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交通背景下曲阜明故城空间活力重塑研究

2023-06-25曹鸿雁石晓凤程亮

艺术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绿色交通

曹鸿雁 石晓凤 程亮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活力重塑不仅是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前提,也是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以曲阜明故城为案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其空间活力重塑策略。明故城是曲阜的精神之城、文化之城、生活之城,具有非常独特的城市形态和人文特征,至今仍然是具有真实性、多样性、生活延续性的活态文化遗产。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明故城面临着功能性衰退、活力不足的问题,亟须增强其空间活力。通过对实地开展深入调查发现,明故城存在的问题有:区域通达性差,慢行交通问题突出;街巷环境品质差,历史文化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街区业态单一,商业服务功能衰退。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复兴,既要保护历史物质空间环境,又要维持现有的真实社会生活。走“低碳、人本、高效”的绿色交通之路是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活力的关键策略。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明故城现存问题提出活力重塑策略:一是划定交通安宁区,提高居民游客绿色交通分担率;二是构建完整的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导向清晰的旅游线路;三是强化街道复合功能和提高空间环境品质。文章通过研究为明故城的空间活力重塑提供思路和方法,并为国内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交通;空间活力;街道品质;明故城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0-04

0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风貌典型的载体,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机动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旧城更新的推进,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风貌被破坏、交通拥堵及活力衰退等困境。交通模式的選择是城市交通问题的核心。历史街区在发展与复兴中,均把交通条件和交通方式选择作为改善的重要目标。2020年7月,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1]。践行绿色交通主导的街区整治,促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再生,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重要任务。

明故城是曲阜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曲阜的精神之城、文化之城、生活之城,至今仍是一座“活着”的古城[2]91。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明故城面临着功能衰退、街道品质不高、商业活力不足等问题,亟须增强其空间活力和文化魅力。《曲阜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明故城的保护应坚持“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持社会生活的延续性,继承文化传统,保存街区活力”的原则。

在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明故城的价值特色和现状特征,探索明故城复兴策略,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传承和有机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1 绿色交通与活力重塑

绿色交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环保交通,是为了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而采用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多元化城市交通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协调交通运输系统[3]。绿色交通一般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非机动车、步行等交通方式,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国务院及相关国家部委多次印发文件强调发展绿色交通,如2019年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20年印发的《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等。可见,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绿色发展仍然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

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系统是在非机动化时代形成的,道路网密度高,道路普遍比较狭窄。延续至今的道路肌理与尺度理应受到尊重,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方式非常适合历史文化街区。但在机动化发展的冲击下,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交通混乱、环境恶化、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不受重视的现实矛盾。城市交通是影响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历史古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低碳绿色的多模式交通系统引导[4]。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复兴既要保护历史物质空间环境,又要维持现有的真实社会生活。走“低碳、人本、高效”的绿色交通之路是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活力的关键策略。

2 明故城现状与问题

2.1 明故城的价值特色

曲阜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孔子故里,世界三大圣城之一。明故城是曲阜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曲阜历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明故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的明故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为城墙围合的部分,共171公顷。明故城集中体现了曲阜古老的城市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韵,而且至今仍然是具有真实性、多样性和生活延续性特征的活态文化遗产,具有文化、生活、旅游等多重功能。

2.1.1 城市空间特征

明故城具有非常独特的城市形态和人文特征,具有“以城卫庙”的独特格局。在明故城,以孔庙、孔府为核心的建筑占据主导地位,城市是为了保护孔庙而修建的。先有孔庙,后有城市,孔庙、孔府居中的特征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明故城内主要建筑遗存包括孔庙、孔府、颜庙、古泮池,其他遗存为鼓楼、仰圣门、延恩门、钟楼、陋巷街牌楼、半壁街牌坊、五马祠牌楼、归德阁等。

2.1.2 传统街巷特征

明故城以孔庙、孔府为中心的街巷系统保留着原有的格局,传统肌理尚存。主要街巷包括阙里街、东门大街、西门大街等,沿街分布孔家各系府邸及公共建筑。次要街巷比较窄,沿街是居民的住宅。街巷相交时多呈“丁”字形布局,丁字路造成街巷错综复杂,利于巷战。变化丰富的街巷与街市生活共同构成了明故城独具特色的小城风光[5]。

