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材中西方人物形象分析及选编建议

2023-06-25李淑婷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人物形象

李淑婷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西方人物形象是中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塑造的西方人物形象,大多体现了善良悲悯,以及乐于探索和敢于斗争的良好道德品质。这些人物形象具有经典性、教育性、立体性的特征。然而中学语文教材在西方作品的选编内容上仍不够全面。因此,教材中西方文学作品的选编,应适当增加以西方女性形象塑造为主的文本;扩大选文的国别范畴,选择更能体现各国人民性格特征的西方作品;应重视西方选文的教育价值导向,注意外来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多方面影响,帮助学生理性看待西方文化。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 西方选文 人物形象 国际理解教育

西方文化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宣传和文化普及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和板块。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部分西方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西方人物形象与西方文化,帮助学生了解西方世界。本文以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各年级教材先后出版时间为2016—2020年,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为“中学语文教材”)为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探寻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西方人物形象特点。研究发现,选文中存在着西方女性形象片面、人物形象国别差异不明显、选文的教育价值导向不突出等问题,影响了中学生对西方人物形象的正确认知。为此,研究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有利于中学生建构一种对西方社会和西方人正确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更好地促进国际交往与理解,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西方选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西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品,均选自西方文学名著,其中塑造的西方人物形象大多具有善良悲悯、乐于探索、敢于斗争等特质。

(一)善良悲悯的特质

善良悲悯是人类一种普遍的价值追求。教材中善良悲悯的西方人形象主要体现为:同情苦难、尊重生命、无私奉献。追根溯源,西方人对善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被称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对后世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追求“至善”,他们对“善”的追求,经过世代延续和传承,在后世西方人的为人处世中依然有所体现。

第一,同情苦难,不仅仅是对人类个体的生存困境和不幸遭遇心怀怜悯,更是一种融入精神信仰里的大爱。在《再塑生命的人》一文中,安妮·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温柔耐心的教导中,饱含着一种对人发自内心的关爱与同情[1]。莎莉文老师是善良的西方女性的缩影,是教材中屈指可数的西方女性形象之一。她同情学生的不幸遭遇,用无私的爱与包容去治愈学生在逆境中受伤的心灵,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再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信中深刻地批判了英法联军抢劫、烧毁圆明园的恶行[2]。雨果高度赞誉圆明园,称其为“世界奇迹”。而这样一个凝结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智慧结晶的文明传奇,在人为的破坏下一夕之间毁于一旦,他无比悲痛、惋惜、愤恨。这种超越国籍的正义感,来自于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认同,以及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生发出的同情与大爱。这两个文本素材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善良的形象特征。它们编入教材中,不仅仅是因为在西方文学论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更是因为它们呈现出一种真善美的价值意义,可以给予学生一种正向的价值观引导。

第二,尊重生命。这一人物形象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为科学研究人员在探究动物习性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动物生存状况的重视与关注。初中阶段,编者在选择西方文学作品时,或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众多与动物习性特征相关的西方科普类文本素材,例如,《动物笑谈》《蝉》《大雁归来》等等。这些文章的作者或为动物行为学家,或为昆虫学家,或为生态学家,他们都是西方著名的科研工作人员。他们身上都有着一个共性,就是对生命的赞扬和尊重。在《动物笑谈》里,劳伦兹先生和大鹦鹉“可可”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他眼中的“可可”常常像个调皮捣蛋、喜欢恶作剧的小孩子,灵动而充满了智慧与想象力[3]。他细心观察小鸭子对母亲的界定,经常不顾形象与尊严、弯腰屈膝地进行探索实验,只是为了向人们揭示动物之间不同的习性特征,揭示小动物们的生命独特性。法布尔的《蝉》主要讲述了蝉的生命历程和成长规律,其中在描写蚋的幼虫攻击蝉卵时,或是在描述蝉掘土四年才换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时,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小小生命的悲悯之心和深深的同情[4]。他同情蝉漫长艰苦的生命历程,站在生命的角度理解蝉鸣,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该文本是一篇说明文性质的文本,却处处昭示着法布尔对蝉的深厚情感。《大雁归来》同样是一篇科普类的文章,但作者笔下的大雁充满了超乎寻常的灵性,它们懂得人类的游戏规则,也通晓生存于世间的法则,文字中充斥着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它们命运的关注[5]。这些选文虽然没有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刻画与描写,但综观全文,比比皆是对动物生存状况的关注与深切思考,处处都烘托出作家对生命的礼赞与尊重,完美地呈现出一个个善良的西方科研工作者形象。

第三,奉献精神,主要是指人类个体为他人、为集体、为祖国、甚至只为脚下这片土地,不求回报地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做出一定贡献的一种高尚的人格。这种善良无私的高尚品德在《植树的牧羊人》中可见一斑。牧羊人因为意外失去了妻儿,他没有颓丧地了却余生、虚度光阴,而是选择到山里种树,在干旱的土壤里创造出生命的奇迹,使荒原變成生机勃勃的沃土和村民的世外桃源[6]。牧羊人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谋取任何利益,而是为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了帮助土地孕育生命,造福世世代代的后来者,这样的大爱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善良。这动人的人格操守在青少年心中树立起一个良好友善的西方人物形象。

