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活态传承背景下海阳大秧歌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2023-06-25倪鹏飞赵雅芝赵明明

艺术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倪鹏飞 赵雅芝 赵明明

摘要:秧歌作为一种在北方地区广泛传播且不断发展的民间舞蹈形式,在弘扬和传承汉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阳大秧歌不仅展现了海阳地区的地域特点,还生动表现了地域文化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海阳大秧歌不断演变、创新,逐渐成为海阳人民引以为豪的文化象征。海阳大秧歌不仅是一种民间娱乐形式,还承载了山东文化的多重内涵,展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气魄。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海阳大秧歌这种通过口头流传和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文章从“非遗”活态传承的角度出发,以海阳大秧歌的历史发展和表演形式为基础,结合当下海阳大秧歌的生存状况,探讨其在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问题,提出海阳大秧歌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策略。通过数字化平台共享、数字影像内容展示、VR全景沉浸式体验等数字化手段,帮助海阳大秧歌打破传承瓶颈,提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与路径,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创新融合发展。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中,对中国“非遗”的历史资料档案保存、多元化展示与宣传、创新性业态开发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数字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03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是以“人”为承载者的活态传承的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既体现了人民的艺术理念、思维模式、文化水平和精神面貌,又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文化创造性活动的具体表现。因此,加强“非遗”保护,对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生活、文化艺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来说,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1.2 数字信息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现代数字化艺术是指将声、光、电、磁等资源,利用计算机等数据处理手段,转变成数字信号,并将声音、文本、影像等数据转化为数字编码,从而进行宣传和管理的艺术活动。“非遗”艺术的现代数字化就是利用2D、3D等技术,对声音、文本、影像等相关内容进行数据收集、处理与保存,并通过可视化的手段进行画面与场景的切换与重现,从而清晰、完整地向观众呈现原生态文化内涵,为其保存、研究和宣传创造多样化的方式,展现“非遗”的巨大艺术魅力。在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中,电子化是主要的传递手段与方式,“非遗”是电子化保存与转化的内涵基础,电子化传递为“非遗”的动态传递创造了更大的机会。综上所述,两者相得益彰、互为前提,数字化技术改变了“非遗”的保护方式,为中国“非遗”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契机。

2 海阳大秧歌概述

2.1 海阳大秧歌的历史起源

海阳市凤城镇建设村的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1]。這是有关海阳大秧歌最早的文字记载,由此推断,海阳大秧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425年,至今已有约600年的发展史,在汉代起源、在明代创成、在大嵩卫城(今凤城)兴起。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海阳县划归大嵩卫时期,大秧歌表演已相当成熟,其规模、表演形式和风格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大秧歌的产生与演变,不仅见证了当地人民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且融合了传统的年俗文化与民间舞蹈元素,其朴素、欢快、幽默、奔放的表演风格深受大众喜爱,是一种参与度很高、自娱性很强的民间社火舞蹈。600年来,海阳大秧歌既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又对其他艺术门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2.2 海阳大秧歌的表演形式

海阳大秧歌规模宏大、组成复杂,由执事、乐队、舞团组成,并有穿插迂回、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阵势,跑扭结合是海阳大秧歌的突出特色。男角色的标志性动作为颤步晃头、挥臂换肩,女角色的标志性动作为扭腰挽扇、上步抖肩[2]。海阳大秧歌在表演时通常由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一是大型集体舞蹈,以欢快的节奏、高亢的热情著称;二是精美的单人、双人或多人组合的集体舞蹈,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情。

在大秧歌表演中,走在秧歌队伍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枪、彩旗、香盘、大锣组成;然后是由鼓书、锣鼓、钹呐、小钹、堂锣等组成的乐队;最后一部分是包含各类角色的舞队,在整场秧歌表演中占据重要地位。舞队中每个角色都有严格的分工,各司其职,以确保秧歌表演顺利完成。首先,舞队统领及指挥者是乐大夫,在秧歌表演时,点拨剧目、引导秧歌乃至活动气氛都离不开乐大夫的安排,在喜庆节日,乐大夫要即兴创作吉祥之语,用朴实诙谐、形象生动的歌词向观众表达美好祝愿,多为“老少安好,福康太平,年年丰收,岁岁有余”等吉祥话。其次是由花鼓、小嫚、霸王鞭等组成的集体表演者,其角色名来源于乐器,扮演者多为青年人,在串街时常常利用花鼓开道、打场,花鼓表演者在演出开场前进,以队列方式沿场地外围边击鼓边转圈,围成演出场地的外沿。最后,由货郎与翠花、老头与大婶、锢漏匠与王大娘、相公与寡妇等组成的双人表演者在表演队伍后方进行配合表演,追扑嬉闹,取悦观众。这几个部分共同组成了海阳大秧歌表演时精彩热闹的景象。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阳大秧歌代表山东参加开幕式表演,为人们展示了欢快、热情的民族表演《舒心的日子扭着过》,让全世界为之叹服。从此,海阳大秧歌不仅在海阳“扭”出了辉煌的舞台,而且“舞”向了全国,走向世界,展现了其独特、奔放的表演风格,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3 海阳大秧歌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代表与艺术瑰宝,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与外来文化的不断渗入,给海阳大秧歌这种口传身教的传统文艺形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亟须利用科技和网络的力量,实现创新发展。目前,海阳大秧歌的传统宣传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口述传统,由传承人对国家“非遗”民俗舞蹈海阳大秧歌起源、发展历程、表演风格等进行口述介绍,并进行文字整理和记载[3]。这种方式的普及度低、传播范围小,缺乏对海阳大秧歌种类、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进行细致梳理和解读的文献资料及线上宣传资料,缺乏线上共享的数字化资料。

