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2023-06-23戴海芳车丽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植物检疫教学模式实验

戴海芳,武 辉,车丽涛,赵 霞

(宜宾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在“互联网+”背景下,一大批互联网知识资源共享模式的出现,带动着各大院校教学模式的变革,无论是老师讲课形式或是知识内容形式都越来越多元化[1]。各本科学校的陆续转型发展,不但需要从办学观念、教学模式、学科建设方法等全面改革,也需要将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的培育贯彻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贡献力量。利用“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优势,创新植保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2],目前教学新模式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开展检疫性病虫草害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课程,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在线互动、在线测试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解决线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需求,更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方法

混合式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面授的单一教学模式,注入“互联网+教育”的混合式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植保类专业课程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见表1。

表1 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Tab.1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blended teaching research

表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Tab.2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2 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2.1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重要任务是以《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高等教育教材为基础,运用授课、实践多种教学方式,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生动、系统地掌握植物检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为今后从事的工作和科学研究夯实基础。

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注重植物检疫方法的操作与运用,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易造成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学生无法真正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操作中。其次,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基于微信雨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构建

利用微信创建《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课程雨课堂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雨课堂数据反馈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设计,以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3.1 线下课堂教学

以“有趣、有效、有用”的课堂教学为目标,针对课程重难点,设计个性化专题案列,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分享实际操作案例、热点话题等引入课堂,拓展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解,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兴趣,循序渐进展开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教具模拟实践操作,注意发现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反复实验操作至完全掌握,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深入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及易错点,结合图片、视频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以具象化的形式辅助理解,不断加深记忆。通过知识问答、抢答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对课程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设计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针对课程内容开展思考,自主查阅资料,拓展学习。

3.2 线上互动教学

借助微信雨课堂教学平台,完成课前知识预习、课程知识拓展、在线测试、小组讨论、在线答疑、课后复习等教学活动,将教学重心由传统的教师课堂面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线上互动教学分为课堂线上互动教学、课后线上互动教学。课堂线上互动教学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趣味性知识答题与课堂测试环节,提升学生参与度与知识掌握程度。教师可根据雨课堂平台的数据反馈,结合学生对课程重难点的理解,进行二次讲解。课后线下互动教学主要围绕课堂知识复习和课程知识拓展,进行课后知识答疑与讲解、分组讨论、重点知识归纳。教师可根据数据反馈结果,针对知识误区、易错点、难点,进行学习案例设计。

4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4.1 虚拟仿真教学课堂建设

通过在虚拟仿真实验室安装相应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完成线下虚拟仿真实验。挖掘在线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资源,完成线上虚拟仿真实验。

4.2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计

通过提前预习实验讲义、指导书、实验流程等理论知识,充分了解并掌握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任务和要求以及通过该实验需要达到的目的。实验过程中,对每个实验的具体步骤进行展开性讲解,使学生明确虚拟仿真条件下与实际操作条件下开展相同实验存在的差异,指导学生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实验项目完成后,学生按规定完成实验报告撰写,并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教师根据学生对实验项目的操作、以及虚拟仿真平台的数据反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微信雨课堂教学平台统一问题解答和错误纠正。

5 教学评价与考核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完善传统教学环节的同时,也应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保证成绩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客观与合理。因此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注重过程性、表现性评价。并结合多元化评价指标,进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根据学生线上预习情况、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完成情况、常规实验操作完成情况、在线讨论完成质量与积极性、实验报告撰写质量,以及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线上测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期末成绩评定。在注重考核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的达成效果前提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结果见表。

6 结语

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课程是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动植物检疫专业操作技能。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2 部分,仅依靠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很难通过文字理解技能操作步骤,细节部分和操作注意事项也很难理解到位。本门课程的专业实践性过强,仅依靠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枯燥乏味的学习体验,部分知识学习难度也较大,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保持全程高度集中。本门课程的部分实验操作涉及重要检疫性病虫草害,该部分实验的开展可能存在一定风险,且检疫性病虫草害实验材料因实验地点、实验季节不同,无法做到随时都满足。

宜宾学院针对上述问题,对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课程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革,形成了以虚拟仿真和微信雨课堂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展,弥补部分实验无法开展的弊端。其次,通过创建微信雨课堂教学平台,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将本门课程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实际生活中不断巩固学习,逐渐加深记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学生实验参与的自觉性,强化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知识产出。

猜你喜欢

植物检疫教学模式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宁县: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
阳泉市 开展农业植物检疫知识培训
新增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金线虫
2019年吉林省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德惠市举行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