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用典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

2023-06-18刘妍

客联 2023年2期
关键词:用典中华中华民族

刘妍

摘 要:善于用典,精于用典,是習式话语风格的一大显著特点和亮点。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智慧的汲取和转化,对这些经典赋予的思想张力和时代内涵,为我们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树立了榜样,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大意义,具体表现为:习近平用典坚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引领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等引用了大量的经典名句和历史典故,这种以中国经典展现中国智慧,用中国故事诉说中国经验的语体风格,不仅使更多的国人倾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具魅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回归、走向世界。

一、习近平用典坚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文化孕育着民族的根与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上下绵延五千年,历经风雨磨难,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并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强调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对中华文化这一主体性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深沉的文化担当。这样的定位本身就是一种基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高度认同的文化自信,也无疑会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发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关注。

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共产党人读书作文,更会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大境界。习近平用典是习近平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其用典背后是治世,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热爱,以及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强烈的文化自信。2017年10月25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面对中外记者,习近平引用元代诗人王冕《咏墨梅》中“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名句,以诗言志,让全世界看到了大国大党放眼全球、面对未来的自信;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他引用“计利当计天下利”;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他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比利时《晚报》发表署名文章中,他引用“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他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凝聚着古老智慧的东方文化,在中国领导人的生动阐释中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内涵,为人类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向全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精髓和丰厚底蕴,极大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对古代经典的活学活用,常提常新,既彰显了大国领导人执古御今、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的大视野、大气魄,又展现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更坚定了我们对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重塑了整个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二、习近平用典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习近平用典,树立起一面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精神旗帜,不仅唤醒了全体国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精神命脉的意识,而且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在量次的呈现上,习近平用典具有用典多、用典广的特点。自担任地方领导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在讲话、文章、贺信、演讲中引用的古典名句多达几千余处,这其中既有为人熟知的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名言,又有老子、墨子以及名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名句,同时也有不少诗词歌赋和民间谚语,可以说囊括了经史子集的各个门类。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冷门的古籍典藏之佳句,比如他曾引用战国尸佼《尸子》作品中的“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来强调整体思维的重要性,这些沧海遗珠虽鲜为人知,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也不失令人赞叹,也可见总书记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如此广泛地从最能体现中华文化内核的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取材引用,这无疑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典范。

在质效的呈现上,习近平用典具有用典活、用典妙的特点。习近平用典形式上不拘泥,更不简单套用成典,而是对经典名句活学化用,根据具体语境、场合进行一定的化用改造,或改其字、或减其字、或袭其意、或用其语、或赋其新意,又常以典破题,有画龙点睛之妙,其用典信手拈来却又恰到好处,善于用典却不随便用典,具有高超的翻新运作能力,使这些古典名句契合实际的同时又令人耳目一新,既绽放着古代智慧的光芒,又闪烁着新时代思想的光辉。如2014年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时,总书记曾引用《晏子春秋》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本是晏子在出使楚国期间被楚王侮辱时回击的一句话,总书记跳出原典带有辛辣讽刺意味的故事背景,取其字面意思,生动阐释了中国政治道路的中国特色,一则小小的典故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让人们熟知的典故变得别有意味。

习近平用典切口小、视角大、影响深,把治国理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古典名句、经典诗句等与当代话语体系结合起来,既继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鲜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激活了其内在价值和生命力。

三、习近平用典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这些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

习近平通过一则则典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给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如他引用《论语》中“君子义以为质”,说明义与利不是并驾齐驱的关系,而是义高于利,义在利先,重义轻利,小到个人修养,大到国际关系,这都是一个基本的遵循;引用左秋明《国语》中“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告诫领导干部要加强内心自律;引用李贽《藏书》中“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是矣”,说明是非的价值标准具有时代性,需要打破思维定式,更新思想观念;化用榖梁赤《春秋榖梁传》中“独阴不成,独阳不生”,说明阴阳相生,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引用吴兢《贞观政要》中“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四个自信”是根本;引用王符《潜夫论》中“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说明法令关系国家治乱兴亡,强调法令的重要性。从人生智慧、哲学思维智慧到治国理政的大智慧,这些典故都充满了对执政之要的深切认识,为领导干部建立崇德修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给出了生动的标注,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及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四、习近平用典引领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道在人伦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实践中创造和延续的,唯有贯穿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使其“鲜活起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很重要的就是要打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让晦涩难懂、束之高阁、曲高和寡的传统文化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走近、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习近平把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现代化的国家社会治理中,通过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习惯为经典赋能,对经典名句进行贴合实际、场合、语境的阐释、转化,有力地继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我们既能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又能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使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闪烁着时代的光芒,这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来自专家学者及各方媒体的关注、研究及报道,也极大增强了普通大众对传统文化学习、了解的兴趣,激发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创作,有力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聚焦聚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记住乡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字”从遇见你》《千古风流人物》等一大批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文化精品力作,不断赋予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传递着新时代积极向上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传统文化面貌一新,文物热、非遗热、传统节日热纷纷兴起,全社会共同擦亮了历史文化的金名片,属于我们的国潮时代来了。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第一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第二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3]刘恋.习近平用典的特色和价值[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9).

[4]张贤裕、吴从芳.习近平用典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与启示[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12).

猜你喜欢

用典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习近平用典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