以上文本是德育的重要文本素材,所塑造的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善良的、正义的化身。他们同情苦难大众、痛惜美丽的破碎、关注动物的生存状态、力所能及地奉献自己。这些都向青少年传递着一种正向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西方人物形象。

(二)乐于探索的特质

中学教材中存在多篇描写科研工作者日常生活及实验活动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不着重描写人物,而是主导叙事,通过对事件的描写侧面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在《美丽的颜色》中,文章主要讲述了法国科学家居里夫妇探索新元素“镭”的艰苦过程[7]。在叙事中,文章多次描述实验环境的恶劣,以及居里夫妇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与极大的热情。由此渲染出来的是两个极端热爱科研工作的人物形象,他们为了追求科学真理,不顾恶劣的环境与身体所受的辐射伤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投身于科学事业,为科学而着迷。这种大无畏的科学探索精神已然融入他们的信仰里,成为了他们形象的标签。在探究这篇文章的人物形象时,必然能清晰地体会到两位西方科学家的坚守与探索精神。

而在上文提及的《动物笑谈》《蝉》等多篇文章中,也呈现出了作者注重探究动物习性的研究者形象。他们身上有着一种相似的特质,即专注于某项研究与实验,为了探求科学真理而付出了诸多时间与精力,一直坚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例如,劳伦兹先生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当他在进行动物探究实验时,为达到理想状态的实验效果,常常会利用许多看似怪诞不经的实验方法。这不仅需要花费科研人员的智慧与耐心,更多需要的是对科学研究事业的执着与热情。

《伟大的悲剧》描写了一群南极探险家[8]。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英雄气概和伟大的探险精神。为了国家的荣誉和人类征服自然的信仰,他们经过荒芜人际的冰雪荒原,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探险南极点,进行科学考察。支撑他们进行这伟大冒险的,不仅仅是国家赋予他们的使命感,更是他们自身对科學事业的坚定信仰与伟大的理想信念。

虽然这样的例子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并非比比皆是,但是在西方作品选文中,学生依然能从多篇文章里窥见西方人心中存在着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及与生活相融的科学思维。他们撰写的科普类文章,或是传记类文章,又或是叙事类文章,都深刻地记录下他们的科学观察日常与实验经过,记录着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点滴,描绘着他们对科学事业的热切追求,都留给学生诸多思考与感悟。

当然,西方人这种科学探索精神也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两千八百年前,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腊精神”中格外强调“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9]。近代以来,在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思想的鼓舞下,西方科学家通过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敢于斗争的特质

基于对中学语文教材的解读,西方人物形象中不乏反抗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既体现为对权威和压迫的反抗,又表现为面对人生的逆境或命运不公时的一种积极斗争的精神。

在中学语文教材西方选文中被赋予这种反抗斗争精神的西方人物形象比比皆是。例如:在《老人与海》中,与鲨鱼顽强搏斗、在逆境中争得一线生机的老人[10];又如《哈姆雷特》中,敢于对抗权威以维护心中高贵的理想与正义的哈姆雷特[11];再如在《玩偶之家》中,勇于维护自身女性权益、突破家庭和封建礼教束缚的娜拉[12]。这些文章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无疑是丰满的,不仅仅只有这单一的性格特征,但显然这种反抗斗争精神在他们的性格中占据着主导作用。

在西方文化中,人的自我意识主导着人的行动,外部的环境等其他各方面因素都是次要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来,自由成为西方道德哲学的重要主题。资产阶级高呼“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来反对封建统治,他们认同“不自由、毋宁死”的理念,将自由置于平等之前。这种反抗斗争精神,根植于灵魂深处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并深入骨髓,融合在西方人的信仰之中。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西方选文人物形象的合理性分析

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西方选文大多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佳作,且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理解西方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性格的复杂之处具有重要价值。总体而言,教材选文中塑造的西方人物形象具有经典性、教育性和立体性。

(一)经典性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两个课程标准,初中教材在选择西方文学作品时,会优先选择“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文章”[13];高中阶段则格外重视西方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以培养学生“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14]。其次,温儒敏先生指出,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更加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四个标准[15]。其中,选文的经典性是编写人员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于是,教材选择的西方文学作品大多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重要意义的经典佳作。这些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其经典性。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从中可以窥探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名篇佳作经久不衰,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教育性

教育最终都要回归于培养人,语文教育也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而制定,其选材首先是从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点出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这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统一。因此,编者在选择西方文学作品时,兼顾了文学性与教育性,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积极的、正向的文本素材,以帮助学生价值观的建构。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一些正面的人物形象对中学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人格塑成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些作品中,也能深入了解到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蕴。这些名篇佳作为中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多元文化的窗口,帮助中学生在感受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培养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