2.1.3 儒家文化特征

曲阜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与重要传承地。孔庙、孔林、孔府是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是人类文化遗产,其文化积淀深厚,因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物丰富、科学艺术价值高而著称[2]87-88。曲阜还是孔子讲学授徒、整理文献的主要活动区域。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

2.2 明故城保护与发展问题

基于历史原因,明故城面临着历史记忆衰减、机动化冲击、物质环境衰败等各种困境。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曲阜市对明故城开展了历史文化保护和更新改造工作,街区物质环境得到了整体改善,历史文脉也得到了一定的延续。但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明故城依然存在街道品质不高、空间活力不足、商业业态固化的问题,亟待进一步更新升级。

2.2.1 区域通达性差,慢行交通问题突出

首先,明故城周边城市干道上设有公交线路及站点,但线路站点偏少;内部因道路系统普遍狭窄没有通行公交车,许多传统街巷内小汽车通行困难;城内停车位严重缺乏,整体通达性有待提升。其次,明故城内小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观光电瓶车、行人混行,交通秩序比较混乱,严重影响了城内景观。慢行交通系统不连续、通行空间狭小;慢行空间细部设计薄弱,没有考虑到实际使用者在慢行空间内活动的真实需求,缺乏人性化、特色化的细部设计;没有形成完整的、组织良好的旅游线路,游客步行游览引导性差,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2.2.2 街巷环境差,文化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

明故城街巷至今依然保留着传统格局,但在旧城更新改造中,部分街巷尺度改变、特色丧失,缺乏能够停留休憩的公共空间。由于缺乏管理,存在车辆乱停乱放、商家私占街道空间、乱搭乱建的情况。传统街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街道的标识系统不明确,街巷的传统文化氛围及历史记忆逐渐衰减,影响了公众对街区的认知度。

2.2.3 街区人气不足,商业服务功能衰退

近几年明故城整体风貌得到极大优化,但人气仍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方式给传统街道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整体可达性较差影响了明故城对曲阜市民的吸引力,使得明故城脱离了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滋养,呈现出萧条的景象。另一方面,明故城保留下来的商业服务功能是保持活力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明故城商业服务存在业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例如,五马祠街开发过度商业化,鼓楼路和半壁街固守传统业态,导致街区商业服务功能衰退。

3 明故城空间活力重塑策略

3.1 提升区域可达性,满足居民游客的出行需求

3.1.1 划定交通安宁区

从区域层面解决居民与游客面临的可达性问题,以需求管理为手段,将不必要的穿越交通排除在明故城外,并做好内外交通衔接。禁止机动车进入明故城,这些车辆可以停放在旅游集散中心以及明故城周边的机动车场,整治后,明故城外围停车场能提供约4300个停车位,完全可以满足旅游高峰日游客的停车需求。通过有效手段避免明故城内居民小汽车急剧增加的情况出现,并对城内所有的街道进行限速管理。

3.1.2 提高绿色交通分担率

鼓励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提升其吸引力和分担率。在明故城外围四条城市干道上增设公交站点,方便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在旅游集散中心、故城西门和北门、公交站点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站和自行车停车场,实现步行、自行车交通和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同时,明故城内大部分街道狭窄,无法运营常规公共交通,可以运营体型较小的微型公交。微型公交机动灵活,可以填补明故城街巷公交的空白,提升街区公交服务水平。根据明故城短距离出行需求及客流OD确定微型公交运行线路及站点,满足城内居民及游客观光、娱乐、游玩等多种需求。

3.2 构建完整的慢行网络,规划导向清晰的旅游路线

3.2.1 慢行交通组织

明故城慢行资源丰富,传统的街巷适合步行与自行车交通方式。首先,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慢行交通系统。保持故城内道路街巷原有骨架,延续传统肌理,将文物古迹、公共空间、步行街、公共服务设施等串联起来,精心组织慢行交通流线,打造特色化、人性化的慢行空間。其次,对街道重新分配车行与慢行路权,适当压缩机动车道,留出更多的慢行空间。人的活动是街区活力的源泉,尽可能压缩机动车通行空间的目的在于将更多的公共空间用于人的活动[6]。并且用不同的路面铺装,增强车行道和慢行空间的引导性。

