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优化研究

2023-06-16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物流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联网供应链

李 丹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0 引 言

我国2020年的物联网接入规模为74亿台,由于特殊环境的原因,其增长速度较上年有所下降。在过去,由于用户数量巨大、用户需求比较单一,并且具有较高的标准,消费性物联网在连接数量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餐饮、零售、建筑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需求日益旺盛,我国的物联网终端接入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150亿台。物联网终端接入数量不断增加,促使其设备和数据不断积累,从“量变”向“质变”转变、从“应用赋能”到“商业解析”转变。表1为2016—2025年物联网设备连接量分析。

表1 2016—2025年物联网设备连接量分析

在现代物流业中,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物流供应链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供给侧供应链下物流信息的整合和管理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中,物联网技术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它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中的每个节点进行信息化处理,从而使供应链中的各节点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中,能够使其功能有所提升,从而使整个供应链运行得更加顺畅。董晓军(2023)将协同发展理念引入供应链,提出了基于协同发展理念的智能物流供应链发展模式[1]。马小美(2023)探索了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物流园区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的策略[2]。王欣(2022)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传统物流业开始焕发生机,企业在经营现代物流业时必须采用相对领先的物流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3]。曹崎宇(2022)认为,世界范围内的电子商务都在快速发展,而信息失真、错误等现象也会对物流和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供应链[4]。陶巍(2022)对智能供应链系统的三大原理进行了探讨,着重论述了如何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智能供应链系统的层级结构,并对如何推进智能供应链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5]。

1 物联网供应链概述

1.1 物联网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在互联网基础上增加了感知层,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和技术,通过网络技术与互联网结合的方式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人与人、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流。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空军提出来的,2001年11月,“物联网”一词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式提出。2009年3月,美国宣布启动“物联网计划”;同年7月,我国科技部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指南,物联网就是其中的重点领域。2011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ITU互联网报告2011》中提出了“互联网+”概念,认为物联网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的本质是“物体的智慧化和人与物的对话”,是用来描述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网络。在信息时代发展中,信息技术及其相关行业都发生了巨大变革,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联网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许多行业都在积极转型。物联网被视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新动力,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2 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SCIS)是为企业实现供应链信息协同和共享,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优化供应链整体效益而开发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它能够将物联网、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技术等进行融合,并能够与企业内其他系统相连接。具体来说,SCIS能够将供应链中的生产、采购、仓储、运输等环节的信息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上,使企业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运作并能做到信息共享。这对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有极大帮助。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供需关系,并且能够实现用户之间的沟通互动,能够根据供应链信息进行相关决策分析。

1.3 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等已经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但是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不及时、不流畅等问题。除此之外,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等还使得许多企业的经营策略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被收购等问题。

2 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各模块的功能不完善

从现有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来看,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只注重一些主要功能模块,对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协同配合没有很好的理解,具体表现见表2。

表2 系统各模块的功能问题

2.2 系统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不高

2.2.1 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不能实现即时传输

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企业能够通过各种通信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包括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主要是通过固定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手段与供应商、客户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的,数据传输的时效性较低,信息管理系统存在一定滞后性,而且信息传输方式也比较单一,一般是通过网络实现实时数据传输的。

李宝星也提出相关建议,他说:“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所以,及时关注商标局的公告信息至关重要,对于侵害商标专用权的初步公告商标,及时向商标局提出异议。以免’生米做成熟饭’另外,他还建议,企业为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可以注册防御性商标,即对与主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进行注册,这在法律范围是允许的,也是企业的聪明之举。

由于供应链涉及的企业较多,供应商、客户等均有自己的数据库系统,但是这些系统中存在大量冗余信息,这些冗余信息会使用户查找信息时产生困难,且无法实现快速查询,导致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

2.2.2 供应链各环节数据之间相互独立

由于供应链涉及的企业较多,其中各企业之间存在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环节,因此整个供应链活动中需要完成大量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导致这些数据之间相互独立、重复记录且缺乏关联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的普遍现象是各环节数据重复记录、数据不完整等。

2.2.3 系统运行数据质量不高在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中,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才能掌握大量有效信息实现有效决策,但是实际工作中会存在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等现象。目前大部分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缺乏数据库中数据的维护和管理机制。

