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AFP、CEA、CA199及PIVKA-Ⅱ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3-06-16李仃仃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1期
关键词:肝癌价值血清

李仃仃

(曹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菏泽 274400)

肝癌是一种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起病隐匿、致死率高等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1-2]。肝癌的特点在于早期无明显的体征及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进入中晚期则会引发多种临床症状,但此时多数患者已丧失最佳的手术时机,导致预后不佳,故肝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血清学指标检测具有创伤小、经济性好等特点,且可重复检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筛查[3-4]。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异常凝血酶原(PIVKA- Ⅱ)均是在肝癌发病过程中会出现异常变化的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临床早期诊断肝癌[5-6]。但肝癌的检测指标众多,单一指标检测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方面有限,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深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血清AFP、CEA、CA199 及PIVKA- Ⅱ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 月至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4 例,女26 例;年龄22 ~80岁,平均年龄(56.96±5.13)岁;体质指数(BMI)18 ~27 kg/m2,平 均BMI(23.57±1.46)kg/m2;肿瘤分期:Ⅰ期13 例,Ⅱ期23 例,Ⅲ期18 例,Ⅳ期6 例。对照组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龄23 ~78 岁,平均年 龄(57.19±5.18)岁;BMI18 ~28 kg/m2,平 均BMI(23.62±1.52)kg/m2。两组的性别、年龄、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观察组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肝癌;(2)临床资料完整;(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患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3)存在心肺功能衰竭;(4)接受过放化疗等治疗;(5)肝癌复发。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采集5 mL 空腹静脉血,以3500 r/min 的转速离心10 min,获得血清后置于-20℃冰箱内保存待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生产厂家: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型号:AutoLumo A2000 Plus)检 测 血 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平,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试剂使用配套的试剂,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实验室要求及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正常参考范围:AFP :≤8.8 ng/mL ;CEA :<5 μg/L;CA199 :<39 U/mL ;PIVKA- Ⅱ:≤40 mAU/mL。

1.4 观察指标

(1)比 较 两 组 的 血 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 平。(2)比 较 观 察 组 中 不 同 分 期(Ⅰ~Ⅱ期、Ⅲ~Ⅳ期)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平。(3)绘制ROC 曲线,分析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绘制ROC 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AUC >0.90 表示诊断效能极高,0.71 ~0.90 表示诊断效能良好,0.50 ~0.70 表示诊断效能较差;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AFP、CEA、CA199、PIVKA-Ⅱ水平的对比

观察组的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平的对比(± s)

组别 AFP(ng/mL)CEA(μg/L)CA199(U/mL)PIVKA-Ⅱ(mAU/mL)观察组(n=60)345.24±42.82 42.63±4.38 286.52±28.74 369.52±45.39对照组(n=60)4.85±1.04 2.58±0.37 24.58±3.14 26.85±2.14 t 值 61.557 70.577 70.180 58.413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 观察组中不同分期肝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PIVKA-Ⅱ水平的对比

观察组中,Ⅲ~Ⅳ期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肝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中不同分期肝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平的对比(± s)

表2 观察组中不同分期肝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平的对比(± s)

组别 AFP(ng/mL)CEA(μg/L)CA199(U/mL)PIVKA-Ⅱ(mAU/mL)Ⅰ~Ⅱ期(n=36)258.74±36.52 20.41±3.42 189.41±20.15 246.52±33.71Ⅲ~Ⅳ期(n=24)425.41±48.96 63.89±5.74 389.85±37.75 474.52±50.35 t 值 15.096 36.781 23.805 21.040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3 诊断价值分析

绘 制ROC 曲 线 分 析 显 示,血 清AFP、CEA、CA199、PIVKA- Ⅱ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AUC分别为:0.833、0.808、0.781、0.824、0.934,其中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详见表3、图1。

图1 ROC 曲线

表3 诊断价值分析

3 讨论

肝癌的病因复杂,临床认为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遗传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可使肝细胞增殖与凋亡信号失衡,从而发生不受限的异常增生,最终形成肿瘤组织。肝癌的恶性程度高,进展较为迅速,容易发生其他器官转移,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缩短患者的生存周期[7-8]。针对肝癌,目前临床主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本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有消化道症状、肝区疼痛等,不易引起重视。而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肿瘤多已进入晚期,预后较差。因此,及早诊断对控制肝癌的进展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多通过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肝癌,但易受操作人员经验技术的影响,导致直径较小的肝癌病灶出现漏诊现象,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病理学检查是当前诊断肝癌的金标准,通过肝穿刺活检能够明确肝脏癌变的情况及病理分型,有助于临床及早开展相关治疗工作。但肝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性操作,患者的接受度低,不适用于肝癌的早期筛查。

肝癌发生后患者的体内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使相关指标发生波动。血清学指标检测操作简单、出结果快、可重复性强,适用于肝癌的早期筛查。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Ⅲ~Ⅳ期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肝癌患者;绘制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FP、CEA、CA199、PIVKA- Ⅱ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AUC 分别为:0.833、0.808、0.781、0.824、0.934,其中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提示血清AFP、CEA、CA199 及PIVKA- Ⅱ联合检测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分析原因为,AFP 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质量约68 000,该蛋白主要由胎儿肝脏合成,婴儿出生1 年后AFP 水平会逐渐下降。肝细胞一旦出现癌变,会刺激AFP 基因的表达,使部分肝细胞再次分泌AFP,导致血清AFP 水平升高[9-10]。CEA 属于广谱肿瘤标志物,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可以细胞膜结构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并进入周围体液中[11]。CA199 也是肿瘤相关的蛋白质类物质,在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发病后CA199 会出现异常变化,可作为临床早期辅助诊断上述恶性肿瘤及监测患者治疗效果的指标。但CA199 在胆汁淤积、胆囊炎等多种良性疾病中也可出现水平异常波动的情况,故单一诊断的特异性较差[12-13]。PIVKA- Ⅱ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肝癌检测指标,正常情况下,肝脏组织在维生素K 的作用下可生成凝血酶原,当发生肝癌后,受限于肝功能障碍,会影响维生素K 的循环,引起凝血酶原前体谷氨酸残基γ 羧化障碍,从而生成大量异常的凝血酶原,导致血清中PIVKA- Ⅱ的水平升高[14-15]。上述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均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故可作为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辅助指标,但单一指标检测易受到仪器、检测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将上述四项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可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临床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

综上所述,血清AFP、CEA、CA199 及PIVKA-Ⅱ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价值较高,能够获得满意的灵敏度、特异度,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有助于临床及早明确诊断并开展针对性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肝癌价值血清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血清β32-MG,Cys-C及U-mALB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