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3-06-25彭晓宁贺少雅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段节气新课标

彭晓宁 贺少雅

2019 年9 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全面进入校园,这套教材引入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语文课程育人价值有着显著作用。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教材中也多次出现,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关于教材中二十四节气内容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宏观把握传统文化,将节气作为其类别之一,这类研究侧重从理论角度出发,提出对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指导策略;第二类是对节气文化元素的整理与教育实践,这类研究站在教育实践的角度,通过对教材中节气内容的梳理,设计出校本课程可借鉴的结构。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当前节气文化运用到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缺乏对二十四节气的整体性与复合性的关照,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材中分布的节气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序列性等。随着新课标的发布,核心素养、学习情境、跨学科学习等概念被明确提出,只有全面认识节气的复合性以及教材中节气文化的序列性,才能更有效地将节气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实践。

一、教材中的节气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节气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自然时令细致观察而总结出的客观规律,在指导农事生产与日常生活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同时,节气还蕴含了古人顺应天时、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影响深远。现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和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涵盖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气象环境等方面,还有部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1.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节气知识内容

笔者按照学段分类(1—2 年级为第一学段,3—4 年级为第二学段,5—6 年级为第三学段),对现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将这些内容暂分为“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气象环境”“人与自然”五个大类。需要明确的是,除“二十四节气歌”“数九歌”等与节气直接相关的内容外,涉及四季时令、气象环境、农事活动等广义节气范畴的也一并纳入,具体情况详见表1。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年级、二年级分为“识字”单元和“课文”单元,三年级起只有“课文”,表格中按照教材目录格式进行统一标注。

2.节气知识内容的全面性与序列性

由表1 可见,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呈现具有分布全面性与编排序列性特征。

分布全面性,首先体现在小学阶段十二册语文教材上,每本书中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存在与节气相关的知识。从关联度看,既有最明显、最直接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歌》,也有与冬至密切相关的《数九歌》和表现秋分之后物候变化现象的阅读链接《迁徙的季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属于节气概念范畴但关联性相对较弱的如四季景色、物候变化,人们依时而行的生活习惯,以及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学习活动等。

其次体现在相关内容广泛地涉及节气这一复合性概念的多个方面。从古诗、儿歌等朗朗上口的文学形式彰显节气最本质的农事生产指导作用,到与传统节日相互映照,为日常生活赋予文化内涵,再到创世神话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环保题材的课文、口语交际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也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发展至今所一脉相承的。

编排思路体现出由浅入深的序列性。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第一学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注重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而教材在这一阶段安排的学习内容也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物候变化的直接感知。第二、第三学段,学生的思维模式由形象思维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教材中自然景观的相关内容比重也相应地有所下降,转而更关注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体验,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与思考,尤其是“人与自然”方面的内容比重明显增加。这样的编排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也与新课标在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相呼应。

二、节气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现状

随着2016 年二十四节气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内掀起了一股“节气热”,许多中小学也抓住此机遇,结合各个相关学科研发课程,并做出一系列的尝试。就语文学科而言,与节气相关的教育实践既有充分依托教材而进行的课程整编,也有以自然时令为序所开展的主题文化活动。

1.依托教材,课程整编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材是最基础的载体,依托教材进行的节气教育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角度展开。

第一,结合单册教材相关内容的直接拓展。例如河南省鹤壁市牟山小学结合教材中的自然时令,在不同季节带领学生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春》、梁容若的《夏天里的成长》、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与《江南的冬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节气里的独特景观。又如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在学习古诗《乡村四月》时讲解“祈蚕节”的由来和小满节气的习俗,并组织节气知识的专题讲座,通过研讨课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查阅、交流教材中的节气知识,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第二,涵盖整套教材的校本课程整编。例如江苏省宿迁市穿城镇小学,已经形成了贯通整个小学阶段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第一学段,诵读教材中的古诗、童谣,落实感受自然之美的学习目标,并拓展学习相关节气的物候变化特征;第二学段,结合课文、习作开展多样化的自然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节气之美;第三学段,通过教材知识积累与地域文化探究活动,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多样的节气风俗。这套课程根据不同学段课标的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设置有针对性的目标,体现了节气学习从直接感知到知识积累,再到情感体悟的渐进性。

