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 和多层螺旋CT 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分析

2023-06-19马龙广张学庆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8期
关键词:半月板韧带螺旋

马龙广,张学庆,李 伟

(1 金乡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济宁 272200)(2 北京大学滨海医院生态城医院影像科 天津 300456)

膝关节损伤作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损伤疾病,其能够通过外界碰撞以及长期劳损等诱发,发病后会对患者患侧肢体功能带来一定影响,可以通过进行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等改善患侧肢体功能,促进疾病康复[1]。膝关节损伤种类较多,包括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软组织损伤等,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增加各种后遗症的发生风险[2]。正确诊断是保障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X 射线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关节镜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 检查等均是临床常见检查方法,且其在临床检查应用中均有各自优势[3],为此,本次研究选取了2020年2月—2022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对MRI 和多层螺旋CT 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做进一步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膝关节损伤的检查诊断带来一定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2月—2022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中,男性44例(55.00%),女性36例(45.00%);疑似左边膝关节损伤患者50 例(62.50%),疑似右边膝关节损伤患者30 例(37.50%);年龄(53.61±6.77)岁,最大年龄76 岁,最小年龄25 岁;既往有明确扭伤史者40 例,有明确高空坠落伤者23 例,有明确外部打击伤者17 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14 ~25.68 kg/m2,平均(22.67±1.38)kg/m2;文化水平方面,最高学历为小学者22 例,最高学历为初中者25 例,最高学历为高中者20 例,最高学历为中专及以上者13 例。

纳入标准:①均开展MRI 和多层螺旋CT 检查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日常活动存在一定受限;④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者;⑤年龄在18 岁及以上且检查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①先天性膝关节畸形者;②伴有小腿肌纤维组织炎症反应者;③既往存在膝关节手术史者;④合并膝关节炎等疾病者;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⑥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方法

80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分别开展MRI 检查、多层螺旋CT 检查,同时最终诊断结果以关节镜结果为准,其中MRI 检查的仪器均为GE 1.5T MRI 仪,检查体位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将专用膝关节线圈进行常规放置后,再进行沙袋压迫固定,并且观察患者膝关节能否在检查中得到充分扫描。扫描序列如下:OSag T1 FSE、OSag fs PD、OCor fs T2 FSE 及OAx fs T2 FSE。OSag T1 FSE 序列参数,射频脉冲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层厚分别为630 ms、20 ms、4 mm, 扫描野(FOV)为18 cm×18 cm;OSag fs PD 序列参数,TR/TE为2500 ms/25 ms,层厚4 mm,FOV 为18 cm×18 cm;OCor fs T2 FSE 序列参数,TR/TE 为2500 ms/25 ms,层厚4 mm,FOV 为18 cm×18 cm;OAx fs T2 FSE 序列参数,TR/TE 为3000 ms/25 ms,层厚4 mm,FOV 为18 cm×18 cm。结束后对检查所得图像展开处理,由两名资深医师一起阅片并记录诊断结果。MRI 检查结束后,安排80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仪器为西门子64 层螺旋CT 机,检查体位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对患者进行跟踪扫描,相关参数设置如下:以股骨下段至腓骨的上段作为扫描范围,螺距以及扫描层厚分别设置为1.3、0.6 mm,电流、电压分别设置为130 m A s 和120 k V。重建层距和层厚分别设置为0.9、1.0 mm,原始数据均通过选择骨算法展开处理,所得数据均传送到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再开展多平面重组处理、容积再现处理以及最大密度投影处理等,所得重组图像由两名资深医师一起阅片并记录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MRI 膝关节损伤检查典型图像。(2)观察80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包括MRI 检查诊断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多层螺旋CT 检查诊断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关节镜确诊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3)以关节镜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对膝关节损伤患者MRI 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和多层螺旋CT 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统计,统计指标包括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4)观察MRI 检查方法对不同膝关节损伤疾病的检出率和多层螺旋CT 检查方法对不同膝关节损伤疾病的检出率,包括统计其半月板损伤组间检出率、韧带损伤组间检出率、软组织损伤组间检出率、关节积液组间检出率及骨骼损伤组间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 膝关节损伤检查典型图像分析

