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不同类型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共性研究

2023-06-28雷五明张明慧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共性课程思政

雷五明 张明慧

摘 要: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旨在积极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基于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时的目标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考评模式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共性,通过对这些共性的探讨研究,有利于落实课程思政和提高多学科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不同课程;课程思政;共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7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革中不断加强,其他各门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简称“三育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提出了方向和要求。因此,对于不同学科实施课程思政的共性进行研究必将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合理设置课程目标,引领知识、能力、素质与情感的全面培养

教育部在《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的实施意义重大,甚至决定着人才培养,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有效的课程思政必然需要合理地设置课程目标。首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学科的发展都具有价值导向,都要回答“为了谁”的问题,就整个课程思政来说,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坚决履行“为党为国育人育才”的光荣职责,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时代新人。坚持政治性不是仅仅用抽象的语言输出内容,而是应该同严谨的、具体的理论相结合,是以政治性为根基,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成为既能承担社会责任又能以科学知识造福人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次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这是每一门课程都具有的基本属性。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就是把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之中,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全面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更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需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以专业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结合。建设性是指旗帜鲜明地坚定理想信念和支持主流意识形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使这三个“相统一”全面贯穿于课程目标设置的全过程,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而服务。

2 优化课程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从专业性出发可以将高校课程分为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在于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通识课程则是在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知识、高尚人格的同时,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反思批判等科学精神,既具有工作的能力和生活的情趣,又具有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及自然的人文情操和通达共识的较高境界。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然而目前高校课程建设存在着课程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的问题,课程思政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会大大改善高校课程建设,坚持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以致于能更有效的达到教育目标。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不亚于蛮干。理论学习是我们的基础学习,所以高校不同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为更有质效的完成实践打牢地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实践类课程也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渠道,在实践中探索运用并发扬体验式、浸润式课程思政模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现实生活实践成为课程思政的丰富源泉。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知行合一的学生,这就要求高校课程实施不仅要利用好第一课堂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高校“课程思政”课程的课程建设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做到每门课程的“小课堂”同社会这个“大课堂”相结合,真正实现“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高校课程建设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统一于教育全过程,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各学科、各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后应用于课堂教学,实现思想价值对人才培养的引领和对教育教学各环节的统领,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注重价值观引导,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价值目标,切实解决好专业课与思政课、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促进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要求。此外课程建设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体系等相统一的前提下,又能够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对于各门学科进行二度开发,找准切入点,寻找“融合点”,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课程思政目标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的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展现学科的特点和多样性。多学科在理论与实践开展过程的同步,既实现了学科的发展,更加实现了对学生价值引领的效果。

3 创新教学方法体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每门课程展开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教师和学生,我们只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能实现课程的有序进行。首先我们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对于学生,老师不只是传道受业,也是专业的“兼职的思政课教师”,更是引导学生成为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大先生”,所以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投身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灌输法”无疑在知识传授、课程推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学生对于课程的积极性下降,甚至产生抵触心理。灌输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而是要结合课程特点和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运用启发的方法,做好顶层设计,结合每门课程特点,寻找德育元素,有机融合、自然过渡,不能生搬硬套,为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使学生在感受文学的浪漫和工科的严谨的同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引领,价值塑造。例如,在化工材料类课程中,教师在对材料、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穿插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的例子,这样在自然过渡既使学生了解了专业知识,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另外,在医学类课程讲解的过程中,2020年的疫情事件就是最恰当的思政素材,学生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感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有力,也会被抗疫医生们的坚韧、敬业所感动,更加强了自身的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培养了学生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医者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显性教育要求通过公开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隐性教育则是通过借助环境、情景等,使受教育者在熏陶中接受思政启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充分理解只有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辅相成,方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4 改革课程考评模式或机制,保持课程科学性和先进性

每一门课程教学如何做好合理和有效考评,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出地检验标准,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判,更是对课程建设发展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检阅尺度。改革课程考评模式或机制,不仅符合现行培养全面性人才的教育目标,更是能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尽职尽责。在传统的课程评价过程之中,将对于课程设计、实施与结果的评价都简单地归结于课程结果的评价,甚至等同于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最后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课程评价的标准,深刻受到“唯分数论”评价的影响,这种简单空洞的课程评价方式与丰富多彩的课程现实活动背道而驰,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课程评价制度制定的初衷,更是降低了人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改革课程考评机制必须首先坚持阶段性和结果性相统一。每一节课堂,每一门课程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对于课堂、课程中的主要参与主体即老师和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发展的。对于学生而言,上课时的态度、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率等方面进行考评。此外也应该鼓励和尊重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表现,尤其是理工实验类课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这些教学过程是评估环节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结论式考评方式,更应该是来自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多角度评价以及文本型论文和实践型结果等多形式、多维度评价。

其次是学科考评要坚持真实性和有效性。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的重难点是课程评价改革,而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任务在于课程评价体制创新,因此,真实有效的课程评价体制对于推动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维度下的课程评价应该是包含所学课程“是否有趣”“是否有用”“是否有收获”、和“是否是便于学习的”这四个指标,主要从“课程本身”和“教师传授”两个维度进行评判;教师维度下的课程评价是从“教学纪律”是否严格遵守、“教学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教学方法”是否容易接受和“教学反馈”是否有效沟通这四个指标开展评判。基于这两个维度下的真实有效的课程评价既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参与课程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又有利于教师对于课程的尽职尽责以及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课程思政”与高校不同学科的有效融合,实现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除此之外,课程评价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也应添加对课程思政第二渠道的学业监管和考核评价,使之成为课程思政总体评价效果的一部分,使评价结果更完整、更有说服力。

5 结合课程思政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其专业发展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论是上述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方法的更新,还是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教师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结合课程思政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坚持政治性和专业性。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思政课教师的主体素质主要由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科研素质五种素质构成。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根本素质,在所有素质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政治坚定、专业过硬、作风优良。

作为一名课程思政教师,首先必须要立场坚定,自觉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理解,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锤炼初心,在行动上践行使命。课程思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不同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把握和教学内容的有效讲解等因素都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基于此,教师把教材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通过生动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习得知识,而且观念得以转变,从而实现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升华,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升。我们经常讲用人要德才兼备,作为一名教师,更要达到专业基础牢固和政治立场坚定的统一。

其次是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面对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同向同行的现实困境。我们认为:实施课程思政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基本渠道和核心环节,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更是实践课程思政的主要依靠力量。对于课程思政,我们要统一观念:任课教师并不是特意安排课程进行与专业课程内容毫不相干的道德说教和宣传,而是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主动挖掘专业课程文化中的思政育人资源,实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同时,专业课与学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照本宣科以及思政育人元素与专业课的生搬硬套不符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专业课教师应该从学科实际出发,深刻把握学科、学术和学生三个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水到渠成,既不牵强附会,也不喧宾夺主,凸显教师个人魅力和发挥教师实力的同时,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作为一种科学、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高校各门学科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在追求特色化与个性化建构的背景下,课程建设必须要紧密结合学校已有的优势资源,并立足于学校主体的内生动力,实现课程对具有独特生命个体的学生的关照,彰显学校独特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高校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教高[2020]3号.

[3]王新华,王娜.论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2):5254.

[4]刘福元,二元维度下高校课程评价的通用指标设置——回归“评价”的原初效用,现代大学教育,2019,5.

[5]李孟輝.高校课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共性课程思政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汉英“水”隐喻的共性研究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