文件,可消除原音,让学生自己配音,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写的训练环节,通过flash形式的字母书写,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正确的书写方式,利用图片快传,把优秀的书写传到白板上全班展示。此外,布置作业环节,利用一起作业平台布置听说读写各种形式的作业,学生可马上看到作业反馈,及时更正错误,平台自动生成评价及评价汇总,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

作为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样本校、河南省数字校园标杆校、鹤壁市数字校园示范校、鹤壁市创客教育示范校、鹤壁市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鹤壁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鹤壁市淇县前进小学在“双减”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提质增效,全面推进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紧紧抓住这一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契机,打造“智美教育”。经过实践,提升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推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创新、学校教育信息化长足发展,形成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新样态,为淇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鹤壁市课件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鹤壁市地下水保护条例
鹤壁市
鹤壁市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