第二,影像传承,通过记录传承人的舞蹈舞姿、“非遗”传承舞蹈海阳大秧歌等作品表演录像以及群众自发参与的相关娱乐性视频活动等,实现影像搜集、整理与保护。目前,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快手等新媒体,以直播、循环线上展演或短视频等形式展示海阳大秧歌,形成了新的文化传播格局。不过,这种模式传播力度不够大,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很难引起年轻人对海阳大秧歌的兴趣。

第三,旅游业宣传,海阳市为了“非遗”民俗舞蹈海阳大秧歌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保留了秧歌队传统拜年形式,并举办了新元广场秧歌会演、正月十三祭海等大型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海阳大秧歌。但受宣传不到位、外来人口少、本土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会演活动不能很好地吸引大众参与其中。

海阳市政府及海阳大秧歌传承人一直在努力保护和传播“非遗”传统舞蹈海阳大秧歌,但是目前宣传保护工作覆盖范围小、传播速度慢,同时还受到人员及空间的限制,维护和传播力度不足。因此,为了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应将“非遗”保护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宣传效果最大化,进而打破传统宣传保护传承方式的局限性,为海阳大秧歌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支持。

3 海阳大秧歌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海阳大秧歌的数字化呈现和传承,可以结合互联网、融媒体、人工智能等手段,在文博业、旅游业等行业实现广泛应用。目前,海阳大秧歌的数字化呈现和传播,可重点聚焦实现数字平台资料共享、数字影像内容呈现、VR视频全景沉浸式感受等方面。

3.1 数字化平台共享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优化海阳大秧歌的互联网数字化资源共享,应该加强对公共数据分享网络平台的管理,强化主体意识,免费开放海阳大秧歌的线上资源,以便社会各界可以在线观看、传播、利用和再利用,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发挥大秧歌的潜在价值。同时,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研发云应用共享平台与海阳大秧歌数字化产品,如可以共同开发“大秧歌+动漫表现”形式的一系列视频,以提高社会各界对海阳大秧歌的认知度,特别是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此外,还可以研发在线互动平台,吸引更多对海阳大秧歌感兴趣的年轻人主动参与各种线上活动,允许社会大众对大秧歌进行再利用、再改编。共同开发线上大秧歌的数字化虚拟体验中心,更广泛地传播海阳大秧歌,让更多的人理解这一“非遗”文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不断完善相关功能,如角色扮演、数字影像等,从而更好地展示海阳大秧歌的历史,呈现海阳大秧歌的独有特色。

3.2 数字影像内容展示

数字影像是利用先进工具,如数字摄像机,整合处理视频、图像等资源,进而创造出的富有冲击力和美感的艺术作品。近年来,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上。目前,对海阳大秧歌的保护与传播仍以文字、录音或者录像等形式为主,这些形式虽然可以简单明了地展现海阳大秧歌的表演形式,但难以发掘其精神内涵。同时,利用这种方式获得的资料相对固化,对想深度探寻海阳大秧歌内在文艺精神的普通群众或学者来说存在較大的困难。常规形式的海阳大秧歌等民俗表演已经不再适应当代青少年的审美观,短视频、数码影音等形式的出现给“非遗”艺术活动带来了全新的呈现方式和宣传渠道。

目前,对海阳大秧歌的保护宣传工作聚焦于通过视频演绎“非遗”的传说、利用短视频激发人们的创意等领域。可将与“非遗”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与媒体视频传播、电视图像传递和多媒介视频传输相结合,采用融合记录型、叙述型、艺术与娱乐型的“非遗”纪录片的形式,兼顾艺术性和原真性,采取适应现代观众视听习惯的“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制作“非遗”纪录片,对海阳大秧歌的发展历史、传承故事、表演形式及传承人的技能、经验等进行真实、准确、系统、全面的记录,便于大众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非遗”的故事,使海阳大秧歌的保护更具现代化特征和更高的科技含量。

3.3 VR全景沉浸式体验

VR技术和AR技术不仅能拓展海阳大秧歌的展示方式,还能调动潜在的海阳大秧歌爱好者的兴趣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有利于人们沉浸式地感受“非遗”的魅力。目前,对海阳大秧歌的宣传保护工作可以重点聚焦沉浸式环境建设、互动体验研究等领域[4]。2015年,高力群等学者剖析了河北省“非遗”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VR技术具备沉浸性、构想性、多体验、交互式等特点,并指出VR技术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备真实性重现、活态化保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优势。由此可见,运用3D影像、多媒体互动等先进技术展示海阳大秧歌的演出内容,让人们沉浸式地了解海阳大秧歌的历史及相关故事,有利于人们切身融入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热情氛围的大秧歌演出中。传统媒体可以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但是也存在一些硬性问题,如无法为参与者提供直观的触觉体验和更深层次的心理体验,而利用VR技术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4 结语

在当下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海阳大秧歌的传承和发展,相关人员要在充分了解海阳大秧歌发展瓶颈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推动这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丰富大众的日常生活,为其提供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表演。将数字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可有效促进对海阳大秧歌等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时,利用数字技术还能打破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壁垒,为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此外,在运用数字化手段宣传保护“非遗”的过程中,还可以形成全球共享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冲,董玉河.海阳大秧歌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2):96-101.

[2] 曲磊.仪式传播视角下海阳大秧歌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3] 田奋颖.非遗传统舞蹈“凤秧歌”的传承现状及数字化保护优势[J].戏剧之家,2021(20):128-129.

[4] 王建华,栗帅东.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现状[J].湖南包装,2021,36(5):1-6,37.

作者简介:倪鹏飞(1979—),男,山东滕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赵雅芝(1998—),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赵明明(1999—),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