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NSE、S-100β、MBP水平的影响

2023-06-16冯襄宜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1期
关键词:阿替普模组全血

冯襄宜

(当阳长坂坡医院,湖北 当阳 444100)

急性脑梗死(ACI)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临床治疗ACI 的关键是及时溶解血栓,恢复脑组织的正常血供,减小梗死脑组织的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阿替普酶是ACI治疗中常用的溶栓药,可有效溶解血栓,促进血管再通[3]。在脑组织供血恢复后,仍需进一步治疗,以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提高机体的各项功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从中医角度看来,ACI 的发病原因为气血逆乱、脏腑失调,上犯于脑,以致脑脉痹阻,治疗上应重视祛除痰热、瘀血等毒邪,恢复脑脉的通畅[4]。本研究联合应用祛瘀化痰通络汤与阿替普酶治疗ACI,并重点关注用药后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治疗ACI 提供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112 例ACI 患者,均为我院2021 年5 月至2022 年10 月收治的患者。纳入标准:(1)经头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CI,且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2)中医辨证为风痰阻络证。(3)心肺、肝肾无严重病变。(4)近2 周内未服用过抗凝药物或扩张血管药物。(5)临床症状较轻,无需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排除标准:(1)病情较重,需机械取栓或动脉溶栓治疗。(2)有药物使用禁忌。(3)合并恶性肿瘤。(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5)存在急性或慢性感染。(6)有出血倾向。(7)合并其他脑部疾病。研究开始前随机将患者分入常模组和研讨组,每组各56 例。常模组中男性30 例、女性26 例,年龄范围49 ~79 岁,平均(63.82±5.63)岁;病程范围1 ~6 h,平均(3.01±1.56)h;其中基底节区梗死27 例、颞叶梗死17 例、顶叶梗死9 例、额叶梗死3 例。研讨组中男性29 例、女性27 例,年龄范围50 ~79岁,平均(63.83±5.60)岁;病程范围1 ~6 h,平均(2.97±1.59)h ;其中基底节区梗死26 例、颞叶梗死17 例、顶叶梗死10 例、额叶梗死3 例。两组以上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给予常模组常规治疗和阿替普酶治疗:注射用阿替普酶使用总剂量为0.9 mg/kg,最大剂量90 mg,先静脉推注总剂量的10%,之后静脉滴注剩余剂量,滴注时间不超过1 h ;阿替普酶使用后6 ~12 h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每天2 次,每次5000 IU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2 次,每次0.1 g ;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每天2 次,每次30 mg ;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研讨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祛瘀化痰通络汤治疗。组方:丹参15 g、茯苓15 g、半夏15 g、川芎10 g、天麻10 g、白术10 g、赤芍10 g、陈皮10 g、石菖蒲10 g、地龙10 g、甘草6 g;若伴气虚症状,加桂枝、黄芪各6 g;若伴血虚症状,加制首乌10 g、枸杞6 g ;若伴肝阳上亢症状,加钩藤10 g、石决明6 g ;若伴阴虚风动症状,加门冬、肉桂各10 g;若伴痰热腑实症状,加大黄10 g。水煎服,1 剂/d,分两次服用。连续治疗2 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评价工具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范围为0 ~42 分,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与评分成正比。(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检测工具为多普勒超声诊断仪。(3)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血沉、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检测工具为全自动血液生化仪。(4)血清学指标;包括NSE、S-100β、MBP,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样本为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后获得的血清。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行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对比

NIHSS 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两组对比,P>0.05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治疗后的NIHSS 评分均更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更小,纤维蛋白原、血沉、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更低,P<0.05 ;治疗后组间对比,研讨组的NIHSS 评分更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更小,纤维蛋白原、血沉、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对比(±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对比(± s)

组别 NIHSS 评分(分)t 值 P 值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m)t 值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模组(n=56)10.53±2.22 4.73±0.51 19.055 <0.001 2.66±0.62 2.05±0.42 6.096 <0.001研讨组(n=56)10.26±2.21 3.02±0.38 24.161 <0.001 2.64±0.61 1.76±0.35 9.364 <0.001 t 值 0.645 20.120 0.172 3.969 P 值 0.520 <0.001 0.864 <0.001

续表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对比(± s)

