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2023-06-22王靖楠

艺术评鉴 2023年7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剪纸艺术图案

王靖楠

摘要:非遗剪纸作为独特的中国民间艺术,具有极强的装饰美感,其主题形式与表现内容更是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式审美。当前,非遗剪纸艺术以纹饰图样和文化价值为发展契机,在新时代发展中逐渐成了高校美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高校美术教育融合非遗剪纸艺术,旨在传统文化认同感下构建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途径,即通过非遗剪纸的进一步融合,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兴趣、艺术创造力及审美能力,并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机理。

关键词:非遗文化  剪纸艺术  高校美术教育  美术创新  图案

中图分类号:J2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7-0127-04

非遗剪纸艺术是跨越时代鸿沟的财富,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共情,更是劳动者美好愿景的具象展现。非遗剪纸艺术发展至今,不仅继承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剪裁技巧、造型工艺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非遗剪纸艺术作为艺术价值与教育价值并存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强大的兼容性与艺术性是促进美术教育创新的有效元素。同时,在现代美学与文化的影响之下,非遗剪纸艺术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形式,吸收了现代文化元素,新的改变如新鲜血液般为非遗剪纸艺术注入了崭新的生命活力。

基于此,将非遗剪纸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之中,不但可促进高校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创新,还可拓展非遗剪纸的传承形式。同时,通过对非遗剪纸艺术的深入融合,可让大学生们在美术教育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与发扬,培育中国式审美观,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保护非遗文化和发扬传统文化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非遗文化在高校中的应用与推广是现阶段高校美术教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曾指出:“大学教育应当与非遗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要肩负起非遗文化传承与非遗人才培养的重任,为非遗文化在现代发展和构建健康生态进行助力,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观、传承非遗文化的创新人才。”由此可见,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非遗文化元素,不仅仅是对非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更是通过非遗文化的有机融合,使高校大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全面认识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体验传统工艺,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促使高校大学生视野进一步开阔。

在现阶段,随着高校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美术教育无论是在教学模式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对美术教育多样化的需求,诸如教学题材千篇一律、教学方式如出一辙、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等,高校美术教育需要不断引入新知识、新理念及新形式来改善当前的局面。而非遗文化的有机融入,通过引进非遗文化资源、打造非遗文化特色、推广非遗文化体验、设置非遗文化教学内容,可较好地弥补当前高校传统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为创新化高校美术教育的开展指明新方向。

二、非遗剪纸艺术概述

(一)非遗剪纸的定义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非遗剪纸艺术不仅是我国非遗文化中的宝贵资源,更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中的精华。

(二)非遗剪纸的特点

非遗剪纸艺术通常具备丰富的剪纸图案内容、富有传统特色的纹样装饰、精巧的剪裁技艺等特点,例如各类吉祥图案、喜庆图案、民间故事、地域民俗等,都是剪纸中极具有代表性的剪纸样式,再如动物造型、文字谐音、寓言典故等,无不体现了非遗剪纸艺术的包容性与多样性。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非遗剪纸艺术还承袭了民间美术地域性、趣味性、创造性、民俗性等特点。

(三)非遗剪纸的主题

剪纸艺术的主题选材丰富多彩,从神话传说到婚丧嫁娶,再到节庆礼俗,随着主题不断变化,寓意也在不断延伸。例如大到象征吉祥寓意的动物纹样,小到装饰细节的花草图案,都在不断围绕着社会生活进行艺术融合,传达出了老百姓们对于美好生活事物的向往。

(四)非遗剪纸的形式

非遗剪纸艺术创造性的价值在于艺术与生活的凝练,不但得益于古人淳朴的劳动智慧,还受到传统审美方式的滋养,形成了“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非遗剪纸艺术形式中的构图规律往往有迹可循,通常以素材组合的形式进行创造性设计,甚至在图案排版上都严格按照对称、四方连续、多方连续等方式进行有序组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此外,非遗剪纸艺术在现代发展中也在积极融合现代文化,汲取现代元素并以全新的方式應用在设计的方方面面,例如包装设计、美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设计等,凭借着富有传统特色的纹样装饰、趣味性极强的主题造型、极具有装饰感的裁剪线条,成为高校美术教育创新中的重要灵感来源。

三、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艺术价值

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根基,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的补充,是高等人才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的源泉,是贯通科学知识与思想品质教育的桥梁,在高校基础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的介质作用。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开展,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尝试,对培养大学生中国式审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非遗剪纸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不但有着民间艺术风格的现实主义特征,还集合了许多中式美学思想上的表达,是兼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形式。正是剪纸艺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兼容性,使原本纯粹的民俗文化变得更具有创造性,现实主义的具象外化促进了浪漫主义的意象内化,反之内化的意象又提升了剪纸具象的艺术价值,形成可持续的创新循环。这种循环模式也正是高校人才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高校人才科学道德品质的身体践行,所以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剪纸艺术,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

