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猪消化道疾病发生率的措施探讨

2023-06-23管应吉邓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6期
关键词:消化道猪舍粪便

管应吉,邓杰

(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农村工作服务中心 贵州六盘水 553531)

近年来,效益的波动性,使得养殖主体在生猪养殖方面面临的经营形势异常严峻。在养殖方面,除了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适当的养殖规模以外,还要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以保证生猪生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预期效益的实现[1]。综合来看,生猪养殖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典型疾病的防治,这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消化道疾病。并且,相较于其他类型疾病而言,消化道疾病的类型、发病原因均较为复杂和多样,疾病防治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在平时的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主体要注意采取科学的措施来降低猪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以保证生猪的正常生长。

1 猪消化道疾病概述

消化道疾病是由于诸多原因引起的猪的消化系统出现感染,影响消化系统正常运行的疾病类型[2]。消化系统是猪加工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性系统,其主要由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生猪所食用的食物在进入口部后,会陆续进入消化系统,而消化系统会将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吸收掉,并将剩下的食物废渣转变为粪便通过肛门排至体外[3]。据此可以看出,消化道疾病会对猪的消化系统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猪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最终会使生猪在体重方面发生明显的下降。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猪消化道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猪的胃肠道黏膜出现脱落,使猪的肠道失去胃黏膜保护,免疫力出现明显下降,这又会进一步增加猪患其他类型疾病的概率,甚至会出现由于各种疾病缠绕而病死的情况。显然,对于养殖主体来说,由于消化道疾病而引起的猪的体重下降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养殖效益。

2 常见的猪消化道疾病

就目前的生猪养殖而言,容易出现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有普通疾病、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三类。下面就重点对这三类疾病分别进行介绍分析。

2.1 普通疾病

普通消化道疾病主要有胃肠炎和消化不良两种。其中,胃肠炎的主要症状为体温持续升高,最高达到40~41 ℃,同时出现口腔干燥、食欲减退、舌苔增多的情况,并且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生猪排出的粪便呈现出稀软甚至水样,且粪便中存在血液[4]。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生猪进食时出现咀嚼缓慢的情况,且口腔黏膜呈现出红黄色或者黄白色,往往会伴随有一定的呕吐状况,重症的猪会伴随有肚胀、腹痛的情况。与胃肠炎明显不同的是,出现消化不良的猪的体温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2.2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多发生在仔猪群体,其中比较典型的有黄痢和白痢。其中,黄痢的潜伏期一般比较短,发病时间为1~3 d。患病的仔猪会出现腹泻的情况,排出的粪便呈水样稀薄状况,颜色呈灰黄色或者黄色,且其中夹杂有小气泡、凝乳小片,粪便会散发出明显的腥臭味。同时,仔猪的精神会出现萎靡的情况,严重的仔猪会出现停滞吮乳,机体脱水的情况。白痢的症状为仔猪突然出现腹泻,排出的粪便为粥状,颜色为黄色、白色或者灰白色,并散发出腥臭味。患白痢的仔猪在食欲上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机体会出现逐渐消瘦的情况,且经常会出现拱背的情况,在发育方面比较缓慢[5]。

2.3 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其中,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为仔猪出现严重水样腹泻,并会伴有呕吐、机体脱水的情况,育肥猪、母猪、公猪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呕吐等状况。哺乳母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和停止泌乳的情况。流行性腹泻的症状为出现不同程度腹泻、呕吐和脱水情况,并伴随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停止进食的情况。患病一段时间后,病猪会出现严重的腹泻,排出的粪便颜色呈灰黄色或者灰色,并散发出恶臭味。

3 降低猪消化道疾病发生率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猪消化道疾病的类型比较多,且不同类型疾病的症状有所差异,这就使得疾病的治疗措施和难度有所不同。但可以确认的是,猪消化道疾病发生率的降低需要从“防”方面入手。具体来说,养殖主体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消化道疾病的防范。