MRI 检查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以及骨骼损伤的影像学图像均可见明显差异,其中MRI 检查半月板损伤可见半月板边缘失去光滑度及较高信号影,且呈线条状分布或者球状分布等;MRI 检查韧带损伤可见韧带增厚明显,韧带中断处可见密度降低明显,韧带全部撕裂可见韧带影均消失;MRI 检查骨骼损伤可见明显骨折线,见图1 ~图3。

图1 MRI 检查半月板损伤

图2 MRI 检查韧带损伤

图3 MRI 检查骨骼损伤

2.2 80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分析

80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关节镜结果显示阳性66例,阴性14 例,MRI 诊断结果显示阳性65 例,阴性15例,多层螺旋CT 诊断结果显示阳性58 例,阴性22 例。见表1。

2.3 膝关节损伤患者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

MRI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多层螺旋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膝关节损伤患者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对比[%(n/m)]

2.4 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膝关节损伤疾病的检出率比较

在韧带损伤疾病检出率、半月板损伤疾病检出率以及骨骼损伤疾病检出率方面,MRI 均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软组织损伤疾病检出率以及关节积液疾病检出率方面,MRI 和多层螺旋CT 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整体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膝关节损伤疾病的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膝关节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关节组织,是人体内所有关节中最大以及最复杂的关节,也是人体中极易受损的一大关节[4-5]。膝关节损伤检查方法较多,尤其是膝关节镜下检查方式,其能够集检查和治疗于一体,检查准确性极高,但是其对医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要求较高[6]。多层螺旋CT 检查作为一种在多种骨科疾病诊断中应用广泛的检查方式之一,近年来其在膝关节损伤检查中应用也愈发广泛,其对部分损伤还可以进行细微显示其结构情况。但是也有研究指出,多层螺旋CT 检查由于受软组织分辨率和横断面扫描的限制,在细微骨折检查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尤其是骨折线呈水平走行的隐性骨折[7]。MRI 检查作为一种在多种损伤类疾病检查中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虽然其成像速度相对较慢,但是其无创,无论是在对细微骨折的检查方面,还是在韧带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等方面的检查中,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 检查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以及骨骼损伤的影像学图像均可见明显差异,其中80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关节镜结果显示阳性66 例,阴性14 例,MRI 诊断结果显示阳性65 例,阴性15 例,多层螺旋CT 诊断结果显示阳性58 例,阴性22 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显示MRI诊断明显更优,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多层螺旋CT 诊断高(P<0.05)。提示在膝关节损伤检查诊断中,MRI 诊断效能要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乔亚丽[8]也指出,MRI 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可以超过90%,认为MRI 不仅可以帮助临床有效诊断膝关节损伤类型,而且还可以帮助临床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其诊断准确性在90%以上。进一步分析显示,在韧带损伤疾病检出率、半月板损伤疾病检出率以及骨骼损伤疾病检出率方面,MRI 均较多层螺旋CT 检出率高(P<0.05);在软组织损伤疾病检出率以及关节积液疾病检出率方面,MRI 和多层螺旋C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整体检出率较多层螺旋CT 高(P<0.05)。提示在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骨骼损伤等膝关节损伤检查中,MRI 检查比多层螺旋CT 检查更具优势,整体检出效果明显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这可能是由于MRI 检查能够在三维方向上重构患者身体,可以帮助临床拿到患者身体内部各方位图像,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可以从冠状面、横断面以及矢状面等面位图像展开全面的分析读取,检查过程中也无需应用额外的造影剂,可以降低电磁辐射伤害,既可以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又可以有效提高检查效果,保障检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9]。

综上所述,相较于多层螺旋CT 检查,MRI 在膝关节损伤检查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可以帮助临床对患者膝关节损伤类型进行明确,为临床治疗指明方向,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半月板韧带螺旋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