(二)文化价值

高校美术教育以剪纸艺术为媒介,向学生传递艺术价值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人文关怀的作用。高校美术教育不光是对大学生进行美术知识训练与美学情操培养,还要能够从思想维度深刻影响学生,使其产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

事实上,对剪纸艺术的赞美,以及剪纸对古代生活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白居易就曾用“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来表现政治清明,修整水利,富民安邦的宏大愿景。由此可见,非遗剪纸艺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将非遗剪纸应用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不但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也将是大学生人文情怀探索和文化认同的实践体验。

(三)历史价值

非遗剪纸艺术作为传统民间艺术,是历代劳动者的智慧结晶。剪纸艺术在演化与发展中兼容并蓄,顺应时代发展,是民俗文化传承发扬的代表,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发展历程中辉煌的成就,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合剪纸艺术,通过剪纸文化融合、剪纸艺术体验、剪纸形式创新等内容,可以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民间文化,发现传统工艺之美,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源远流长,进而对非遗文化的历史价值产生认同感。因此,应通过梳理不同区域剪纸艺术的特色和资料收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缩影和发展史,并肯定剪纸艺术的历史价值,发扬非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四、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一)课堂应用: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觉性

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的应用路径,要充分结合美术课堂教学,使其成为非遗剪纸艺术的有效孵化途径。在融入高校美术课堂的具体教学中,要让高校大学生对其产生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觉性。

文化认同感是大学生在欣赏剪纸艺术、实践剪纸艺术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自信观念;文化自觉性是大学生通过对剪纸艺术的深入了解,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逐步对剪纸文化形成共识,并在文化的认同感基础上对其进行实践和发展创造,最终肯定非遗剪纸文化的积极作用与价值。

(二)课外应用:积极开展非遗剪纸体验活动

高校作为非遗剪纸推广与传承的重要阵地,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学习特点使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中有效传承与发展。非遗剪纸艺术除了在课堂应用之外,还应被广泛应用在高校学生的各类课外活动之中。例如,开展系列非遗剪纸文化活动、产品的体验活动,用以制作、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再如,将非遗剪纸与文艺展演、影视交流、文物博览、商品展销、文化论坛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大学生在深入体验非遗剪纸文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非遗剪纸技艺的传播和交流。

五、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创新策略

(一)形式方法创新,促进剪纸艺术趣味化呈现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仍旧存在许多壅弊,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对美术技法的依赖和过多的美术临摹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意识,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创作中不思考,仅仅只是单一化的临摹,殊不知一味地临摹会导致创造性思维逐渐消退,也给大学生个性化审美观的培养造成了局限。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美术教育在融合非遗剪纸艺术过程中,并不是单纯让大学生进行剪纸艺术体验,而是在此过程中融合美术创作理念,例如合理的构图、丰富的图案设计技巧、线条中的疏密变化、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等,通过融合新理念、新形式与新方法,对剪纸艺术在形式和方法方面进行创新,以此促进剪纸艺术趣味化呈现。

在形式上,大学生在创作剪纸艺术的构图过程中,要基于剪纸艺术的构图规律进行创新设计,同时要考虑到非遗剪纸艺术美学在不同时代的表达理念,并充分融合现代构图方式对剪纸艺术形式进行简化与提炼,注重剪纸图案图形的意象化与简练化设计,并强调不同材料的运用丰富剪纸效果呈现,例如运用树叶材料剪纸、皮革材料剪纸等;在方法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新技术与新理念的融合,例如增添立体效果的纸浮雕,糅合剪纸工艺,形成纸面的凹凸立体效果,使剪纸图案主题形象饱满立体,再如利用计算机平面软件设计剪纸造型,并根据设计的图纸模拟效果来进行剪纸设计,这样既可以避免造成剪裁中的失误,同时还可促进剪纸样式的多元化,使更多丰富、有趣的造型被学生们创作出来,从而有效增强剪纸艺术在现代化表现中的趣味性与可看性。

(二)题材内容创新,促进剪纸艺术特色化输出

为了更好地使非遗剪纸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之中,要对非遗剪纸主题内容进行不断创新,并充分结合现代文化进行设计演变。传统非遗剪纸大多以神话传说、民间寓言、飞鸟走兽、吉祥花卉等题材为主,虽形象逼真生动、构思巧妙,但是对高校大学生而言,这些题材缺少必要的引导性,且许多题材在现代年轻人看来有些“陈旧”,甚至部分学生对这类题材往往“提不起兴趣”,难以理解美术创作中的具体设计构思。因此,非遗剪纸艺术的主题内容要充分融合新时代背景进行主题设定,例如结合日常生活、社会要闻、流行趋势中的各类热点主题,让学生将主题内容进行概括并加以图形化设计,根据简化概括后的图形再进行剪纸图案设计创作。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创作剪纸过程中融合現代元素、现代文化,使学生设计出的剪纸作品具有一定的现代气息,凸显现代文化;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挖掘非遗剪纸艺术的亮点与特色之处,并充分与现代设计进行结合,例如,将剪纸艺术与厨房围裙进行融合设计,一方面可增强围裙图案的丰富性,便于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增强了剪纸艺术的实用性,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剪纸艺术作品。