2.3 系统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低

没有形成统一的战略管理,就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必要信任,这样就无法建立协调的合作关系,不利于供应链系统更好地运作。

信息共享不及时:目前供应链中涉及不同层次的企业,它们都希望获得相应的服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及时获得其他相关企业的信息和服务。所以需要在供应链企业间建立共享平台,将所有参与企业的信息集中在平台上,以便相关企业在平台上共享使用相关信息。

缺乏必要的合作协调机制:由于供应链中有很多企业,当新产品或者新业务出现时,各企业需要尽快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合作伙伴,而合作伙伴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就很难在第一时间完成相关工作。

2.4 信息共享不畅通

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通过内部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信息共享仍然不通畅、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缺乏对供应链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缺乏联系;各企业信息交流不足;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

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不畅通。国内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但是却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内部信息管理不充分,未对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进行明确规定,使得各部门间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交流;而且在实际运用中,许多企业将这些功能分散到各部门或系统中,从而导致整体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很多企业还缺乏对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整合的能力,无法对整体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缺乏与监管机构进行有效联系和交流机制。比如在食品流通环节中,目前我国还没有构建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而且由于现有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缺乏法律依据而无法开展检测工作;又如在我国运输环节中,运输企业和货主之间往往不能有效沟通且缺乏对货物安全的监控措施;再如在仓储环节中,目前我国仓储管理系统尚不完善,不能及时掌握货物的运输状态和存放状态;在配送环节中,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覆盖全国的配送体系,各城市之间的货物配送仍由几家大公司完成,造成配送成本过高、配送效率低下的问题。

3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

3.1 基于物联网完善系统各模块的功能

系统通过利用 RFID技术和 GPS技术使物流过程透明化,实现对运输的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有效保障运输安全;通过运用电子标签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对产品的定位,为产品流通提供精准的位置信息,在电子地图上标明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路线及关键点;通过运用 RFID与 GPS的集成技术,提高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效率。供应链系统在整合了各个模块的信息后,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了对整个供应链体系内的产品跟踪管理、运输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更具协调性。

3.2 基于物联网提高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

RFID系统通过电子标签技术将物品信息标识在物体上,采用射频方式进行信息的自动识别和传输,通过系统内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信息共享的物联网技术; RFID系统具有自动识别、非接触、自动化、低成本等特点,在物流、仓储领域应用广泛。

传感器在供应链中也有很大作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它能够准确地采集各种信息数据并传递给监控系统。而通过对供应链中各种节点设备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就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各节点企业的业务流程。通过对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并将处理结果传递给管理者,可以为供应链的运营情况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信息支持。

物联网还可以在供应链中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预测,以动态管理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它将各种网络系统、传感器网络、智能终端设备等有机结合,以实现对各种生产要素、运营状况等多方面信息的实时收集与处理,并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将推动整个供应链向网络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它改变了传统物流运输模式,建立起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组成的“虚拟”组织结构;它实现了网络化运营、点对点交易等方式,这些方式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与流通速度,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中存在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使供应链运行得更加安全、高效。

3.3 基于物联网提升系统供应链管理水平

目前,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传感器感知物体,并将所感知到的信息传递给网络,但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也将深入工业生产过程,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大量信息通过物联网传递到网络平台上,供应链与物联网产生了紧密联系。供应链系统能够对采集到的产品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管理,进而提高供应链系统整体上的信息采集、分析、反馈能力,最终提升系统的供应链管理水平。

3.4 基于物联网畅通信息共享

物联网系统在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所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可以得到实时采集,并对信息进行汇总、分类和共享。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使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链内部之间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各节点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其他节点企业提供的实时、准确、完整的信息,使整个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间的交易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物流节点间实时交换数据,这对保证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及时掌握物流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4 结 语

传统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大多是以“客户-订单”为中心,而在物联网时代,更多的是以“物品”为中心,这就需要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物品进行管理,从而使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更加完善、更加科学。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现代供应链信息管理中运用物联网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物联网技术才能对供应链中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本文只对物联网和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接下来会在其他方面继续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系统联网供应链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身联网”等五则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抢占物联网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