3.1 做好猪舍日常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工作

猪舍是生猪活动的主要区域。猪舍的温度、湿度会对猪消化道的健康和消化系统的运转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如果猪舍的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猪的消化道健康产生影响,并且温度、湿度的明显变化也会对猪消化系统的运转产生间接性的影响。而调查中发现,目前养殖主体对猪舍温度的控制比较重视,会通过各种传感器掌握猪舍温度的状况,并根据情况进行温度的调节[6]。但是,在湿度的控制方面,则显得比较薄弱。实际上,在有限的猪舍空间中,当舍内温度较高时,相对湿度也会较大,生猪的体感温度也会越高。而猪是恒温类动物,它们对温度高低状况的敏感度更高,但调节体温的能力偏差。当猪舍内出现高温、高湿、空气流通差的情况后,猪群就会感到炎热,进而出现采食量下降,营养吸收不足,免疫力偏低的情况。因此,在平时的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主体要注意对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科学控制。猪舍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方法是通过增大窗户面积、加开地窗和使用风扇等来增加猪舍内空气的流通性,使猪舍内的水汽排出,将猪舍内的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一般来说,种公猪适宜的温度在17~21 ℃,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在18~21 ℃,保育仔猪适宜的温度在22~25 ℃,育肥猪适宜的温度在19~22 ℃。在湿度方面,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左右,可以保证猪舍内生猪的正常增重。

3.2 注意对猪舍内进行定期消毒杀菌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猪舍内很容易滋生各类细菌,而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则是引起猪患上消化道疾病的直接性原因。如果细菌、病毒通过生猪的消化道进入体内,则会直接引起消化道疾病,影响猪的正常进食、发育。并且,病毒和细菌在生猪体内会出现大量繁殖的情况,这进一步增加了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程度。因此,在平时的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主体要注意对猪舍进行全方面、动态化的消毒杀菌工作,减少猪舍内存在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致病因素的存在。

3.3 加强对生猪肠道保护

生猪每天食用的食物是通过肠道在体内流通、消化和吸收的,这使得食物中的各类病毒、细菌会直接停留在肠道内,降低猪肠道的免疫力,影响肠道的健康。因此,为降低猪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养殖主体要注意加大对生猪肠道的保护力度。一方面,养殖主体要注意使用高质量的饲料进行投喂,以降低生猪饲料中存在的不易消化的物质,保持生猪肠道的健康,另一方面,要减少投喂饲料中存在的过硬、过尖的食物,避免对猪肠胃组织的划伤。在日常的养殖中,养殖主体要注意根据生猪排出的粪便状况,对其肠胃健康状况进行判断。如果排出的粪便存在过稀、颜色异常等现象时,要及时对猪的肠胃状况进行诊断。同时,可以通过在饲料中加入一些益生菌与益生素,以提高生猪的免疫力。

3.4 科学提高黏膜的免疫力

黏膜是保障生猪胃肠道健康的重要“屏障”。但是,猪的胃肠道黏膜很容易出现损伤。而当黏膜受到损伤后,生猪很容易感染消化道疾病。因此,在日常的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主体要注意通过科学措施来提高猪黏膜的免疫力。一方面,可以接种增强黏膜免疫力的疫苗,使猪的胃肠道黏膜能够分泌出相应的抗体,抵抗不良因素对黏膜的刺激,防止病毒、细菌侵入胃肠道。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为生猪接种各种预防消化道疾病的疫苗,使生猪整体的免疫力得到提高,降低黏膜受到病毒、细菌侵入的概率和风险。

4 结语

综上所述,猪消化道疾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疾病。目前的猪消化道疾病主要包括普通疾病、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这三类。结合各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主要症状,养殖主体在日常的生猪养殖过程中,要通过做好猪舍日常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工作,注意对猪舍内进行定期消毒杀菌,加强对生猪肠道保护,科学提高胃肠黏膜免疫力等措施,以降低猪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保证生猪的健康和预期养殖效益的实现。

猜你喜欢

消化道猪舍粪便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的消化道营养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粪便移稙”治病真有用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专利名称:家禽喂养中的自动化粪便集纳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