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理论·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2023-06-26朱诗婷徐蕾

理论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朱诗婷 徐蕾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现代化方案给世界人民贡献了新的文明样态。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党和人民百余年艰辛探索的向往与追求;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原则基础上批判继承苏联现代化建设经验,形成其基本样态;从实践逻辑看,独立自主、工业化、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特色。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3 — 0009 — 06

建设现代化强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也是党和人民的夙愿与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线索擘画出一幅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为中华民族接续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强国梦指明了方向。从历史上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阶段性任务的跃升;从理论上看,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出的新境界和新高度;从实践上看,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路径,体现了历史、理论和实践的三重逻辑的高度统一。

一、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发与演进

我们党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这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一)“四个现代化”开启强国篇章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启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以战开局,以落后挨打的被动姿态卷入西方现代化浪潮之中,中国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后来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种种探索都以不同程度的失败而告终。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牢牢结合在一起。

从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先破后立,开始思索如何在积贫积弱的中国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新世界。1930年《申报月刊》专门讨论过现代化,发行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那时候部分中国共产党员就参与其中。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导人也多次论及现代化、工业化问题,但其关注点主要是武器装备及与之相关的重工业。建国之初为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工业基础。1954年,周恩来着眼于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首次提出要将此作为新中国的目标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四化”目标的最初概括。后来“四个现代化”几经变化,不断调整和充实。1957年2月,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将“现代科学文化”纳入,说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959年末,毛泽东要求在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基础上,强调“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3],由此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基本形成。1960年2月,周恩来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发言中将“科学文化现代化”改称“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调整使得“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更加准确合理。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议中强调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4],同时明确了20世纪内“两步走”的战略设想。建国十五年后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内容的目标最终确立,并被确立为我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二)“小康社会”续写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伊始,刚刚走出“文革”十年的中国,政治混乱、经济停滞、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邓小平明确表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5]“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6]。邓小平亲自主持并领导了全国的拨乱反正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带领广大人民重新走上以“和平发展”为题的现代化之路,初期仍然延续了毛泽东同志“四个现代化”目标,后面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1979年邓小平根据中国落后、贫困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小康”这个建设构想,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7]。显然,“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被实事求是地调整为实现小康,量化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用小康解释现代化,用中国人民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描述,这是邓小平的一大创造,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三位一体”以及“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中心工作转向经济建设这个关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富起来以及如何提高整体文明水平的问题,此时富强、民主、文明这三个关键词构成了新的总体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三步走”在“两步走”的第一步基本实现的基础上,承接第二步规划第三步。20世纪末的2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显著,199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提前比1980年翻一番,提前达到温饱水平,1997年在即将进入新世纪之际中国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达到小康水平。至此,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已经顺利实现。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报告针对“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國家的宏伟目标,以此为依据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以及建国100年这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设定阶段任务,依然延续四个现代化的构想,丰富发展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拓展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新世纪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与以往相比更加殷实,但是这个小康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基于这个实际,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继续完善和深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从“富强民主文明”扩展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越来越丰富,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这是我们党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必然结果。直至2020年,我们终于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谱写强国新境界

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以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为导向,中国式现代化又开启了新征程。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小康社会的建成,如何让人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才是我们党的新目标和新追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入手,统揽“四个伟大”,推动“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增长、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为现代化长足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党和人民对现代化路线图的构想也更加清晰明确。在新时代,我们把“美丽”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是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条“绿色”的新型发展道路。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再到十九大作出新的“两步走”部署安排,中国共产党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慢慢绘制完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和人民正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不可阻挡的势头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团结奋进。纵观百余年来党的发展历史和大政方针政策的及时调整,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的强国目标正是其先进性的深刻体现,也是党关于时代之问的优秀答卷,同时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要求,必须时刻铭记孜孜不倦发展前进。

二、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与超越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共产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借鉴超越了苏联现代化探索经验,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形态的完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中国共产党人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现代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它千百年的中华智慧滋养着当代价值观,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进行现代性转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深耕内涵,长远发展的先决条件。

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代所展现的鲜明特质,是中国古代治理智慧、价值理念、人文精神等在当代的创新演绎。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厚德载物”“道法自然”的自然观,不仅维系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沃土,也为我国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奠定文化根基,使“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其次,“爱国富民”“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在当代也展现出其卓越的精神内核,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全面超越“资本之上”的西方现代化模式。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思想理念和辩证思维方式,这反映了先秦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代表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直至今天,中国人依然将此作为崇高理想,中国式现代化既审视自身又放眼世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人民天下为公的“天下观”的深刻体现。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开拓发展提供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实的文化根基。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式运用

