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享设计的城市滨湖空间边界效应研究

2023-06-25葛冰晶吴曼

艺术科技 2023年9期

葛冰晶 吴曼

摘要: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以“共享与品质”为主题,探讨了城市建設方方面面的问题。“共享发展”是继“五位一体”的发展思想后,在国内逐渐形成的一个热点。对城市来说,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一种自然的边界,尤其是江岸、湖畔或海滨等区域总会引人驻足。例如,每当提到杭州这座城市,人们总会想起西湖,其已经成为杭州的一个标志,外来游客一踏入便会一见钟情,流连忘返;再如南京,南京高铁站的附近就是玄武湖,外地游客在抵达南京时,不用走多远便能欣赏到玄武湖开阔、波光粼粼的湖面。相较于其他普通的交通枢纽面对的城市景观,湖面会让前来观赏游玩的游客对这座城市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这就是滨湖空间的边界效应,且滨湖空间作为城市的内边界,具有很好的功能性。文章结合共享设计对城市滨湖空间的边界效应展开设计研究,运用共享设计和与滨湖空间边界效应相融合的方式,打造一个人人可享用、时时可观赏的公共共享空间,旨在挖掘滨湖区域的潜能,改善滨湖区域的景观环境,提升滨湖区域的吸引力,更好地理解水体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将滨水空间打造成展示城市名片的门户空间。

关键词:共享设计;边界效应;滨湖空间;环境行为学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3

0 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湖泊作为城市中独特的自然资源,在塑造城市印象和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滨湖空间可以成为城市的基本记忆点,将城市的特征凸显出来。因此,滨水空间是塑造城市特色记忆的绝佳资源。

1 概念界定及政策解读

1.1 概念界定

1.1.1 边界效应理论

边界是大量信息汇聚的地方,而这样的地方常常最容易发生变化也最容易产生交往活动,往往能够成为最吸引人的场所,这便是所谓的“边界效应”[1]。交往活动是人们需要建立和发展某种关系或相互交换某些信息时的交流过程。人是社会动物,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与各式各样的人产生交往活动,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人们每天都需要和他人交往和交流。

边界效应是由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的,根据他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森林、海滩、林中空地等边界区域都是人们喜欢停留的区域[2],而在大尺度的广场空间中逗留的人则几乎没有。爱德华·T·霍尔也对边界效应的产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城市街道边的柱廊、雨篷等往往是行人驻足停留的场所[3],这些场所有开阔的视野,提供了观看街道与广场中发生的一切活动的最佳视角,而且个体可以巧妙地隐藏其中不会暴露,也不会影响任何人或物的通行,这在心理层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1.1.2 共享设计

从字面上来理解共享设计,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共”字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共”字的解释是“相同的,共同具有的,共同具有或承受的,在一起”。将这一内涵代入共享设计可以得出,其最重要的特质便是“共有性”。然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虽然对认同感的认知使人们在大多数时候能够尽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4],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个性的重视在现代设计活动中被越来越多地提及,这也是共享设计中“享”字的真正内涵,即“用一些东西来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将这些独立的人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又不能忽视对设计的个性化诉求,从而使人们在一个更为舒适和放松的环境下享受设计带来的便利。

1.1.3 滨湖空间

滨湖空间是城市中湖泊与陆地紧密相接的区域,可以看作湖泊的边界,也可以看作陆地的边界,这个边界并不是单纯的一条分界线,而是涵盖了一部分湖泊空间和与湖泊相接的陆地空间,具有多层次的自然山水情趣。因此,在开发滨湖空间时,应将自然生态与人工设计有机融合。

1.2 政策解读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二次全体会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共享”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是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

2016年,在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通过的《新城市议程》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人人共享城市”的共同愿景。其中,将“共享”的内涵解释为满足多元个体的发展需求、继续加强可持续建设、坚持人人平等、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共享理念”最早出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即通过整合闲置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增强经济活力,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共享与品质”不仅是城市发展趋势,还是城市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2 滨湖空间的共享设计

2.1 共享设计原则

共享设计原则是一种强调公共性和分享性的城市规划理念。在滨湖空间规划中,共享设计原则要求将岸线、绿化等优质资源对所有市民开放,而非仅限于特定群体或私人利益。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滨水空间的各项资源,还能增强市民对城市环境的归属感,提升满意度。这个理念并不是特指某种设计手法,而是强调滨水空间必须遵循不被个别占用的设计原则。在实践调查中发现,一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滨湖空间的景观价值和公共性,大大降低了人们对整个空间的好感度,并对其完整性和公共性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滨湖空间的整体性被破坏,给游客带来了不良的感官体验和视觉感受,这严重削减了滨湖空间的景观价值和吸引力。其次,滨湖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需要得到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然而,滨湖公共空间可能受到侵占和利用不当的影响。例如,居住区等私人利益可能占用滨湖岸线资源,这会对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交通路线的规划会受到影响。

为了增强滨水空间的整体性和公共性,需要遵循共享设计原则,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这些政策包括限制滨水空间的占用权、加强滨水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完善公共设施、推广文化活动等。同时,要加强市民教育,增强市民对滨水空间的保护和共享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滨水空间的建设和管理中来。这些举措能够使滨水空间成为一个舒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进而促进城市发展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2 滨湖空间的要素共享

在实现“城市客厅”的功能方面,濱湖空间的共享要素可以细分为自然景观、岸线空间和公共设施。一个优质的滨湖空间应该是全民共享的,且具有保护优质自然景观和滨湖岸线的特点,可供全体市民使用。为了方便大众在滨湖空间开展各种活动,要在设计中引入公共设施,如防晒遮阳伞、路灯、休憩座椅等。对滨湖空间的最佳观赏位置——岸线,其近水空间的可共享性也应得到充分的保证。