组别 纤维蛋白原(g/L)t 值 P 值 血沉(mm/h)t 值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模组(n=56)4.91±1.10 1.77±0.56 19.037 <0.001 27.83±6.38 22.83±5.35 4.494 <0.001研讨组(n=56)4.90±1.08 1.43±0.31 23.110 <0.001 27.90±6.56 19.61±5.01 7.516 <0.001 t 值 0.049 3.975 0.057 3.288 P 值 0.961 <0.001 0.954 0.001续表组别 全血高切黏度(mPa•s)t 值 P 值 全血低切黏度(mPa•s)t 值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模组(n=56)7.69±0.87 6.53±0.81 7.303 <0.001 18.66±2.90 15.00±2.53 7.117 <0.001研讨组(n=56)7.70±0.91 5.36±0.66 15.577 <0.001 18.67±2.93 10.15±2.12 17.630 <0.001 t 值 0.059 8.380 0.018 10.996 P 值 0.953 <0.001 0.986 <0.001续表组别 血浆黏度(mPa•s)t 值 P 值 红细胞比容(%)t 值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模组(n=56)1.93±0.31 1.56±0.25 6.953 <0.001 47.81±5.68 41.62±5.35 5.936 <0.001研讨组(n=56)1.94±0.32 1.02±0.23 17.470 <0.001 47.82±5.70 36.22±5.30 11.153 <0.001 t 值 0.168 11.896 0.009 5.366 P 值 0.867 <0.001 0.993 <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MBP 水平的对比

血清NSE、S-100β、MBP 水平,治疗前两组对比,P>0.05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治疗后血清NSE、S-100β、MBP 水平均更低,P<0.05 ;治疗后组间对比,研讨组血清NSE、S-100β、MBP 水平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MBP 水平的对比(μg/L,±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MBP 水平的对比(μg/L,± s)

组别 NSE t 值 P 值 S-100β t 值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模组(n=56)18.71±2.82 10.11±2.11 18.273 <0.001 1.65±0.35 1.05±0.21 11.000 <0.001研讨组(n=56)18.67±2.86 7.28±1.92 24.744 <0.001 1.66±0.36 0.50±0.10 23.233 <0.001 t 值 0.075 7.423 0.149 17.695 P 值 0.941 <0.001 0.882 <0.001

续表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MBP 水平的对比(μg/L,± s)

组别 MBP t 值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常模组(n=56)10.59±1.42 6.23±1.28 17.067 <0.001研讨组(n=56)10.60±1.44 3.37±1.05 30.359 <0.001 t 值 0.037 12.927 P 值 0.971 <0.001

3 讨论

导致ACI 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的原因是血液循环受阻,而阻碍脑部血液循环的物质是血栓,因此快速消除血栓、尽快恢复脑组织的血供是临床治疗ACI 的重点[5]。目前临床治疗ACI 的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其中动脉溶栓和机械取栓能够快速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会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静脉溶栓的治疗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但对于病情严重的ACI 患者来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6]。因此,临床常通过静脉溶栓治疗病情较轻的ACI 患者。阿替普酶是临床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静脉给药后其中的赖氨酸残基可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7]。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ACI 在临床上逐渐得到重视。ACI 在中医学中属于“中风”的范畴,其病因是劳累、饮食不节等导致气血逆乱、毒邪内生、痰瘀互结,进而引发脑脉痹阻[8]。治疗时应注重化痰通络、活血化瘀、清肝熄风、祛瘀醒神开窍[9]。本研究所用的祛瘀化痰通络汤由丹参、茯苓、半夏、川芎、天麻、白术、赤芍、陈皮、石菖蒲、地龙、甘草组成。其中丹参、川芎可活血祛瘀、通经活络,茯苓可利水渗湿,半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可熄风止痉、祛风通络,白术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赤芍可散瘀止痛,陈皮可通温行气、健脾和胃,石菖蒲可理气活血、散风开窍,地龙可通经活络,甘草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本、健脾祛痰、化瘀通络之功,能有效改善ACI 患者的病情[10]。本研究中治疗后组间对比,研讨组纤维蛋白原、血沉、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更低,P<0.05。这是因为,祛瘀化痰通络汤中的有效成分可清除自由基,减少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脑组织受到的损害[11]。NSE 是一种烯醇化酶,可在糖酵解的途径中起到一定作用,调控神经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脑组织中的NSE 活性最高,ACI 发生后,会导致血脑屏障受损,使NSE 进入血液中,提高血清NSE 水平[12]。S-100β 是颅脑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健康人生理浓度下的S-100β 可以营养神经。当神经系统受损时,机体会释放出大量的S-100β 来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而神经胶质细胞S-100β 表达过量又会产生神经毒性,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13]。MBP 是髓鞘的主要蛋白质,可维持髓鞘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功能受损时,血脑屏障功能亦会受损,导致血清MBP 水平升高[14]。本研究中治疗后组间对比,研讨组的NIHSS 评分及血清NSE、S-100β、MBP 水平均更低,P<0.05。说明祛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可以有效减轻ACI 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祛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治疗ACI对改善血液流变学及降低血清NSE、S-100β、MBP 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并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减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阿替普模组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光学薄膜技术及在背光模组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石墨烯材料在LED路灯模组中的应用及该模组的设计
关于超薄LED背光模组设计探讨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