第三,融合多个学科的活动课程设计。例如宿迁市穿城镇小学“秋分”一课,教师从科学角度介绍秋分的由来,从语文角度讲解农谚知识,带领学生诵读诗词,再融合美术、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元素,带领学生在“二十四节气歌”的音乐中走进秋的自然环境,从艺术角度鉴赏秋季美景。又如鹤壁市牟山小学开发编写的《时令之美——二十四节气之旅》一书,融合美术、科学等学科知识,以四季变化为时序,以“一诗一画一植物”为结构编写校本教材,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中心小学,结合劳技课程安排,根据节气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开发“以农促劳:节气文化导向下的农事拓展课程建设与实践”行动研究项目,带领学生开荒建设农场,在深度体验种植的同时学习节气知识。实践中,该校将“农事活动”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美术等学科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的理念,拓宽教育的广度和深度。[2]这样的活动课程不仅为学科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也为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带来更生动有趣的体验。

2.时令为序,开展主题活动

节气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现实资源,以活动为主要的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尝试将观察、整合、策划、展示等多种活动方式融入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交流、探讨节气的知识与文化内涵。[3]例如,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在春分节气开展竖蛋比赛,从科学的角度讲解昼夜平分的原理和校对度量衡的习俗;冬至节气,让学生在了解冬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设计创意“九九消寒图”,并尝试策划消寒图展览。又如新疆沙湾县第五小学,在春分、立夏等节气带领学生挖野菜、竖蛋、学煮五色粥,利用国学早读及语文课诵读节气诗词,分享节气指导下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开设摄影大赛、绘画大赛、诗歌朗诵大赛,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节气的理解与体会。这类主题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度体验并产出成果,做到学以致用。

在小学阶段,教材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内容既丰富又浅显易懂,且这些内容同时涵盖语文、数学、科学、美术、劳动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大部分学校在开发课程时,往往会选择以实践为导向、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系列课程或主题文化活动。其路径一般是先由学校根据学期计划、课程结构等需求安排课程,再由相应学科的老师分工合作,从教材中提取资料,设计跨学科的学习任务。总之,落脚点在于通过课程,培养学生对节气的认知与体悟。

三、节气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二十四节气文化涵盖自然物候、农事生产、日常生活、哲学观念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合的知识体系。因此,从原则上来讲,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综合考虑节气文化的育人价值,体现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

1.教育实践面临的困境

目前小学阶段围绕语文学科的节气知识学习,或以语文为核心而展开的跨学科探究性活动设计已有诸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实践尝试。但整体来看,一线教师在节气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内涵认知和资源使用多呈现出零散化的特征,缺乏对教材中节气文化的深入探究和有效整合;二是教学实践中容易忽略教材中节气文化本身的全面性与序列性。

2.教育实践面临困境的原因

当前节气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一线教师对节气文化的认知具有一定局限性。教师对节气知识的认知主要来自教材及其延伸,大多停留在第一学段的《二十四节气歌》《数九歌》《田家四季歌》等自然时令与农业生产活动,而缺乏对第二、第三学段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储备。

其二,节气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脱钩。学术界对于节气教育,或对节气本身的生成结构、历史源流与文化内涵做出解释,探讨节气参与到当代日常生活的路径;或从不同学科出发,讨论节气文化融入校园教育的方式和实践策略。而教学实践者则依据学校教学要求,先设计课程大纲,再细化教学思路,之后再去教材中提取相关内容,讨论节气融入基础教育的可行性与路径。学术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对于节气教育思路的差异,使得大量的理论研究难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真实有效的支撑与指导。因此,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往往呈现出分裂的态势。