(三)立体性

西方选文素材里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人格的多样性。同时,书本中塑造的每一个西方人物形象都是立体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在学习与把握西方人物形象时,学生能够充分认知到人类普遍的共同的善良人性,以及西方人与中国人一样,每一个人物个体都有各种不同的性格侧面,而并非仅有单一的人格特征。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从多样的性格特征中把握出西方人性格的某些共性,从而掌握更多与西方人沟通交往的基本礼仪,激发学生向伟大人物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些西方国家文学作品的编选,也确保学生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中学语文教材选编西方文学作品的建议

教材应在中学生的人格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西方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对于中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学语文教材西方文学作品的选编过程中,应重视人物形象的多样性,适当增加女性形象;同时,还应重视选文的文化性和价值导向。

(一)适当增加以西方女性形象塑造为主的文本

在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编者选择的西方文学作品,大多以男性形象的塑造为主,女性形象较少出现。同时,当文章中存在多个人物形象时,文本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较为边缘化,使女性形象的塑造更多地为突出男主角的特点而服务。例如,在《变形记》中,作者将“母亲”和“妹妹”描写成胆小、冷漠、自私的模样,突显出男主角格里高尔勤劳、善良的品质以及对家人无私的爱。文本着重描写了男性的英雄主义和英雄气概,而对女性的描写则未突出女性本身独特的性格特征,如柔美、细腻等。

因此,适当增加以西方女性形象塑造为主的文本,可以丰富中学生对西方女性的认知。综观中学阶段的11册教材,其中被详细刻画人物形象的西方女性仅有“海伦·凯勒”“安妮·莎莉文”“居里夫人”“米考伯太太”“娜拉”五位。通篇全面描写、刻画西方女性形象的选文仅有一篇,即《再塑生命的人》。更多时候,在教材中西方女性形象的出现只是寥寥几笔带过。因此,增加以女性形象塑造为主的西方选文十分必要,以使中学生对于西方女性形象的认知更加全面。

(二)适当扩大选文的国别范畴

教材编写人员应该适当扩充西方选文的国别范畴,选择更能体现各国人民性格特征的西方作品。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引入了一系列西方文学作品。當前统编教材选文共216课,其中西方作品选文为30课,占总课数约14%。这些选文多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对其他西方国家的作品编选偏少。

综合来看,这些文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隐射的地域差异性不够明显。教材文本中塑造的西方人物来自不同的国家,如美国、法国、奥地利、英国等等。这些国家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地域风格。然而,作品反映出来的西方人物形象并没有显示出较大的民族特色。从这些西方选文中,学生难以观察到西方人物身上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容易走进误区,将不同民族的西方人视为是一样的人。

实际上,每个国家的文化与教育体制不尽相同,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教育思想下,培养出来的人在思想上、行为上理应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折射出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例如,英国人一般更重礼仪,德国人一般更重严谨,美国人更讲究实用。但这些在教材所选择的西方文学作品中毫无体现。当然,每个国家的具体个体都有着丰富的个性特征,不应给他们贴上过分具象化和刻板化的标签,更不应将一国的人一概而论。但仍需要在编写西方选文时,选择更能够体现各个民族文化差异性的西方文学作品,以帮助青少年感受不同文化的千姿百态和各国人民丰富且饱满的性格特征。

(三)应重视选文的教育价值导向

教材的编写应融入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同时应坚守本民族文化自信的立场。西方文学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材编写人员在选择西方作品时应注意多元文化的冲击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教材中,编者编入了多个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也渗透着编者对待多元文化的价值理念。这些作品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根植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内蕴。不同的文化代表的是不同的话语权力。人物形象的建构实际上是一种话语建构,而话语代表的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教材中的许多西方文学作品,看似建构的是人物形象,实际上是透过人物形象传递某种价值观,或者是批判某个对立阶层的价值体系。教材择取某些文学作品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差异,更多的是以文化的视角传达一种价值观。

中学生尚处在人生价值体系形成的时期,教材编写人员应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其对其他文化的了解。2017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国际理解”,要求“中学生要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当然,我们也要警惕西方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发挥教科书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人种和文化的差异。[16]这需要在教材的选编中选择适合中学生学习、适合教师进行教学的西方作品,使其助力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正向发展。编者在选择西方作品进入语文教材时,应更加理性、全面、客观,帮助学生形成对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心态,成为全球化时代真正的世界公民。

参考文献:

[1][3][6]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45-49,98-104,70-75.

[2]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1-34.

[4][7]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16-121,43-46.

[5]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9-42.

[8]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30-137.

[9]戴有山.文化之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5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1-8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7-4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02-116.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4.

[15]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4.

[16]王涧.中国大陆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2(3):79-85.

猜你喜欢

国际理解教育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浅谈国际理解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措施
试析在地理课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以国际化助推中国梦、教育梦
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适切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