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

2023-06-16杨丽华张艳芳刘旭生郭顺红赵美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补阳醒脑针法

尹 波,田 虹,杨丽华,张艳芳,刘旭生,郭顺红,赵美群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河北 沧州 062552)

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的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1-2]。临床上针对脑卒中以药物治疗为主,常采用神经保护类、改善血液循环类、溶栓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神经功能,但整体疗效有限,治疗多不理想[3]。中医将脑卒中归属于“中风”“偏枯”范畴,属本虚标实之症,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瘀阻,表现为半身不遂、肢软无力、语言涩謇、口眼歪斜、面色萎黄、脉细涩无力,治疗需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为原则[4]。补阳还五汤为治气虚血瘀中风之要方,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备受认可[4-5]。醒脑开窍针法通过刺激损伤神经细胞,达到修复神经功能的效果,对治疗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具有积极作用[6]。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西药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还具有保护脑神经的作用[7-8]。基于此,本研究探究了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与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卒中的疗效,以期为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9]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经CT或磁共振检查证实。②中医辨证符合《脑卒中中医诊疗养护》[10]中中风气虚血瘀型的标准,主症为偏枯不用、语言涩謇、口眼歪斜,次症为面色萎黄、自出汗、乏力,舌质淡紫或瘀斑、苔薄白、脉细涩。③首次发病,单侧患病。④入院时间均为发病24 h内。

1.2排除标准 ①存在精神类疾病及认知障碍者;②合并传染性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存在头颅外伤及恶性肿瘤者;④无法耐受针刺理疗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90例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5(62.5±5.6)岁;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分别为20例,10例、13例、11例;发病部位:额颞叶、小脑、基底节、脑干分别为6例、10例、25例、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5~75(62.4±5.6)岁;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分别为18例、11例、12例、12例;发病部位:额颞叶、小脑、基底节、脑干分别为5例、13例、24例、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科研第(14)号]。

1.4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改善脑循环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44,规格:20 mg(按C33H35FN2O5计)]20 mg口服或鼻饲,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补阳还五汤组方:当归尾、川芎各8 g,黄芪60 g,桃仁10 g,地龙15 g,赤芍、红花各10 g。加味:语言涩謇者加菖蒲和远志各10 g;肢体麻木者加南星、半夏、陈皮、茯苓各10 g;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全蝎、南星、葛根、白芷各10 g;上肢偏枯者加桑枝、桂枝各10 g;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牛膝、断续、桑寄生、杜仲各10 g;面色萎黄、自出汗、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各10 g,龙骨、牡蛎各15 g;气虚者加党参10 g;阴虚者加生地黄、麦冬各12 g。以上中药每日1剂,水煎取400 mL,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左右200 mL温服或鼻饲。醒脑开窍针法:利用0.5~1.5寸针灸针,对患者内关穴行捻转提插法、人中穴雀啄法、三阴交提插补法、尺泽穴提插泻法、委中穴提插泻法、极泉穴提插补法针刺,内关穴行针1 min,针刺人中穴以患者眼球湿润、流泪为度,针刺三阴交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针刺尺泽穴以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针刺极泉穴以上肢抽动3次为度,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2组疗程均为3个月。

1.5观察指标

1.5.1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偏枯不用、肢体麻木、语言涩謇、乏力情况进行评分,每项按严重程度分0~3分,积分越高症状越严重[11]。

1.5.2神经功能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2]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总分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1.5.3日常生活能力 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能力越强。

1.5.4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取患者静脉血,使用博科 BK-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上海齐态生物人白细胞介素-6(IL-6) ELISA试剂盒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IL-6和hs-CRP水平。

