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阳市加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2023-06-27江全富

绿色天府 2023年5期
关键词:资阳市国土耕地

○文/ 江全富

“十四五”以来,资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沱江中游生态屏障,厚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坚持规划引领 制度建设按下“快进键”

一是国土“三调”全面完成。统一应用优于1 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制作调查底图,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汇集98.8万个调查图斑数据,全面查清全市国土利用状况,公开发布主要数据,其中园地67.28万亩、林地205.22万亩,有效夯实生态保护修复基础支撑。二是“三区三线”划定落实。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第一优先序”,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并正式启动成果,其中永久基本农田2058.17平方公里、耕地2283.13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1.9 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201.65平方公里。三是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发布施行《资阳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研究制定城区保留山体修复治理技术管理规定等配套制度。科学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加快报批,印发实施“十四五”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规划,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谋划布局“4+1重点工程”和18个重点项目。

坚持保护优先 田林长制跑出“加速度”

一是“田长制”落地落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和6 项配套制度,设立市级田长9名,实行分区域包片负责制。调整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创新开展耕地保护政治监督、协商监督、审计监督“三个监督”,深入推进耕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恢复补充耕地5.48万亩,连续两年实现耕地净增加。二是“林长制”走深走实。设立市、县、乡级林长929名,开展巡林13.3万人次,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2578 个。明确“一长两员”4594 名,划分责任单元1172 个,实行网络化管理。出台林长制5 项配套制度,建立“林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探索检察监督与刑事司法、行政监管共同加强森林生态保护治理的新路径,推动实现“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三是“严要求”从严从实。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及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组建成立市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统筹打好督察执法、卫片执法“组合拳”,深化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力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稳妥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等,202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森林资源案件查处、入库“双清零”。

高屋基复绿种植施工

高屋基复绿种植施工

高屋基复绿种植后

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修复开启“新征程”

陶家沟整治中

陶家沟复绿整治后

一是土地整治统筹推进。稳妥推进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申报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2个、垦造水田项目26个,预计2023年底新增耕地10601亩(水田3355亩)。二是国土绿化科学开展。以“三调”成果为底版,以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依据,科学开展造林图斑适宜性评估,初步规划造林绿化空间1.76万亩。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创新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完成营造林16.9万亩,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持续保持“双增长”。践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建成森林乡村68个,评定绿化模范单位(小区)151个,打造绿化美化示范点95 个、村庄公共休闲绿地49 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完成阶段任务。加快建设乐至县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安岳县省级现代林业园区建成用材林示范基地0.6万亩,乐至枳壳现代林业产业园升级为市级现代林业产业园区。三是矿山修复提前完成。研究制定《资阳市“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 》,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140亩,雁江区飞虹铺砂场等3处入选全省矿山修复十大典型案例,安岳县拱桥乡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获四川电视台宣传报道,在全省率先实现“3年任务、2年完成”。

猜你喜欢

资阳市国土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基于VEC模型的资阳市居民收入与物价指数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猪八戒吃西瓜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