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庚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价值、困境与出路

2023-06-21彭世杰

老区建设 2023年4期
关键词:出路困境价值

[提 要]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铸就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强大精神支撑。这一精神谱系对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激励党员践行初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当前,在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方面依然存在地位作用彰显有待提升、理论阐释不够全面系统、教育作用发挥比较单一、传播广度效果亟待加强、代际传承存在难度等现实问题。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庚续传承,可在增强研究阐释的学理性、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增进资源利用的统合性、促进道德教化的大众性、提升代际传承的持续性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价值;困境;出路

[作者简介]彭世杰,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中共嘉兴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金项目]浙江省党校系统社会科学联合会2022年度规划课题“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伟大建党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精神主动的起点”(ND22154)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在于它从创建之时便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一百多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1]这个精神谱系连缀起党的全部历史进程,内蕴着我们党的根本价值理念,外显着我们党的基本历史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红色圣地、革命遗址、革命事件纪念场馆考察,并强调要让这些伟大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激励和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上赓续精神血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华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庚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仅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精神面貌,也是激励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有力精神支撑。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两个大局”交汇叠加、相互激荡。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精神引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始终是立党兴党的强大支撑,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一)矢志不渝接续奋斗、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坚强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历经重重困难、苦难、磨难,但不管环境如何险恶、路程如何坎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人精神谱系,始终激励着我们党在历史潮流中走在前列、砥砺奋进。面对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义无反顾、接续奋斗,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开辟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新道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新时期。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的力量的不竭源泉,是党所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党所开辟的道路愈加宽广的强大精神支柱。当前,我们处在最接近、同时也最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时候,但同时也要随时准备接受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风险乃至惊涛骇浪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忠诚、坚守、奋斗、为民、创新等各种力量,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丰厚精神滋养。

(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放在与军事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2]第一次把党的建设比喻成为“伟大的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持续注重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作为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可靠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加强和改进作风入手,以“关键少数”带动全体党员,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实现了革命性锻造。在推进党的建设历程中孕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的性质、宗旨、价值理念、优良传统、务实作风等的集中体现,因而也为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党的二十大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大原则,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中自觉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双向发力。

(三)激励党员践行初心、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的不竭力量源泉

100多年前,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旧中国,率先觉醒的中国先进分子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创建了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党就通过实践行动传递出不为自己为人民、不为小家为大家的初心情怀。此后,在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党始终不忘建党时确立的初心,坚持与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百年党史铸就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映衬着党的初心,构筑了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家园,是党持续获得人民支持的无穷力量。“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3]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庚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结合起来,坚持人民作为新时代阅卷人的地位作用,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漩涡、暗礁和险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再续辉煌。

(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構筑世界精神文明的丰厚精神滋养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近代以后的升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自觉秉承“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报国情怀、“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各个时期的具体历史实践中进行创新发展。从伟大建党精神到井冈山精神,从长征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从焦裕禄精神到女排精神,从载人航天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这些凝聚着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党带领人民通过奋斗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既融入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和基因,又内蕴着人类生存发展追求的普遍真理力量,因而具有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生命力和价值。进入新时代,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必须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增强“四个自信”,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自身力量。

二、庚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现实困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多方面、深层次变化,同时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在社会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弘扬面临着不少必须直面的问题和挑战。

(一)地位作用彰显有待提升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运用我们党百余年来孕育铸就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来教育党员干部,应当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从现实来看,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还不够重视,很多时候仅作为党内思想教育的载体,传承弘扬还相对欠缺。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常年失修、有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有的纪律松弛脱离群众、有的党组织和党员过组织生活不严肃不认真,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传承好党的优良精神,没有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宗旨观念、道德品质赓续好。

(二)理论阐释不够全面系统

當前,一些地方热衷于提炼宣传具有地方色彩的革命精神,学术界对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是也存在站位不高、低水平重复、相互争论、地域本位主义等问题。有的研究阐释偏重于从历史和精神文化的视角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当前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展研究阐释不够。研究碎片化、阶段性特征明显,对单一精神的研究较多,着眼于整个精神谱系的关联研究、比较研究、系统研究较少,有的研究甚至相互割裂、相互冲突,有时候甚至存在对同一精神有多种不同表述的现象。研究力量比较分散,同一地方的高校、党校、社科院、党史研究室等社科研究机构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研究合力。有些地方存在片面化、地域化、狭隘化理解、研究、宣传的现象,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

(三)教育作用发挥比较单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党的优良精神传统被纳入党性教育体系当中,其地位得到充分彰显,其作用和价值也得到实现。但是,当前在运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开展教育方面的形式、载体还比较单一,很多时候仅局限于党校课堂之内,日常性、系统性、持久性不够。精品课程缺乏、优秀师资不足、现场教学类同现场考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难以做到让人既“感动一阵子”又“受用一辈子”。一些革命教育基地现场教学表现形式有限、内容单一,局限于参观浏览、听取介绍;对现场教学的挖掘开发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一些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存在盲目开发、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等现象,甚至少数地方或部门以教育培训之名行牟利之实,以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之名变相建设楼堂馆所,红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商业化、娱乐化、庸俗化、简单化的倾向,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的成效。