在大学生剪纸题材创作的具体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对于人物、动物、植物及日常物质形象的认识,基于真实写生基础,进行物体形象的再创造,并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融合的手法进行创作;在教学环节设计之中,教师还要深入挖掘非遗剪纸的文化内涵,通过剪纸故事、剪纸特点、不同地域剪纸特色等极具非遗特色的内容亮点,吸引大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探索中逐步热爱非遗剪纸艺术。同时,在美术教育的教学示范展示环节,可专门聘请剪纸工艺美术大师来为学生示范剪纸技巧,以现代元素融入非遗剪纸艺术为例,设计富有现代感的剪纸作品让同学们观看。例如,广州美术协会就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广州美术学院展厅现场设计了剪纸作品《妙剪古今传薪火》,充分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通过醒狮、建筑、梅花、祥云、中国风纹样及党徽图案等,运用创意剪纸的方式进行呈现,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拼搏的伟大风骨,还渲染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其作品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体现了非遗剪纸与现代元素融合的魅力。

(三)色彩表现创新,促进剪纸艺术多样化展示

色彩作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育高校大学生的色感与审美能力,还可在配色过程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作情感,色彩表现亦是大学生在美术创作与美术元素表现中的关键内容。非遗剪纸的色彩通常以传统红色为主,其原因在于非遗剪纸主要用于节日装饰、礼花装饰、宗教礼仪活动等,而这类活动的主题都以“红色”作为装饰色彩。随着非遗剪纸艺术与高校美术教育的有机融合,剪纸艺术的用途也在被不断拓展,其色彩的表现方式也可进行多样化表达,通过与美术创作中的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畫、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融合,使其剪纸色彩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红色,而是利用美术创作的形式将色彩以结合、调配、混搭等方式进行表现。

在剪纸艺术色彩表现的具体创新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单色剪纸的概念,并充分讲解剪纸色彩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技巧,以及如何将美术创作中的色彩表现方法与剪纸色彩表现进行融合,例如,通过拼接粘贴的形式,将国画作品与剪纸图案拼接在一起,如此,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就有了新的碰撞,通过颜色上的对比与互动,使剪纸形式更加多样。同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还要针对非遗剪纸的色彩创新进行引导,例如,数字化剪纸色彩设计、剪纸动画色彩设计、版画剪纸图案色彩设计、新材料肌理融合方法等,充分运用计算机平面软件、特效软件,将剪纸图案进行重新配色,在色彩表现上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并充分运用色彩构成形式、色彩配色技巧,加强对剪纸图案颜色的拼接、过渡、渐变与统一等形式设计,使剪纸艺术的色彩表现进一步丰富,并在色彩表现中充分融合新材料,增强剪纸色彩的材质表现与肌理效果展示,让色彩创新成为激发大学生创作灵感的来源,进一步增强非遗剪纸艺术的视觉美感。

六、结语

高校作为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开展非遗剪纸艺术与美术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课堂互动、剪纸体验、剪纸创作、剪纸欣赏等活动,可以使非遗剪纸文化在高校中得到广泛宣传,使更多大学生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深刻认识到剪纸民间文化的趣味性,并挖掘其剪纸艺术的特色,通过充分融合现代元素,配合非遗剪纸的“剪”“刻”“贴”形式,将非遗剪纸文化融合在各类美术创作之中,从而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的创意思维与艺术灵感,有效使非遗剪纸文化在高校中进行传播推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魅力,使高校美术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将非遗剪纸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中,从形式方法、题材内容、色彩表现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不仅可以拓展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还进一步丰富了美术教育的形式与教学手段,通过剪纸艺术体验使更多大学生感受传统工艺美术魅力及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剪纸学习中逐步热爱传统文化,从而迸发出非遗文化自豪之感,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使其加深对非遗剪纸艺术的全面认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观,从而使其真正继承和发扬非遗剪纸文化。

参考文献:

[1]袁媛.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J].新美域,2022(09):145-147.

[2]李洪辉,蔡晓阳.江西民俗美术文化资源与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03):83-85+107.

[3]孙小燕.试析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策略[J].艺术家,2021(09):84-85.

[4]朱晓洁.民间剪纸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创新发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10):75-77.

[5]王远.陕西民间美术与地方高校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研究[J].东方藏品,2018(01):58.

[6]张愫.民间剪纸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108.

[7]鱼军平.渗透立德树人育人思想的剪纸社团活动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22(13):173-175.

[8]洪紫薇,王晓林.非遗剪纸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2(08):164-165.

[9]张子坤.阜阳剪纸文化背景及艺术特色研究[J].艺术大观,2022(18):130-132.

[10]公希萌.探索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以民间剪纸课程为例[J].天工,2022(10):42-44.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剪纸艺术图案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剪纸艺术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浅谈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