四、教学实践路径优化

2022 年4 月,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 个课程标准,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十四节气作为涵盖天文气象、农业生产、人文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性智慧成果,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与目标都十分契合,将二十四节气文化有机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各个学段也都可以从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学习要求。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节气文化教育的系统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果,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有着显著的作用。例如讲到《二十四节气歌》时,可以引入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发展以及成功申遗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人的智慧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作为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也可以通过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来落实。第一学段的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四季景观的识字类资源,且学习时间大多与自然季节相符,可以尝试把节气中的物候变化规律与识字学习建立起关联,既拓展语言运用的学习路径,也符合这一学段的学生侧重形象思维的认知发展特点。例如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一课中的“春”字,学习这篇课文往往是在初春时节,可以结合此时草木萌生、阳光普照的时令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字形。第二学段、第三学段涉及的节气文化则更为深入,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研讨节气的文化内涵,提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例如四年级上册《我们与环境》一文,可以简单介绍中国哲学中利用阴阳二气此消彼长来理解时间的流转及其引发的自然变化,并由此安排社会生活,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而二十四节气正是这种观念的外化形式之一。

2.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节气教育实践的延续性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指出,语文学习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强调语文学习的情境性与实践性,并进一步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教育要面向未来,广泛地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真问题”的关键能力。

与生活情境密切关联的学习内容,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着显著作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与实践体系,来源于古人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活动中,将二十四节气与生活情境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节气之美,以及节气文化传承至今仍源源焕发的生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这篇文章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对春天的赞美。教学中可以联系惊蛰节气“桃始华”的物候变化特征,鼓励学生走近大自然,捕捉课文中描写的桃花水场景,用相机、画笔等工具记录下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语文之美、节气之美,有效落实本单元的阅读要素。

教材中部分节气的相关内容在不同学段遥相呼应,设计学习活动时也要考虑到情境的延续性与纵深性。例如二年级上册《十二月花名歌》与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都描写了四季景物,又如一年级上册《春节童谣》、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和习作《家乡的风俗》,都展现了与节气相关的风俗习惯。这些内容反映了节气与日常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延伸到现实的生活体验,从自然时令和人文内涵两个维度体会节气作为日常生活指南的重要作用。虽然情境相似,但不同学段也要有所侧重。第一学段重在创设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学段则强调深度体验,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探究、表达与交流。

3.围绕语文学习任务群,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其中,“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打破了学科边界,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丰富,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是开展跨学科学习的理想素材。

随着学段由低到高,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的内容要求也呈现出由浅入深的变化。其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第一学段有参与学校、社区举办的节日和风俗活动,留意身边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一年级《春节童谣》描述春节之前“忙年”的场景,可以在校园里设置由大寒到立春的虚拟时空转换,在不同的场景中融入节气知识,通过新春集市或寻宝打卡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节气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又如二年级《数九歌》总结冬至后的物候变化规律,可以结合数学、美术等学科引入九九消寒图,体验古人的冬日生活。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要求关注传统节日节气、民俗风情。三年级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通过古诗、习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节日的由来演变、风俗活动、传说故事等文化表现形式,可以以语文学科为主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学生自由分组选择感兴趣的节气,用本单元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相关知识,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习作、朗诵、连环画、歌曲等形式进行展演。第三学段的学习要求注重体验、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例如五年级下册古诗《乡村四月》中的“才了桑蚕又插田”,可以结合科学课的养蚕经历,围绕小满节气养蚕缫丝的农事和祭拜蚕神的仪式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体验、感知节气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

可见,新课标对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要求从以培养兴趣为主,到主动关注,再到深层次的体验、感知、传承与运用,是一个不断推进、逐层上升的过程,且在各个学段均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明确本学段的具体目标,也要依托教材内容,设计以生活为基础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语文学习活动。

五、结语

新课标为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引领,节气文化教育要走出困境,关键在于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观念的更新。一方面,教师要明确新课标在强调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等方面的变化,厘清新课标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成果的二十四节气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有效落实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当前的节气文化教育实践缺乏一定理论研究为指导的现状,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全面认识节气文化的复合性,才能促进节气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沟通对话。观念的更新是为了促进实践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从整体把握教材中节气相关内容的内在关联,尽快建立起从教材到教学,再从教学到课程体系的思维路径。总之,节气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仍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学段节气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