在水体共享方面,应注意其多样化的共享和利用方式。除了观水之外,还有听水、戏水等多种亲水活动。因此,要通过具体的设计措施来创造更加丰富和新颖的水资源共享方式。例如,可以在步道交通设计上进行调整,适当扩大步行道的尺寸,方便游客观赏湖景。较为宽阔的步道会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而在一些滨湖步道设计中,虽然建筑物退让了一定的距离,但其尺寸仍然不合理。质量不高的岸线空间可能给人带来不良的知觉体验,影响人们在此步行的舒适度。因此,必须注意使用尺度以及近水区域与主要使用功能之间的交通流线的合理设计。

3 共享设计理念

3.1 共享理念的构建

基于共享理念的城市滨湖空间设计要满足三点要求。首先,实现人与自然的共享,不能破坏自然资源,只注重获取短期利益。

其次,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共享,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共享空间巨大生命力的来源。

最后,实现生活与工作的共享,回归生活。这种多元的共享,不仅是滨湖空间与城市功能的相互融合,而且要观察和研究在这一公共共享空间内各个人群的行为活动,探讨这一空间能否为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并建立现实联系,从而引起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心理的相互作用与渗透,进而在城市中创造更加人性化和舒适的共享空间。

3.2 共享理念的构建原则

首先,安全性是构建共享空间的基础。其目的在于促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领域实现最优发展,同时能更好地激发社会信任系统的重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以及共建共治共享,从而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安全感。

其次,舒适性与便利性同样是构建共享空间的原则之一。如果一个空间连最基本的步行活动需要都无法满足,其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为保证共享空间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要在交通路线的规划上遵循人体工程学,增强道路交通的通达性,不能为了丰富空间层次,模糊交通路线和功能分区的界限。

4 激发滨湖空间的边界效应

4.1 滨湖空间的生态边界

对滨湖空间来说,所有设计上的优化都应当以保护空间内的生态环境为前提。湖泊的生态护岸在一定程度上柔化了其与陆地的边界感,在保证自然整体性的同时,具有抗洪的作用。滨湖空间的景观设计,应该在保持湖泊本身的地形特点的同时,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滨湖空间护岸种植的植物品种选择要考虑到其生长习性,与滨湖环境相适应,在丰富沿湖生态视觉景观层次、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湖泊边界停留的同时,间接增强边界活力。

4.2 增加空间中的边界数量

根据边界效应理论与环境心理学,空间中的边界区域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处于边界可以使人们将空间中的要素与活动尽收眼底,而自己又能很好地隐藏其中,不会暴露太多。滨湖空间的边界作为人们停留的区域,同样有心理上的优越性。一般来说,人们的行为活动通常是由内部空间和面朝公共空间中心位置的边界发展起来的。因此,若增加空间中的边界数量,便能提高人们对滨湖空间的使用率,同时有利于共享空间的形成。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空间中的边界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滨湖空间岸线设计增加边界空间的面积。其关键在于,在一定的空间面积条件下,通过改变滨湖岸线的形状,增加滨湖空间边界的数量,以此激发滨湖空间的边界效应,利用地势高差,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空间,从而增加空间的边界数,提高空间的使用率[6]。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在空旷处布置共享设施来扩大边界。在大部分滨湖区域,行人的活动范围都是由内部向周边扩展。当空间较为空旷而无交通工具时,较远距离的边界往往没有什么人去。因此,应通过设计在面积较大的滨湖公共空间中利用各种共享设施来创造边界,尽可能减少过于空旷的场地,从而提升滨湖空间的利用率,激发滨湖区域的公共空间活力。

4.3 优化空间的边界设计

如果增加滨湖空间的边界数是在量上为市民活动提供更多休闲活动的边界空间,那么对共享空间的边界进行优化则是在质上优化城市滨湖空间的边界使用。德克·德·琼治指出,森林、海滩、树丛、街边等边界区域都是人们乐于停留的区域,而开阔的空地、空旷的广场则几乎没什么人愿意停留,除非边界空间已经人满为患[7]。滨湖空间的边界区域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滨湖空间的边界设计应与湖滨岸线相结合,形成亲水空间的优化设计。针对当前滨湖空间被动式的设计模式,首先应该对滨湖空间的规划进行调整,目的主要是增强滨湖空间的亲水性。其次,从亲水空间的名称来看,边界应该和水体保持密切关系,将原有硬性边界优化为空间渗透效果更好的柔性边界。

5 结语

滨湖空间是城市起源和发展的生命线和黄金区,也是社会、经济、文化的焦点。在共享理念的地位逐渐提高的今天,设计师在城市景观规划中普遍采用边界效应理论。但如何将边界效应理论合理运用到设计中,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基于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心理诉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打造适合不同人群的活动场地,尤其是城市中明显区别于其他空间的滨湖空间,应巧妙利用空间中的各种自然或人为边界区域作为市民休闲活动的起点,建设各种设施,丰富市民的娱乐活动,丰富市民休闲活动空间的层次和场景,提升滨湖空间的品质和活力,打造一个富有生机的城市共享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东辉,王书业.居住区边界空间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13,31(10):78-81.

[2] 王冰.试论城市街道中柔性边界的空间设计[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4.

[3] 叶如海,吴骥良,衷菲.边界效应理论在休闲景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区琵琶湖景区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9,25(1):43-47.

[4] 余剑峰.共享设计:现代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因素研究[J].艺术评论,2016(11):165-168.

[5] 陈玉娇,徐曼,沈璿.新工科理念下创新人才培养初探:案例教学法在工程伦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7):103-106.

[6] 李秉宇.基于活力提升的重庆滨水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7] 沈志意.城市公共空间的情境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葛冰晶(1998—),女,浙江杭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吴曼(1978—),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