3.2.2 旅游线路规划

游客旅游交通体系以步行、共享自行车为主体,观光电瓶车为辅助,以仿古马车增添游客乐趣。主要步行空间沿明故城城墙环路、鼓楼路以及半壁街、天官第街、西门大街、颜庙街、五马祠街等。用步游线路串起各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步游线路的导向性清楚、明晰、连续。观光电瓶车主要在城墙环路、鼓楼路和半壁街运行,并可以通过明故城外围的城市道路到达蓼河儒家文化旅游景观带,扩大游客的游览范围。仿古马车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明故城内流动的风景线,能够让游客了解古代文化,增添游览乐趣。仿古马车可通过鼓楼路向北出城门直达孔林。在旅游指引系统方面,在主要步行街道设置“先贤圣迹”步游道;在街巷指引、景区说明等标志牌上配备更多针对外国游客的视觉标志,以增加视觉指引,为游客提供导向性强、明确、连续的指引服务。

3.3 增强街道复合功能,提升空间环境品质

3.3.1 增强街道复合功能

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的功能混合对人群的集聚和经济活力的塑造有重要作用。对明故城功能业态定位进行局部调整,在业态选择上应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以老字号和特色商业遗产为主力业态,吸引游客驻足,优化游客多元消费体验。鼓励多功能混合利用,举办街头集市、公共艺术等短期活动,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这样的功能更新,既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又能够使人们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到场所精神[7]。

另外,当前曲阜旅游以“三孔”为主要旅游景点,游客观光游览时间短,儒家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明故城应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打造当地人文景观,举办儒家文化活动,满足游客休闲度假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可在颜庙开展儒家文化及国学知识宣讲,激发人们对明故城的认同感,有助于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文化活力。

3.3.2 提升街道环境品质

街道空间是历史文化街区人们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其环境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增强街区的吸引力。提升街道环境品质,首先要突出街道的识别性,发掘街道的人文精神,重新找回可读性、可意向性的街道空间。在景观设计中以现代的艺术手法融入曲阜儒家文化元素,铺装、景观小品、绿化等都要突出地方传统特色。其次,选择街角、闲置的小地块,见缝插针增加可停留的公共空间,利用绿化、座椅、自行车停放点等环境设计增强趣味性和实用性。建筑前区规范店铺外摆,设置街头咖啡座椅,按照需求组合各类街道家具,形成尺度宜人的小型休憩空间。

4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历史记忆衰减、经济衰退、机动化冲击等各种困境,其有机更新和活力强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本文提出走“低碳、人本、高效”的绿色交通之路是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活力的关键策略,提升街区可达性、构建完整的慢行交通网络和旅游线路、强化街道功能复合和提高环境品质可有效增强空间活力。希望本研究可以抛砖引玉,为曲阜明故城和国内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重塑提供参考。为有效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后续还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评价体系构建和规划实施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7/26/content_5530095.htm,2020-07-26.

[2] 邵甬.曲阜明故城的價值特征及其保护与发展模式探讨[J].建筑遗产,2017(3):83-93.

[3] 付丽,杨顺顺,赵越,等.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1(3):367-370.

[4] 李雪,杨远祥.历史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多模式交通系统研究[J].城市规划,2017,41(8):116-120.

[5] 张军民,刘亮.传统街巷系统规划与古城风貌延续:以曲阜明故城街巷系统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0,7(26):51-55.

[6] 卓健,梁晨,阎树鑫.历史街区街道保护与更新中的交通安宁化:以上海市嘉定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中国名城,2015(4):65-72.

[7] 付晓渝,丁亚兰.基于微更新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研究:以苏州大儒巷改造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22(4):145-149.

作者简介:曹鸿雁(1975—),女,山东济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乡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石晓凤(1984—),女,山东淄博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

程亮(1979—),男,山东济南人,博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城市生态低碳规划。

猜你喜欢

绿色交通
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
谈弹性街区绿道建设
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理论与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