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2023-06-24周敏

中国新通信 2023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改革背景下,中职院校应该努力培养专业化人才,利用创新手段提高计算机课程设计的严密性和准确性,让学生能够在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也是为了迎合新的发展需求。社会对于中职人才的要求在逐步提升,要想让这些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应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让信息技术能够成为提高中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明确发展趋势,适应改革潮流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实现“互联网+”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中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切入点。为了促进教学结构的转变,提高课程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效果,中职教师应该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发挥不同专业的育人作用,中职教师应该结合“互联网+”改革的基本目标做好整体的规划。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发展困境,笔者认为应该以信息化改革为切入点,提高对课程教学的认可程度,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互动中找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为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中职院校的育人水平,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发展,中职院校需要在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实施新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活化课程的形式,让数字教学走入课堂,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基于此,为了实现中职教育的升级发展,就应该提高课程教学的组织效果,让学生在探索新信息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教育实践中,部分中职院校却出现了理论学习与应用脱节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却解决不了具体的实践任务。这种错误的教学体系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最令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师头疼的是,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差距。企业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计算机辅助课程专业的学生却无法满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课程教学中,教师只关注了学生的设计情况和计算机操作水平,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明确教育观念,构建科学体系

如果中职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就可以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针对不同行业和产品进行合理的设计。基于此中职计算机课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职院校应该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校要加强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多样性,做好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中职院校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十分看重,但有时却忽略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培养的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才能够设计出具有实用性、专业性和目的性的教育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计算机教学要制定出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并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利用预设的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念,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自主完成任务。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突出的作用。此外,计算机课程还需要设计思路的支撑。因此,学生不仅要熟练操作计算机,而且还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理论,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了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让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就要发挥学科培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新时期中职教育带来了积极的指引。当代学生也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成长起来的。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就需要结合新时期的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为此,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明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教学内容。比如,流行的网络产品。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索意识,化被动为主动。比如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讲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重点的知识,学生显得较为被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学生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让学生代替教师来进行展示,学生需要制作相应的PPT或是利用类比、夸张的方法讲清楚自己准备的内容,并与其他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

三、拓展教育資源,实现个性教育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前提就是选取有效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设计贴近企业的要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发新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比如学生可以自行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设计案例或是与之相应的设计内容,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而教师也要在企业实践中找到自身的教学问题。为了帮助教师掌握行业发展的新情况,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企业代表给学生讲解软件操作以及知识。

传统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将个人的精力平均分散到每个学生身上,因此只能采用中等的教学推进速度进行授课,一方面会导致部分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无法跟上进度,甚至打击学生自信心,另一方面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一直感觉“吃不饱”,可能还会养成骄傲的学习情绪。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根据班级内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制定数字档案,并结合学生的基础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的拓展。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注重知识内容的延展,但是无论哪类学生都要注重知识点的连续性,要让学生的知识具有一贯性特征。中职学生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师为学生制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档案,需要每个月进行动态更新,既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抽象的文字知识无法感同身受,一方面是受到年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利用数字化技术平台创造教学情境,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猎奇心理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思维方向,由此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后要做好相关的教学总结,利用信息反馈,不必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而是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寻找到属于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四、注重实践教育,提升应用能力

我国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很多企业都反映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岗位工作时缺少实践经验,而企业还需要花费二次培训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提高,甚至还存在原有学习的理论与现阶段的市场需求完全不符的现象,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增加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并能够使其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建议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即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与此同时也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从认知层角度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同时也要了解当前的市场动向以及工程领域变化,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与教学理论相融合。

在认知层面,教师要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常识和发展背景,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发展历史以及趋势,并以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为切入点,与学生探讨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基本需求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逐步让学生形成更加宏观的知识体系框架,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在应用层面应进一步分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共性,以及在工程领域中如何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利用当前的数字化分析技术分析计算机系统故障,并结合实际需要进一步分析。当前科技发展速度较快,往往存在着教材中的知识点滞后于市场发展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及时了解新技术动向,将尚未列入教材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工程应用方法等,向学生进行介绍,既要突出技术知识的重点,同时也要尽量与教材中的内容相结合,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问题导向模式,基于应用需求分析计算机系统设计以及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借助仿真技术为学生展示整个分析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实践以及课外活动的统筹安排,形成三位一体的联合式教学资源运用体系,让课程实施更加立体化,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兴趣。实践教学是面向计算机课程的重点环节,不仅能突出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方向以及岗位需求,同时也能让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构建全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技术支撑教学实践体系,更强化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并逐步通过设计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具连贯性,不至于打散各类问题造成遗忘,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问题整体性的认知。但与此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程之初就要进行系统性教学规划。

五、开展混合教学,实现融会贯通

中職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需要借助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有效融合。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针对教学方面。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课程教学时,许多教师会用实物化的方法进行课程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结合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对于实践的主体、方法进行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课程实践也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环节,此时教师要将这个内容进行划分,并且将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对应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做出积极的反馈。为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的问题,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换言之,应该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凸显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对计算机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和整理。

由于不同知识所呈现出的难度和特点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中职计算机教师有必要对重点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及时地掌握和理解,然后要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并且在实践环节中融合所教授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有了这样的意识,教师和学生能够达成有效的互动,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授课与实践相融合的过程中,中职计算机教师还要调整课程教学的节奏,让教学知识能够由浅入深地为学生所接受。为了检验教学的成果,教师还应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课程实践任务,比如将作品与影片相结合,让学生从制作影片的目的入手,对于计算机实践任务有系统的分析和把握。利用何种手段确保课程教学的质量,发挥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作用,能够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效率。为了让教与学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应用慕课的方法,学生先对重点知识进行自我学习,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上的资讯,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学生结合这些教学内容,强化对课程的认识,做好积极的探索,然后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这样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的启发作用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课程的趣味性。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对课程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搜集前沿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播,学生可以围绕这些作品进行评价和学习,从中获得启发。依托网络平台强化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关联,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这种方法也能够让学生得到进一步到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网络的平台或是学习APP,指导学生完成网络平台上的任务,而这些内容也可以让社会上的其他人看到,有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注重能力培养,实现教育优化

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能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方法有具体的掌握,以便学生能够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能够让教师发现并解决,有些则不能。为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学会主动质疑,并且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对于问题的探究不仅是对于学生的引导,同时还能够完善实践的具体方案,让教学变得更加顺畅有效。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提出问题的人,而学生则是在被动思考的过程中努力地掌握知识。基于这种情况,中职教师要对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便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更为深入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讲授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为今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来看,教师能够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不管是课程讲解还是作业审阅,都能够以更加创新的方法予以处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将课程重点内容进行具体的讲解,并且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合作,将问题以视频或者是课程汇报的方式展示出来。针对学生的作业和实践结果,教师也要可尽可能有效的评阅。有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存在拖沓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实践的动力与思维,较为懒惰。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创新教学的形式,让考核的办法变得更加新奇有趣。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教授的内容,设计出相应的作品,而不是单纯地重复理论内容。这种创新方法能够让学生更有动力和激情。当学生完成作品之后就可以对这些作业进行打分。在评改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引入学生互评的方法,从作品的构思、制作水准和主题内涵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利用多元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上,由学生和教师进行集体打分,这种评价方法能够为学生的作品提供更加多元的视角,学生也可以利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借助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体验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提供实践的机会,学生也应借助多媒体平台或是软件创新自己的设计,让自身成为集知识理论、创新思维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纪,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通过创建导学过程、梳理教学脉络,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并通过多方位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体验感,以此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及效率。

作者单位:周敏 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互联网+计算机教学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