1.5.5疗效 治疗3个月后根据NIHSS评分、疾病致残程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判断疗效。治愈:患者症状均消失,生活可自理,相比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91%,无病残,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著进步:患者有临床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生活基本自理,相比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46%~90%,病残程度1~3级,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94%;进步:患者有症状,日常生活需在帮助下完成,部分自理,相比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18%~45%,病残程度1~3级,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稳定:症状无明显改善,生活不可自理,相比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18%,病残程度1~3级,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恶化:症状、病残程度无改善,甚至加重,生活不可自理,完全依赖他人,相比治疗前NIHSS评分增加>18%,中医证候积分无减少甚至增加。以治愈、显著进步、进步为总有效。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2组偏枯不用、肢体麻木、语言涩謇、乏力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2.3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2.4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血清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5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脑卒中患者治疗3个月后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与动脉栓塞、血液因素、炎症、感染等均有关,包括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13]。据统计,55%~7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4]。该病的治疗方法有限,目前主要是控制血压、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他汀类药物除有调脂作用外,还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16]。其可能通过抑制钙超载,减少炎症因子、自由基产生,发挥保护脑神经的作用[15]。张志刚[16]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胆固醇水平,稳定粥样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中医在治疗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学中脑卒中病名较多,《古今医鉴》有云:“风中于人,曰卒中,曰暴仆,曰暴喑,曰蒙昧,曰口眼僻,曰手足瘫痪,曰不省人事,曰言语謇涩,曰痰涎壅盛,是其病名亦是其症。”目前中医基本上将脑卒中称之为中风,病因较复杂,是患者自身及外部不利因素共同所致,其重要病因包括风、火、痰、气、血、瘀、虚,其中气虚血瘀最多见,采取补阳益气、通络活血治疗疗效甚好[17]。补阳还五汤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源起清代《医林改错》,是益气活血方的代表,文中有言:“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体元气共十成,左右各有五成,凡偏废一侧,则丧失五成元气,该方意在补还五成元气,故名“补阳还五汤”。原方中黄芪用量最大,是补中益气之要药,补气行滞效果佳,还可利尿消肿;当归尾活血祛瘀、补气益血、破血逐瘀力强;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桃仁、赤芍、地龙、红花均可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芎中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川芎水煎剂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凝血、保护神经元作用,能够提高脑细胞活性[18];地龙具有多种活性作用,其含有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其含有的缬氨酸等有调节神经递质代谢和抗脑组织缺氧作用,其含有虫引胶原酶可降解陈旧性血栓[19];当归尾、红花可透过血脑屏障,增加血流量,促进血供恢复,同时还可以降低纤维蛋白原,缓解眩晕症状,配合桃仁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凝、抗炎,抑制细胞凋亡[20]。本研究中对语言涩謇者加菖蒲和远志以豁痰开窍、醒神益智;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者加南星、半夏、陈皮、茯苓、白附子、全蝎、葛根、白芷以祛风化痰;上肢偏枯者加桑枝、桂枝以祛风止痛、温经通脉、散寒止痛,联合应用通经活络;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牛膝、断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其他次症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龙骨、牡蛎以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气虚者加党参以补中益气、养血生津;阴虚者加生地黄、麦冬以养阴生津、凉血止血。脑卒中患者多神匿窍闭、肢无所用、神无所附,醒脑开窍针法选取内关穴、人中穴、三阴交、尺泽穴、委中穴、极泉穴以醒脑开窍、活血行气、舒筋通络。针刺内关穴调理心血管系统;针刺人中穴醒神开窍、调和阴阳、解痉通脉;针刺三阴交补气益肾、滋阴健脾;针刺尺泽穴泄热散结、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针刺委中穴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清热凉血;针刺极泉穴宽胸宁心、活血止痛,对治疗上肢麻木具有一定作用。刘素娟等[21]研究提示,醒脑开窍针法能刺激一氧化氮合成,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脑细胞供血、供氧,修复损伤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本研究显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合用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与炎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IL-6、hs-CRP为临床重要炎症标志物,是炎症核心介质,能激活并释放大量的炎症细胞,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加重神经功能受损[22]。补阳还五汤中的桃仁、地龙均有抗炎作用;此外,醒脑开窍针法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23]。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与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脑卒中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西医治疗,证实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与他汀类药物可明显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这可能是联合治疗发挥更好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综上所述,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与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补阳醒脑针法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