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

2023-06-23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22期
关键词:植物园消费植物

聚焦热点

【热点1】

国家植物园保障生态安全

2023年4月18日,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设立一周年。一年来,国家植物园完成了植物种类资源本底调查,新增植物2000多种,截至目前,共收集各类植物1.7万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成为全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区。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致力于热带、亚热带植物保护,到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立足华中,助力亚热带和暖温带战略植物资源收集与利用;从秦岭国家植物园保存大片原始森林,到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成为荒漠植物资源储备库——今天的中国,一处处植物保护场所星罗棋布,一扇扇通往“植物王国”的大门正为公众打开。漫步其中,人们能看到巨魔芋等珍稀濒危植物,能探究千岁兰“可千年不枯”的“耐渴密码”;与此同时,也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扁叶慈姑等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

◆解读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如果因为疏于保护造成某物种灭绝消失,其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建立集科研、保护、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高质量的植物园是敬畏自然、呵护生态的体现,也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只有积极保护各类植物,才能让人与植物、人与万物和谐共生。

【热点2】

个人碳账户助力绿色新风尚

前不久,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涵盖居民生活食、住、行、游、购各领域,市民绿色骑行、驾驶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绿色行为,都可以被数字化记录到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各地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激励更多人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022年5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团体标准,推荐了衣、食、住、行、用、办公、数字金融等七大类别40项绿色低碳行为,为衡量消费端碳减排量贡献了一把“标尺”。北京个人碳账本正是基于这一团体标准建立。各平台正在摸索个人碳排放计算标准,不断丰富减排场景,积累的经验将为进一步打通内部账户和外部交易奠定基础。

◆解读

个人碳账户用数字化手段将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产生的碳减排情况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和意识。“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推广个人碳账户,让每个人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从而早日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热点3】

綠色消博会背后的期待与机遇

可以实现100%回收降解的人造草坪、可实现大部分洗车污水循环再利用的全自动龙门式洗车机器人、利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商品包装、达成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中性笔……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绿”含量十足的消费展品吸引了大量关注。展馆内,低碳环保的各色消费品五花八门;展馆外,绿色消费正深入人心,成为更多人的自觉选择。线上点外卖,更多消费者选择“无需餐具”;出门旅游,越来越多酒店将一次性用品设定为可选服务;商场购物,更多人选择电子发票、主动参与化妆品空瓶回收……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重点领域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有调查显示,青年一代更加关注可持续性消费,并有着强烈的环保支付意愿。挖掘绿色消费潜力,当务之急是降低消费门槛,让“成为一名绿色消费者”不再是难事。进一步丰富绿色消费品品类、提高绿色消费品质量、降低绿色消费品价格、强化绿色权威认证、加码绿色销售与物流……绿色消费绝不仅事关“买买买”,更是优化产业结构、回应资源约束等发展难题的重要选择。

◆解读

绿色消费渐成风尚,体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处。我们要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创造更多元的绿色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更个性化的绿色消费需求;持续涵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的社会风尚。本届消博会上,绿色消费引发热议的背后,是绿色消费共识的凝聚、绿色消费理念的升级。相信从这里出发,我们将给出关于绿色消费新发展的更好的答案。

各方观点

擦亮“绿色”

这个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

◎刘大正

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推动绿色转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开展绿色发展双多边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生态兴则文明兴。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人民带来的显著福祉、给世界作出的重要贡献有目共睹。同时也应看到,当下中国依然面临着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等现实国情,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能动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两山”理念为指导,继续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意盎然的绿色中国,就一定能够不断巩固和扩大绿色发展成果,不断擦亮“绿色”这个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月20日)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石 羚

绿色发展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看房到实现无纸化签合同,从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打卡健身到参与线上二手交易,数字化应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绿色智慧生活中来。依托数字技术,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在促进节能、降碳、减污的同时,推动全民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落地生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有了更加坚实的根基。

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体。下一步,不断夯实生态环境科技基础,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发展,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转型,我们必定能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让美丽中国不断展现更加壮丽的新图景。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17日)

猜你喜欢

植物园消费植物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国内消费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将植物穿身上
新消费ABC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