马克思没有直接界定“现代化”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但在论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过程中论及了现代化问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穷其一生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但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在取精去粕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扬弃。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马克思肯定了现代社会以来人类创造的丰硕文明成果,强调现代生产过程中经济因素对现代社会运行的决定作用。但指出当资本主义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带来令人惊叹的现代文明成果之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限制向外扩张必然也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并开始暴露自身机制无法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剥削和压迫、社会两极分化和人的异化。在这种境况下,人类社会为了化解这种危机实现进一步发展一定会摒弃以“资本、财富”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迈向更高级的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经典论断更明确强调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已经成为自身发展的桎梏,在发展中否定了自身的进步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带动社会的演进;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旧的生产力尚未完全发挥之前绝不会灭亡,新的生产关系绝不会出现。“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认识深化,也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开展各方面建设,这是现代化发展必经之路,堅持共产党领导,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党一直作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正是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与历史同向而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对我们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价值,为我国的现代化探索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三)苏联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借鉴与超越

苏联是最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中俄国资本主义现代化遭遇逆风,在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中抓住机遇开始走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现代化思想虽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也为中国通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上,列宁认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能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强调共产主义存在低、中、高三个阶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到一定程度,拥有高度的社会生产力、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实现的,而是在资本主义不发达情况下达成的,这说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径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强调“我们在俄国还刚处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低级阶段过渡的初级阶段”。[8]他也说明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需要比发达国家更长时间的过渡期,同时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在建立政权之后,苏联也有先驱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执政问题上,列宁多次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主张“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苏维埃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组织”[9]。在工业化道路选择上,列宁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的先行者,他认为重工业才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工业化的根本物质基础,指出“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设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10]在经济体制问题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其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实现了迅速发展。

然而苏联模式因其本身的不完善,加之后来逐步走向僵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和现代化都遭遇曲折。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受限、高覆盖但低质量的社会保障等,这些表面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问题在于,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目标错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位于“经济合理性”,完美的经济计划无法实现,计划经济最终变成指令性的行政命令。这种发展难以维系,最终带来严重的后果。中国式现代化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推动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制定“两个一百年”长期目标,逐渐向社会主义更高层次过渡。这不是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再版,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重新定义了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强大内核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展现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理论以其鲜明的科学性与发展性,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苏联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形成的现代化思想历久弥新,其积极方面对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思想与理论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奠基性的思想财富,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三、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创新

理论来源于实践,还要服务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一步一步深化,这是党在百年征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持续探索出来的,是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在每个历史时期凝结的成功经验上构筑的。

(一)独立自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不惧牺牲、浴血奋战,经历了二十八年斗争建立新中国,从此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中国人民获得解放,这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了政治统一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政权受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中国可谓难关重重,但是我们党仍然团结带领人民坚持自立自强、独立自主,在国际站稳脚跟,在一穷二白的中国大地上发展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后,面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党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一如既往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正确梳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并进一步向全面小康迈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感明显增强。在这个时期,中国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同频共振,实现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变,中国的现代化融入世界。新时代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这个阶段的中国面临国际力量深刻调整,全球进入动荡变革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進步。

(二)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世界现代化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正是工业革命启动的一波一波工业化浪潮,才推动社会全方位革新,将人类文明从农业社会转入工业社会,形成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对中国而言,追赶先发工业国是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工业化。没有工业化的实现,没有工业化奠定的强大物质基础,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法治化就全无可能,共产主义的实现更是遥遥无期。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详尽分析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现实,提出要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建立近代工业社会”[1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工业化实现方式上经过多次尝试和探索,最终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的总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目标,提出“四个现代化”,实施“五年规划”等一系列举措,中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全面铺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如何快速推进工业化仍然是我国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此时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在前30年工业化基础上,我们党改变思路调整工业化发展结构,从几个方面入手:发挥大量低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大循环,加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竞争优势。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轻工业,形成了相互促进、结构协调、同步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70年工业化进程的中国即将全面实现工业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拥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制造”成为世界市场的一只重要力量。中国正以新的面貌迎接全球挑战,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确保最终实现工业化,为第二个百年梦奠基。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小米加步枪”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成立进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基。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1978年9月13日,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12]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3]。从革命时期到新时代,我们党一直把“人民”放在心中,我们国家的发展一直以“人民”为导向。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建设无时无刻不在彰显人民性,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并非终极目标,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更应该服务于人的精神世界,实现物质、精神、社会、生态等要素的现代化跃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4],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把人作为一切发展的核心。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还是要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全新的道路模式引领现代化国家建设。

(四)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

我们党逾百年追求现代化的历史,也是追求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历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求独立、求解放,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们带领人民解放思想,步入小康,新时代社会和人民对党提出了更高的强国目标。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新认识,回答好这个时代课题关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鉴于此中国共产党人把“美丽”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它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全面”也展现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深化,对社会全面进步的追求,只有实现全社会各领域、各地域的现代化发展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机会完成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强国梦。

在百余年党史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积极推动历史任务的完成和实践目标的实现,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了必要的准备,为新时代起好步、开新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基础。

四、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点睛之笔,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目标的一路演变是我国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立足国情厚植现代化发展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自信自强的选择。现如今中国式现代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更加稳健的基础,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要求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把握我国战略全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问题作出理性分析、科学回答,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5]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彰显中国人的“天下观”。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7.

[2]毛泽東.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8.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8]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

[9]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4.

[10]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53.

[11]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37.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94.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责任编辑:秋 水〕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浅谈供给侧改革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