(四)传播广度效果亟待加强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党的主导下提炼概括出来的,只有被广大普通党员、人民群众认识、认知、认同,才能发挥其凝聚人心、凝魂聚魄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不同思潮的冲击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播空间不断被挤占。与流行文化相比,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话语体系、宣传方式等还不够多元化,有的传播内容比较抽象,不接地气;有的自说自话,难以走进寻常百姓家;有的对传播内容把握不准,甚至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等现象。传播方式相对单一,以书籍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主,群众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新应用运用还不够多、水平也还不够高。尽管目前各地纷纷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领域开展宣传,但主要还是简单地将纸媒内容“搬”到网上,专业化传播、互动式传播较少,传播效果不够理想。

(五)代际传承存在难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只有在一代代年轻人中接力传承下去,才会有长久生命力和持续活力。老一代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解和认同相对较易;和平稳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产生认同则有一定难度。当前,青年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青年一代中弘扬特定价值观的难度明显增强。尤其是,当代青少年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相较老一辈物质生活极大富裕,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代表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等核心价值缺乏感同身受,较难建立普遍认同基础。

三、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100余年征程,百年征程铸就百年精神谱系,百年精神谱系推动百年征程发展。在中国共产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依然要传承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结合时代特点深化学习宣传和教育实践,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格操守、道德情操等融入全体共产党人血脉和基因,转化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深化理论支撑,增强研究阐释的学理性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播离不开理论的支撑。要发挥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的作用,就必须从理论层面深化对精神谱系的研究,为精神谱系发挥作用提供丰富的学理支撑。要把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形成的精神谱系作为理论研究和党史研究的重大工程,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结合百余年来党经历的苦难辉煌历程,整合多方力量,在整体性、关联性、比较性研究中提升理论研究的深度。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解读诠释,向干部群众讲清楚精神谱系的基本构成、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毫不含糊地辨析驳斥歪曲党的历史、亵渎英雄、贬低经典等错误观点。

(二)推动媒体融合,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仅要运用好历史存留下的遗址、遗迹、遗存,以及为了纪念历史而修建的各种场馆,同时也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敢于、善于运用新型科技手段。要加强传播规律研究,在发挥好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主动融入现代媒体格局,促进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强化对建黨先驱、革命前辈、英雄模范、先进典型的宣传,在讲好红色故事中推动学习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蔚然成风。适应现代传播趋势创新传播方式,突出个性化制作、通俗化语言、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等开展宣传,打造“声、屏、报、网、端、微”全媒体矩阵,运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真正入脑入心。充分利用各种宣讲载体,创新宣讲形式,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喜欢听、听得进的话语方式,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通过艺术作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以鲜明的主题、多样的形式和生动感人的画面呈现给人民群众,感悟共产党人的高尚精神。

(三)加强顶层设计,增进资源利用的统合性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载体和鲜活教材。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庚续弘扬,就要统筹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从顶层设计层面制定相关指导意见,明确职责分工,确立工作规范,理顺体制机制。统筹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全国统一红色联盟,整合工作力量和资源,推动跨区域交流合作,提升研究开发水平。近年来,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所在地联合组建了“革命圣地党建实践联盟”,部分红地标地区的党校、纪念馆组建了联盟,携手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统筹发展红色教育和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等产业,发掘保护利用好承载精神谱系的遗址、遗迹、场馆、文物等,特别是要把一些标志性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学习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课堂。

(四)融入社会生活,促进道德教化的大众性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仅是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人民群众提升道德境界的重要资源,而“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5]因此,要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普通群众的道德教化功能,就要使其融入对普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极大影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当中。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宣传教育与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红色文化惠民工程,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运用好基层文化阵地和各类活动平台,精心培育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为主题,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让精神谱系“飞入寻常百姓家”,滋润广大群众的心田。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蕴含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

(五)聚焦重点群体,提升代际传承的持续性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党的红色江山代代延续的最可靠的后备力量,也应当是党的优良精神传统的传承者。青少年一代事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薪火相传、永续发展。要把红色教育、传统教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安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小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发挥纪念馆、博物馆、史料馆等作用,广泛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浸润式教学,强化在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者、守护者、践行者。针对新时代青少年群体特点,把握群体心理和传播规律,用故事与真情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本质含义,摒弃枯燥的说教,让青少年自觉、主动地接受党的精神谱系的教化。

四、结语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6]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产生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尽管时代已经变化发展,但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依然需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接续传承,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新的征程上勇毅前行,再续华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16-7-2(0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责任编辑:李佳佳]

猜你喜欢

出路困境价值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一粒米的价值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给”的价值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